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 > 清明节 > 正文

古代清明节祭祀形式代表意义?

2024-03-15 21:34:03  来源:网络   热度:

一、古代清明节祭祀形式代表意义?

作为传承至今的习俗,古人的清明节首先要做的就是回乡祭奠故去的亲人,表达哀思和怀念,这是后世子孙对已逝先辈表达孝心的必修课。

其次,古人过清明节还把春游踏青的习俗也被迁移到清明节了。

古人过清明节,还有很丰富的娱乐活动,比如射柳、斗鸡、放风筝、打秋千、蹴鞠(踢球)等,都是备受古人喜爱的清明节游戏,

二、古代清明祭祀方式?

祭祀天神,祭祀上天。祭天是古代的重大祭祀,不同民族的有各不相同的祭天仪式。起源于上古时期。是人与天的“交流”形式。祭天仪式通常由“天子”主持。通过祭天来表达人们对于天滋润、哺育万物的感恩之情,并祈求皇天上帝保佑。祭天礼复杂而完整,主要过程包括迎神、行礼、进俎、初献、亚献、终献等。

冬至祭天盛于唐宋,明清间更为隆重尊崇,并且逐渐流传至民间,演变为冬至祭祖的传统习俗,称为“祭冬”或“拜冬”。无论是官方祭天还是民间祭祖都表达了向上天祈求风调雨顺、丰衣足食的朴素愿望。

三、古代祭祀面具有什么特点?

面具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河北易县北福地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许多面具,这些面具用陶盆腹部陶片加工而成,与真人面部相近。这些陶面具的眼、鼻镂空,周边打孔,可以穿绳戴在面部。

发掘者认为“初步推测很可能是一种原始宗教或巫术的用品,用于祭祀崇拜或是巫师实施巫术的辅助用具”。

四、如何看待清明节网络祭祀新形式?

看待清明节网络祭祀,这是趋势所在。以后都会被网络所取代的。

五、远古时期的音乐形式及特点?

