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 > 寒衣节 > 正文

每年农历十月初一都是寒衣节,这个节日有哪些风俗习惯?

2023-01-15 16:00:03  来源:网络   热度:

一、每年农历十月初一都是寒衣节,这个节日有哪些风俗习惯?

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是寒衣节,寒衣节的意义和中元节鬼节是差不多的,都是为了祭奠死去的亲人,但是不一样的一点就是寒衣节的习俗。寒衣节的习俗是给自己去世的亲人烧去做好的冬天要用的衣服,这些衣服一般都是用纸糊的,然后放在一个袋子里,拿到亲人的面前祭拜,然后在坟墓前把它焚烧完,而且还有一个说法就是,如果不把纸烧透的话,那么去世的亲人会收不到衣服。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寒衣节的习俗吧。

一、其他的习俗。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寒衣节,还有哪一些其他的习俗吧,在南京当地的居民也会在寒衣节这天用新收的粮食做一些调羹给自己的亲人吃。在其他地方也会给自己在世的亲人准备一些新衣服,毕竟到了韩逸杰这天天气确实转凉,需要给自己以及家人准备一些冬天的衣服。

二、寒衣节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

那么在过寒衣节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些什么呢?首先在寒衣节的过程中一定要确定燃烧的东西彻底熄灭,因为有一些目的大多数都是在荒郊野岭,如果火星不熄灭而且没有人看着,那么很容易引发火灾。同时寒衣节的祭拜,有些地方大多数都是在晚上,所以不要带孩子过去,因为孩子比较容易受到惊吓,而且天气转凉,晚上孩子出去可能会生病,不仅小孩子不要去体弱的,成年人也最好不要去。

三、新型的基本方式。

同时在过去几年里,我国已经有了新型的祭拜方式,就是通过网络进行祭拜,可以在网络上买一些虚拟的鲜花或者是纸币,对我们的亲人进行祭拜,这种祭拜方式是比较文明的,而且不会有引发火灾的风险。

不知道你们是怎样看待这种节日的呢?欢迎在评论区底下留言。

人们会进行祭祖,会给去世的人购买一些寒衣,并且会烧纸给对方,会给对方烧一些鬼钱,黄表,会烧一些东西。

二、寒衣节烧纸有什么讲究?

寒衣节烧纸必须在寒衣节或者提前烧,不可拖后,最好在上午9点至下午15点之间进行。 去坟地的时间不要太早,也不要太晚。寒衣节烧纸还讲究在十字路口焚烧一些五色纸,象征布帛类。寒衣节烧纸需要烧的干干净净,但凡给死者焚化的衣物、冥钞诸物,都必须烧焚。

寒衣节烧纸是为了让阴差带到冥间,送给已经过世的先人,让人们在阴间能够少受苦难;农历十月初一为治酒、烧纸、焚香、祭奠亡灵和扫墓的日子。这一习俗一直延续下来,农村多于此日上坟拜墓。

寒衣节祭祀时,上坟扫墓会焚化一些阴冥用具。很多人在过程中只是走一个过场,并未留心所烧的东西是否全部烧尽。此处要告诉大家,但凡给死者焚化的衣物、冥钞诸物,都必须烧焚,只有烧的干干净净,这些阳世的纸张,才能转化为阴曹地府的绸缎布匹、房舍衣衾及金银铜钱。只要有一点没有烧尽,就前功尽弃、亡人不能使用。

民间送寒衣时,还讲究在十字路口焚烧一些五色纸,象征布帛类。用意是救济那些无人祭祖的绝户孤魂,以免给亲人送去的过冬用物被他们抢去。因此在祭祀偏远坟地时,根据周围的环境,可以多带一些五色纸,用以焚烧,有备无患。

焚烧寒衣,有的地方在亡者坟前进行,讲究在太阳出山前上坟。有的地方习惯在门前焚烧祭物。出门在外者祭祀建议在十字路口冲着家乡方向烧化纸钱,用粉笔画个圆圈,冲家的方向留一个口子。如果在路口还是很不方便,那就尽量选择不干扰别人的地方,在不给他人造成麻烦的情况下完成。

三、十月初一这一天出门有什么禁忌吗

农历十月初一,为送寒衣节。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与清明节、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并称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节”。   

