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全国各地都吃什么呢?
一、清明节全国各地都吃什么呢?
作为祭祀祖先的节日,清明节在世界范围内并不特殊。各国各民族有很多类似的节日,诸如印度的排灯节、日本的盂兰盆会、拉美的亡灵节、天主教世界的万灵节等等。但在众多祭祖节历中,清明节绝对是最好吃的那一个。从华北平原的各色面食,到长江流域的青团艾粿,再到岭南的各色野食,全国人民用行动向祖先表达丰衣足食的当下,也诠释民以食为天的中华文化。
糯米做成的清明粿丨图虫创意
01
北方的清明供桌 / 摆满了好吃的面食 /
很多人都觉得北方饮食单调,但看到华北人民清明节放上供桌的那些食物,绝对会推翻这样的观点。
虽然这个季节的北方刚刚开春,物产并不丰盛,但依赖小麦、红枣、大葱、鸡蛋等简单食材,就缔造出无与伦比的清明食谱。山西一些地方,把枣糕称为“子推饼”。这种传说为了纪念介子推才出现的食物,要用酒糟发面,再加枣于其中蒸熟,浓郁的酒香、枣香和面香混合。枣糕可以直接拿来冷吃。
枣糕丨图虫创意
馓子全国都有,但甘肃、陕西地区,流行清明吃它。当地昼夜温差大,小麦灌浆周期长,面粉筋力高,炸出的馓子格外酥脆。讲究的,要用芝麻油前后炸两遍,再撒上芝麻,出锅放凉了也不会软。无论冷吃,还是浇上高汤泡着吃,都有好的滋味。
馓子丨豆果美食网网友大饭桶与小饭团
山东人清明节吃大葱和鸡蛋饼,寓意聪明伶俐。两种在齐鲁大地最普通不过的食物,经由清明的无形之手一整合,就成了独到美味。大葱里代表香气的脂溶性物质,在油花满满的鸡蛋饼里肆意袅娜,构筑出山东的清明滋味。在胶东,当地清明节还要捏面花,大多塑成小鸟形状,蒸熟后称为“蒸小燕”。吃了“蒸小燕”和鸡蛋,寓意燕子来了,春天到了——这是属于山东人的浪漫。
小鸟造型的花馍丨图虫创意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北方大部分清明的饮食,都是冷吃的——不管馓子、枣糕还是面花。这也许来自古代黄河流域干燥,春季禁火的传统。虽然寒食节和清明节本是两个不同的节日,但因为“食”这个字,故人和当下就此有了交集。
02
长江流域 / 那口新鲜的春意都摆上供桌 /
淮河以南、南岭以北的中国,是一块很特殊的区域:北方人眼里,它是南方,但在岭南人眼里,它是北方。地处中国的中部,却从来没有一个地理上“中部”的概念。原因是,这里的气候风物并不是华北和岭南的过渡带,与二者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清明节,是长江流域最怡人的季节,也是物产丰富的季节:稻米、春笋、雪菜、红豆、马兰头、荠菜、芥菜……统统汇聚到了清明的供桌上。
清明能吃的物产很多丨图虫创意
虽然米做的团子种类很多,但长江流域的青团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食物,它是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浙江、福建等长江流域和周边省份清明节重要的食俗。白居易有诗:“寒食枣团店,春低杨柳枝。”描述的就是乡野小店,在寒食清明前后,柳树抽芽的时节,出售枣泥馅儿糕团的场景。这也许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对清明团的记载,带有甜味儿的枣泥,以及后来蔗糖技术成熟后的替代品豆沙,是青团传承千年以上的经典口味;而咸口的青团也毫不逊色,除了笋丁雪菜肉末之外,还有蛋黄肉松、荠菜猪肉、笋丁火腿等馅儿,都带着强烈的网红基因——一红一个准。
