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被遗忘的古典中华节日
你不知道的节日是以被遗忘的,你知道的节日但没过过的是即将被遗忘的!
节日列表
以下节日未特定说明皆按农历(又称夏历、阴历)来算:
农历正月
1.正月初一, 春节,鸡日,道教中元始天尊诞辰,佛教中弥勒佛诞辰,古代有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三元、三朝、三正、正旦、正朔等30多种名称
2,正月初二,犬日
3,正月初三,猪日,小年期
4,正月初四,羊日,孙天医(孙思邈)诞辰
5,正月初五,牛日,破五日,开市,神话中五路财神诞辰
6,正月初六,马日,送穷日
7,正月初七,人日,又称人胜节,送火神
8,正月初八,谷日,道教中阎王爷诞辰,八仙日
9,正月初九,天日,道教中玉皇大帝诞辰
10,正月初十,地日,石头生日(祭石头)
11,正月十二,火日,民俗中老鼠娶媳妇日,炒黄豆(老鼠眼),点百火,丢百病
12,正月十三,上(试)灯日,关公升天日
13,正月十五 ,元宵节,正灯日,道教上元节,是天官尧的诞辰
14,正月十八,落灯日
15,正月二十,天穿节,天穿节又叫补天节,“小天仓”,源于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这一节日又与“雨水”节气相关。立春后的节气是“雨水”。古人认为,是日“天一生水”,应节则下雨,故谓之“天穿”。神话与节令像融合,就形成了天穿节这一民俗节日传统。天穿节的主要习俗:煎饼“补天穿”、天穿射、乱饭扎针。
16,正月二十五,天仓节(填仓节),有的说天仓节是祭星之日,有的说是为祭土地或祭磨神。所谓填仓,意思是填满谷仓。
农历二月
1,二月初一,中和节,太阳生日
2,二月初二 ,春龙节, 又叫龙抬头、 青龙节 ,佛教中济公菩萨生日
3,二月初三,神话中文昌帝君诞辰
4,二月十二,花朝节(一说二月十五),又称花神节,百花生日,花神生日(花期)
5.二月十五 ,道教中九天玄女娘娘诞辰,道教中太上老君、精忠岳王诞辰
6,二月十九,佛教中观世音菩萨诞辰
7,二月二十一,佛教中普贤菩萨诞辰
8,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节的前一天 ,寒食节,农历日期不固定(见清明)
9,清明,24节气之一,农历日期不固定,通常在二月后半月至三月上半月之内
农历三月
1,三月初三 ,上巳节 ,姑娘回娘家,黄帝的诞辰,道教中真武大帝诞辰,神话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
2,三月十五,神话中赵公元帅诞辰,道教中泰山老母诞辰
农历四月
1,四月初一,祭雹神
2,四月初四,佛教中文殊菩萨诞辰
4,四月初八 ,浴佛节,(龙华会),佛教中释迦牟尼诞辰
5,四月十二,道教中蛇王诞辰
6,四月十四,道教中神仙生日(吕洞宾诞辰)
7,四月十八,神医华佗诞辰
8,四月二十八,药王(神农)诞辰
农历五月
1,五月初五, 端午节
2,五月十三,雨节
农历六月
1,六月初一,半年节(过半年)
2.六月初六,晒衣节, 晒伏节“六月六,晒红绿。” “姑姑节”“六月六,请姑姑”,在古代还是另外一个节日,名叫天贶(赐赠的意思)节,六月六也是佛寺的一个节日,叫做翻经节,祭祀山神
3,六月十九,佛教中观世音菩萨得道
4,六月二十四,关公诞辰,神话中雷神诞辰,荷花生日
农历七月
1,七月初一,祭祀海神
2,七月初七, 习称七夕、七月七、乞巧节
3,七月十五 ,是地官舜的诞辰,佛教的盂兰盆节,有盂兰盆会传世,儒家俗称鬼节,道教称中元节
4,七月十八,道教中西王母诞辰
5,七月二十,棉花生日
6,七月二十三,诸葛武侯诞辰
7,七月三十 ,佛教中地藏王菩萨诞辰(地藏节)
农历八月
1,八月初一,天医节
2,八月初三,道都中灶君生日
3,八月初八,神话中瑶池大会
4.八月十五 ,中秋节
5,八月二十,水稻生日
7,八月二十七,孔夫子诞辰
农历九月
1.九月初九 ,重阳节
2,九月十九,佛教中观世音菩萨出家
农历十月
1,十月初一 ,十月朝,寒衣节,又称祭祖节,也是儒家鬼节之一
2.十月十五 ,道教下元节 ,水官禹的诞辰
农历十一月
1,冬至,故又称日南至,亚岁(仅次于新年),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一个被用来确定月序和闰月的节气,冬至在十一月(子月)月内(即最早十一月初一,最迟十一月二十九或三十)是制定闰月的大前提。因节气和公历都是阳历属性,所以节气公历日期反而相对固定,冬至常在公历(阳历)12月22日前后。
农历腊月
1,十二月初八 ,腊八节 ,佛教中释迦牟尼佛成道日
2,十二月二十三 祭灶节,祀灶日,俗称“过小年”,亦称小年、小年下、小年节
3,十二月二十四 扫尘
4,十二月二十五,道都中接玉皇
5,,十二月的最后一天 年除日、除日,除日晚上叫除夕、大年夜、大节夜、大尽等,民间称年三十、大年三十 ,封井(祭井神),贴春联,迎财神,吃年夜饭,守岁
圣贤的诞辰日
关帝诞:六月廿四
至圣先师孔子诞:八月二十七
仓颉至圣先师诞 :三月廿八
鲁班公诞:六月十三(五月初七)
伏羲诞辰:五月十三(传说中龙的生日)
炎帝神农诞:四月二十六
黄帝诞辰:三月初三
诸葛孔明诞辰:七月二十三
孟子诞辰:四月初二
岳飞诞辰:二月十五
老子诞辰:二月十五
释迦佛陀诞辰:四月初八
屈原诞辰:正月二十一
六祖慧能诞辰:二月初八
其它节日
“半年节” 有六月十五日的、六月十四的、六月六的、六月五日的、也有六月初一日之说!
