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坟什么时候挂冬,有讲究吗?
不要局限于他人的格局,不管是看活人还是先人都不用选日子,只要你想念他们随时都可以去看看,无关紧要的。不要被传统迷信所束缚,先人坟墓过节也好平时也罢,只要你思念心切就可以随时去看看,烧点祭品表心意(烧纸钱不是迷信,是你对先人的一种思念的表达方式)
每年的农历(阴历)十月初一,都是咱们民间时岁节令中的一个重要节日,老北京人说到这天儿时,都会说“过十月一”。2014年11月22日,阴历十月初一,寒衣节。
这天顶要紧的事儿就是祭祀先人亡者并捎寄寒衣,这么着又管这天儿叫“寒衣节”。“寒衣节”还叫“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烧衣节”、“秋祭”,还有人管这天叫“鬼头日”,跟“清明节”和“中元节”一块儿按老令儿的说法,是一年中的三大“鬼节”(注:【清明节】、【中元节】笔者另有专文细说,这里不复赘述)。
咱们国家讲究“寒衣节”风俗的地界儿挺广,笔者挨这儿只是跟您聊聊咱老北京人的“寒衣节”。
在老北京话儿里有句【妈妈令儿】“十月一,送寒衣”说的就是这事儿。这节令寄托着今人对故人的怀念,承载着生者对逝者的悲悯。
咱还是先说说这名词的由来:
寒衣:原义是指说挨冬季里抵御寒冷的衣物,挨这个节令里更多的则是象征性的意义。人们为亡者制作的冥衣裤鞋帽铺盖等物品多为纸质材料,少有拿实在布料做烧活的。
烧:本是“捎带”、“捎寄”中的“捎”字的谐音,又契合了“烧献焚化”的含义。人们为区分阴阳两界的实际应用,就把所有以火焚之的祭祀用品统称为“烧”活。虽用“烧”字,可还是希望其意义是“捎”。这节令无意中给“烧”字添加了新的义项。
“寒衣节”是以祭祀先人亡者为主要活动的“鬼节”,这风俗由来已久。可老辈儿的人们为啥单挑这么个日子口祭祀先人亡者呢?这里面还真有套说辞。
首先说,阴历十月正是谷物收获进仓的时辰。咱中华民族讲究的就是个“孝顺和敬上”,有了新的收获自然是想着先让先辈们尝新,以示孝敬、不忘本。古人们把新收获的各种谷物做成糕点热羹祭献,希望先人亡者的灵魂能回来品尝鲜品。
十月初一,是进入冬仨月的头一天,介这儿往后的气候慢慢儿的寒冷了。当冷空气来袭,人们在裹上厚棉袄的同时,想起故去的亲人们也该添加衣裳了。古人们在祭祀先人亡者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供品外,又多了一种供物“冥衣”。祭祀时,人们把冥衣烧献焚化给先人亡者,叫做“送寒衣”。
据【礼记・月令】记,阴历十月是立冬的月份。立冬这天,天子率三公九卿到都城北郊举行迎冬礼,礼毕回宫,想着要奖赏为国捐躯者,并抚恤他们的妻子儿女。那故去的人怎么受赏呢?为他们“送寒衣”当是题中应有之义,上行下效,遂相沿成风俗。咱比照宋代文人的风土记述琢磨着,这“寒衣节”风俗的形成不会早于宋代。
有朝廷那年头,钦天监要在十月初一这天颁布新的皇历,各处书局刻印出售。老年间的北京城里,大小胡同中,常瞧见有人背一布包,手里拿一叠子历书,一边走一边叫卖:“卖皇历,卖皇历。”那也能算是老北京的一景吧。