枣泥青团和肉松青团丨豆果美食网网友爱吃_阿阿
除此之外,清明的长江流域,还有人吃芥菜和大米混煮的“芥菜饭”,传说可以终年不长疥疮;吃泥鳅煮面,传说可以固精壮阳;吃加了酥海苔、油煎蛋丝和辣酱的薄饼,传说可以六畜兴旺……传说当然只是传说,但各式各样的食物,好吃是真的。
温州的芥菜饭丨豆果美食网网友啊瑜佬
03
岭南的清明节 / 好吃的太多了 /
到了岭南,清明的食物就更加丰富了。
烤乳猪是不可或缺的清明祭祖佳品,广东人也给它起了一些非常好意头的名字——“鸿运当头”、“红皮赤壮”等,向先人奉上脆皮金猪,祈福子孙身体健康、家人和睦、宏图大展。
烤乳猪丨图虫创意
客家人把米制品称为“粄”(bǎn),它和潮汕人所谓的“粿”是同一种东西。但“粄”出现频率最高的无疑还是清明节。比如韶关、梅州等地,人们采撷新鲜艾叶,和以糯米、白糖,做“艾粄”;用艾叶、麻叶、鸡屎藤、清明菜、荠菜、枸杞叶等煮熟,和糯米、红糖一起拌成的饭团“清明粄”等等。
艾粄丨图虫创意
粤北的韶关地区,还有吃包糍的传统,这种形状像水饺,材料用米粉的东西,和面时还要加黄栀子染色增味,里面的馅儿包的则是笋干、酸菜。
包糍丨豆果美食网网友蔚I华仔
潮汕地区的清明,则盛行吃糖葱薄饼和朴籽粿。糖葱里没有葱,而是以糖制成,颜色形状像大蒜、白葱的甜食,嚼起来清脆香甜,用它卷饼,就是嗜甜的潮汕人的最爱;
糖葱卷饼丨《老广的味道》
朴籽粿则是用朴籽树叶和果实一起捣烂,加大米舂成粉末,略微发酵后加糖,最后再用陶模型蒸或梅花模型蒸熟而成。粿品有极其罕见的浅绿色,味道嘛,甜到忧伤!
朴籽粿丨豆果美食网网友铧发妈
广西的稻米产量更大,当地壮族、侗族清明节会吃五色糯米饭。同一种糯米,分别用红蓝草、黄花、枫叶、黄栀子、黄姜等天然色素染色而成,搭配各种鱼类肉类,预示五谷丰登年年有余。此外,还要用糯米酿酒、做甜酒发糕;用糯米磨成粉做粉蒸肉;用糯米粉加入鼠曲草做暖菇包……
五色糯米饭丨豆果美食网网友拾光机
海南人也与之类似,清明节的“饭珍”,也是糯米唱主角。用肉汤、鸡汤煮的饭被捏成一个个漂亮的饭团,吃的时候蘸花生油,再夹一块五花肉,油香、米香和肉香混合,无比美味。
饭珍丨hnhk.wenming
据说东南亚华人发明的海南鸡饭,就是海南清明节“饭珍”的一种延续和改良。从这个角度出发,闻名世界的海南鸡饭,也源自中国人的清明美食。总而言之,虽然各类食材丰富,但在岭南人清明的食谱里,米,占到了绝对的主角。所有的滋味,最终都要在稻米的平台上呈现。
海南鸡饭丨豆果美食网网友龙静CCCCC
无论北方的小麦,或是南方的稻米,淀粉是中国人清明绕不过去的话题——其实不止清明,过年要吃年糕、重阳节要吃重阳糕、七夕要吃巧果、端午要吃打糕粽子、冬至要吃麻糍、中秋要吃月饼,其实,它们都是同一种东西:含水量较多的、以淀粉为主料制作的点心。如果说传统节日包含了农耕民族对自然的景仰和四季的敬畏,那么淀粉,就是中国人在传统节日里,上飨神明、下赠肚子的礼物,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源。
二、清明节全国各地都吃什么呢?