  • 音乐特征
    • (1)由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创作,并为全体社会成员服务。
    • (2)远古的音乐与宗教及巫术有密切联系。
    • (3)音乐形式是诗、歌、舞紧密结合。
    • (4)节奏是基本因素。
  • 一、乐舞
    • 远古时期
      • 《葛天氏之乐》
        • 这部乐舞一般由三人牵着牛尾踏步演唱,这八首作品总称为“八阕”。
        • 《玄鸟》(一般认为是燕子了是其中的重要作品,这是一首鸟图腾崇拜的歌谣。
      • 《朱襄氏之乐》
        • 《吕氏春秋·古乐篇》
          • 炎帝时期,朱襄氏部落的士达造了一个五根弦的瑟,用来求雨反映了远古人民对自然的敬畏。
      • 《阴康氏之乐》
        • 因阴康氏部落地区气候潮湿,不见阳光,此乐舞为阴康氏族人健身所用。
      • 《蜡祭》
        • 《礼记·郊特牲》
          • 《伊耆氏之乐》中的一首“祭歌”,在每年十二月份,在伊耆氏会举行“蜡祭”,来祈福避免自然灾害。
    • 黄帝时期
      • 《弹歌》
        • 《吴越春秋》载:“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 劳动歌曲,体现了狩猎生活。
      • 《云门》
        • 《左传·昭公十七年》
          • 崇拜云图腾的乐舞,在后来“六代之乐”中,《云门》用以祭祀天神。
      • 《九渊》
        • 《世本·作篇》中记载的黄帝之子少昊创作的作品。
      • 《承云》
        • 《世本·作篇》中记载的黄帝之孙颛顼创作的作品。
      • 《九招》
        • (《声歌》)、《六列》、《六英》
        • 《吕氏春秋·古乐篇》中所记载的黄帝曾孙喾创作的作品。(舜时重修)
    • 尧时期
      • 《咸池》
        • 《吕氏春秋》
          • 咸池是天上宫星名,人们用乐舞来表达对它的崇拜。
    • 舜时期
      • 《韶》
        • 《尚书·益稷》
          • (《萧韶》)拜神鸟的乐舞,“排箫”作为主奏乐器,变化的“多段体”作品,又名《九歌》、《九辩》、《九韶》。这部作品后来对神鸟的崇拜已经具化为“凤凰”,抒情风格。孔子曾亲眼看过《萧韶》的表演。汉高祖六年更名为《文始》。
      • “干羽舞”
        • 《韩非子·五蠹篇》
          • 用盾牌和羽毛进行七十天的舞蹈,征服了苗人。
    • 原始乐舞图像
      • 1973年,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村出土一件距今5000年左右舞蹈图案的彩陶盆,绘有相同的三组舞蹈纹饰,每组五人,牵手而舞;2.青海西宁宗日遗址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内壁绘有两组舞蹈者,一组十一人,一组十三人,3.在云南、广西等地也发现有乐舞的古老岩画。这些图像资料,客观证实了原始乐舞的真实存在。
    • 夏时期
      • 《大夏》
        • 文字载于《史记·夏本纪》
          • 歌颂大禹治水的著名乐舞,《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了《大夏》的产生过程。根据文字描述,《大夏》是一部用龠伴奏的多段体乐舞作品。
      • “候人兮猗”
        • 《吕氏春秋·音初篇》
          • 情歌,表达了大禹妻子涂山氏之女对大禹的思念之情,文字:“候人兮猗!实始作为南音。”其中的“南音”指的是具有南方区域色彩的音乐。
      • “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
        • 表达了百姓对昏庸统治者的憎恨。歌词有两句,节奏流畅,文字押韵,具有早期歌谣的特点。
    • 商时期
      • 《大濩》
        • 《吕氏春秋·古乐篇》和《墨子·三辩》
          • 歌颂商汤伐桀
      • 《雩舞》
        • 求雨舞,亦称“代舞”或“隶舞”。
        • 有学者解释,跳这种舞蹈需要拿着牛尾巴跳,且牛尾需要在舞者间传递,体现了商民族对自然的敬畏。
      • 《魅舞》
        • 《说文解字》和《周礼·夏官》
          • 驱鬼逐疫的乐舞,在进行这种乐舞时,舞者需要佩戴面具。
      • 《桑林》
        • “桑林之社”是商民族祭祀祖先和男女相会活动的场地,在祭祀活动中使用的乐舞,被称为“桑林”,有人把“桑间濮上之音”比喻为“郑卫之音”或“亡国之音”。“桑间濮上之音”指的是在桑林演出和商民所居住的濮上地区的音乐,这二者后来也的称为“商之遗声”,这些称谓均带有贬义和偏见的成分。
      • 扩展
        • 在商代,还有很多祭祀活动,祭把活动一般都会有音乐参与,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翌祭、伐祭、龠祭、勺祭等,在夏商时期已经出现了具有音乐专长的人物,如:夏代有制《夏龠》的皋陶,商代有制《大濩》和《晨露歌》的伊尹,制“北里之舞,靡之乐”的师延等。在商代,商民族的巫师大多能歌善舞。
