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 > 寒衣节 > 正文

1031日是否鬼节,烧纸送寒衣可否

2023-02-03 00:13:59  来源:网络   热度:

1031日是否鬼节,烧纸送寒衣可否

10月31日?

西方的鬼节―万圣节

在西方国家,每年的10月31日,有个“Halloween”,辞典解释为“The eve of All Saints"Day”,中文译作:“万圣节之夜”。万圣节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这一夜是一年中最“闹鬼”的一夜,所以也叫“鬼节”。

但不是中国的贵节,基本上形式和内容都不一样,在中国基本上很少过这个节日。至于烧纸送寒衣,那也属于对先人的一种尊重,可行可不行。

一般中国的三个“鬼节”为:

1,清明节。其主要风俗活动为祭祀鬼神,故又称鬼节、冥节、死人节;由于其还有踏青、郊游的风习,故又称踏青节。

2,中元节。除了中元和盂兰盆节之外,民间还称七月十五为鬼节

3,寒衣节。十月一日,为送寒衣节。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与春季的清明节,秋季的中元节,并称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节”。民间传说,孟姜女新婚燕尔,丈夫就被抓去服谣役,修筑万里长城。秋去冬来,孟姜女千里迢迢,历尽艰辛,为丈夫送衣御寒。谁知丈夫却屈死在工地,还被埋在城墙之下。孟姜女悲痛欲绝,指天哀号呼喊,感动了上天,哭倒了长城,找到了丈夫尸体,用带来的棉衣重新妆殓安葬。由此而产生了“送寒衣节”。

春夏秋冬往复循环,十月为孟冬。十月一日是进入寒冬季节的第一天。由生者的御寒加衣,想到死者的防冷需要。

有些地方送寒衣时,讲究在五色纸里夹裹一些棉花,说是为亡者做棉衣、棉被使用。

还有些送寒衣时,要将五色纸分别做成衣、帽、鞋、被种种式样。甚至还要制作一套纸房舍,瓦柱分明,门窗俱备。这些纸制工艺品除体积缩小之外,看上去比真房院还要精致漂亮。

凡属送给死者的衣物、冥钞诸物,都必须烧焚,只有烧的干干净净,这些阳世的纸张,才能转化为阴曹地府的绸缎布匹、房舍衣衾及金银铜钱。只要有一点没有烧尽,就前功尽弃、亡人不能使用。所以十月一日烧寒衣,要特别认真细致。这种行动虽然看来好笑,却也反映了生者对亡人的哀思与崇敬,属于一种精神上的寄托。

民间送寒衣时,还讲究在十字路口焚烧一些五色纸,象征布帛类。用意是救济那些无人祭祖的绝户孤魂,以免给亲人送去的过冬用物被他们抢去。

焚烧寒衣,有的地方在亡者坟前进行,讲究在太阳出山前上坟。有的地方习惯在门前焚烧祭物。雁北许多地方及晋中的平遥等县,傍晚妇女要在门外放声大哭。临县旧日传有一诗:“粘纸成衣费剪裁,凌晨烧去化灰埃。御寒泉台果否用?但闻悲声顺耳来!”既描述了送寒衣的情景,又对其传说效应提出了质疑。

儿女们守孝,穿三年孝服。孝满之年的十月初一日换穿常服。

先人的迁坟合葬等仪式,民间也总是习惯在十月一日进行。

民间在十月一日,不仅要为亡人送寒衣过冬,就是生者也要进行一些象征过冬的传统活动。妇女们要在这一天将做好的棉衣拿出来,让儿女、丈夫换季。如果此时天气仍然暖和,不适宜穿棉,也要督促儿女、丈夫试穿一下,图个吉利。男人们则习惯在这一天整理火炉、烟筒。安装完毕后,还要试着生一下火,以保证天寒时顺利取暖。

因此,如果真要烧纸送寒衣,可在农历10月1日进行。

可以啊,什么时候送都行

应当在古历十月初一

十月一日寒衣节

yes

中西鬼节相遇,为何只知万圣节而不知寒衣节?

