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和元宵节的时间起源习俗和相关诗文
春节和元宵节的时间起源习俗和相关诗文
时间: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
起源:春节的历史很悠久,传说早在新石器时期尧舜时就有过“春节”的风俗。 关于“春节”的起源,有一种传说是: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兽。“年”,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特定的一天(就是现在的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里一片匆忙恐慌景象,没有人理会他,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那老人把胡子撩起来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赶走。”老婆婆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半夜时分,“年”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打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许诺的过程。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摆“旺火”、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广泛流传,成了我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正月习俗:
小年祭灶:灶君,在夏朝就已经成了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祭灶时要设立神主,用丰盛的酒食作为祭品。
除夕守岁:守岁是从吃年夜饭开始,一夜不睡,以迎候新年的到来。从掌灯时分入席,一直要吃到深夜。
初一拜年: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初二回门:口门禁忌回门又称“归宁”,亦即“回娘家”。回娘家尤其是新婚夫妇有很多禁忌和讲究。 初三老鼠娶亲:正月初三晚上是“老鼠娶亲”的大日子,晚上尽量提早熄灯就寝,不打扰老鼠娶亲。
初四三羊开泰:在老皇历中占羊,故常说的“三羊(阳)开泰”乃是吉祥的象征,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间的日子。
初五迎财神:俗称破五。这一天,许多地方时兴一种叫做“赶五穷”的风俗。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
初六送穷:就是祭送穷鬼(穷神),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
初七人日出游:女娲造人时,第七日造出了人,因此,汉民族认为,正月初七是人的生日。
十五闹元宵: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点起万盏花灯,携亲伴友出门赏灯、逛花市、放焰火。
相关诗词: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 玉楼春 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沈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拜年 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田家元日 唐 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唐 孟浩然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春节看花市〔林伯渠〕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队列,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董必武〕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
新年有感〔钱来苏〕
金瓯何事告凋残,此责当涂敢自宽。
遥望中原烽火急,狂流一柱在延安。
满地疮痍不忍看,三边耕织有余欢。
勤劳无逸能兴国,士马腾欢敌胆寒。
甲午元旦〔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人在蛇口,去龙岗区葵涌镇延安路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坐几路车
宜 #yí
【释义】①适合;适当:适宜|合宜|气候宜人|因地制宜。②应当;应该:事不宜迟|宜加小心。③姓。
【宜人】 #yírén 适合人的需要和心意。
〖例句〗西双版纳景色宜人,是个旅游胜地。
===================关于这个字的更多的信息=================
宜 <形>
(会意。从门之下一之上。甲骨文字形。象屋里俎上有肉的形状。本义:合适;适宜) 同本义
宜,所安也。――《说文》
宜,事也。――《尔雅》
宜得其所也。――《苍颉篇》
君子宜之。――《诗·小雅·裳裳者华》
宜其室家。――《诗·周南·桃夭》
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宜矣,是适宜的了,是应该的了。)――《吕氏春秋·察今》
又如:宜子(女子富有生育能力);宜民(使民众安辑);宜时(适时);宜春(适宜于春天)
宜 <名>
煮熟可吃的肉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诗·郑风》
祭名。祭祀土地之神
宜yí
⒈适当,合适:适~。因地制~。
⒉应该,应当:事不~迟。~粗不~细。
⒊当然,无怪:~其无往而不利也!
蜿蜒 :
wān yán
1.亦作蜿蜑。亦作?蜑。 2.龙蛇等曲折爬行貌。 3.萦回屈曲貌。
纷 #fēn
【释义】 ①众多;杂乱:纷乱|纷飞|纷繁|五彩缤纷。②矛盾;冲突:纷争|纠纷。
【纷纷】 #fēnfēn①多而杂乱:议论纷纷|大雪纷纷。②接二连三地。
〖例句〗同学们纷纷向灾区小朋友捐献图书和文具。
【纷纷扬扬】 #fēn fēn yáng yáng 雪、花、叶等飘洒得多而杂乱。
〖例句〗大雪纷纷扬扬地下着,天和地连在了一起,白茫茫一片,分不出哪是天,哪是地。
【纷纭】 #fēnyún 言论、事情等多而杂乱:众说纷纭。
〖例句〗在事情未查清楚之前,人们都在猜疑、议论,众说纷纭。
【纷至沓来】 #fēn zhì tà lái 指接连不断地到来。
〖例句〗新商场举办开业让利活动,顾客们纷至沓来,争相购物。
===================关于这个字的更多的信息=================
纷 <名>
(形声。从糸,分声。从“糸”,表示与线丝等有关。本义:马尾韬,扎束马尾的丝麻织物)
同本义
纷,马尾韬也。――《说文》。段玉裁注:“韬,剑衣也。引申凡为衣之称。《释名》曰:‘纷,放也,防其放弛以拘之也。’”
旗上的飘带
青云为纷,虹霓为缳。――汉·扬雄《羽猎赋》
又如:佩纷(佩饰丝带)
花边
次席纷纯,左右玉几。――张衡《东京赋》
祸乱;灾难
唯天轨之不辟兮,何纯絜而离纷!――《汉书》
争执;纠纷
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史记·滑稽列传》
又如:纷
纷 fēn
⒈众多,杂乱:~至沓来。~杂的声音。~乱的人群。
【纷纷】
①人或事物接二连三地:~ ~响应献血。
②既多又杂乱:议论~ ~。落叶~ ~。
⒉争执:~争。排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