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芝龙为什么要降清?
一、郑芝龙为什么要降清?
郑芝龙投降清朝的主要原因是,他是一个商人,并不是一个愿意为国效力的官员,当时他归顺明朝是为了落叶归根,但是随着明朝的落败,为了谋取更多的利益,他选择了投降清朝,但是最终还是死在了清朝的手中。
郑芝龙原本是活跃于中国东南沿海的一名海盗,但是他们从来都不骚扰普通百姓,甚至还接济贫穷的百姓,有点劫富济贫的风范,随着势力越来越大,郑芝龙组建了一支庞大的船队,明朝对此根本没有什么办法。
但是郑芝龙也有为国效力的想法,于是在明朝想要招抚的时候,郑芝龙向明朝投降,然而不久之后大清王朝建立,没有反清意识的郑芝龙很快归顺,他明白明朝即将灭亡,不会给自己带来利益的。
可是郑芝龙不会知道,他本人对大清王朝只有一点点的利用价值,大清王朝之所以优待他,甚至是加官进爵,是为了让他劝降长子郑成功,可是郑成功根本就听不进父亲的劝降,导致郑芝龙仅剩的利用价值也没了,于是他被禁足北京直至被杀害。
二、1644年明朝灭亡后明将什么降清?
从李自成进京一个多月内,发生了众多影响历史的大事情,有一个皇帝死亡,一个皇帝逃亡,另外一个皇朝诞生。
1644年三月十九日攻克北京后,李自成入住紫禁城,左拥右抱,夜夜笙歌,舒坦,和刘邦进秦宫一个德行。睡舒服后,还封宫女窦美仪为皇妃。彭孙贻的《平寇志》第9卷记载,“自成与刘、李诸贼分宫嫔各三十人,牛、宋诸贼臣亦各数人”。
李自成手下第一大将刘宗敏则迫不及待到吴襄府,把吴三桂宠妾陈圆圆抢走了。
不过幸福的日子总是短暂的,人生正道是沧桑啊。李自成还没有来得及睡遍明宫9000名宫女,坏消息:吴三桂来了又走了。
吴三桂(1612年6月8日—1678年10月2日),明末名人,辽宁绥中人,锦州总兵吴襄之子,祖大寿外甥。祖大寿降清后继承了关宁军阀头子地位。
吴三桂首鼠两端,与满清早有联系,1643年皇太极曾经回信道:“尔遣使遗尔舅祖总兵书,朕已洞悉。将军之心,犹豫未决。朕恐将军失次机会,殊可惜耳。”
1644年三月李自成逼近北京时,崇祯诏征天下兵勤王,三月五日加封吴三桂为平西伯,命吴三桂火速领兵入卫北京。
吴三桂接到通知就开始琢磨了,这大明看来是没救了,怎么办捏?
1、快马加鞭救皇帝:后面有满清,前面是流寇,2个都打不赢,救个屁啊。
2、投降李自成:李自成是流寇,有没有能力治国啊?
3、投降满清:当奴隶不好受,还是当军阀舒服,朝廷每年给几百万银子,自己只要守城就行。
吴三桂一路思索这些问题,一路晃晃悠悠散步,彪悍的关宁铁骑,以日均20KM的速度赶往北京,用了18天(三月二十二日)才走玉田(河北省唐山市),知道崇祯大前天已经上吊了,立刻返回山海关据守。
李自成听说后,就派明朝降将唐通领兵赴山海关招降,吴三桂反复思虑后觉得给满清当奴才不如当军阀,于是同意归顺,率军回京。走到永平(河北省秦皇岛市)时,遇到从北京逃出的家人,得知京城大拷掠、老爹也挨打、陈圆圆大美人被夺占,觉得李自成太不靠谱,不像坐江山的。于是改变主意,回师山海关,以为崇祯报仇的名义,收服守关部队,击败唐通,重新占领山海关。
吴三桂得罪了这头,只能向另外一头屈服了。立刻写信给多尔衮,以黄河南北分治为条件向多尔衮求助,此时还没打算投降,只是借兵,但是白日做梦。
(3)一片石大战
当时满清皇帝福临年幼,多尔衮是摄政王,多尔衮与吴三桂两人人同年,1644这一年都都33岁。
多尔衮,满清3大著名领袖之一(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早就虎视眈眈准备入主中华。之前3个月时,多尔衮曾经以清帝名义致书大顺军,提出协谋同力并取中原的策略,李自成未予理会。多尔衮已经做好一切准备工作,令八旗能拿得动刀枪的男丁都整装待发“男丁七十以下、十岁以上,无不从军”。但多尔衮并没有立刻加入乱斗,八旗没有和大顺军打过,多尔衮并不知道大顺军的战斗力,冒然参战是错误的,最好是等它们两军打得两败俱伤,或者至少也得联合一方。
