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 > 清明节 > 正文

清明诗白居易注音?

2024-04-21 10:24:01  来源:网络   热度:

一、清明诗白居易注音?

白居易《清明夜》注音:

hǎo fēng lóng yuè qīng míng yè , bì qì hóng xuān cì shǐ jiā 。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dú rào huí láng xíng fù xiē , yáo tīng xián guǎn àn kàn huā 。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译文:

清明节夜晚时,清风习习,月夜朦胧,用碧玉做成的栏杆和用红色的砖砌成的墙是刺史的府宅。

独自步行在回旋的走廊中唱歌,远远的听到弦声,默默的欣赏花。

二、清明夜,白居易的诗?

古诗《清明夜》:

《清明夜》

唐代 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翻译:

清明节的夜晚,清风习习,朦胧的月色,用碧玉做成的栏杆和用红色的砖砌成的墙是刺史的府宅。独自游走在缠绕的走廊中唱歌,远远的听到弦管声音,默默的欣赏花朵。

诗人白居易,剩余772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为太原,在白居易曾祖父的时代,迁居到下邽,白居易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与诗人刘禹并称为“刘白”。

三、白居易写清明的诗?

《清明夜》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清明日登老君阁望洛城赠韩道士》

风光烟火清明日,歌哭悲欢城市间。何事不随东洛水,谁家又葬北邙山。中桥车马长无已,下渡舟航亦不闲。冢墓累累人扰扰,辽东怅望鹤飞还。

《清明日观妓舞听客诗》

看舞颜如玉,听诗韵似金。绮罗从许笑,弦管不妨吟。可惜春风老,无嫌酒醆深。辞花送寒食,并在此时心。

《清明日送韦侍御贬虔州》

寂寞清明日,萧条司马家。

留饧和冷粥,出火煮新茶。

欲别能无酒,相留亦有花。

南迁更何处?此地已天涯。

四、清明节白居易的诗的意思?

这首古诗全诗意境凄冷,诗人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前两句本来是表达了诗人孤身行路,触景伤怀的情绪,后两句却话锋一转,境界忽然明朗,给人以美的享受。

这首诗第一句直接表明了环境背景是细雨纷纷的清明时节,第二句通过描写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的神态,实则是表达诗人自己内心的愁绪。最后两句描写询问当地人何处有卖酒的酒家,为我们展现出一幅隐隐约约清明微雨美景,意境都顿时开阔,耐人寻味得紧。

五、清明时节桃李笑全诗?

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主要讲述了清明时节,春雷万钧,惊醒万物,宇宙给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六、清明时节雨纷纷全诗?

唐代诗人杜牧写的: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翻译过来就是:在清明时节到来之际,在细雨纷纷飘落之时,道路上的行人,也如诗人一样落拓断魂。请教当地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远处的杏花山村。

      这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清明绝句。历史上记录下这几个字:会昌四年(844)九月,杜牧迁池州刺史。

     这一年杜牧42岁,依旧行走在被贬谪的人生道路上。距他离开人世也不过八年光阴。在这剩下不多的光阴里,依旧被落魄、清贫、失意所围绕,“断魂”成为杜牧生命的底色。但他却不甘命运的安排,在逆境中寻找一颗自由的灵魂与生命的意义。他用无数绝美的诗句,书写着失意而又诗意的人生,成为晚唐天空中最耀眼的那颗诗星。这首诗无疑是写清明最绝妙的名篇佳作。其“断魂”二字,可作全诗诗眼,亦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如果说李商隐的诗歌像一位小家碧玉,总是那么心思缜密,捉摸不定,深情绵邈;那么杜牧的诗歌就像一位大家闺秀,显得大气率真,明丽动人,旷达秀艳。

     这首绝句,没用一个生僻字,没用一个典故,也没有掩藏情绪,而是用直白的语言,写出清明的时令特点与自己的人生落拓。

七、清明时节雨纷纷全诗的意思?

此诗写清明春雨中所见,色彩清淡,心境凄冷,历来广为传诵。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第二句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第四句写答话带行动,是整篇的精彩所在。

他把这些都付与读者的想象,为读者开拓了一处远比诗篇语文字句所显示的更为广阔得多的想象余地。这就是艺术的“有余不尽”。全诗运用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余韵邈然,耐人寻味。

八、清明时节雨纷纷是谁的诗?

是晚唐诗人杜牧的诗,诗名就叫《清明》。全诗如下: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是祭奠亡人的节日,与其他节日相比,它凝重、阴郁、忧伤。诗的前两句正是烘托的这种气氛,落脚点在欲断魂三字。后两句写牧童向问路的行人手指酒家所在的杏花村,为全诗增加了一抹亮色。全诗明白如话,却又凝炼隽永,是唐诗中的名篇。

九、摘抄清明时节雨芬芬诗?

 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典故: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这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市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像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十、白居易写的关于早春时节江水变暖的诗?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春天来了,一冬的郁闷一扫而光,身体的每一个毛孔都大大张开,心胸开阔,心情畅快,望着从脚下一直绵延到远处的芳草,不禁想起白居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名句。白居易,字乐天,是和李白杜甫齐名的大诗人,被尊为诗王,他对春天情有独钟,有很多诗都写到春天,题目中出现早春的就有几十首。写早春、仲春、晚春,写浔阳春、扬州春、钱塘春、庐山春、长安春、开元春、曲江春、昆明春以及溪间春、池上春,写春眠、春寝、春行、春忆。春花春草春鸟,春风春雨春情,春来春去春游,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好像春天是专门为白乐天而来的。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