蝈蝈和蛐蛐 时代背景
济慈(1795—1821),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出身卑微,少年即成孤儿,生活贫困,做过医生助理。自幼喜爱文学。1817年出版第一部诗集《诗歌》,其中有名篇《蝈蝈与蛐蛐》,从此斩露头角。他在短促的一生中留下不少著名的诗篇,如颂诗中的《夜莺颂》《希腊古瓮颂》《秋颂》《忧郁颂》,十四行诗《白天逝去了》等。
他的诗想象丰富,绚丽多彩,诗中有画,色彩感和立体感强,具有一种永恒的美,一如温柔、清丽而又梦幻般恬静的月光,洋溢着进步的自由精神和人类的崇高理想。他主张诗人以“美的梦幻”“自由的想象”进行创作,表现“永恒的美的世界”。他的诗对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诗人、后来的唯美派诗人以及20世纪的意象派诗人都有很大影响。诗人25岁宏才初展时,就不幸与世长辞。他留下的墓志铭是:“这里安息着一个把名字写在水上的人。”
济慈(John Keats,1795~1821)是英国19世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拜伦、雪莱并称于世。他出身低微,家道清贫,父亲是伦敦一家马房的饲养员。不到十五岁时,父母双亡,他和两弟一妹全赖亲友接济长大成人。由于生活窘迫他不得不中途辍学,跟艾德芒顿的一个医生当学徒。但济慈自幼酷爱文学,终于使他弃医从文,开始了他才华横溢但极其短暂的创作生涯。1818年,他23岁,发表长诗《安狄米恩》,受到保守派文人的攻击。此后陆续发表长诗《伊莎贝拉》《圣艾格尼斯前夜》和著名的颂诗《希腊古瓷颂》、《夜莺颂》、《秋颂》等。1818年夏开始创作以古代神话为题材的《海披里昂》,未完成。1821年死于肺病,年仅25岁。雪莱在悼念济慈的挽歌《阿东尼斯》中,把他比作“一颗露珠培养出来的鲜花”。
■济慈的碑文■
济慈一生追求诗人的尊名,早就幻想能在死后跻身于英国伟大的诗人之列,但他在自己最后的长诗中竟亲手褪去“诗人”这项桂冠。他说:“我感觉自己不是诗人,就像当苍鹰飞出巢时,秃鹫觉得自己不是鸟一样。”他在《睡与诗》中立誓追求“更崇高的生活”,并希望有十年时间来实现这一心愿,可是十年之半还未到,他就离开人世,美好的心愿不得不付之东流。而且他认为自己的诗仅仅停留在“睡”的境界,还未真正进入“诗”的境界。因此,他认为自己不配称“诗人”,而只是一个“梦想家”。这是济慈在搁笔前对自己的无情解剖,是痛感自己心愿未成而在诗神面前的沉痛忏悔。基于这种痛苦的心情,他让人在自己的墓碑上刻下这样一行话:“这儿躺着一个名字用水写成的人。”意思是,他对人世无多大贡献,让人们很快地忘记他。然而,人们并没有忘记济慈,他以不断追求美的诗篇,完全证实了他是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声名将流传千古,他的名字将永垂不朽。
■济慈的诗■
《夜莺颂》是济慈最著名的颂诗之一。夜莺在自然界无拘无束地自由飞翔。她像“轻翘的仙灵”,放开歌喉鸣唱。但是此时的英国社会却充满“疲劳、热病和焦躁”,因此诗人急于“展开诗歌的无形羽翼”,“悄然离开尘寰,和你(夜莺)同去幽暗的林中隐没。”
《希腊古瓷颂》通过对古瓷上一个图案的生动描绘,表达了他的“美即是真,真即是美”的美学思想。这个图案刻画的是一对青年在浓密的树荫下互诉衷情的场面:英俊的少年以笛传情,“它给灵魂奏出无声的乐曲”,羞涩的少女含情脉脉,沉醉于爱情的幸福之中。
《秋颂》是金色的秋收季节的美妙赞歌。第一节对秋天的绚丽姿色进行了生动的描绘。第二节以“秋”寓人,渲染了收获季节的农村田园般的景象。第三节绘声绘色地描写秋天的各种鸟虫的鸣啭啼唱,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给人一种春天的活力和盎然向上的感觉。
《伊莎贝拉》是济慈的长篇叙事诗,取材于薄伽丘的一篇故事,记叙一场特异的爱情悲剧。诗人描述和歌颂的是真纯的、湛深的、至死不渝的爱。他说:“真正爱情的少量甜蜜可以抵消许多苦涩。爱情既温顺又激烈。爱决不死而长在,是永生的天神。”
■济慈的美学思想■
济慈是一位热爱生活,热爱艺术,追求美的诗人,常在诗中明显地流露出对美的崇拜。雪莱在《阿童尼》中说:“他本是美的一部分,而这美啊,曾经被他体现得更加可爱。”对美的崇拜贯穿着济慈的平生,他是一道声音,美通过这道声音表达了它自己。
济慈对美的追求主要体现在诗歌中,而首先又体现在对诗歌的态度上。他把诗歌看成自己的生命。在致友人的书信中说:“我发现没有诗——永恒的诗,我没法活下去,半天不成,整天更不成。”他在逝世前还说:“诗是我所关心,我为之活着的唯一目标。”为了写诗,他毅然放弃了可获温饱的医生职业,选择了诗歌创作。
他对美的追求主要表现在歌颂自然与艺术的诗中,而且在追求美的同时也进行着对丑的斗争,批判教会,反对侵略战争,抨击反动当局。他所追求的美有两种境界。第一种是想象在艺术与自然中创造出来的一个纯美世界,第二种是表现社会生活,反映大众疾苦,赋予诗歌以更深刻的内容。
济慈的抒情诗是一曲清新优美、和谐悦耳的美的颂歌,对丑的鞭挞和对美的追求构成了他抒情诗的基调。他的抒情诗敢于针砭时弊,暴露社会的脓疮,最大特点就是强烈的可感性,澎湃的激情溢于言表,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另一特点是意境的新奇性,凭借想象进入假设的境界,注重诗歌的绝妙构思和新颖意境。
■济慈的人格魅力■
对于济慈的诗歌,评价历来各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少资产阶级评论家把他奉为“为艺术而艺术”的典范,是唯美主义的大师;也有的把他作为颓废派的先驱,断言他对任何社会利益都是漠不关心的。实际上,济慈是一个为进步社会的理想所鼓舞的伟大诗人。他那一篇篇精湛而优美的诗作都反映了他对现实的不满,闪耀着他热爱自由的光辉,抒发了他对未来的憧憬。他是一个真正无愧于世的积极浪漫主义诗人。
《蝈蝈和蛐蛐》的理解跟时代背景没有太大的关系,主要是对大自然的热爱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