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 > 清明节 > 正文

苏轼清明诗?

2024-07-16 22:01:15  来源:网络   热度:

一、苏轼清明诗?

诗是

《徐使君分新火》

临皋亭中一危坐,三见清明改新火。

沟中枯木应笑人,钻斫不然谁似我。

黄州使君怜久病,分我五更红一朵。

从来破釜跃江鱼,只有清诗嘲饭颗。

起携蜡炬绕空室,欲事烹煎无一可。

为公分作无尽灯,照破十方昏暗锁。

唐宋时期,寒食节禁火寒食,到清明节再起火赐百官,称为“新火”,杜甫《清明》诗“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说的便是这种习俗。 清明节这天,黄州知州徐君猷将子夜采得的新火遣人送到苏轼家中,徐君猷是个文人,对苏轼也非常敬仰,苏轼遂作《徐使君分新火》表示谢意。

从这首清明诗中,我们不难看出苏轼久病且贫的窘境,也看出他与徐君猷之间的深厚感情。

贬官黄州期间,苏轼的许多亲友都和他渐渐疏远,甚至断了书信,苏轼内心的失望与落寞可以想象。徐君猷的友情,给了苏轼很大的慰藉,他在致友人的信中说:

“始谪黄州,举目无亲。君猷一见,相待如骨肉,此意岂可忘哉?”

历尽繁华也阅尽苍凉的苏轼,更能懂得雪中送炭的可贵,这年九月初九,徐君猷即将离任赴湘,苏轼约他登高饮酒,以一首《醉蓬莱 重九上君猷》为其饯行。

二、苏轼清明词全文?

春事阑珊芳草歇。客里风光,又过清明节。小院黄昏人忆别。落红处处闻啼鴂。

咫尺江山分楚越。目断魂销,应是音尘绝。梦破五更心欲折。角声吹落梅花月。

苏轼《蝶念花》

公元1074年,宋神宗熙宁七年暮春,在镇江出差的苏轼已有将近半年未回家。时正直清明,独在异乡,触景生情,写下这首《蝶恋花》。

词从春天的景色写起,百花盛开,芳草碧绿,处处让人赏心悦目,欢情无限。然而,春光虽美,却也短暂,刹那即过,让人不禁感慨时光的流逝,人生的短暂。

又是一年清明节,词人身在异地他乡,无法与亲人团聚,也无法扫祭逝去的亲人。

暮色时分,他独自一人坐在小院里想念家人。心情低沉,偏偏又在遍地落花时遇到伯劳鸟,内心更加失落。

三、苏轼清明词诗意?

苏轼是北宋豪放派著名词人。他的清明词立意高远,哲理深邃。有股浓浓的伤感,又不乏发乎真情的流露。总是在不如意的环境中,给人奋斗,催人奋进,让人看到胜利的曙光,看见明天的希望。

四、苏轼清明词解析?

苏轼的《清明》是一首爱国抒怀的词,其中表达了对于祖国的深情和对于百姓的关注。这首词中的“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表现了作者对于离开家乡的思念之情。而“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则表现了作者对于祖国前景的担忧和希望。苏轼通过此词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与思考,强烈地表达了对于祖国和人民的热爱。此外,苏轼的词文风清新脱俗,以豁达、淡漠的胸怀主张自由、自我,有着很深的艺术造诣和思想内涵。

五、苏轼清明词赏析?

苏轼的清明词非常优美,值得赏析。在这首词中,苏轼以极为细腻的笔触,勾勒了清明节的壮阔气象。他先写出清明时的万物复苏,接着又刻画出生机勃勃的景象。而最后,他抒发出自己的心情,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可以说,苏轼的清明词富有感情,且内容丰富,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词作品。苏轼是宋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名作非常多,其中尤以他的词作特别著名。苏轼的词以情感真挚、形象丰富、语言优美著称,他的作品不仅传诵千古,而且对于后世的文学创作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对于学习文学的人来说,苏轼的词作品是必不可少的阅读素材。

六、富有哲理的诗句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中国宋朝时期最杰出的文学家之一。他以豪放、直率的诗风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成为后世文人的楷模。作为一位诗人,苏轼笔下的诗句洋溢着深刻的哲理,引人深思。下面是一些富有哲理的苏轼诗句,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

1. 然后至公所从事,天下之事皆为己任。

这句诗出自苏轼的《赤壁赋》,显示了苏轼积极进取、勇于担当的人生态度。他认为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全力以赴,并将之视作自己的责任。这种至公精神,鼓励着人们勇往直前,为公共利益而奋斗。

2. 人生难得几回搏,此时不搏更待何时。

这句诗表达了苏轼对于生命的热爱和珍惜。他认为人生的机会是有限的,要珍惜每一次机遇,勇敢地追逐梦想。只有在这样的搏击中,我们才能拥有更加充实、精彩的人生。

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句诗取自苏轼的《水调歌头》,表达了苏轼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祝福。他希望人们能够拥有长久的幸福与健康,并且在千里之外都能共享美好的月光。

4.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句诗出自苏轼的《赤壁赋》,揭示了苏轼一生追求进取的人生态度。他认为人生的道路是漫长而艰辛的,但他依然愿意不断探索、学习,并追求更高更远的目标。

