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 > 寒衣节 > 正文

南瓜节的由来小故事?

2025-02-08 13:57:21  来源:网络   热度:

一、南瓜节的由来小故事?

传说中有一个名叫杰克的人非常吝啬,因而死后不能进入天堂,而且因为他取笑魔鬼也不能进入地狱,所以,他只能提着灯笼四处游荡,直到审判日那天。于是,杰克和南瓜灯便成了被诅咒的游魂的象征。

人们为了在万圣节前夜吓走这些游魂,便用芜菁、甜菜或马铃薯雕刻成可怕的面孔来代表提着灯笼的杰克,这就是南瓜灯(Jack-o'-lantern)的由来。

二、寒衣节的由来30字简短?

寒衣节,中国传统节日,时间为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又称“十月朝”“祭祖节”,民众称为鬼头日,相传起源于周代

三、端午节的由来小故事?

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流放到沅、湘流域。后来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楚国百姓得知屈原之死哀痛异常,为防止鱼儿吃屈原的身体,纷纷投以饭团。后来人们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并在每年的五月初五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四、圣诞节的由来小故事?

19世纪初,一个叫约翰的14岁男孩住进了英格兰的一家孤儿院。那时的孤儿院生活是很可怕的,孤儿就意味着没人喜欢、没人疼爱。这座孤儿院的院长对孩子们少有爱心,这里也没有孩子们喜欢的游戏,没有同情,没有理解。

孩子们一年到头都要劳动,他们每天天一亮就起来干活,一直干到天黑。一年之中,只有圣诞节这天孩子们不用干活,而且还可以收到礼物——只橘子。约翰到孤儿院后,每年都盼望着圣诞节,还有这只橘子。

在英格兰,无论是对约翰还是对他的同伴来说,橘子都是稀罕的东西。孩子们每次拿到橘子时都视若珍宝,他们把宝贵的橘子保存几天、几星期,甚至几个月——守护着、闻着、摸着、欣赏着这只橘子。通常他们都要保存很久,等他们剥开橘子皮时,却发现它已经烂了。

每当圣诞节快到时,孩子们都会有很多想法,他们会夸口说:“我要把我的橘子存得最久。”约翰睡觉时喜欢把他的橘子放在枕头边,他把橘子贴在鼻子上闻它的香味,拿在手里时都不敢用力,生怕蹭破了橘子皮。

橘子能给他带来一种安全感、富足感,让他心里能暂时离开眼前的贫苦,产生—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一年的圣诞节,约翰心里特别高兴,因为他马上就要成年了。他知道自己将会变得更强壮,而且不久就可以离开孤儿院了。他高兴地想象着自己的未来,他还想把橘子留到明年他生日那天。如果保存好,不摔不碰,他也许就能在生日这天吃到它。

圣诞节终于来了,孩子们兴奋极了,撒着欢跑向餐厅。约翰闻到了一股与平日不同的香气,他快步奔跑着,因为他太过兴奋,而且鞋也不合脚,他跌倒在地上,这引起了一阵混乱。

约翰刚从地上爬起来,就听到院长严厉地吼道:“约翰出去,今年没有你的橘子了!”约翰大哭起来,他飞快地跑回到寒冷的宿舍里,躲在床角,以免别的孩子看到他的痛苦。

过了一会儿,房门打开了,他的伙伴们回来了。伊丽莎白走到他的跟前,眼里含着眼泪,把一个布包递给了约翰。

“拿着,约翰。”她说,“这是给你的。”

约翰伸手掀开布包的一角,看到里面是一只大大的橘子,只是橘皮上有好几条切痕。他明白了,是伙伴们每人从他们的橘子上切下一瓣,拼成了这只又大又漂亮的橘子,约翰感动极了。

约翰永远也不会忘记那年的圣诞节他的朋友们给予他的关爱。他的幼年是在冷酷的环境里度过的,然而在长大成人的这一年,他收获了友谊和关爱。

后来约翰有了自己的事业,但他从没忘记这只橘子,每到圣诞节来临时,他都会买很多橘子送给孤儿院的孩子,因为他从没忘记自己的梦想,要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在圣诞节享受。

五、晋文公介子推与寒衣节的由来?

寒食节是为了纪念介子推,介子推是个忠孝两全的人,晋文公在逃亡的时候遇到过介子推,晋文公向介子推表明自己的身份之后,想讨点饭吃,介子推家里也是很穷,没有粮食可以资助皇帝,就把自己的肉割下来,让晋文公先将就着充饥,晋文公也就记住介子推。

  没过多久晋文公回到自己的国家,并成了晋国的皇帝,于是他就想到介子推,他一定要想尽办法报答介子推,于是找人去介子推的家里请介子推出山,但是介子推并不愿意,反而带着母亲去山里居住,晋文公就觉得自己的礼仪不够,就亲自去请介子推。

  没想到介子推竟因为不想做官而不给晋文公见面,一直躲在山里,晋文公也想把介子推找出来也是束手无策,有人就给晋文公献计,放火烧山介子推一定会出来,他是个大孝子不可能会让母亲受委屈,于是就采取这个办法,没想到的是烧到最后介子推也没出来。

  晋文公派人进入寻找,在一颗大树旁边找到母子二人的尸体,晋文公觉得自己亲手害死自己的恩公,实在是自己做的不对,于是命令全国上下,在这一天不能生火做饭,吃饭只能吃凉的,慢慢的也就有了寒食节这一习俗,随着时间发展,寒食节也就成清明节

六、小班端午节的由来小故事?