  • 二、乐器
    • 远古时期
      • 贾湖骨笛
        • 河南舞阳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址
          • 这些骨笛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一般用动物骨头制成,一般为5-8孔,7孔居多,部分骨笛可以演奏完整的六、七声音阶,反应了祖先对音律的认识,骨笛是我国目前可考新石器时代最早的乐器。
      • 骨哨
        • 浙江余姚县河姆渡氏族遗址
          • 一般为有2—5孔,有2—3孔居多,与贾湖骨笛在形制上有所区别,(因为其形制更为短小,孔数更少,故也被称为“骨哨”。)故常被称为“河姆渡骨笛。
      • 石磬
        •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
          • 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石磬,石磬在古代又称“石”或“鸣球”,它为后来的“钟磬乐”的形成提供了基础。
      • 陶钟
        • 陕西长安县客省庄龙山文化遗址
          • 陶钟为我国钟类乐器特有的形制,陶钟的发现,为我国钟类乐器的历史考证提供了参考依据。
      • 陶埙
        • 我国出土数目最多、分布最广的原始吹奏乐器
          • 也是我国特有的闭口吹奏乐器。孔数一般以一音孔和二音孔居多,一音孔陶埙可以吹出小三度音程两个乐音,二音孔陶埙可吹奏出三个乐音,历史较早的是浙江余姚河姆渡陶埙。
        • 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出土的鼍鼓
          • 《山海经·大荒东经》、《礼记·明堂位》中均有对鼓的记载,在原始时期有着重要的地位。
      • 陶响器
        • 原始乐器中具有特殊节奏色彩的乐器,形制为封闭状腔体,内装小石粒或小泥丸互相碰撞发声。
    • 夏代乐器
      • 铜铃
        • 偃师二里头文化墓
          • 铜铃为合瓦形体,这种形制似乎奠定了很多古代金属乐器造型的基础
      • 陶埙(有)
        • 偃师二里头文化墓
      • 石磬(有)
    • 商代乐器
      • 编磬
        • 安阳殷墟1935年出土编磬三具
          • 几枚高不同的磬编成一组者称为编馨
          • 上有铭文“永启”、“永余”、“天余”,应为宫廷乐舞使用乐器,编磬的出现,标志着先秦时期“钟磬乐”的发端。三个编磐的测音分别是降E大调的5、6、1。
      • 编铙
        • 钟类乐器之一。在1976年河南安阳小屯妇好墓出土了亚弜编铙5件,最大2件内壁均有铭文“亚弜”,这是发现的唯一5件一组的商代编饶,其他多3件一组。在河南、山东多地遗址均有编饶出土。钟类乐器“一钟双音”的源头,由此可以推至商朝。
      • 虎纹特磬
        • 河南安阳武官村大墓
          • 商代晚期石磬类乐器,通体以大理石做成,饰以虎纹。虎纹特磬应为奴隶主贵族生前死后享乐生活的记录。
      • 五音孔埙
        • 在河南安阳小屯出土的五音孔陶坝,差一个音就构成了十二律,显然已是一种成熟的旋律乐器。
      • 排箫
        • 河南鹿邑县出土了5件骨排箫,每组编管分别为13、13、10、6、5支一组,墓葬为西周初年墓,但有学者认为这些排箫体现了商代特色。
      • 兽面纹大铙
        • 湖南南宁乡月山铺
          • 出土了1件兽面纹大铙,其目前是商代钟类乐器最大、最重的一个。
        • “铙”是商代重要的钢制敲击乐器,分为小饶和大饶两种,至周代演变为“钟”。
      • 其他乐器
        • 铜铃(甲骨文中写作玲,在很多商代遗址中出土)、铜鼓(1977年在湖北出土了饕餮纹铜鼓,在商代比较少见)、骨哨(1984年济南大辛庄商代遗址出士过骨哨1支,可以吹3个音)等。
      • 甲骨文中关于乐器的字
        • 甲骨文中,出现了一些乐器类的象形字,如:贲鼓:一种大鼓,由三支鼓锤同时敲击:豊:一种鼓;鞀:指后世拨浪鼓;龠:编管旋律乐器;言:郭沫若认为是一种单管吹管乐器:龢:小笙,可能是最早能吹奏和声的乐器;和:指的小笙:缶:打击乐器;竽:可能是乐器竽字的象形字。此外,还有一些像乐器的字,尚有待进一步考证。
  • 三、中国音乐的起源
    • 模仿说
      • 《吕氏春秋》
        • 黄帝时期伶伦以鸟鸣定音律(模仿动物)
        • 尧时期的质根据流水声作乐(模仿自然)
    • 感情说
      • 《礼记·乐记》
        • 认为音乐是根据人的思想情感产生的。
        • (哀、乐、喜、悲、敬、爱)思想情感下会表现出不同的音乐。
    • 劳动说
      • 《葛天氏之乐》和《弹歌》均是与劳动相关的音乐。
      • 《吕氏春秋》、《淮南子》中有记载关于音乐起源于劳动的文字。