5.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这句诗表达了苏轼对于人生情感的思考。他认为人生中的痛苦和遗憾,并不是由外界因素所造成的,而是源自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纠葛。苏轼倡导以开放、宽容的心态对待自己和他人的情感,摆脱束缚,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和谐。

6.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这句诗展示了苏轼对于自己与他人不同的态度。他认为人们常常会误解自己,嘲笑自己的疯狂和不羁,但他并不在乎他人的评价。苏轼坚持做自己,相信自己内心的真实和独特价值。

7.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句诗写出了苏轼在庐山感受到的独特体验。他认为只有亲自到庐山一游,才能真正领略到庐山的壮丽和美丽。同时,他也提醒人们只有身临其中,深入了解,才能真正了解事物的本质。

8.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这句诗表达了苏轼对于过去和未来的思考。他认为过去的事情已经无法更改,我们应该看淡过去的错误和遗憾,而是要关注未来的可能性和潜力。他鼓励人们从过去中汲取教训,迎接未来的挑战。

9.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这句诗体现了苏轼对于社会和人性的观察。他认为当环境变得清朗透明时,那些原本隐藏在暗处的鱼儿也会暴露出来。同样地,当人们变得越来越善于观察和洞察时,那些虚伪和不诚实的人也会被辨认出来。

10. 无为而治,无言而教。

这句诗提出了苏轼对于治理和教育的独特见解。他认为真正的治理和教育应该是无为而治、无言而教的。这意味着领导者和教育者应该以榜样的力量影响他人,而不是通过强制和口头的教导。

这些富有哲理的苏轼诗句,不仅能够启发我们对于人生、情感、社会等方面的思考,还能够引领我们走向更加积极正面的生活态度。希望我们能够从苏轼的诗句中汲取智慧,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七、清明诗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就是描写清明的。

出自唐代杜牧的《清明》。

意思是: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八、立秋诗句苏轼?

苏轼《立秋日祷雨宿灵隐寺同周徐二令》

百重堆案掣身闲,一叶秋声对榻眠。

床下雪霜侵户月,枕中琴筑落阶泉。

崎岖世味尝应遍,寂寞山栖老渐便。

惟有悯农心尚在,起占云汉更茫然。

简注:

立秋日,据孔凡礼《苏轼年谱》,熙宁六年(1073)七月初三立秋那天,杭州通判苏轼与杭州下属的两县令周邠,徐畴祷雨于天竺,夜宿灵隐寺。堆案,各种文书堆满公案,形容公务繁忙。掣,抽。秋声,《淮南子》:一叶落知天下秋。床下句,李的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琴,筑,两种乐器。便,音骈,习惯。占云汉,语出《诗经大雅云汉》。仰望银河,是说旱情严重。

九、苏轼丰年诗句?

苏轼没有丰年的诗句,其他诗句有:

1.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出自宋代陆游的《游山西村》

2.邑屋为儒知善政,市门多粟见丰年。

出自宋代王安石的《别葛使君》

3.我如丰年玉,弃置秋田草。

出自唐代李白的《赠韦侍御黄裳二首》

4.老小相依来就南,南人丰年自无食。

出自宋代王安石的《河北民》

十、苏轼鸿泥雪爪诗句?

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注释:

子由:即苏轼弟苏辙,字子由。渑(miǎn)池:地名,今属河南。

“人生”句:此是和作,苏轼依苏辙原作中提到的雪泥引发出人生之感。查慎行、冯应榴以为用禅语,王文诰已驳其非,实为精警的譬喻,故钱钟书《宋诗选注》指出:“雪泥鸿爪”,“后来变为成语”。

老僧:即指奉闲。苏辙原唱“旧宿僧房壁共题”自注:“昔与子瞻应举,过宿县中寺舍,题其老僧奉闲之壁。”古代僧人死后,以塔葬其骨灰。

坏壁:指奉闲僧舍。嘉祐三年(1056年),苏轼与苏辙赴京应举途中曾寄宿奉贤僧舍并题诗僧壁。

蹇(jiǎn)驴:腿脚不灵便的驴子。蹇,跛脚。苏轼自注:“往岁,马死于二陵(按即崤山,在渑池西),骑驴至渑池。”

译文:

人生在世,到这里、又到那里,偶然留下一些痕迹,你觉得像是什么?我看真像随处乱飞的鸿鹄,偶然在某处的雪地上落一落脚一样。

它在这块雪地上留下一些爪印,正是偶然的事,因为鸿鹄的飞东飞西根本就没有一定。

老和尚奉闲已经去世,他留下的只有一座藏骨灰的新塔,我们也没有机会再到那儿去看看当年题过字的破壁了。

你还记得当时往渑池的崎岖旅程吗?——路又远,人又疲劳,驴子也累得直叫。

赏析:

此诗表达对人生来去无定的怅惘和往事旧迹的深情眷念。前四句以雪泥鸿爪比喻人生,把人生看作漫长的征途;后四句照应“怀旧”诗题,以叙事之笔,深化雪泥鸿爪的感触。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