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 > 清明节 > 正文

清明节是为了纪念哪个?

2024-01-19 11:23:44  来源:网络   热度:

一、清明节是为了纪念哪个?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那是为纪念谁呢,以下为您解答:

为了纪念介子推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这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市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像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的上方,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二、清明节是为了纪念谁?

清明节是为了纪念介子推。在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被人陷害而流亡国外,生计难寻。饿的晕倒在路上,此时,随臣介子推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时候,流下了眼泪。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可此时,以前舍命救他的介子推却早已病死,为了纪念他,晋文公将他死去的日子定为清明节,并流传至今。

三、清明节是为了纪念什么人?

为了纪念介子推。

 此说比较为普遍,《荆楚岁时记》等均有此说。春秋时代介子推曾割下腿上的肉烤熟送给重耳充饥,帮助晋文公重耳复国,功成身退,隐居绵山,为了逼迫子推出山做宫,晋文公于清明前夕焚山烧林,不料介子推宁愿抱树焚身。相传留下血诗一首,其中有“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等句。 晋文公读罢介子推遗诗,伤心之至,决定把绵山封给他,称为“介山”还规定每年到了介子推死那天(即清明节前夕)都要焚火三日,不吃山火食,“以志吾过,且旌善人”。从此清明前夕有“寒食节”,而寒食节 活动延续到清明日,正如唐朝杜甫《小寒食》诗云:“佳辰强饮食犹寒”。这样,寒食节与清明节并称,并成了祭祀扫墓,怀念先辈的节日。

四、清明节是为了纪念哪些英雄?

清明节是为了纪念介子推诞生的。

在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被人陷害而流亡国外,生计难寻。饿的晕倒在路上,此时,随臣介子推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时候,流下了眼泪。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可此时,以前舍命救他的介子推却早已病死,为了纪念他,晋文公将他死去的日子定为清明节,并流传至今。

五、清明节是为了纪念那位名人?

清明节最早用于纪念介子推,又名介之推,此人被后人尊为介子。其死后葬于介休绵山。春秋时期,晋人以“伐股奉君”“不言”的壮举隐居,赢得世人记忆。

六、清明节吃寒食是为了纪念谁?

清明节吃寒食是为了纪念介子推。介子推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大臣,曾追随重耳在外逃亡19年,备尝艰难险阻,曾有“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壮举,为晋文公重耳尽了犬马之劳。介子推去世后,重耳改绵山为介山,立庙祭祀,遂产生寒食节,为世人来怀念。

七、清明节是为了纪念那位历史人物?

清明节是为了纪念介子推。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相传,晋文公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清明节气的介绍

  清明一开始并不是“节日”,而是一个“节气”。“清明”一称最早记载于周代,但作为节气真正形成于汉代。西汉时,我国特有的二十四节气基本齐备。清明,则是二十四节气之五。清明节气从冬至日算起,在冬至后第108天。汉武帝时期,将“二十四节气”吸收入《太初历》作为指导农事的历法补充,更精确地反映一年地球运行的周期,这就是我们今天的阴历或农历。从此,中国的历法基本确定。这对于后来清明节的具体日期确定在公历4月5日前后,起到了重要作用

八、春节是为了纪念什么纪念什么?

春节,即中国农历新年,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岁祭祀、敬天法祖,报本反始也。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活动,带有浓郁的各地域特色。这些活动以除旧布新、驱邪攘灾、拜神祭祖、纳福祈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精华。

在早期观象授时时代,依据斗转星移定岁时,“斗柄回寅”为岁首。“斗柄回寅”大地回春,终而复始,万象更新,新的轮回由此开启。在传统的农耕社会,立春岁首具有重要的意义,衍生了大量与之相关的岁首节俗文化。在历史发展中虽然使用历法不同而岁首节庆日期不同,但是其节庆框架以及许多民俗沿承了下来。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新年才算结束。春节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亲朋团圆、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新春的习俗。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近20个国家和地区把中国春节定为整体或者所辖部分城市的法定节假日。春节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九、清明节是为了纪念谁?是不是为了纪念革命先烈和那些去世的人?

清明节是为了纪念自己的祖先以及在战争中失去生命的英雄烈士。

十、春节是为了纪念什么?

春节是中国人最热闹、最重要的节日,每当春节,不管你在哪里都会回家,一起贴春联、放鞭炮、吃年夜饭。春节虽然大家都知道,但是关于他的来历却很少有人问津。据说春节的来历和一个人有关,相传万年历就是根据他的名字来的。

在很久之前,古人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当时对于时间和节气没有东西没衡量,据说当时一个叫万年的年轻人想出了一种能解决时间的问题。当他上山砍柴的时候,他发现太阳方位变化,树的影子也跟着变化。后来经过他的仔细观察和研究,发明了类似于日晷东西。

中国自古以来是个农业大国,庄稼收成的好坏关系着千千万万的老百姓,而那个时候还没有节气之说,所以老百姓的收成也得不到保障。万年受泉水滴答规律发明了漏壶,慢慢掌握了时间的变化规律。

过了不久,万年的对发现的规律进行了总结,他发现一年有360天,分四个季节,有12个月份。一天,万年对皇帝说:“旧的一年马上就要过去了,新的一年就要开始了,后来国君给这新的一天定个了个节日”,这就是春节。从此,春节诞生并延续至今。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