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祭奠鲜花 > 正文

壮族和彝族风俗习惯?选择项:插花节;踩花山

2024-01-02 16:41:23  来源:网络   热度:

壮族和彝族风俗习惯?选择项:插花节;踩花山

插花节是颇具特色的彝族传统节日,以云南省大姚县政府举办的节庆活动尤为隆重盛大,每年农历二月初八,当地彝族群众把从山中采回马樱花等鲜花,插在房门、农具等地方及一些神位上。人们身着节日盛装在昙华山中欢聚一起唱歌跳舞,举行祭花活动,并且互相插戴马樱花,表示美好祝愿,祈祷人寿年丰。另外,布朗族插花节即泼水节。

花山节又叫“踩花山”,是苗族的传统节日。农历正月初二至初七,是云南屏边、蒙自,河口等地苗族人民一年一度的“踩花山”节。“花杆”是踩花山节的重要标志,一般选择挺直高大的青松或柏树,扎以鲜花,彩旗。定花村的人是大家公认的“好心肠的人”。这人必须在节日的第一个早晨,趁太阳出山以前把花杆竖好。

如果有人落入了水中该怎么办

汉代时,民间便开始向织女乞巧了,不但祈求心灵手巧,还祈求得到财富、早日有美满甜蜜的婚姻和得子。

传说织女的手艺极巧,能织出云彩一般美丽天衣。为了使自己也能拥有织女一般的巧手, 在少女之间,遂发展出了“乞巧”的习俗。 乞巧的习俗大约早在汉代就形成了。乞巧用的針就分双眼、五孔、七孔、九孔之多。七夕晚上, 手拿丝线,对着月光穿針,看谁先穿过就是“得巧”。

另一种丟針卜巧的方法,是在七夕的中午 ,放一盆水在太阳下曝晒,过了一段时间后,空间中的尘土就会在水面上结成一层薄膜。 这时把针丟在水裏,有了薄膜的支撐,針会浮在水面上。再看看水中所呈現的針影,如果成为云彩、花朵、鸟兽之形,就是得巧。反之,若呈現细如线、粗如槌的影子,就是未能得巧。

月下盟结,穿针引线

胶东地区,有祭拜七姐神的习俗,年轻女子常喜欢在七夕节着新装,聚一堂,月下盟结七姐妹。有的还唱“天皇皇地皇皇,俺请七姐姐下天堂。不图你的针,不图你的线,光学你的七十二样好手段。”还竞赛穿针引线,争得巧手之名。

漂针试巧

七月七日,为“女节”。少女咸以盂盛水向日,中漂针,照水中之影,以试巧,复陈瓜果,争相“乞巧”。

种巧菜作巧花

山东荣城有两种活动,一种是“巧菜”,即少女在酒杯中培育麦芽,一种是“巧花”,也是由少女用面粉塑制各种带花的食品。

结扎巧姑 种豆苗青葱 占卜巧拙 穿针走线 剪窗花

陕西黄土高原地区,在七夕节的夜晚也有举行各种乞巧活动的风俗,妇女们往往要结扎穿花衣的草人,谓之巧姑,不但要供瓜果,还栽种豆苗、青葱,在七夕之夜各家女子都手端一碗清水,剪豆苗、青葱,放入水中,用看月下投物之影来占卜巧拙之命,还穿针走线,竞争高低。同时还举行剪窗花比巧手的活动。

净水视影定验巧拙

江苏一带的乞巧活动是取净水一碗于阳光下曝晒,并露天过夜。即捡细草棒浮于水中,视其影来定验巧拙。也有许多年青女子采用小针看水底针影来应验智愚的。其他地区的汉族也多采用这种方式来应验巧拙智愚。

用蜘蛛乞巧

浙江、安徽等地用蜘蛛乞巧的方式:在小盆或小盒中放入蜘蛛,次日晨看其结网的疏密来定巧拙。如果蜘蛛还在瓜果上结网,也意味着智巧的到来。及以小蜘蛛贮盒内,以候结网之疏密,为得巧之多少。

接露水

浙江农村,流行用脸盆接露水的习俗。传说七夕节时的露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种生求子

种生求子是七夕节中旧时的习俗,实际上是生育信仰之一种。在节日前利用若干种植物,如小麦、绿豆、小豆、碗豆等,放在器皿浸水,生芽数寸后,于七夕即日用红蓝彩线束扎起来,作为一种得子得福的象征。还用蜡塑各种形象,放在水上浮游。

树液洗头发 花草染指甲

许多地区的年轻姑娘,喜欢在节日时用树的液浆兑水洗头发,传说不仅可以年青美丽,而且对未婚的女子,还可以尽快找到如意郎君。用花草染指甲也是大多数女子与儿童们,在节日娱乐中的一种爱好,也与生育信仰有密切的关系。

七夕储水 红头绳七个结

广西某些地区有七夕储水的习俗,认为双七水洗浴能消灾除病,体弱多病的孩子,也常在此日将红头绳结七个结,戴在脖子上,祈求健康吉祥。

吃巧食

七夕节的饮食风俗,各地不尽相同,一般都称其为吃巧食,其中多饺子、面条、油果子、馄饨等为此节日的食物。吃云面,此面得用露水制成,吃它能获得巧意。还有许多民间糕点铺,喜欢制一些织女人形象的酥糖,俗称“巧人”“巧酥”,出售时又称为“送巧人”,此风俗在一些地区流传至今。各种巧食做成后,都要陈列到庭院中的几案上,好象要请天上的织女来品评。然后大家一面观赏着遥远的夜空,一面吃着各种巧食,认为这样会使人变提灵巧。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