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立秋不一般全文?
一、今年立秋不一般全文?
立秋将至,立秋的到来标志着炎热夏季的结束。同时,随着秋天的到来,气温会逐渐下降。虽然说立秋的到来,并不意味着真正秋天的到来,也不会立马凉快起来,反而会有气温短暂回升的情况,老祖宗称之为是“秋老虎”。
但是,总体来说立秋之后的气温,还是逐渐转凉的。按照老祖宗的说法,我们今年的立秋,与往年的立秋,还是有些许差距的。那么,今年的立秋,与往年相比,究竟有何不同呢?
首先,今年是“晚秋”。
老祖宗讲“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这里所说的“晚立秋”,便是晚秋。老祖宗将秋,分为了早秋和晚秋,两种情况!
那么,老祖宗是如何判断是早立秋,还是晚立秋的呢?
按照老祖宗的说法,在农历七月立秋,便是晚秋;而早立秋,或者说是早秋,则是农历六月份立秋,则是早秋。而今年,立秋的时间是在公历的8月7日,恰好是在农历的七月份,所以,老祖宗便认为,今年是晚立秋,也就是“晚秋”!
其次,今年是“母秋”。
老祖宗将“秋”分为“公”、“母”。所谓公秋,就是指立秋之日,恰好是农历日的单数;所谓母秋,其实就是立秋之日,恰好是农历日的双数。
民间用区分秋天是“公”还是“母”的方式,来推测立秋后的天气。老祖宗说“公秋爽,母秋凶”,就是说公秋会比较凉快,而母秋就会相对较为炎热。
而我们今年的立秋日则是在农历的七月初十,所以今年的秋,也被称之为是“母秋”!
第三,今年是闭眼秋!
老祖宗除了将秋按照早晚和公母区分之外,还会有“睁眼秋”和“闭眼秋”的说法。
所谓睁眼秋,就是指立秋的具体时辰是在白天,这样的情况下便被称之为是睁眼秋;而闭眼秋,则是指立秋的具体时辰是在晚上。
今年的立秋是在20点28分57秒,也就是说立秋是在晚上。所以,今年的秋,便是闭眼秋!而民间还有“睁眼秋,丢又丢;闭眼秋,收又收”的说法,就是说,睁眼秋可能会造成收成的减产,而闭眼秋,却预示着有一个丰收的好时节!
第四,今年是脱衣秋。
有脱衣秋,就会有穿衣秋。所谓的“脱衣”、“穿衣”,其实是反应这一年当中秋季的炎热程度。脱衣秋,说明立秋之后的一段时间,还是比较炎热的;穿衣秋,则是说明立秋之后,很快便会凉快下来,需要加衣,注意保暖!
而今年是晚秋,也是母秋,民间讲“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还有“公秋爽,母秋凶”,都是在说,今年立秋之后,会有一段比较炎热的天气。
所以,农村的很多老人才会总结说,今年是脱衣秋!
尽管这些民间的俗语谚语,有着一定的道理,但是我国的幅员辽阔,民间老祖宗总结的这些智慧经验,往往不能够囊括所有的地方。所以,立秋后的天气如何,我们在借鉴老祖宗总结的智慧的同时,还要根据不同地域的生活经验来判断!
二、今年清明节的时辰?
2023年清明开始于2023年4月5日星期三9:12:52(农历2023年闰二月十五)。结束于2023年4月20日星期四16:13:26(农历2023年三月初一)。下面是此日的老黄历信息:
2023年4月5日星期三
农历:2023年闰二月(小)十五属兔
岁次:癸卯年丙辰月癸巳日
三、4月5日清明节,2023年的清明节不一般,不能上坟祭祖,是真的吗?
明节将至,有人说:“闰二月清明节能不能上坟扫墓”?真实答案出来了!
现在已经进入闰二月了,对于前段时间炒作的:“清明节不能上坟”的话题,则引起了众多的人的共鸣和讨论。
就在闰二月的前一天,我二叔焦急地给我打电话说:
大侄子,现在村里流传着,“闰月清明节不上坟,上坟惹得祸临门”的说法,他们都在春分这一天就上坟了,咱们抓紧时间去给你爷爷上坟。昨天我对你爸说了,你爸那个轴啊,不信邪,我这才给你打电话和你说,你赶紧劝劝你爸,否则过了今天,明天就不能上坟了!
