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 > 清明节 > 正文

画家清明作品?

2024-03-12 10:40:13  来源:网络   热度:

一、画家清明作品?

《清明上河图》是明代画家仇英创作的一幅重彩风俗画作品,现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现存世作品《清明上河图》有多本传为仇英所作,除此卷外,另有青州市博物馆藏本,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本,以及多本流落私人之手。而辽宁省博物馆藏的此卷《清明上河图》,流传有绪,现学术界一般认为其为仇英真迹。

二、艾清明作品?

艾清明,1942.04生于延安,作品有《芭蕾人生~~~访芭蕾舞编导蒋祖慧》

三、清明的文学作品?

《清明文化散文集》为浙江安贤生命博物馆、浙江省历史学会、杭州市历史学会等相关文化团体联合主办的“景和清明——2013清明文化散文征集活动”公开征稿的征文选集。

编辑出版《清明文化散文集》,意在寄希望以此唤起社会对民族文化的关注和对传统节日的重新认识。

四、清明作品名称?

认为,除了杜牧的《清明》,还有唐代诗人韩翃创作的一首七绝《寒食》。

寒 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此诗前两句写的是白昼风光,描写了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景象,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全诗用白描手法写实,刻画皇室的气派,充溢着对皇都春色的陶醉和对盛世承平的歌咏。从当时皇帝到一般朝士,都偏爱该诗,历来评价也很高。

寒食是中国古代一个传统节日,一般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前两天。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日,按风俗家家禁火,只吃现成食物,故名寒食。

现在虽然不提倡家家禁火,吃现成饭,这个风俗,但是加强清明祭祀活动安全防火意识,还是必须的。

五、《清明上河图》的作品分析?

《清明上河图》中非常鲜明的艺术特色:此画用笔兼工带写,设色淡雅,不同一般的界画,即所谓“别成家数”。

构图采用鸟瞰式全景法,真实而又集中概括地描绘了当时汴京东南城角这一典型的区域。《清明上河图》不仅描绘了热闹的街道,鳞次栉比的屋宇,还有卖茶水、算命的摊贩,坐轿、骑马、挑担、赶毛驴运货的过往行人。

不仅有市内的繁华,还有青色的城郊。以及穿城而过、给城市以滋养、以生命的汴河,整个画面呈现的市井风韵、人景相宜,是对和谐理念最生动的阐释。和谐是中国古老的价值观,和谐不仅是物与物的和谐,还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每个人内心的和谐。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不仅要考虑城市与依托的山川、河流等大自然的内在和谐、内在血脉联系,还要充分考虑人与物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使城市成为和谐的产物,和谐的集合体。这也是《清明上河图》传递出的又一价值理念。《清明上河图》体现的市井文化,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穿越时空的精神财富。

六、清明上河图谁的作品?

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画卷中有很多船,其中大量的是运粮的私家船。表面看来这是一种商贸兴隆的景象,实则反映出当时政府的一项重要失误:宋徽宗将大量运粮的官船用去运送花石纲,使得粮食运送出现问题。私船趁机而入,并渐渐把持住了城市的粮食市场,进而操控粮食价格。

如此丰富多彩的内容,为历代古画中所罕见。各色人物从事的各种活动,不仅衣着不同,神情气质也各异而且穿插安排着各种活动,其间充满着戏剧性的情节冲突,令观者看罢,饶有无穷回味。据齐藤谦所撰《拙堂文话·卷八》统计,《清明上河图》上共有各色人物1643人(具体人数有争议),动物208头(只),比古典小说《三国演义》(1191人)、《红楼梦》(975人)、《水浒传》(827人)中任何一部描绘的人物都要多。

张著的题跋是关于张择端身世最早的记载,张著本人也没有确切的生卒年记载,《中州集》卷七有这样的文字记载:“著,字仲扬,永安人。泰和五年(公元1205年)以诗名,召见应制,称旨,特恩授监御府书画。” 可知张著为《清明上河图》作跋,是在其进入金内府的前19年,当时张著应该比较年轻。

七、清明时节家乡作品介绍?

我是福建人也是浙江人,清明节扫墓除了备香烛纸,鞭炮还有一块肉,①头鸭,水果,和一部分糕点祭祖就行

八、春晖清明作品代表什么花?

清明节是以菊花等为代表:

清明节用的鲜花多扎制成花束形式。花的色彩要素淡,以白色为主,黄色为辅,点缀以紫色

九、清明上河图》是谁的作品?

《清明上河图》是作者是北宋画家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宽25.2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十、高尔基为孩子们创作了那些作品?

1、《玛克西姆·高尔基》

一八九五年发表在《萨马拉日报》上的《伊则吉尔老婆子》这部短篇,可说是高尔基早期革命浪漫主义创作的代表作。高尔基对民族文学遗产的继承,体现在对民间传说的情节和形象的借用上。而他对俄罗斯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则是通过塑造具有高尚理想的新人形象来完成的。

2、《鹰之歌》

《鹰之歌》是俄国著名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的作品。该首散文诗通过一个鞑靼族老牧人拉吉姆讲述的鹰和蛇的故事,塑造了两个对比强烈的鲜明形象——只会爬行的蛇和永远高飞的鹰。从对比中作者突出了鹰之高大,蛇之渺小;鹰之高尚,蛇之低俗;鹰之英姿,蛇之丑陋,鹰之奋不顾身;蛇之贪生怕死。

3、《春天的旋律》

《春天的旋律》是高尔基的一篇独特的散文。1901年3月,高尔基参加彼得堡学生的游行示威活动,目睹沙皇军警镇压革命的血腥暴行,当即写出了这篇作品。这是一篇带有象征意义的短篇小说“幻想曲”《春天的旋律》(也有人译为《迎春曲》)。

其中《海燕之歌》是它的结尾部分。高尔基以象征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俄国革命的春天来临前的情势。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