这儿还有个传说“孟姜女千里寻夫送寒衣”。说是秦始皇那年头,北边儿修长城缺人手。孟姜女的新婚男人范杞梁被抽了劳役,一走经年音信全无。双亲二老积郁亡故。孟姜女没了依靠又思夫心切,为男人做了几身儿棉服寒衣带着,一路奔北寻找夫婿,路途之上备受煎熬。十月初一这天,孟姜女来到长城脚下,瞧见的是荒草丛中累累白骨,哪有夫君范杞梁的身影。她触景生情悲从中来,悲愤交加大放悲声。她的哭声震动天地,震塌了新筑长城。孟姜女找到了夫君范杞梁的骨骸,抱着骨骸和寒衣投海自尽。这凄美的传说传于民间,百姓们深受感动。打哪儿以后每年到了十月初一这天,众人便焚化寒衣,代孟姜女祭奠亡夫。此风日盛,慢慢儿的就成了追悼亡灵的“寒衣节”。笔者认为此缘由有些牵强,年代也不对,不具史考。
还有一种说法,说是“十月一,烧寒衣”是商人的促销伎俩。这个精明的商人是东汉人,就是造纸术的发明人蔡伦的大嫂,名叫慧娘。她瞅着蔡伦造纸有利可图,就劝说自己的男人蔡莫去跟弟弟学造纸。这蔡莫是个急性子,学了没两天,半半落落的就张罗着开了家造纸店。结果造出来的纸质量低劣,乏人问津,眼瞅着就得关张了。慧娘灵机一动,想了个摆脱困境的主意。一天夜里,惊天动地的鬼哭声传出了蔡家大院。邻居们吓得不轻,二天一早,赶紧跑过来问个究竟,说是慧娘昨晚暴病身亡。只见当屋一口棺材,蔡莫一边哭诉,一边烧自己的废纸。烧着烧着,抽脖冷子介棺材里传出了慧娘的叫声:“开门!快开门!我回来了!”众人好半天儿才回过神儿来,打开棺盖。眼瞅着慧娘跳出棺材,摇头晃脑的高声唱道:“阳间钱路通四海,纸在阴间是钱财,不是丈夫把钱烧,谁肯放我回家来!”她告诉众人,她死后到了阴间,阎王爷发配她推磨。她拿丈夫送的纸钱买通了众小鬼,小鬼们都争着替她推磨(“有钱能使鬼推磨”这词儿就是由这儿来的)。她又拿钱贿赂曹三官跟阎王爷放她回来。蔡莫装出一副莫名其妙的样子说:“我没给你送钱啊!”慧娘指着燃烧的纸堆说:“那就是钱!在阴间,全靠这玩意儿换吃换喝。”蔡莫一听,马上又抱了两捆纸来烧,说是让阴间的爹娘少受点苦。夫妻俩合演的这一出双簧,可让邻居们上了大当!众人见纸钱竟有让人死而复生的妙用,纷纷掏钱买纸去烧。一传十,十传百,几天的工夫,蔡莫家的废纸就卖光了。慧娘还阳的这天是十月初一,后世的人们便都在这天上坟烧纸,祭奠死者。这就是“蔡伦造纸蔡莫烧纸”的传说。这个缘由的可信度,仁智相见。
还有许多“寒衣节”由来的传说,林林总总不一而足。您甭管那传说是介哪儿来的,说的是啥,目的都是一样的,是生者对亡人的哀思与崇敬,属于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就好比头前儿说的那两个传说,一悲一喜,说的事儿不一样,拨动的却是人们心中同一根亲情弦。
老年间,十月初一时庄稼都已收打完了,也就是长工们下工的日子口了,又叫“散工节”。雇主们在这天都得设筵犒劳雇工,算清工钱,说清楚谁继续留用,留下的叫“打冬儿”或叫“扛冬活”。
老年间的祭祀先人亡者,分春秋两祭。老北京有句话,“清明时节人找鬼,寒衣时节鬼找人”。每年的清明时节,人们为了逝去的亲人不孤独,也为了他们安息之所的安全,纷纷上坟扫墓,焚黄挂白,烧纸钱,挂纸钱,借以纪念先灵。证明此阴宅安息者还有后人牵挂,旁人就不敢在坟头动土而惊扰了安息者。“寒衣节”时,为免先人亡者在阴间挨冷受冻,人们要焚烧五色纸,为其送去御寒的衣物,并连带着给孤魂野鬼送温暖。
说了归齐,咱老北京人家是咋过得“寒衣节”呢?