对于二叔的话,我也起呵呵一笑:“这种说法你也信,是不是看网络看得多了,什么都信了,清明节就是上坟的日子,怎么能不上坟呢”?
看来我和二叔谁也劝不动谁,只好在各自的时间上坟了,二叔春分这一天上坟的,而我家还是按照传统的习俗,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去给先祖上坟。
那么,现在已经进入闰二月,而清明节也将至,到底在闰二月的清明节能不能上坟呢,我以传统的习俗,来给大家解释一下:
说起有闰月的清明节能不能上坟,我倒想起一个老人讲的民间故事来:
这是我我8岁的时候,听爷爷讲的民间故事。爷爷说:在神话传说中,人死后,是要在清明节的这一天,要去阎王爷那里赴宴的。
但是在古时候,赴宴是需要门贴地,而阴间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没有门贴就不让进去,所以后人在清明节烧纸的目的,自然也是让给过世的祖辈“挂清”。
至于爷爷说的民间故事,这不过是一种神话传说,和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造人也是一样的传说,所以我们当听神话故事,听听就是了。
不过在清明节祭祖,是我们华夏的一种传承习俗,也是一种孝道的传承,因此祭祖也就有了更大的意义在里面。
那么为什么有人说,今年这个清明节要提前上坟,或者进入闰二月后不能祭祖呢?这也不过是以讹传讹罢了。民间认为:
①,闰二月上坟属于“上重坟”。
在农村里,流行着“一月不能上两次坟”的说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一个月之内,其不能上两次坟墓的,这属于对于老祖宗的不尊敬的意思,所以一个月之内是不能上两次坟的。而“一人不上两年坟”自然也是同样的道理。
而有人认为,闰二月属于第二个月,这也符合“一月不能上两次坟”的说法,因此上坟要提前进行才是吉利的。当然在民间里还流传着,“闰月年,不下葬”的说法,但是这只不过是一个以讹传讹的故事罢了,所以不足为信。
②,“闰二月无月”的说法。
有老人还迷信的认为,闰二月在民间里的十二个月之中,在民间里流行这十二个月对应着十二属相的说法,而这十二属相就像“保护神”一样,在每一个月份中“值班”,因此在闰二月就没有这个月份了,
所以老人就主观的认为,在这个时间段是不能做一些大事情的。比如说结婚,动土,搬家等,而上坟、立碑、迁坟自然也属于大事一件,所以也是不能去上坟的。
但是这也是一种迷信的说法,自然没有科学的依据。
那么在清明节时候,能不能上坟呢?真实答案来了:
首先了解一下“闰月”是怎么出现的。
关于闰月,很多人认为这是老祖宗历经几千年而流传出来的,但是这只不过是误解的说法。
而在古代,老祖宗并没有闰月之说,而是称为“置闰”,其中最早的“政事文集”《尚书》曾经有记载说:“以闰月定四时成岁。”
而《说文》中,对“闰”的解读更是很明确:
“余分之月。五岁再闰也。”
可见,增设闰月是我们祖先在编创历法时的独特创举,是为了协调回归年与农历年的矛盾。
但是,真正用于双历年的,也就是公历年和农历年同时使用的,则是袁世凯当了大总统之后,他规定:
废除以往的历法,采用阳历年和阴历年两种历法存在,并在农历的正月初一为新年,同时废除以前“立春”为新年的旧制度。
所以来说,从民国的时候,开始使用的双历年制,在以前的时候,都是以“干支纪年法用作历法”的,比如说,“甲子年,乙丑月,癸卯日,丁辰时”等,然后60年为一周期,以此循环。
因此对于“清明节”大家都有新的认识了,因为老祖宗是按照“24节气”来过日子,至于说的闰月虽然有,但是古人是按照“干支纪年”来说的,而不是农历的正月二月等等,因此至于闰二月清明不上坟的说法,自然也是子虚乌有的事情。
但是老祖宗还认为,出现闰月的年份就是“阴差阳错年”,对于阴差阳错年里,为了一个好的寓意,是不能做一些大事情的,比如结婚等,而这也寓意着“第二春”之说。
而闰二月,并没有过多的说法,毕竟这是从民国初年才流传下来的闰月双历年,所以老祖宗并没有这种“闰二月清明节不能上坟扫墓”的说法,因此这也是毫无科学依据的。
写在最后:
总上来说,其实清明扫墓不过是后人对先辈的一种怀念缅怀之情,这和闰月没有任何关系,所以这不过是一种以讹传讹的的迷信说法,是没有啥依据和古典文献资料的。
因此,在清明节的时候,我们还是要做该做的事情,这样也是对老祖宗的一尊重和缅怀。至于什么时间,什么时候去扫墓,只要我们后代有足够的孝心,任何时间都是可以的,所以我们在对待文化的时候,一定要正确的对待,而不是以讹传讹
四、今年的清明节是几号?