第一:青团子。
在整个东南沿海,包括广大的客家地区都有分布,现在网上到处传说的青团子大多数都是艾草做的。艾草香味浓重,有一定的保健效果。但是真正的艾草青团的缺点是颜色绿的不太自然,偏黄。同时会有星星点点的小麻子。吃是不耽误吃,但是总有那么一点小缺陷。
青团子在江浙沪一带很出名。而且特别是在苏南,上海,浙北这一片,大家普遍不用艾草去做青团,而且选用香味更加清新,颜色更加翠绿的浆麦草(桨板草)来染色。这种青团更合桃妹的脾气。
第二:艾粄。
其实艾粄也算是一种客家地区的青团子,或者可以这么说:在广义上讲,基本上所有染成绿色的糯米包裹馅料称之为青团子,不光艾粄,还有蒿子靶,艾米果等等。
艾粄的馅料更加丰富,而且以咸味居多。这样对于吃了糯米会反酸嗳气的人士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咸味压底,胃酸就不会分泌过多了嘛。
第三:暖菇包。
这个是福建三明,尤其以泰宁居多的清明小吃。在当地,满山都是那种鼠曲草,当地称之为暖菇草。用鼠曲草染色蒸成的糯米食品。而且分为两种,一种像包子一样圆圆的,还有一种像饺子一样。
暖菇包最好的馅料是自家的腊肉,冬笋以及油豆腐香菇制成,刚出锅的暖菇包口感绝佳,软糯咸鲜,回味无穷。
三、各地早餐吃什么?
天津煎饼果子
天津市旧称天津卫,是守护北京的重要门户,同时也是我国北方的重要海港。天津人注重传统,也豁达乐观。
来一套煎饼果子,就着街口吃完舔舔指尖儿,融入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尝十八街麻花,园子里头听听戏,嘛钱不钱的,乐呵乐呵得了。
02
兰州牛肉拉面
有句话这么说:兰州人早起的灵魂都是被兰州拉面唤醒,牛肉拉面的汤必须是在前一天晚上就熬好的高汤,经过熬了一晚上的高汤以后味道特别的鲜美。
然后再加上拉面师傅拉的有宽有长又薄的拉面,面条出锅以后再配上高汤,然后再撒上切成薄薄的牛肉,放上辣椒油和葱花香菜,一碗让人回味无穷的兰州拉面就做好了。
03
汉中热面皮
汉中的面皮店,没有华丽的门脸和醒目的招牌,很多有名的面皮店,甚至连招牌都没有。
有的只是很小的店面和标志性的一摞蒸笼,炉子上的蒸笼磊得越高就说明这个店子的生意越好,这个没有名字的小店,蒸笼垒了快有一人高,生意好得不得了!