是关于屈原的故事。 因为,据传说,屈原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个大臣,他所在的楚国因为内外交困,他多次建议国君进行改革,但是他的意见总是被官员们所反对。后来,他被诬陷,被贬谪到汨罗江边。屈原在江边,写下了《怀沙》、《天问》等悲壮的诗篇,并且抱石投江,以身殉国。 端午节已经与屈原的去世形成了特别的联系,因为人们纷纷将汨罗江中屈原的尸体打捞上岸,为了不让他被鱼虾祸及,准备了粽子,投到江中。故此每年的端午节,人们都会吃粽子,舞龙舟等节庆活动,来凭吊屈原、纪念他所做出的牺牲。

七、劳动节的由来和小故事?

五一劳动节起源于美国。19世纪80年代,美国资产阶级为了进行资本积累,对工人阶级进行残酷的剥削压榨,他们用各种手段,迫使工人每天从事长达12到16小时甚至更多时间的劳动。美国广大工人逐渐认识到,为了保障自己的权利,必须进行斗争。

从1884年开始,美国先进的工人组织通过决议,要为实现“每天工作8小时”而战斗,并提出“8小时工作;8小时休息;8小时娱乐!劳动者创造全部财富!”等口号。

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的工人举行大罢工。那一天,以芝加哥为中心,美国全国约35万工人参加了罢工和游行,要求改善劳动条件,实行8小时工作制。这场斗争撼动了整个美国。工人阶级团结战斗的强大力量,迫使资本家做出了让步,美国工人的这一大罢工取得了胜利。

1889年7月,由恩格斯领导的第二国际在巴黎举行代表大会。为了纪念美国工人的这次“五一”大罢工,会议通过决议,将每年的5月1日定为国际劳动节。从此,世界各国的工人团体在这一天举行盛大庆祝活动,许多国家还放假一天。

1889年8月,美国总统本杰明·哈里森签署了美国的劳动节法案。自行规定每年9月的第一个星期一为劳动节,美国人可以放假一天,全美各地的民众一般都会举行游行、集会等各种庆祝活动,以示对劳工的尊重。在一些州,人们在游行之后还要举办野餐会,热闹地吃喝、唱歌、跳舞。入夜,有的地方还会放焰火。

八、腊八节的由来小故事?

腊八的由来是西晋的时候有一个年轻人家境贫寒,他好几天没有吃饭了,在腊八的那天晚上,他发现了一只大老鼠,他本想把这只老鼠逮住吃掉,可是老鼠跑进了洞里,他没有办法,只能把老鼠洞撬开,然后在老鼠洞中发现了米,豆子,花生,葡萄干等许多坚果类的食物。

他把这些食物熬了一锅粥。

后来他获得了成功,但是每年还要让他的孩子们喝这个八宝粥,以示教育。

九、61儿童节的由来的小故事?

六一儿童节的由来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有关。1942年6月,德国法西斯枪杀了捷克斯洛伐克利迪策村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婴儿,并把妇女和90名儿童押往集中营。

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死难的儿童,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举行理事会议。在会上,中国和各国代表愤怒地揭露了各国反动派残杀、毒害儿童的罪行。

为了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为了改善儿童的生活,会议决定以每年的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

刚成立不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也决定将这一天定为中国儿童的节日。

十、关于母亲节的由来的小故事?

母亲节的由来大概可以追溯到希腊神话中崇拜母亲神的习俗和英国发起的为“圣母玛利亚”举办庆典的活动。但是现代母亲节的具体来源则与美国人安娜·贺斯特(Anna Jarvis)密切相关。

安娜·贺斯特是美国一个小城市的公立学校教师,在她20多岁时,因为母亲的去世而深受打击,她开始致力于推广纪念母亲的活动,期望将这个社会问题纳入注意范围。在她的持续努力下,1914年美国正式宣布5月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这个节日逐渐传播至全球,成为了展示儿女对母亲关爱与感激之情的传统节日。

然而,安娜最终没有能够承受商业化的母亲节狂欢,因为她认为母亲节不应被商家滥用,过度营销。她甚至反对了自己曾经创造的节日,并花费了晚年所有的心血在改变母亲节在商业上的扭曲。这个劳动最终让她耗尽了财富和精力,也为母亲节保留了一份真实与意义深远的背景。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