民间传说,孟姜女新婚燕尔,丈夫就被抓去服徭役,修筑万里长城。秋去冬来,孟姜女千里迢迢,历尽艰辛,为丈夫送衣御寒。谁知丈夫却屈死在工地,还被埋在城墙之下。孟姜女悲痛欲绝,指天哀号呼喊,感动了上天,哭倒了长城,找到了丈夫尸体,用带来的棉衣重新装殓安葬。由此而产生了“送寒衣节”。    晋南地区送寒衣时,讲究在五色纸里夹裹一些棉花,说是为亡者做棉衣、棉被使用。晋北地区送寒衣时,要将五色纸分别做成衣、帽、鞋、被种种式样。甚至还要制作一套纸房舍,瓦柱分明,门窗具备。这些纸制工艺品除体积缩小之外,看上去比真房院还要精致漂亮,然后烧掉。这种行动反映了生者对亡人的哀思与崇敬,属于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先人的迁坟合葬等仪式,民间也总是习惯在农历十月初一进行。   

民间在十月初一,不仅要为亡人送寒衣过冬,就是生者也要进行一些象征过冬的传统活动。妇女们要在这一天将做好的棉衣拿出来,让儿女、丈夫换季。如果此时天气仍然暖和,不适宜穿棉,也要督促儿女、丈夫试穿一下,图个吉利。男人...农历十月初一,为送寒衣节。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与清明节、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并称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节”。   

民间传说,孟姜女新婚燕尔,丈夫就被抓去服徭役,修筑万里长城。秋去冬来,孟姜女千里迢迢,历尽艰辛,为丈夫送衣御寒。谁知丈夫却屈死在工地,还被埋在城墙之下。孟姜女悲痛欲绝,指天哀号呼喊,感动了上天,哭倒了长城,找到了丈夫尸体,用带来的棉衣重新装殓安葬。由此而产生了“送寒衣节”。    晋南地区送寒衣时,讲究在五色纸里夹裹一些棉花,说是为亡者做棉衣、棉被使用。晋北地区送寒衣时,要将五色纸分别做成衣、帽、鞋、被种种式样。甚至还要制作一套纸房舍,瓦柱分明,门窗具备。这些纸制工艺品除体积缩小之外,看上去比真房院还要精致漂亮,然后烧掉。这种行动反映了生者对亡人的哀思与崇敬,属于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先人的迁坟合葬等仪式,民间也总是习惯在农历十月初一进行。   

民间在十月初一,不仅要为亡人送寒衣过冬,就是生者也要进行一些象征过冬的传统活动。妇女们要在这一天将做好的棉衣拿出来,让儿女、丈夫换季。如果此时天气仍然暖和,不适宜穿棉,也要督促儿女、丈夫试穿一下,图个吉利。男人们则习惯在这一天整理火炉、烟筒。安装完毕后,还要试着生一下火,以保证天寒时顺利取暖。农历十月初一,妇女忌出行。民间改善生活,山区兴吃荞面。          

旧时,妇女们要亲手缝制寒衣,送给远方的亲人。如亲人已去世,就用纸做成寒衣,在这一天到坟前烧掉,所以叫寒农节。据说这个节日来源于孟姜女千里寻夫的传说。   

即墨在十月初一的前一天,由家长率领儿孙们到祖坟添土。添土不用筐篓,要用衣服兜着,兜的土越多,族里人丁越兴旺。节日当天,则由旅长带领家族中的男姓,抬着食盒、大方桌和丰盛的供品(20至30个大碗),逐个到坟莹前祭拜,叫上大坟。现已改为一家一户携带少量供品(一般是饺子)上小坟了。    如今,十月初一上坟烧纸、烧寒衣的习俗已淡化,许多人特别是城里人,只是到坟前默哀或献上一束鲜花,来怀念逝去的亲人。

过去,十月初一还是长工的下工日,所以又叫散工节。雇主要在这一天设筵犒劳雇工、清算工钱,宣布是否继续留用,留下自叫打冬或"打冬活。   

到十月初一,坡里的庄稼都已收打完毕,即墨、崂山、平度、胶州、胶南、莱西都有十月一净坡和十月一坡了(净)场光的俗谚。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