04
桂林米粉
烫热的米粉滤干,再配以锅烧(炸酥的五花肉)、卤牛肉片、香肠、叉烧等,加卤水、花生油、酥黄豆,再根据个人喜好加入辣椒、蒜蓉、葱花、各类酸菜等,搅拌入味。
这种米粉吃起来呼呼作响,声色味俱全。桂林米粉已经渗入广西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早上的街头,总能看到挤满人的米粉店。
05
广东肠粉
肠粉在广东是一种随处可见的街坊美食,非常受欢迎。通常早市很多店家都供不应求,人们常常是排队候吃,因此又被戏称为“抢粉”。
从不起眼的食肆茶市,到五星级的高级酒店,几乎都有供应,滑嫩的外皮晶莹剔透,肉和蔬菜的颜色隐约可见,味道杠杠的。
06
合肥鸭油烧饼
鸭油烧饼,有些似千层饼,但个头又小一些,里面裹了鸭油和葱花。烧饼里鸭油足,烤得焦黄透酥,趁热咬上一口,咸味中带点葱的清香,鸭油的鲜美混合着芝麻的浓香,美味之极。
刚刚出炉的鸭油烧饼,热腾腾出炉时全身都沾满了芝麻,闻起来一股鸭油的浓郁香气。咬上一口,刚出炉的芝麻馅还是液体的,葱的清香,鸭油的鲜美,也很有烧饼厚实的口感。
07
四川抄手
红油抄手柔嫩鲜美,汤汁微辣浓香,抄手是四川人对馄饨的称呼,馄饨在全国各地均有制作,红油抄手是最为著名的品种之一。
只见包馄饨的小姑娘端坐面皮与肉馅间,十指如飞,馄饨如蝴蝶一只只,扑进那簸箕盘子里。不仅好吃,而且好看。
08
厦门沙茶面
沙茶面是厦门人最常见最平常的小吃了。沙茶面的妙处,是汤头,再加上自选加料:瘦肉、鱼丸、鱿鱼等琳琅满目二三十种,绝对内容丰富,风味独特,值得一试。
无论清晨或黄昏,随处可见卖沙茶面的小店,在色泽金黄、味香鲜辣的沙茶面中大快朵颐的享受鹭岛美食,痛快淋漓的品味厦门生活。
四、各地早茶吃什么?
北京炒肝、上海生煎包、扬州烫干丝、武汉热干面……第四届中国早茶文化节17日在“世界美食之都”江苏扬州开幕,中国饭店协会在会上首发2022中国地标美食早茶早餐类名录,21座城市的23道早茶早餐类美食上榜。
五、各地立春吃什么?
第一种:春饼
立春吃春饼是很多地方都有的饮食风俗。
春饼,好多地方都有这个习俗,但做法因人而已,但必须用饼皮卷着吃,一般用肉丝炒绿豆芽或韭菜、炒素粉丝、鸡蛋、肉丝等。再用饼皮卷着这些菜,从头吃到尾,叫“有头有尾”,取吉利的意思。用来做春饼馅的这些菜也叫合菜,这种菜是立春日必不可少的菜品。立春吃春饼也有迎春、祈盼丰收的意思。
第二种:春卷
春卷也是立春日人们常吃的一种传统美食,立春吃春卷,也叫“咬春”。这种习俗全国各地都有。春卷的做法与春饼有点像,但是一般都是两种口味,有甜有咸,是用饼皮包馅卷成约二寸长的筒状,并将两头包住,放入油锅里炸至外焦里嫩,捞起沥干油后食用。甜咸都是炸,金黄酥香很受欢迎,直到现在好多人还是每到立春,就会做春卷吃,平时都可以做早餐或者零食吃。
第三种:春茶
立春吃春茶,也叫“煨春”,主要流行于浙江温州一带。这里的茶并非指春茶叶,最早的做法是把柚子切碎,搭配黑豆或白豆,与茶一起烹煮后饮用,后来的做法改用红豆、桂花、柑橘、桂花等与红糖一起煨煮至烂熟,称作“煨春”。在当地方言中,豆与大同音,柑与官谐音,橘与吉谐音,桂与贵同音,民间认为吃春茶可以升官发财,有吉祥、富贵的意思。春茶煨好后,饮前需要先敬家中的六神祖先,然后再和家人分食。家里的长辈认为吃了春茶,会明目益智,增强阳气。
第四种:春菜
立春这天,人们应该吃一些春季时令蔬菜,如春韭、春芽、春菠、荠菜、春笋等,做出不同的做法,炒,拌、做馅包饺子等,按照不同的口味做出不同的味道,既有迎新之意,又能起到养生保健作用。
第五种:萝卜
对北方人来说,“咬春”真正咬住的是那一口萝卜。北方人吃萝卜是为了消除春困,也是取“春生之意”,一口萝卜既能通气,还能保佑整年“路路通”。在天津,人们还觉得吃萝卜有增强生育机能的功效。白萝卜利尿又助消化。无论是吃春饼、春卷、韭菜或萝卜等其他咬春习俗,都是祈祷来年风调雨顺,春风得意。
一般做法是炖肉,拌馅或者切丝拌着吃,不同地方做法都不相同。白萝卜炖腊肉可是立春很常见的做法哟!