老北京的民俗,也是在十月初一这天,用黍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还讲究祭新坟。
十月一的头天,由家中长辈带领着儿孙们到祖坟添土。添土不能用筐篓,讲究拿衣服兜着,兜的土越多,族里人丁越兴旺。
十月一的头天(也有当天的)打发孩子们去南纸店或冥衣铺买寒衣纸。寒衣纸是冥衣铺糊烧活的彩色蜡花纸,裁成布匹形状的长条,多数时是一张纸破成三条或是四条。粉红色的纸印上白色图案,白色的纸印上青莲色图案,黄色的纸印上红色图案,图案大都是牡丹呀菊花呀蝴蝶的连续图案。也有用素色纸的。都是象征性的玩意儿,有的把这些纸绞成衣裤鞋帽铺盖形状,还有的在衣裤里絮上些棉花等做成棉衣裤,也有不绞的就直接装包有纸钱跟冥币的包裹里。还有更讲究的主儿,请冥衣铺的裱糊匠糊些个皮袄皮裤的高级冬装。但您不论是什么样的寒衣,都是以纸钱纸锭为主,全装包裹里等着上供。甚至还要制作一套纸房舍,瓦柱分明,门窗俱备。您瞧着这些个纸制工艺品除了那体积比实物小之外,看上去比真房院还要精致漂亮呢。后来,老北京有的地方,“烧寒衣”的习俗,就改成“烧包袱”了。人们在预先糊好“寒衣包”或是“金银包袱”外面写上地址,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应称呼,这就叫“包袱”。有寒衣之名,而无寒衣之实。人们认为冥间和阳间一样,有钱就可以买到许多东西。
所谓“包袱”也叫“包裹”是指说孝属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老年间的南纸店就卖“包袱皮儿”,“包袱皮儿”实际上就是用白纸糊一大口袋。这“包袱皮儿”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拿木刻版,把周围印上梵文音译的【往生咒】,当间儿印一莲座牌位,那是写收钱的先人亡者名讳的地方。比如说:“已故X府君讳XX老大人”字样,又是邮包又是牌位。另一种是素“包袱皮儿”,不印任何图案,当间儿只贴一蓝签,写上先人亡者名讳就成,也做主牌用。
关于包袱里的冥钱,种类很多:
一,大烧纸:白纸,砸上四行圆钱,每行五枚;
二,冥钞:这是人间有了洋钱纸币票之后仿制的,上书“天堂银行”,“冥国银行”,“地府阴曹银行”等字样,并印有沣都城的图案,大都面额巨大,背后印有佛教【往生咒】;
三,假洋钱:拿硬纸作心,外包银箔,压上跟当时通行的银元一样的图案;
四,用红色印在黄裱纸上的【往生咒】,成一圆钱状,又叫“往生钱”;
五,拿金银箔叠成的元宝跟锞子,有的还的讲究拿线穿成串儿,下边缀一彩纸穗。
十月一这天,族长带领着家族中的男丁,抬着大食盒跟大方桌,满载儿的供品得有二十多个大海碗,挨个的到坟前祭拜,那叫“上大坟”。后改为一家一户携带少量供品“上小坟”了,供品也改为了饺子。
这天,人们上坟添土祭祖,除了摆供品烧纸钱以外,还拿五色彩纸绞成衣帽、纸箱,焚于墓前。出了门子的姑娘照老例儿得回娘家祭祀已故长辈。
这天,不拘贫富均有送寒衣烧包袱的举动。凡属送给死者的衣物、冥钞诸物,都必须烧焚,只有烧的干干净净,这些阳世的纸张,才能转化为阴曹地府的绸缎布匹、房舍衣衾及金银铜钱。只要有一点没有烧尽,就前功尽弃,亡人不能使用了。所以“十月一,烧寒衣”要特别认真细致。
有钱的官宦人家府宅门地,在祠堂或家宅正屋设供案,将包袱放于正中,前设三碗水饺、满汉糕点、干鲜果品、冷荤热炒等供品,不拘此限,没有定例。烧香秉烛。全家人按照尊卑长幼行四叩首礼(神三鬼四)。祭后就在门外焚化,也有送坟地烧献的。焚烧前,在地上划一大圈,朝着坟地方向留一缺口。在圈外烧三五张纸,说是“打发外祟”。
普通百姓送寒衣也就只能是十字路口了,但也得讲究。在十字路口焚烧一些五色纸,假比是布帛什么的。意思是救济那些无人祭祀的绝户孤魂,免了给自己亲人送去的过冬用物被他们抢去。
焚烧寒衣,有的地方是在亡者坟前进行,讲究在太阳出山前上坟。有的地方就习惯在家门前焚烧祭物。
老年间,儿女们守孝讲究穿三年孝服。孝满那年的十月一就能换穿常服了。为先人迁坟合葬等仪式,老北京的风俗也是在十月一进行。
这天的老北京人家,不仅要为先人亡者送寒衣过冬,就是生者也要进行一些象征过冬的传统活动。女人们在这天把先前做好的棉衣裤拿出来,让家人们换季。假比说到时候天气仍然暖和,不适宜穿棉衣裤,也得帮着家人们试穿一下,图个吉利。男人们在这天就得整理火炉跟烟筒等过冬取暖的物件儿。装好后,还得连火生着了试试,以保证天寒时能顺利取暖。
这天,讲究的女人忌出行。
这天,老丧一律不举哀。
这天,新丧的规定在【帝京景物略】中有记载:“新丧,白纸为之(指寒衣),曰新鬼不敢衣彩也。送白衣者哭,女声十九,男声十一。”
