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 > 清明节 > 正文

古人如何看待《易经》?

2024-06-01 16:17:19  来源:网络   热度:

一、古人如何看待《易经》?

《易经》即《周易》,据说周文王所作。孔子为之作《易传》,合为一书。儒家对《易经》当然是奉为经典了。

然而,古人也有不同的态度。道教尊的是不立文字的伏羲《易》,根本上否定了周文王《易经》的卦辞爻辞及孔子《易传》之辞。

陈抟《正易心法注》:

《易》道不传,乃有周、孔。周、孔孤行,《易》道复晦。四章

上古卦画明,《易》道行。后世卦画不明,《易》道不传。圣人不得已而有辞。学者浅识,一著其辞,便谓《易》止于是,而周、孔遂自孤行,更不知有卦画微旨,只作八字说。此谓之买椟还珠,由汉以来皆然,《易》道胡为而不晦也?

二、古人如何看待家庭?

修身齐家安天下,说古人对家庭很看重的。

三、古人是如何看待抄袭的?

古代对于考试抄袭有处罚措施哦:

比如南北朝时期“差谬者罚饮墨汁一斗”【1斗=10升=15斤】

明代,轻者停考一届,重者停考五届。

四、如何看待古人的生死观?

生死观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部分。对待生死的态度直接影响到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取向,不同的生死观会产生不同的生活态度。平常错说的“生不带来,死不带走”、“赤条条地来,空着手走”、“生死天命”、“好死不如赖活”等话语都是对生死看法的一种表达。

人类有了文化以后,生死观也成为了人类文化的重要内容。对待生死的不同看法,也就形成了不同的宗教信仰,生死观本身就是一种信仰。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处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生死观。先看看中国人的生死观。

中国人把人的出生看成是喜事,而人的死亡则是丧事,认为生离死别是人生最悲苦的一件事情。平时忌讳言死,健康长寿是吉庆之言,对人的咒诅也莫过于“不得好死”。

古代官员遇到父母丧事,必须离职回家居丧三年,谓之“丁忧”。生死问题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更是佛教和道教的终极目标。下面介绍中国古代儒家、道教和佛家的生死观念。

儒家的生死观。

几千年来,儒家思想是中国人的思想基础,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正统和主流。儒家重视品德修养,追求人生的福祉。儒家很重视人德生命,《尚书》中说的“五福”就是指:寿、富、康宁、攸好德(立德)、考终命(善终)。活着的时候能健康长寿,生活富足康宁,具有高尚的品德,最后能得以善终,这就是儒家基本的生死观。

在生死的问题上,儒家崇德、仁、义,认为这些比生命还重要,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任,有杀身以成仁”、“ 朝问道,夕死可矣。”,对于这一点,孟子讲了更清楚,他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就是说,人生在世,有比生更为重要的东西,就是仁义道德。

孟子常用“性命”来代替“生命”,他认为如果从生命上讲,则人与犬、牛没有什么不同,只有在性上,才有区别。“舍生取义”和“杀身成仁”历来被儒家所推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的也是同样的意思。即是婉约词人李清照也能写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样悲壮的句子。

由于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历史上出现了无数视死如归的人。贪生怕死和苟且偷生则是贬义词。现代人所说的“有的人活着,却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却依旧活着。”也是讲的生死和人生价值之间的关系,其中不乏有着儒家思想的影响。

道家及道教的生死观。

道教是中国的国产,老子和庄子是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特别是生死的观点形成了后来的道教,道教在生死问题上注重养生,追求长生不老,练就所谓的仙风道骨。古代很多出名的医家也常常是道家,例如东晋的葛洪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道教学者、炼丹家,也是一位名医。

庄子认为人是“气”的一种存在形式,“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认为生死不过是形式的变化,生死是相对存在的,没有了生也就没有了死;反之,没有死也就没有了生,死也未必是一件坏事。

庄子主张齐生死,无论生死,都要顺其自然。庄子的这些观点很具哲理,是古人对生死问题朴素的辩证看法,对今天的人来说仍有许多启发和值得深思。老庄的思想发展成后来的道教,道教的生死观主张在精神上追求清静无为,在身体上注重养生,即是在今天,在养生问题上道家依然独树一帜。

道家认为生死是一种自然现象和通过养生来达到延年益寿都具有积极意义,特别道家所发明的导引术(包括气功、按摩、太极拳等)至今仍为人们健身的重要方法。至于道教的长生不老和成仙,只能说是古人对生死问题的一种善良愿望,道家在这方面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故事传说,这也是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佛教之生死观

佛教在汉朝时候由印度传入中国,曾经是我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宗教,直至今天佛教依然有着很大的思想影响和群众基础。佛教对人生基本看法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认为人生来就是受苦受难的。

佛教认为人世间充满着苦难,人生不仅有生、老、病、死之苦,还有种种欲望得不到满足的苦。现实生活的人们确实有着种种苦难和不幸,而且人生有着许多不确定性,佛教的生死观点很容易被人们所接受。佛教认为生死是一种轮回,根据你生前的所作所为,死了以后将进入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等六道。

佛教还认为人生的一切富贵贫贱、祸福得失皆出于因果关系,人们的不同的行为会造成不同的报应,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为因缘所定。佛教主张通过修行来达到超越自我,通过修行灭掉对自身的执着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才能转化成佛进入西方极乐世界,实现永恒幸福。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以后的两千余年中,不断地渗入了儒家思想,在积德行善等许多道德要求方面都能和儒家保持一致。

道家主张长生不老;佛家主张生前受百般苦,死后投往极乐世界;儒家认为人生追求福祉但道德高于一切,这些都是彼此在生死观上的差异。

五、古人如何看待甲子之年的诗句?