六、三个时期革命形式特点?

一国民革命时期。

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党在思想上,组织上,政治上保持自己的独立性,把三民主义作为两党合作的的政治基础。

二土地革命时期。

工农民主统一战线,范围小,主要以工人农民为主的联盟。

三解放战争时期。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规模大,包括各个阶层

七、远古时期音乐的形式特点?

歌、舞、乐合而为一的原始乐舞是远古时期的主要音乐形 式,节奏是原始音乐的基本因素。当时生产力低下,原始音乐往 往与现实生活、巫术、宗教密切结合。

原始时期的古歌与古乐舞有:

《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古肉字,读 r6u)”(东汉赵晔《吴越春秋》)。

反映了原始狩猎生活。

八、世界古代旅游的形式及特点?

我国古代旅行和旅游,可以看出以下五个特点:

1.古代旅游多属少数人的个人活动。游者范围主要有帝王、贵族、官僚、地主等人及其附庸士大夫阶层。平民百姓仅在佳庆节日到近地出游,如踏青、赶庙会等。

2.国内旅行家多以学术考察旅行为主,是在古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思想影响下进行的。

3.古代旅游活动都和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当社会处于安定、强盛的时候,旅游活动就特别活跃,反之,便一蹶不振。因此,不同的历史时期,旅游具有不同的时代内容和特点。

4.国际旅游以政治交往(如互派使者)、宗教求法和经商贸易等形式为主。游程比较艰险,历时比较长。游历的成果多以“游记”、“见闻”等题材出现。

5.旅游基本上停留在旅行的阶段,与以获得经济收入为目的的旅游业有本质的不同。但是某些私立旅馆业和观光业,已具有初级旅游业的雏形性质。

九、古代典籍的装帧形式和特点?

中国古代书籍的装帧形式主要有简策、卷轴装、经折装、梵夹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等。随着书籍制作材料的变化、制作工艺的发展,书籍装帧形式不断演变,更加有利于人们的阅读和图书的保存保护。中国的书,每种装帧形式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像纸书出现以后,继承了简策、帛书的装帧形式,也就是所谓的“卷装”。卷装是中国古代书籍中常见的装帧形式。宋末,为保护书籍和增加书籍的观赏性,出现了在卷装书籍四边接镶绫、绢等丝织品,经过绷平、砑光,然后加装天、地杆的裱件形式。横向展阅的裱件成为“手卷”,竖着悬挂欣赏的,则称为“立轴”或“挂轴”。直到今天,我国书法和绘画作品的装帧,一般还沿用这种形式。

册叶书籍是我国古代书籍装帧发展的最后阶段,也是中国古代书籍中最优代表性的装帧艺术。册页书籍的主要特征是由许多单张书页为单元集合装订成册,也是与舒卷展读的简帛及卷轴书籍截然不同的书籍形态,是我国书籍装帧史上的一次革命。

册叶书籍主要包含梵夹装、经折装、旋风装或曰龙鳞装、缝缀装、线装等诸多形态。梵夹装这种形式最早见于以梵文书写在贝多罗树叶上的古印度佛教经典,传入中国后,主要流行于隋唐时代的中原地区。梵夹装按顺序将写好文字内容的贝叶叠好,上下分别用一张板夹住,打孔穿绳。另外,梵夹装不是写上去,而是刻上去,用带有针的笔刻上去,刻完之后,沾上红油或黑油涂抹,从笔尖划开的地方渗入,就成了红字或黑字。

经折装是在梵夹装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做法是将写、印好的书叶先粘连在一起成一长条形,再按固定规格左右均匀折叠,然后在首尾两叶纸上各粘上一张厚纸作为书皮。由于佛、道经典多采用这种装帧形式,所以称“经折装”。经折装也是中国古代书籍中比较常见的装订形式,在古装电视剧中经常能够看到。

唐末五代时期还流行一种介于卷轴装和册叶制装帧之间的装帧形式——“旋风装”。根据文献记载和现存敦煌遗书中的实物来看,将粘连在一起的书叶从卷尾向卷首按一定规格反复折叠,卷首作为底纸稍长,左侧折口集齐并固定,用棍夹住,打眼穿线;或单张双面书写的书叶顺序集齐,放在一张底纸上,左侧直接用线装订;展阅时书叶排列有序,收藏时以集齐的一侧作为轴心卷起。旋风装已基本具备册叶制书籍的一些特征,书籍展阅时可“逐叶翻看”,卷收时“正作旋风叶卷子”,可以说“旋风装”是对卷装书籍的一种改良。

唐代“缝缀装”也曾短暂流行,“缝缀装”的外观接近现在精装书,最大的差别是裸脊。在讲到开现代精装书籍的先河的“缝缀装”书籍的装订技术时,针对现在“精装书是从西方传来”的说法,杜伟生提出一种质疑猜想:其实西方精装书是“缝缀装”从中国,传到中亚,再传到欧洲。依据是西方书籍装帧方式从卷装到精装,中间有真空,而中国古代书籍的装帧方式,是彼此连贯可依的。