寒衣节是给鬼过的,万圣节是给人过的。

这几年万圣节大行其道,从小孩的吃吃吃到大人的买买买全是因为“万圣节”,从昨天就看到朋友圈里的一个移民欧洲的姐姐给自家小孩子做南瓜头,据说是小学要举办万圣节活动,她更是连夜给孩子做装扮,从帽子到袜子全部染成了五颜六色。其实,她去年也是这样,孩子们还会说“不给钱就捣蛋”的话,特别可爱。

我们的寒衣节是鬼节也是“时令”,我们吃青团或者什么,而长辈们常说寒衣节就意味着天气凉了,要给故去的亲人烧点衣服暖暖身。也对,我们是听传说和历史故事长大的,而老外是听着童话和科幻长大的,所以我们的节日也是神话传说“封建迷信”,外国更多是活泼“天马行空”的。其实,没收谁好谁坏,都是节日,给故人烧衣的人们是寄托思念,装扮怪怪的人们是为了欢乐的好好活,并不冲突。

中国是保守的,而外国是开放的,从节日的宣传就知道了,老外的万圣节到中国人这里也是买买买,因为一年一度的狂欢就指着双十一和国外的“万圣节”,而孩子就是嘴馋也喜欢新鲜的装扮。而我们的寒食节是明明白白的三大鬼节之一,除了白粉笔画个圈在地下烧纸哭,好像再做别的都挺过分的,更别说穿着怪异......对吧~

所以,我说寒衣节是给鬼过节,给故人添“家当”亲人解“心疼”。而万圣节是给大人买买买,小孩吃吃吃的节日。

寒衣节是给鬼过的,万圣节是给人过的。

这几年万圣节大行其道,从小孩的吃吃吃到大人的买买买全是因为“万圣节”,从昨天就看到朋友圈里的一个移民欧洲的姐姐给自家小孩子做南瓜头,据说是小学要举办万圣节活动,她更是连夜给孩子做装扮,从帽子到袜子全部染成了五颜六色。其实,她去年也是这样,孩子们还会说“不给钱就捣蛋”的话,特别可爱。

我们的寒衣节是鬼节也是“时令”,我们吃青团或者什么,而长辈们常说寒衣节就意味着天气凉了,要给故去的亲人烧点衣服暖暖身。也对,我们是听传说和历史故事长大的,而老外是听着童话和科幻长大的,所以我们的节日也是神话传说“封建迷信”,外国更多是活泼“天马行空”的。其实,没收谁好谁坏,都是节日,给故人烧衣的人们是寄托思念,装扮怪怪的人们是为了欢乐的好好活,并不冲突。

中国是保守的,而外国是开放的,从节日的宣传就知道了,老外的万圣节到中国人这里也是买买买,因为一年一度的狂欢就指着双十一和国外的“万圣节”,而孩子就是嘴馋也喜欢新鲜的装扮。而我们的寒食节是明明白白的三大鬼节之一,除了白粉笔画个圈在地下烧纸哭,好像再做别的都挺过分的,更别说穿着怪异......对吧~

所以,我说寒衣节是给鬼过节,给故人添“家当”亲人解“心疼”。而万圣节是给大人买买买,小孩吃吃吃的节日。

年轻人不过寒衣节,很正常,但如果连寒衣节都不知道的话,那就真的说不过去了。

就在昨天晚上,QQ群里一群年轻人在聊万圣节,话题不外乎,谁出去吓人了,谁被吓到了,谁吓人被打,等等之类的。不合时宜的我突然问了一句,今天也是寒衣节,有谁知道么?一下没动静了,最后一妹子去百度百科查了查,贴到群里。其实也不是说要大家过这个寒衣节。但是这么重要的一个节日,却没谁知道,就是个大问题了。

依稀记得小时候,每到十月初一这一天,奶奶都会买来或红或绿的彩纸,裁剪之后,仔细用浆糊粘起来,做成小小的衣服,并且不止一套。当时想要拿来玩,但奶奶直接把我的手打开了。说这是爷爷做的寒衣,快冬天了,不能让爷爷冻着。这就是我对寒衣节最深的记忆。对了,在我们老家这一天叫“十月一(音同以)”。

其实在这之前,我对于爷爷是没有什么概念的。爷爷去世的早,不要说我,就连我妈妈都没见过他。但是就在这样的一个个节日中,我知道了,我有那么一位爷爷,虽然他故去了,但还活在我们的心中。这就是这些节日的意义,我们过这些节日为的不是自己,而是我们的那些故去的先人。纪念的意义,只是为了不要遗忘。