“寒衣节”不是信鬼神跟搞封建迷信,这节没在民间消亡,就说明了一切。有些传说的禁忌,比如说:禁止说“鬼”字啦,不能踩烧灵纸啦,夜晚不能外出啦,晾晒的衣物天黑前就得收回啦等等很多,反正是惹鬼生气的事儿您就都不能去做。这些是否牵强附会,是否缺乏科学精神跟实际意义,咱这里不做考究。因为这天是“鬼节”,人们思念先人亡者,所以尽量做些不至于造成人身伤害的事儿,寄希望于这天吉祥平安。虽说有些禁忌是后人根据自己的理解而设,是为了满足心理安慰或是避免产生心理隔阂。可人们宁愿去相信,觉得不去“惹鬼上身”比较好。
古人并不忌讳“鬼”,挨古人的思想里,撂挑子不是生命的结束,只是换了种活法。人过去了,就会以鬼的形身继续活下去,所以咱们对他们,得有一份虔敬之心。虽说是恢复了很多传统节日,但舛误颇多。文化有了断层,人们对历史就不会真的了解,想当然啦似是而非的东西忒多了。
就是到了现而今,咱老北京人还是有上坟祭祖并用烧纸钱的方式祭奠早去的先人亡者的风俗,只是又加上了鲜花跟水果,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虽说祭祀方式比过去简单多了,但基本上保存了“鬼节”淳朴的意义。虽说别名叫做“鬼节”,可您瞧这节的文化内涵,还是充满亲情和人道主义的精神,是在世的人们对故去的亲人以及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表示安慰和祭奠,是表达人们的思念。
“鬼节”的意义就在于:
孝:祭祀祖先的孝道精神,特别是以“孝”为主题的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
爱:推己及人的博爱精神,不仅祭祀自家的先人亡者或是已故父母,也对所有的孤魂野鬼烧纸钱给供品;
善:乐善好施的慈善精神;
这三种精神不正是咱们如今所追求的吗,笔者认为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因为血脉的召唤,感情的延伸,以及对自己未来的醒悟,都赋予了“鬼节”丰富的人文内涵。就说是年代不同了,烧去的祭品也不同了,但永远捎不尽活着的人们对故去的先人亡者的绵绵哀思跟深深怀念。不同年龄段的人们对这个特殊的节有着不同的感受,未来的特殊节会毫不留情地向您走来,从朦胧到清晰,从清晰到思考,从思考到恐惧,从恐惧到坦然。思念故去的先人亡者时,也是在思考自己今儿活着的方式、内容、历程、追求等。
末了,跟您说说,这个祭祀烧钱化纸的禁忌:
一,买烧纸时,不要买那种成摞的印刷品,一张就好几亿,那钱不实,都不如旧卢布、越南盾值钱。一摞捎到先人亡者那儿连根冰棍儿都买不了。太毛了。不过在烧大钱的同时,多少烧点儿这样的也未尝不可,那儿有不少讨债鬼,死皮赖脸地跟着要钱,不给就磨,那就得这种小钱儿答对他们;
二,要买黄草纸,铺开后拿张百元的真钱在纸上压,您得感觉着这百元真钱是个戳子,由右到左,介上而下,一排一排的盖上去,直到把整张纸铺满。这样的烧纸挨下面才是硬通货。钱才实成,揣在兜里才有面子;
三,叠好烧纸,一刀烧纸分成七八份,分别以对角线叠两回,要不那一摞纸您打算让它烧起来忒费事啦。叠起来烧就方便的多;
四,准备去烧纸了,您最好预备好火机,最好是防风的和一根小棍。方便您挨烧纸时拔楞压在一起的烧纸,让空气流通,烧的痛快,家里用废的拖布杆就不赖。提醒您,用完后别拿回来了,直接撇了;
五,拿大可乐瓶灌满水带着,盖儿上扎个小眼儿。到了您烧纸的地界儿,拿这个可乐瓶在地上滋水画圈儿,比啥都好使。剩下的水可以防火蔓延。最后,您瞧着烧纸着尽了,再浇上些水不是更把牢吗;
六,得天儿黑透才能去烧纸。您想呀,天没黑呢,哪位敢出来取钱呀。去烧纸的来回路上,遇到烧纸的尽量绕开,千万别踩着。有时一个路口排满了纸灰堆,想绕都绕不开,那只好请您小心地穿插过去,有时还得大跨步一下,过去之前您得先言语声儿:“对不起,借过”;
七,要烧纸前,挨要烧纸的地面画个圈,这会儿用着那大可乐瓶水了。注意,千万别把自己个儿圈到里面,西北角得留个口儿(或是留口朝向阴宅),方便故去的亲人进来拿钱;
八,烧纸时您得表情严肃,可别嘻笑打闹。既然您来都来了,就恭敬点呗;
九,给亲人烧纸前先点着几张扔到圈外,答对一下没有亲人送钱的孤魂野鬼们;
十,烧纸时您得念叨着,比方说:XXX,给您送钱花来了。今儿个孙男弟女都来看您来了XXX;
十一,一定要坚持眼瞧着把纸着尽才可以走。这样既可以防止火灾,又能防止风把纸吹出来,被其他路过的给捡了去,惹自己的亲人不高兴。末了,您连那瓶里的水,全倒在纸灰上,即可防火,又可防着风刮纸灰到处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