接到吴三桂求助信,多尔衮大喜,连唱了九遍“今儿个摄政王真高兴!”。四月初九,多尔衮倾巢出动,统率八旗军主力约八万人从沈阳西进(八旗真夷大约6万),听了洪承畴的建议,抄近路从辽西走廊直奔北京(以前5次入寇,都是走蒙古方向)。
唐通回京告知吴三桂抗拒改造一事,李自成决定采用征抚兼施政策:先大兵压境,然后让明朝太子朱慈烺和吴襄劝降。命第一大将刘宗敏率兵约十万(老营约6万)于四月十三日早晨向山海关进发,据说刘宗敏听了很不高兴的,凭什么你在京城玩得HAPPY,老子还要去厮杀,于是李自成也只能御驾亲征了。
吴三桂得知后,派人向多尔衮催兵,清兵知李自成军迫近山海关,日夜急行,一昼夜疾行二百余里,连续行军(这一点非常关键)。四月二十一日,抵达关门15里之外,但吴三桂并没有立刻开门,因为吴三桂本部人少,关上还有很多明军。吴三桂本部所带“关宁铁骑”约7000人,兼并不稳定的唐通部约1万,山海关总兵高第部一万、乡勇辅兵约三万人。
而李自成根本不知道清军情况,行动迟缓,原本5日可从北京到山海关,结果用了8天,四月二十一日才抵达山海关下(早一天到,历史就改变了)。当天三方对峙的情况如下:
【李自成军约10万刚到】 → 【吴三桂明军约5万】 ← 【清军约8万刚到】
李自成抵关当日,向吴三桂发出逼降通牒,否则杀你爹。但吴三桂表得知清军已到,表示你随便。李自成遭拒绝后,令唐通、白广恩(均明降将,原松锦大战8大总兵)率二万人从一片石(今辽宁绥中九门口)出边立营,断吴三桂退路。一面以主力六万分三路猛攻。
唐通部出关后遇到清军,大败,赶紧回报李自成。李自成骑虎难下,只能期望那是清军小股先锋,决心尽快击败吴三桂,站稳山海关再迎敌。
山海关守军又乱又杂,而且皇帝已死,本无斗志,但李闯军也在北京销金窑消磨了斗志。
两军从二十一日上午八点一直杀至次日早上,多尔衮在旁边坐拥大军,以逸待劳、养精蓄锐,静观双方杀得你死我活。
四月二十二日早上,吴三桂抵挡不过,见情势危急,率轻骑数员冲出重围、飞奔至关城东二里的威远堡清军营垒,跪求多尔衮救命,多尔衮于是开出盘口:“剃头归降,为全军前锋,许诺将皇太极女建宁公主嫁给吴子吴应熊(鹿鼎记)”。吴三桂只能答应。
随后满清劲旅八万分三路进入关内。多尔衮很狡猾,清军并没有立刻参战,而是在后面给吴三桂喊加油。吴三桂有清军压阵,继续顽强抵御,二十二日又战斗到中午。多尔衮看到两边已经筋疲力尽了,急令阿济格、多铎各率1万精骑,从吴三桂阵地右边出击,直冲大顺军的中军,“万马奔跃,飞矢如蝗”。
大顺军连续作战一天半,已经力竭,被精锐的几万骑兵一冲击,阵脚大乱,伤亡惨重。大约下午三点后,李自成的老营溃败,刘宗敏中箭伤,李自成义子李双喜战死,大顺军死伤数万。
李自成仓皇逃回北京,途中把吴襄砍了,用竹竿子挑头示众,回京后灭了吴襄全家(吴三桂家在关宁,没事)。至于朱慈烺和其它皇子呢?被吴三桂俘获,然后不见了。。。
本来李自成还有三万多主力,再裹挟10万流民,京城粮食充足,坚守北京是没问题的。但是李自成根本不想守城,开玩笑,老子是流寇,守城是绝对不行的,这辈子都不行。京城已经被老子祸害完了,守城当心挨黑刀。
四月二十六日李自成回到北京,和牛金星商议后,决定回老家陕西去。四月二十九日李自成匆忙在武英殿即位过了把瘾,然后烧掉紫禁城(流寇本色),次日大清早,李自成带着抢劫的银子(已化为银饼)离开北京,结束了在北京41天的历史。
多尔衮当时还未做好攻打北京坚城的准备,四月三十日晚上,多尔衮获悉大顺军已经撤离北京,命令多铎、阿济格和吴三桂等带领精兵火速追击,进一步重创敌人,另外就是想黑吃黑,抢大顺军运走的金银财物。他自己于五月初二日率军由朝阳门进入北京。
当时北京乡亲们不知道吴三桂降清,还以为吴三桂击败了大顺军,带着太子朱慈烺回京即位呢。于是官绅士民纷纷出城迎接,结果来的是全副武装、杀气腾腾的满清大军,只能将错就错地把多尔衮迎入劫后仅存的武英殿,拜倒在我大清脚下,中华民族即将迎来奴隶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