其实纪念失去亲人的节日不止寒衣节。在我的老家,按照习俗,一年里清明、七月十五、十月初一、腊月三十,都是要去上坟的。年龄大了一点之后,开始时是和爸爸叔叔还有奶奶一起去给爷爷上坟。后来奶奶去世了,就成了给爷爷奶奶上坟。再之后,工作到了外地,也就只有清明和年前才有时间回老家。不过即使是无法回去的七月十五和十月初一,还是会在心里想起奶奶和没见过面的爷爷。相信,如果有那么一天父母不在了,我还是会延续这种传统,只是那为了不该遗忘的纪念。

但是不知道如果我去世了之后,这个传统是否还在。不知道,我的孩子是否还会在十月初一这一天,记得给阴阳两隔的我烧一捧纸钱,几件寒衣,免得我在那边被冻得瑟瑟发抖呢?

关于万圣节这里有一个谬误,每年的11月1日才是万圣节,而我们常常以为10月31日是万圣节其实是讹传,正确的说法是万圣节前夜。

万圣节原本其实是赞美秋天的节日,就好像五月节是赞美春天一样。古代高卢、不列颠和爱尔兰的祭司――德鲁伊德有一个赞美秋天的盛大节日,从10月31日的午夜到次日11月1日,持续整整一天。他们认为,在那天晚上他们伟大的死神――萨曼把那年死去人的鬼魂统统召来,这些恶鬼要受到托生为畜类的惩罚。当然,只要想到这种鬼魅的聚会,就足以令当时那些头脑简单的愚民胆战心惊了。于是他们点起冲天的篝火,并严密监视这些恶鬼。万圣节前夜到处有女巫和鬼魂的说法就是这么开始的。至今在欧洲某些与世隔绝的地区,还有人相信这是真的。

万圣节的活动原来是非常简单的,而且大部分是在教堂里进行。但在整个欧洲,人们都把万圣节前夜看作尽情玩闹、讲鬼故事和互相吓唬的好机会。于是人们不再把这节日用来赞美秋天,却让它变成神怪、巫婆和鬼魂的节日。

今年凑巧,寒衣节赶上了万圣节,于是中外节日又来了个大比拼。不过万圣节的好像是赶不上潮流被抛弃,不过寒衣节的好像是崇洋媚外要忘本。更有人上升到国籍层面上提出:是中国人不过万圣节,要过寒衣节!讲真,这种提法挺无聊的。

为什么大家都喜欢过外国节日,而对中国传统节日越来越不待见呢?

中国的传统节日都有很深的含义在里面,这些节日的起源大部分可以归为古人对祖先的崇拜。中国人对祖先的崇拜表现在定时扫墓、祭拜,在逝者下葬时,随同准备许多日常生活应用物品纸样,一同烧毁,如同送先人到另一个世界生活一样,并定时烧纸(送钱),甚至在不同季节送不同衣物的纸样烧毁。可以说,我们的传统节日都是伴随着祭祀的,祭祀时一件庄重严肃的事情,祭祀的礼节也是很繁琐的。

比如过春节的时候,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吃饭前要先上供放鞭炮,然后还得磕头。这一套下来,累都累死了,毫无娱乐性可言,也就无从谈什么开心了。

寒衣节还是有人在过的,基本上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晚上会有一些人在大街上烧纸钱,这就算是祭拜过先人了,也算过了寒衣节。如果把寒衣节包装成万圣节那样的娱乐晚会,虽然年轻人可能会喜欢,但是肯定会有人大呼“传统节日被糟蹋”,然后被禁止。

现在的年轻人基本上都不喜欢沉重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夹杂了太多的所谓“内涵”,反而丧失了群众基础,也导致这些节日无法传承。那些大声疾呼想过传统节日的,扪心自问,你们真的想过传统节日吗?

西方的节日就不一样了,充满了年轻人向往的浪漫、自由、娱乐。这些都是传统节日所不具有的优点。得年轻人者得未来,不是吹的。

正是这些西方节日的优点,让广大的商家把握住了商机。商家们正愁没有促销理由呢,正好碰上个外国节日,搞个促销吧,搞的很喜庆,一到外国节日就搞促销,这个节日慢慢的就深入人心了。借着西方节日的势头打造具有中国本地特色的节日习惯,比如平安夜吃苹果,可是外国人根本没有这个习惯。

如果是过中国传统节日,你认为会搞促销的是哪些商家?