观音诞: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十一月十九,观音菩萨的信仰已经超出了佛教的范围,他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愿望!
每年的农历三月廿三日为妈祖的诞辰日!
七月初一日,俗称开息门
填仓节:中国汉族民间传统祭祀节日,在农历正月二十五日。又叫添仓节、天仓节,是祭祀仓神的节日。
1、龙抬头 农历二月二
龙抬头(二月二)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汉族民间传统节日。龙抬头是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青龙节,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中国城乡的一个传统节日。人们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佑保丰收。
2、社日节 农历二月
社日分为春社和秋社,春社按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推算,一般在二月初二前后,秋社按立秋后第五个戊日,约新谷登场的八月。
我国历史上的社会形态相当长一段时期是典型的传统农业社会。因此人们对土地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爱重之,必然神化之,因此土地很早就是人们的祭祀对象,称作社;而重点祭祀的那个日子,就是社日。
3、寒食节 清明节前一天
春秋时已出亡多年的晋国公子重耳回国即位[即晋文公],封赏随其逃亡的臣子,唯独漏掉了介子推。介子推于是携老母隐居绵山[今山西省介休市东南]。晋文公得知后欲加封赏,寻至绵山,找不到他,便想烧山逼他出来。但介子推不愿当官,坚持不出,结果母子二人俱被烧死。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将绵山改为“介山”,立祠祭祀介子推,并把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全国禁动烟火,只吃冷食。后来便形成了在这天寒食、扫墓的风俗。
4、花朝节 农历二月初二
简称花朝,俗称“花神节、“百花生日”、“花神生日”。是汉族传统节日。流行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等地。农历二月初二举行,也有二月十二、二月十五花朝节的。节日期间,人们结伴到郊外游览赏花,称为“踏青”,姑娘们剪五色彩纸粘在花枝上,称为“赏红”。各地还有“装狮花”、“放花神灯”等风俗。旧时江南一带以农历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这一天,家家都会祭花神,闺中女人剪了五色彩笺,取了红绳,把彩笺结在花树上,谓之赏红,还要到花神庙去烧香,以祈求花神降福,保佑花木茂盛。正月的花神是柳梦梅,二月的是杨贵妃。
5、上巳节 农历三月初三
上巳(sì)节,俗称三月三,汉民族传统节日,该节日在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后来固定在夏历三月初三。传统的上巳节在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也是祓禊的日子,即春浴日。上巳节和花朝节一样,正逐渐被人们所淡忘、忽略。
远在殷周时就已经形成,政府还专门设置女巫之职进行主持。因为此时正当季节交换,阴气尚未退尽而阳气“蠢蠢摇动”,人容易患病,所以应到水边洗涤一番。所谓“禊”,即“洁”,故“祓禊”就是通过自洁而消弥致病因素的仪式。为什么要选在巳日呢?应劭解释说,“巳者,祉也”,既除掉致病因素,又祈求福祉降临(《风俗通义・祀典・禊》)。这种看法为许多学者赞同,如现代学者乌丙安认为该节日的原初意义是“古人春季驱邪祛瘟的卫生保健古俗”
6、寒衣节 农历十月初一
寒衣节,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民众称为鬼头日,是汉族传统的祭祀节日,相传起源于周代。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寒衣节与春季的清明节、上巳节,秋季的中元节,并称为一年之中的四大“鬼节”。同时,这一天也标志着严冬的到来,所以也是父母爱人等为所关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
7、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
中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 正月十五日汉族称上元佳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汉族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汉族称下元节,乃食寒食,纪念贤人。 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日,部分在七月十四日。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节,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时行礼如仪。七月十五上坟扫墓,祭拜祖先。 东汉时道教定下三会五腊日,其中七月七日为道德腊,又是中会即固定的道民到治所接受考校的日子。七月的这一祭祖日期后来随着道教将中元地官的生日和相应祭祀日期定于七月十五日,而固定于这一天。 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个儿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系中国民间最大的祭祀节日之一。
8、下元节 农历十月十五
下元节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农历十月十五,亦称“下元日”、“下元”。下元节的来历与道教有关。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下元节,就是水官解厄D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谓是日。
古典中华传统节日:
1、春节 ( 农历正月初一)
2、元宵节 ( 农历正月十五)
3、头牙 ( 农历二月初二)
4、 寒食节 ( 清明节前一天)
5、清明节 ( 节气清明)
6、 端午节 ( 农历五月初五)
7、七夕 ( 农历七月初七)
8、中元节 ( 农历七月十五)
9、中秋节 ( 农历八月十五)
10、重阳节 ( 农历九月九)
11、冬至 ( 节气冬至)
12、 腊八节 ( 农历腊月初八)
13、尾牙 ( 农历腊月十六)
14、祭灶 ( 农历腊月廿四)
15、除夕 ( 农历十二月卅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