而同现代平装书外观最近接的是“包背装”,最典型的包背装的书就是《四库全书》。包背装的折叶方式和蝴蝶装是相反的,把书叶无字的一面对折,有字的一面向外,然后装订。外观和现在的平装书完全一样,平装书和包背装古书的区别就是平装书是一张书叶印成两面成为两页,包背装古书是把一张书叶对折成两面,只有这一个区别。

线装的起源很早,唐五代就有了,杜伟生提到,自己在法国看到发藏敦煌遗书里面就有线装的,其定线的方法和今天的线装基本一样。现在线装书一般四眼线,敦煌遗书里的线装是三眼线,就上下各打一个眼,中间打一个眼,用单股麻线缝起来,除了订线眼位的数量以外,其他的和常见的线装书完全一样。

明中叶以后,为适应书籍的频繁翻阅,线装开始盛行。线装和包背装的折叶方式一样,书脊外露,钉眼穿线,装订成册,线装是明中叶以后中国古书最常见的装帧形式。线装书的出现对中国古代书籍的意义,一是简化了装订工序,而是提高了劳动效率;三为书籍的大规模生产提供了技术条件。

十、中国古代各时期服装特点?

各个朝代服装的特点:

1,商代衣服材料主要是皮、革、丝、麻。由于纺织技术的进展,丝麻织物已占重要地位。商代人已能精细织造极薄的绸子,衣料用色厚重。西周时,等级制度逐步确立,周王朝设“司服”、“内司服”官职,掌管王室服饰。

根据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分析,中国冠服制度,初步建立于夏商时期,到周代已完整完善,春秋战国之交被纳入礼治。从周代出土的人形文物看,服饰装饰虽繁简不同,但上衣下裳已分明,奠定了中国服装的基本形制。

2,春秋战国时期织绣工艺的巨大进步,使服饰材料日益精细,品种名目日见繁多。工艺的传播,使多样、精美的衣着服饰脱颖而出。

春秋战国时期的衣着,上层人物的宽博、下层社会的窄小,已成为趋势。

深衣有将身体深藏之意,是士大夫阶层居家的便服,又是庶人百姓的礼服,男女通用,可能形成于春秋战国之交。深衣剪彩独特,衣与衫相连在一起,制作时上下分裁,中间有缝相连接,用途最为广泛。

3,秦汉时期的衣料较春秋战国时期丰富,深衣也得到了新的发展。西汉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张骞奉命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国与西方各国的陆路通道,成千上万匹丝绸源源外运,历魏晋隋唐,迄未中断,史称“丝绸之路”。于是,中华服饰文化传往世界。

秦代服制与战国时无大差别,保持中国服饰深衣的基本形制。

西汉男女服装,仍沿袭深衣形式。不论单、绵,多是上衣和下裳分裁合缝连为一体,上下依旧不通缝、不通幅;外衣里面都有中衣及内衣,其领袖缘一并显露在外,成为定型化套装。

下着紧口大裤,保持“褒衣大裙”风格。秦代服制,服色尚黑。

汉代有了舆服制度。史书列有皇帝与群臣的礼服、朝服、常服等20余种。服饰上的等级差别已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冠服在因袭旧制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区分等级的基本标识;佩绶制度确立为区分官阶的标识。

4,汉朝的衣服,主要的有袍、襜褕〔直身的单衣〕、襦〔短衣〕、裙。汉代因为织绣工业很发达,所以有钱人家就可以穿绫罗绸缎漂亮的衣服。一般人家穿的是短衣长裤,贫穷人家穿的是短褐〔粗布做的短衣〕。

汉朝的妇女穿着有衣裙两件式,也有长袍,裙子的样式也多了,最有名的是“留仙裙”。

汉代创造的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使汉代人对人类生产能力持有乐观信心。在《中国美学思想史》中作者说到“汉人继承了道家美学的基本思想,又舍弃了它的消极出世思想,吸取了魏晋和南北朝时期。