2022年清明节是4月5日03点20分03秒,农历三月初五,星期二。2、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
五、今年的清明节公休几天?
清明节:4月5日放假,共1天。
经国务院批准,现将2023年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放假调休日期的具体安排通知如下。
一、元旦:2022年12月31日至2023年1月2日放假调休,共3天。
二、春节:1月21日至27日放假调休,共7天。1月28日(星期六)、1月29日(星期日)上班。
三、清明节:4月5日放假,共1天。
四、劳动节:4月29日至5月3日放假调休,共5天。4月23日(星期日)、5月6日(星期六)上班。
五、端午节:6月22日至24日放假调休,共3天。6月25日(星期日)上班。
六、中秋节、国庆节:9月29日至10月6日放假调休,共8天。10月7日(星期六)、10月8日(星期日)上班。
六、篇段式作文《今年寒假真不一般》?
寒假记事 寒假的一天,妈妈下班回家。
一进门就兴冲冲地喊:“月月,猜妈妈给你带来什么?”“肯定是好吃的。”我不假思索地回答。“不对。”说着,妈妈从背后拿出一个小盒子递给我。我好奇地接过盒子,迫不及待地打开一看,原来是一只活泼机灵的小鸟。我小心翼翼地捧起它,仔细端详着。 这应该是一只刚刚会飞的小鸟,嘴角的嫩黄还未褪去。一身灰褐色的羽毛丰满整洁,一双圆溜溜的小眼睛乌黑光亮,惊恐地四下张望。 一不小心,小鸟从我手里挣脱开来,朝着窗户飞去,想要飞出去吧?没想到一头撞到窗玻璃,落在窗台上,可它仍然不甘心似的,扑楞着翅膀想要飞起来。我不禁可怜起小鸟来,我想,小鸟应该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自由自在地飞翔。于是,我对妈妈说:“妈妈,咱们把小鸟放了吧!看不到爸爸妈妈,小鸟多着急害怕呀。”妈妈惊疑地看着我,然后用欣赏的口吻说:“我的儿子长大了。小鸟已经给你了,你说了算。”我高兴地谢过妈妈,捧着小鸟飞快地跑下楼去。 来到楼下的空地上,我轻轻地松开双手,小鸟“噌”地飞向天空,很快地飞远了。我仿佛看见小鸟飞回了鸟群,依偎在鸟爸爸和鸟妈妈的身边,诉说着今天的经历,故事里有一位善良的少年…… 寒假趣事 寒假已经结束,现在回想起这段寒假生活,有那么一天让我感到难以忘怀。在这个寒假里,我的“调皮蛋”妹妹和“网虫”弟弟都在我家睡了几天,那几天我只好打地铺睡觉。记得有一天早上,我不知被什么声音吵醒了,睁开眼睛一看,妹妹已经把我整理好的玩具翻了一地,地上的娃娃随处可见;弟弟呢,正坐在电脑桌前按动着鼠标,开始了电脑游戏。我还真佩服他们,这么冷的天居然这么早就起床了!我大喊:“妈妈,你快来管管他们呀。”可喊了半天都没有动静。于是我穿上衣服走出卧室,可刚迈步就被一个跳舞娃娃绊倒了,娃娃在我面前不停地手舞足蹈。我来到客厅,看见桌子上有张纸条,是妈妈留下的,上面写道:“孙阳,你是家里的小主人,要照顾好弟弟妹妹,把家里收拾干净,保持整洁。”我回头一看,屋子里已经是乱得不可开交了。我连忙放下纸条,找了个大袋子,开始捡地上的娃娃,一边嘱咐妹妹不要再随地扔娃娃了。当我刚把娃娃都捡起来,把袋子放到柜子里,弟弟又开始大叫了:“阳阳姐姐,我口渴,要喝可乐。”我忙穿上鞋子,到楼下的小卖部买了三瓶可乐。弟弟高兴极了,拿起可乐就将瓶盖打开。可我刚才是跑着回来的,路上可乐经过震荡肯定会起气泡。我还没来得及阻止,弟弟手中的可乐已经喷泉般涌出,地上泡沫四溅。我连忙找纸巾和海绵吸水,然后用半干的拖把将地板拖干净。地板干净了,我已经筋疲力尽,一下子倒在了床上。下午,我又带他们去玩楼下小公园的大型玩具。那一天,我被他们“修理”得晕头转向。我终于明白爸爸妈妈的辛苦,我想以后我一定要少让他们为我操心,让他们轻松地生活。同学聚会 自从放假以后,天天都是下着绵绵细细雨,今天终于放晴了,看着这样的好天气心里特别高兴,同时还有就是今天是我们高中同学相聚的日子。早上,吃完早餐我早早地就从家里出发了,朝着目的地我们的母校走去。