很多人认为年轻人赶潮流追时尚忘记了传统,赶潮流追时尚这有什么错呢?错的是传统节日的固步自封,还有那些动不动就往年轻人头上扣帽子的传统遗老们。他们想把持话语权,却没想到根本没人理他们。

想让年轻人过传统节日,先把那些“内涵”去掉再说吧。节日,不该含有过多厚重的教育意图在里面。

像寒衣节这种节日,不过也罢。

关于万圣节这里有一个谬误,每年的11月1日才是万圣节,而我们常常以为10月31日是万圣节其实是讹传,正确的说法是万圣节前夜。

万圣节原本其实是赞美秋天的节日,就好像五月节是赞美春天一样。古代高卢、不列颠和爱尔兰的祭司――德鲁伊德有一个赞美秋天的盛大节日,从10月31日的午夜到次日11月1日,持续整整一天。他们认为,在那天晚上他们伟大的死神――萨曼把那年死去人的鬼魂统统召来,这些恶鬼要受到托生为畜类的惩罚。当然,只要想到这种鬼魅的聚会,就足以令当时那些头脑简单的愚民胆战心惊了。于是他们点起冲天的篝火,并严密监视这些恶鬼。万圣节前夜到处有女巫和鬼魂的说法就是这么开始的。至今在欧洲某些与世隔绝的地区,还有人相信这是真的。

万圣节的活动原来是非常简单的,而且大部分是在教堂里进行。但在整个欧洲,人们都把万圣节前夜看作尽情玩闹、讲鬼故事和互相吓唬的好机会。于是人们不再把这节日用来赞美秋天,却让它变成神怪、巫婆和鬼魂的节日。

今年凑巧,寒衣节赶上了万圣节,于是中外节日又来了个大比拼。不过万圣节的好像是赶不上潮流被抛弃,不过寒衣节的好像是崇洋媚外要忘本。更有人上升到国籍层面上提出:是中国人不过万圣节,要过寒衣节!讲真,这种提法挺无聊的。

为什么大家都喜欢过外国节日,而对中国传统节日越来越不待见呢?

中国的传统节日都有很深的含义在里面,这些节日的起源大部分可以归为古人对祖先的崇拜。中国人对祖先的崇拜表现在定时扫墓、祭拜,在逝者下葬时,随同准备许多日常生活应用物品纸样,一同烧毁,如同送先人到另一个世界生活一样,并定时烧纸(送钱),甚至在不同季节送不同衣物的纸样烧毁。可以说,我们的传统节日都是伴随着祭祀的,祭祀时一件庄重严肃的事情,祭祀的礼节也是很繁琐的。

比如过春节的时候,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吃饭前要先上供放鞭炮,然后还得磕头。这一套下来,累都累死了,毫无娱乐性可言,也就无从谈什么开心了。

寒衣节还是有人在过的,基本上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晚上会有一些人在大街上烧纸钱,这就算是祭拜过先人了,也算过了寒衣节。如果把寒衣节包装成万圣节那样的娱乐晚会,虽然年轻人可能会喜欢,但是肯定会有人大呼“传统节日被糟蹋”,然后被禁止。

现在的年轻人基本上都不喜欢沉重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夹杂了太多的所谓“内涵”,反而丧失了群众基础,也导致这些节日无法传承。那些大声疾呼想过传统节日的,扪心自问,你们真的想过传统节日吗?

西方的节日就不一样了,充满了年轻人向往的浪漫、自由、娱乐。这些都是传统节日所不具有的优点。得年轻人者得未来,不是吹的。

正是这些西方节日的优点,让广大的商家把握住了商机。商家们正愁没有促销理由呢,正好碰上个外国节日,搞个促销吧,搞的很喜庆,一到外国节日就搞促销,这个节日慢慢的就深入人心了。借着西方节日的势头打造具有中国本地特色的节日习惯,比如平安夜吃苹果,可是外国人根本没有这个习惯。

如果是过中国传统节日,你认为会搞促销的是哪些商家?

很多人认为年轻人赶潮流追时尚忘记了传统,赶潮流追时尚这有什么错呢?错的是传统节日的固步自封,还有那些动不动就往年轻人头上扣帽子的传统遗老们。他们想把持话语权,却没想到根本没人理他们。

想让年轻人过传统节日,先把那些“内涵”去掉再说吧。节日,不该含有过多厚重的教育意图在里面。

像寒衣节这种节日,不过也罢。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