1.贺寿诗词

清平乐

夕阳依旧着意青山湖。笛音袅袅晚风柔,恰似春和永驻。

往事悠悠如梦,星光灿烂良多,再送一生祝福,犹自闲庭信步!

人过五十又五年,清逸才高人钦羡。耳无俗声,眼无俗物,胸无俗事。称之百岁不为过,一日悠然似两天。

海福中照天命日,哉寿间涵半百年。行可楷模人称德,青松岁久叶常妍!

2.龙耀七旬新纪跨,寿山诗海任飞腾。

龙年贺祖龙,寿比泰山松。

李桃枝叶茂,诗坛不老翁。

七十阳春岂等闲,几多辛苦化甘甜。

曾经沧海横流渡,亦赖家庭内助贤。

连日凝神新墨劲,五更着意旧诗鲜。

如今但祝朝朝舞,当信人生二百年。

金沙峭岸一株松,干劲枝遒塑祖龙。

桃李盛时甘寂寞,雪霜多后竞青葱。

根深更爱阳春雨,叶茂犹怜翠谷风。

师表才情堪敬仰,古稀不愧焕神容。

南山信步好逍遥,杖国而今又杖朝

诗苑丰收夸老将,政坛竞秀领风骚

阳春白雪抒怀抱,明月清泉尚节操

汝向期颐跨劲足,我来祝福奉蟠桃。

3.寿联:】

仁爱笃厚 寿考征洪福

积善有征 文明享大年

福禄欢喜 佳辰逢岳降

长生无极 瑞气霭春晖

德为世重 榴花红献瑞

寿以人尊 柏叶翠凝香

颐性养寿 菊水人皆寿

屡获喜洋 桃源境是仙

琥珀倾斟千岁酒 蟠桃捧日千秋寿

琉璃瓶种四时花 古柏参天万年青

子敬孙贤福如东海 颂献嘉平诗歌福禄

体强身健寿比南山 人称寿考东叙偏常

序届阳春春同松柏 君颂南山是说南山春不老

寿称国瑞瑞献芙蓉 我倾北海希如北海量尤深

介寿值良辰春满蓬壶延佳景

引年征盛典筹添海屋祝长龄

请谱南山筵开西序

樽倾北海彩绚东阶

二回甲子春初度 八月秋高仰仙桂

举国笙歌醉太平 六旬人健比乔松

延龄人种神仙草 甲子重新如山如阜

纪算新开甲子花 春秋不老大德大年

年尊古稀望隆致政 庆祝三多琼筵晋爵

竹林劲节兰玉群芳 祥开七秩玉板扶鸠

杖朝步履春秋永 大好良辰春光明媚

钓渭丝纶日有长 重开令甲上寿期颐

4.五华山上踞劲松,

虬枝繁茂啸长空。

千年古刹收眼底,

世纪沧桑记心中。

风雨雷电浮尘净,

春夏秋冬年寿增。

福荫遍泽子孙旺,

千里祝寿暖春风。

5.新月如眉,碧空似水,喜气盈堂。看梨窝浅浅,露华生润;云烟袅袅,菊蕊飘香

六、蒙古人如何看待内蒙人?

蒙古人看待内蒙古人,是带着羡慕的眼光的。但是内蒙古人民实实在在的经历过曾经的百年历史,他们知道曾经的外蒙古为了独立出去,陆续跟在沙俄,苏联,日本的身后,对同样身为蒙古族的内蒙古人民曾经鄙视过,抛弃过。

所以部分内蒙古人看待外蒙古人民的态度,只是普通的外国人而已,没有其他情感。对于蒙古人抢着要来中国通婚,让孩子在中国定居下来的现象不一样的是,大家很少会看到(正常家庭下)有内蒙古青年跑到国外与蒙古国的青年结婚的。

七、古人怎样看待丁克?

古人绝对是不认同丁克的。在他们眼里若是没有传宗接代就属于不孝。一般来说即使他们也会选择过继同族兄弟的孩子。

丁克是主动放弃生育,而不是由于生理原因无法生育。

丁克夫妇主张摆脱传统婚姻生活中传宗接代的观念,更倾向于过有质量的、自由自在的“两人世界”生活。

对于大多数中国年轻人来说,这个词汇早已不再陌生,近年来,丁克家庭在城市青年尤其是白领夫妇中的比例有逐渐增加之势。 

八、古人是如何看待四季的?

春播夏长秋收冬藏,春季是播撒希望的季节,一年之计在于春。夏天气温升高,雨水充足,是孕育和生长的季节。大部分农作物在秋天成熟了,所以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最忙碌的季节,虽然劳累但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忙了一年了,到了冬天是享受喜悦的季节,万物养精蓄锐,等待下一个春天的到来,蓄势待发。一年四季周而复始。

九、古人怎么看待水?

说起孔子对于水的看法,相信大家都会想起“知者乐水”这句话。《论语·雍也》中记载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阐述了他对仁者、智者的独到体悟。对于乐水乐山之别,朱熹注释说:“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所说不无道理。

十、如何看待清明节网络祭祀新形式?

看待清明节网络祭祀,这是趋势所在。以后都会被网络所取代的。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