六、立秋各地吃什么?
1.吃肉
“立秋炖大肉”,这是京津等地的说法。
在北京,立秋时讲究大口吃肉“贴秋膘”。根据老北京的习俗,立秋当日要多吃肉,白切肉、红焖肉、炖鸡、炖肉、炖鸭……贴好秋膘以迎接寒冷的冬日。
补身贴秋膘,牛羊肉、鸭肉跑不了。老北京,过了立秋讲究吃炰烤刷,炰是指用铁制的镗爆羊肉,烤是炙子烤肉,涮就是涮羊肉。涮羊肉之于老北京,就像一场入秋的仪式。
秋风起,吃鸭忙。立秋之后风干物燥,鸭肉不温不热、滋阴补虚,最适合立秋后进补。
立秋时节贴秋膘,最好吃些酱牛肉、鸡鸭肉、鱼肉海鲜和猪瘦肉,同时搭配上深色蔬菜就更好啦。
2.吃饺子
在东北,以饺子应对万变。东北人逢年过节免不了一顿饺子。除夕、初一、头伏、冬至,没有明确食俗的节日、节气,都可以用一顿饺子搞定。
东北地区流行“抢秋膘”:我抢你碗里的一个饺子,秋天就能体格健壮,补上夏天流掉的油水。
全国各地最常见的就要数“鲜肉”馅的饺子了,猪肉白菜、猪肉荠菜、猪肉芹菜、猪肉茴香、猪肉香菜、酸菜猪肉等;还有胡萝卜和羊肉这对经典的组合。虾仁馅的饺子常常会配上木耳、香菇和鲜肉;韭菜鸡蛋、鸡蛋芹菜、鸡蛋菠菜、鸡蛋西葫芦等,西葫芦皮薄肉嫩,价格也便宜,买回家擦成丝,不光是包饺子还是做糊塌子,那都是有滋有味儿。
还可以试试海鲜饺子,墨鱼水饺、鲅鱼水饺、海胆水饺,海鲜不仅好吃,一般还高蛋白质低脂肪。
3.吃“渣”、吃秋菜
“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在山东莱西地区则流行吃“渣”,就是一种用豆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
岭南地区有吃秋菜喝秋汤的消灾习俗。所谓秋菜,就是乡野间常见的野苋菜,和鱼肉汆汤,吃菜喝汤,一饮而尽,便能“洗涤肝肠,平安健康”。
4.啃秋瓜
“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在立秋这天吃瓜果,寓意五谷丰登。有些地方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者香瓜。
天津有“咬秋”的风俗,就是吃西瓜,他们相信立秋吃瓜可免除冬天和来年春天的腹泻。西北、南京、武汉等地“啃秋”是明确要吃西瓜的。还有一种说法是为了防“秋老虎”,立秋这天吃些清凉瓜果把初秋的凉爽紧紧咬住。
民谚“秋瓜坏肚”,是指立秋以后继续生食大量凉性瓜类水果容易加重脾胃负担,易引起腹泻,不宜多吃否则容易加重身体湿气。
5.吃桃子
在杭州,“啃秋”吃“秋桃”。家里老人常说“桃养人”,立秋吃桃既补虚又防燥。
早年间人们会把立秋的桃核存起来,等到除夕这天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也有很好的寓意,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6.吃龙眼
有的地方会在立秋节气吃龙眼。龙眼在闽南地区,有“福圆”的叫法,传言吃了它福气满满,子孙必做大官。
龙眼,也有“益智果”的美名,甘甜可口。在立秋前后吃龙眼,能够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7.吃茄子
也有一些地方“啃秋”吃茄子的。民谚有: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立秋正是吃茄子的好时候。这会儿,茄子长势大好,出落得肥厚鲜甜。且在这个季节吃些茄子能降“火气”,除秋燥。
茄子清蒸、凉拌的方式自带清爽,与肉同烧,给自己贴个秋膘。
8.吃芋头
坊间盛传,“立秋日不吃芋头,脚就会抽筋”。在广东茂名、湛江一带,立秋当天煮芋头糖水,是传承了几代人的特色。茂名会在立秋定食灯芯草黑豆水中,加入切块的芋头同煮。
七、湖南各地春节吃什么?