一路上,思绪万千,想象着同学们的变化以及见面以后会出现什么样的情景呢等等。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终于来到了我们的母校。一走进校园,以前的景象历历在目,顿时心底涌上了一种亲切感,同时也发现我们的母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是教学楼披上了新装,粉刷一新,还有就是食堂的改变,图书馆的建成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离开后才出现的。走在校园的林荫道上,仔细回想以前的读书生活,还真的别有一番滋味。这时只见小道上稀稀疏走着几个补课的学生,他们行色匆匆,现在七、今年清明节能扫墓吗?
清明祭祀是传统习俗,但安全问题不容忽视,请注意防疫、防火、防意外。
1.清明祭祀不聚集。
多地已经发出倡议,在“非常时期”要减少聚集,减少扎堆,文明追思祭扫。
不管什么形式,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情感真挚,同样可以追思亲人。
2.文明祭祀树新风。
祭扫时不要燃烧纸钱香烛,更不要在山林中点燃明火、燃放爆竹、乱扔烟头等。
可以通过敬献鲜花、网上祭祀等方式,替代传统焚烧祭拜,做到文明祭祀。
3.安全祭祀防意外。
如果要进入山林,请前往安全、开放的地方。
家长要看护好孩子,不让孩子玩火,不让孩子乱闯。
八、今年清明节调休吗?
2023年清明节放假不调休,因为在2023年清明节4月5日当天放假一天,由于4月5日正好是星期三,不会出现调休的情况,最终放假一天,而这种情况其实是根据国家休息的相关政策最终决定的。
九、今年有几个清明节?
一、清明节
这其中的第一个节,自然就是清明节了。我国民间向来有“四五清明”的说法,但并非每一年的清明节都是4月5号,要根据太阳运行的路线来定,一般在4月4日至4月6日之间。今年的清明节,在4月5日,即农历闰二月十五。
清明节最常见的民间习俗,除了要回乡扫墓祭祖外,还包括踏青郊游、植树造林、吃鸡蛋青团等等。据史料记载,早在唐玄宗时期,清明就成为了当时的法定节假日,还有文字记载道,“寒食、清明四日为假”。这个节日背后,一方面寄托了人们对祖先的哀思,另一方面也是在用一种方式欢迎春天的到来。
二、寒食节
大家对清明节不陌生,但是提到接下来这个“寒食节”,相信很多年轻人并不太了解。
寒食节的起源,跟晋国公子重耳(晋文公)的臣子介子有关。介子一直陪在重耳身边,不离不弃,辅佐其成为一代名君后,便和母亲归隐山中。重耳为了迫其出山,命人放火烧山,但是介子坚决不出来,最终被火烧而死。重耳为了纪念介子这名忠臣,便下令在介子死去的这一天,禁火寒食,从此就有了“寒食节”。
寒食节也属于中国的传统节日,它的具体日子,在夏历冬至后的第105日,一般是清明的前1、2天。今年的寒食节,刚好在4月4日,即清明节的前一天,和清明节紧挨着。古时候,每逢寒食节,人们会在寒食节开始的3天时间里,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因为和清明节靠得比较近,因此延续到现在,这两个节日的习俗,已经逐渐融合在了一起。
提到寒食节,大家一定要记得晋国这位重臣介子,这也是这个节日延续到现在的意义,是在提醒人们,要忠君爱国,做个正直有抱负的人。值得一提的是,寒食节也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一个用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十、今年的清明节是几月几号?
是4月4号
清明节有时是4月4号,有时是4月5号,2022年的清明节是4月5号星期二。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4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