5,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大体上仍承袭秦汉旧制。

南北朝各少数民族初建政权时,仍然按照本族的习俗穿着,后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也开始穿着汉族的服饰。中原人民的服饰,特别是便服、常服,在原有的基础上吸收不少北方民族的服饰特点,衣服的形式适体。

六朝的服饰,男子穿袍衫而低敞衣襟,女子则穿褂襦,杂裾双裙,甚是美观。这个时期的服饰,可以参鉴《洛神赋》、《列女传》、图卷。北朝的服饰,以合身的裤褶装、短袍衫,各式的靴子为特点,服装窄短,裙腰略微高提。

妇女的服装多以簪花、珠翠及各种花冠为点缀,进而导致宋代的凤冠定制。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古代服装史的大变动时期,这个时候因为大量的胡人搬到中原来住,胡服便成了当时时髦的服装。紧身、圆领、开叉就是胡服的特点。

6,隋唐时期,服饰的发展无论衣料还是衣式,都呈现出一派空前灿烂的景象。隋唐时期最流行的女子衣着是襦裙,襦裙是唐代妇女的主要服式。在隋代及初唐时期,妇女的短襦都用小袖。

下着紧身长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并以丝带系扎,给人一种俏丽修长的感觉。

中唐时期的襦裙的比初唐的较宽阔一些,其它无太大变化。隋唐女子好打扮。从宫廷传开的“半臂”,有对襟、套头、翻领或无领式样,袖长齐肘,身长及腰,以小带子当胸结住。

因领口宽大,穿时袒露上胸。半臂历久不衰,后来男子也有穿着的。当时还流行长巾子,系用银花或金银粉绘花的薄纱罗制作,一端固定在半臂的胸带上,再披搭肩上,旋绕于手臂间,名曰披帛。

7,宋朝的男装大体上沿袭唐代样式,一般百姓多穿交领或圆领的长袍,做事的时候就把衣服往上塞在腰带上,衣服是黑白两种颜色。当时退休的官员、士大夫多穿一种叫做「直掇」的对襟长衫,袖子大大的,袖口、领口、衫角都镶有黑边,头上再戴一顶方桶形的帽子。

宋代的女装是上身穿窄袖短衣,下身穿长裙,通常在上衣外面再穿一件对襟的长袖小褙子,很像现在的背心,褙子的领口和前襟,都绣上漂亮的花边。男服服饰:冕服,宋朝开始减少冕服的种类,大典礼穿非冕服的情形,就经常出现。

8,元代,贵族多为蒙人,以皮衣皮帽为民族装,貂鼠和羊皮制衣较为广泛,式样多为宽大的袍式、袖口窄小、袖身宽肥,由于衣长曳地,贵夫人外出行乐时,必须有女奴牵拉。这种袍式在肩部做有一云肩,即所谓"金绣云肩翠玉缨",十分华美。

作为礼服的袍,面料质地十分考究,采用大红色织金、锦、蒙茸和很长的毡类织物。当时最流行的服用色彩以红、黄、绿、褐、玫红、紫、金等为主。

元代平民妇女穿汉族的襦裙,半臂也颇为通行,汉装的样子常在宫中的舞蹈伴奏人身上出现,唐代的窄袖衫和帽式也有保存。此外受邻国高丽的影响,都城的贵族后妃们也有模仿高丽女装的习俗。

9,明代以汉族传统服装为主体,明代普通百姓的服装或长、或短、或衫、或裙,基本上承袭了旧传统,且品种十分丰富。服饰用色方面,平民妻女只能衣紫、绿、桃红等色,以免与官服正色相混;劳动大众只许用褐色。

10,清代则以满族服装为大流。清代官服主要品种为长袍马褂。马褂为加于袍的外褂,因起源于骑马短衣而得名,特点是前后开衩、当胸钉石青补子一方(亲王、郡王用圆补)。补子的鸟兽纹样和等级顺序与明朝大同小异。清代女装,汉、满族发展情况不一。

汉族妇女在康熙、雍正时期还保留明代款式,时兴小袖衣和长裙;乾隆以后,衣服渐肥渐短,袖口日宽,再加云肩,花样翻新无可底止;到晚清时都市妇女已去裙着裤,衣上镶花边、滚牙子,一衣之贵大都花在这上面。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