吃张新发啊,张新发是我们湖南的百年老字号,有“槟榔大王”的称号,而且张新发的“财神”形象一直很深入人心,过发财年、吃张新发,而且张新发槟榔的品质很好,味道也很地道,是湘潭人民心中最受欢迎的槟榔品牌,非常有特色。
八、清明节吃什么?
1、青团子
青团是清明时节最具代表性的食物,碧青油绿,糯韧绵软,不甜不腻,带有清淡却悠长的青草香气,吃在嘴里更是清香滑糯。这个习俗,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因为寒食节是不能生火的,所以人们提前会准备很多糕点用来充饥。而青团是采用青艾和糯米粉捣制再以豆沙为馅而成,可以保存3~5天,这样就满足了人们祭祀和不炊而食的需求。青团一直发展到现在,作为祭祀的功能日益淡化,更多的是带给人们尝鲜的体验。
新鲜艾草去掉梗留下嫩叶,水中加了几克小苏打,沸水后加入艾叶,煮2分钟;煮好的艾叶放进破壁机里打成泥;糯米粉加糖一起放入艾叶泥中,揉搓到光滑,不粘手的面团;分成大小相等的剂子,取一份面团压扁,包好馅料揉成圆形,水烧开后,放入锅中大火蒸15分钟即可。
2、馓子(sǎn)
清明节要吃馓子,是一种传统习俗。炸馓子是一种油炸类的面食,以米面为主料搓成细条,通过油炸而成。形状各异,或为麻花,或栅状,色泽黄亮,吃起来香脆,越嚼越香。起于寒食节禁火,那个时候很多地方就会准备撒子,以便在禁火的时候有东西吃,撒子的成本比较低,而且易保存,口感酥酥脆脆的,很受老百姓的喜爱,所以一直流传到了现在。
醒好的面团再揉一下,擀成面片后,切成条状;将面条轻轻搓成筷子那么粗就可以了,将面条一圈一圈盘旋在油碗里;醒发好的面放在手上盘成条,尽量多盘几圈20圈左右。用筷子绷着面条下锅炸。再快炸硬定型的时候扭动筷子,给面条扭出个漂亮的花来,炸至金黄就可以沥油起锅了。
3、鸡蛋
到了清明节的时候,家里老一辈子的人都会准备一些鸡蛋,有着很吉祥的寓意,在清明节吃鸡蛋,寓意着新的一年能够身体健康,家里的人都不会生病。清明吃鸡蛋,称为吃“节蛋”, 节蛋分两种,一种是“画蛋”,另一种则是“雕蛋”。画的五颜六色鸡蛋可以吃,而“雕蛋”则仅供玩赏。煮熟的鸡蛋,善于保存,简单搭配,便可以充饥度日,是人们度过寒食节的首选!
将茶叶,八角,桂皮,香叶装入一个纱布袋子中。准备一口小奶锅,倒入水,老抽,生抽,盐和茶叶袋,大火煮开保持2-3分钟即可关火。煮鸡蛋,在锅中放入鸡蛋和水,中火加热,水开后煮6分钟即可。将煮熟的鸡蛋壳敲碎,将鸡蛋放入茶叶卤汁中腌制,隔夜最好。
4、子推馍
陕北子推馍又称老馍馍、面花,也叫蒸大馍。用酵糟发面,面花是面塑的小馍,形状有燕、虫、蛇、兔等小动物,笔墨纸砚等物品,都有着各自的寓意。圆形的“子推馍”是专给男人们享用的。已婚妇女吃条形的“梭子馍”,未婚姑娘则吃“抓髻馍”。孩子们有燕、蛇、兔、虎等面花。“大老虎”专给男孩子吃,也最受他们喜欢。
5、薄饼
厦门民谚有云“清明吃薄饼”,意思是清明节一家人在扫墓后要聚在一起包薄饼吃。如今,闽南多数地方还保留这样的风俗习惯。“薄饼菜”至少需要十几种食材制成,而且大都是当季蔬菜。吃薄饼还讲究“现包现吃”。其中所包的各种蔬菜,预示着将使农苗兴旺、六畜茁壮,有的地区还认为吃了包卷芹菜、韭菜的薄饼,会使人们更勤(芹)劳,生命更长久(韭),家业更兴旺。
6、暖菇包
暖菇包是福建泰宁的特色小吃,以“鼠曲草”和米浆为原料,舂打成糍,馅心一般有两种,一种是菜馅,通常是由腊肉、春笋、香菇等混炒组成;另一种是甜馅,主要原料是红米豆、红糖。在清明节前,农村家家户户动手做暖菇包子,以敬土地神,祈求五谷丰登,远近的亲朋好友都相互往来品尝,这种习俗流传至今。
九、各地区的清明节习俗?
清明节的传统习俗
扫墓:清明节扫墓习俗由来已久,每年清明人们都要为先人之墓清理杂草,增添松土,让墓地变得整洁,同时祈祷祖先能够保佑子孙后代富贵吉祥。
踏青:清明节时逢春天,天气明朗,最是适合外出旅游的日子,所以每年春回大地,人们就会在清明这天外出郊游,感受春天一片勃勃生机的景象。
植树:我国的植树节虽然是每年的3月12日,但是在一开始的时候,植树节的时间是定在清明节时候的,所以清明节也是非常适合植树的时间段,种植树木是我们绿化环境的重要活动,希望全民都能参与进来。
荡秋千:这是古代时候最流行的清明节习俗,放至今日也非常受欢迎。荡秋千能够增进人们的健康,还能够培养孩子们的勇敢精神。
放风筝:每逢清明,各个地方的老老少少都会去到宽阔有风的地方放风筝,这不仅是一种游乐方式,更是一种除病消灾的办法,也就是把风筝放飞之后,剪断牵线,让风筝随风而去,也就代表着疾病随风一起飞走。
蹴鞠:也就是一种皮球的活动,这是古时候人们清明节最爱的一项运动,相当于现在的足球。
南北方的清明节习俗差异主要表现在饮食习惯上,下面一起去看南北方食俗吧。
北方:北方馓子以麦面为主料,喜吃子推馍、子福、蒿子粑粑、枣糕、面花、清明果、大葱和蛋饼等。
南方:南方馓子精巧细致,多以米面为主料。喜吃薄饼、蒸朴籽粿、艾粄、青团子、芥菜饭、润饼菜和乌稔饭等。
十、全国各地清明节的风俗?
清明节中国广大地区有清明之曰进行祭祖,扫墓,踏青的习俗,逐步演变为华人以扫墓,祭拜等形式纪念祖先和亲人的一个中国传统节日。
南北方的清明节习俗差异主要表现在饮食习惯上,下面一起去看南北方食俗吧。
北方:北方馓子以麦面为主料,喜吃子推馍、子福、蒿子粑粑、枣糕、面花、清明果、大葱和蛋饼等。
南方:南方馓子精巧细致,多以米面为主料。喜吃薄饼、蒸朴籽粿、艾粄、青团子、芥菜饭、润饼菜和乌稔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