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怀念父母 > 正文

爸爸去世了,可是很想他怎么办?

2023-01-08 08:46:01  来源:网络   热度:

一、爸爸去世了,可是很想他怎么办?

我爸爸是肝癌去世的,很急,从发现得病到去世只有四十三天,最让我痛苦的是当时我刚刚生完宝宝,所以家人都瞒着我爸爸已经病重的消息,就在我傻傻的等着爸爸出院时,等来的却是爸爸去世的消息,你想想我会是什么样的心情?那段时间想念、内疚、自责一直紧紧纠缠着我!真的让我痛不欲生!163的我瘦的只有78斤,可以说我每时每刻都忘不掉我的爸爸!

甚至在漆黑的夜里我独自走进爸爸的书房,静静的坐在写字台前,我当时的想法就是期盼能看见爸爸的鬼魂,每次做饭的时候,我都会想爸爸会不会喜欢这道菜?可以说我的爸爸虽然去世了,但是他却没从我的脑海里走出去,这样的思念折磨了我好几年。

直到有一天,我老公对我说:我给爸选了一块墓地,风景很好,明天领你去看看吧!

第二天老公领着我去看了墓地,风景真的很好,墓地建在一座山上,山下面是一个非常大的水库,整个墓地被苍松翠柏围绕着,那天天气特别晴朗,阳光洒满整个山坡!

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然后就把爸爸的骨灰从殡仪馆取回来安葬在墓地了,然后我就放下了!是真的放下了!想起爸爸也不再是泪水涟涟的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自从把爸爸迁到墓地,我就从哀伤里走出来了!

二、谈谈我的70后父母

  我想告诉你他们平凡又特别伟大的故事,准备好了吗?

  “女儿别急慢慢吃,锅里还有。”

  ……

  夏天凉快的棉质裙子短袖,冬天暖和喜庆的棉衣棉裤,还有当时城里最为流行的走路一闪一闪断断续续亮着红光的波波鞋。

  母亲笑笑点头答应会的,却依然在礼拜天回家看见桌上摆着我爱吃的香蕉苹果,书桌放着一瓶钙片和半杯鱼肝油泡水的玻璃杯,厨房忙碌着做我爱吃的红烧鱼,吃饭时习惯性地挑出鱼眼睛轻轻夹到我碗里。

  母亲从未羡慕过“别人的家长”,她也从不拿我和“别人家的孩子”论长短做比较。

  她右手举着红色雨伞,左手挽着父亲手臂进了家门,两把唢呐吹着,这个婚礼和他们身上穿的军绿色衣服一样朴素平和。

  半个月以来母亲都是在父亲面前笑容满面,医生拆线后握着父亲左手哭了很久。

  爸妈!感谢你能把我带到这个世界上,赐予我聪明的脑袋健全的身体,还给我完整幸福的家!

  伟大的70后!愿你们腰杆笔直继续大步流星往前走!

 

 

 

三、此文,献给慢慢变老的70后

01

有人说:“70后的人,消失在朋友圈里了。”

刚开始,我还不以为然。怎么70后就不能发朋友圈啦?但是后来,我发现70后的人,真的很少发朋友圈了。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一晃就到五十岁的年纪了,还发什么朋友圈?连现实生活中的朋友,都在做减法了。越来越不喜欢社交,懒得出门,懒得聚餐。

我想,要是我们小时候,也有微信朋友圈,我们会发什么呢?一把木头枪、一台黑白电视、一片绿油油的菜地、一条清清的小河、一朵早晨盛开的喇叭花、一群跳皮筋的女孩子、一把野果......

偶尔,在朋友圈里,看到一些老物件,总能激起太多的回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也变得多愁善感了。

忽而回头,青春不见了,留下来的,是长吁短叹,是生活的压力。

“每天叫醒自己的,不是闹钟,而是压力”,这就是生活。

02

70后,似乎苦日子永远过不完。

我们生于上世纪70年代。那是一个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

很多70后,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祖祖辈辈都是农民。 从小,我们就意识到了什么的“贫寒”,知道了什么是“辛苦”。

那时候,我家住在一个小山窝里。父母靠种水稻为生,为了供养孩子读书,母亲养了五六头猪。父亲一天到晚都扎在稻田里,母亲天天围着猪栏转,似乎永远都有忙不完的事情。

即便父母披星戴月地劳作,家里依旧很穷。

幸运的是,不管家里多穷,我们的生活是无忧无虑的。“少年不知愁滋味”,那时候的我们,每天打打闹闹,过得很开心,很满足。

村口的空地,是我们的游乐场。玩伴们聚集在一起做 游戏 ,很多 游戏 ,都是自己发明创造的,玩具也是自己动手做的。

上学的日子,也很轻松。父母并没有逼着我们考第一名。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要是读书不行,那就回家种地吧。”

有一次,我和大哥一起挖土。父亲看着我们,笑了:“这姿势很标准,以后是挖土的高手。”

父亲表扬我们挖土很厉害,却从来不在乎我们的学习成绩。

五六年级和初中的时候,我们多半要读寄宿,过上了背米带菜上学的日子。学校食堂里,只负责蒸饭,我们自己从家里带菜。

一罐腌菜,要吃一个星期。

很多学生,从家里到学校,要走二三十里路。但是我们不怕苦,翻山越岭的速度很快。

如果说,小时候的我们,是苦得像黄连,那么我们走上 社会 之后的一段时光,就比黄连还苦。

70后的人,长大后,一些人在体制内混,一些人在工厂里混,还有一些人靠自己创业或者在农村种地。漂泊在外的人居多。

初中时,我们班有四五十个同学。 初中毕业那年,三十多个同学去东莞打工,两个同学考上了中专。人生的路,就此真正开始了。

现如今,很多70后的人,都进城了。曾经,成为城里人,是我们的梦想,现在,也算是梦想成真了吧。

03

70后,芳华已逝,压力还在。

人到中年,说老不老,谈死太早。

70后的我们,青春已经不见踪影了,但是我们必须保持年轻的心态,没有资格活得“老态龙钟”。

上有老,下有小,这就是我们的真实生活。父母需要照顾,儿女需要读书,自己需要买房买车,所有的麻烦,都集中在“钱”上。

70后的父母,多半没有职工养老金,谈不上退休,甚至连几万块钱存款,都没有。父母的养老问题,该何去何从?

也许,一个月拿一千块钱给父母,说起来是小事。可是,日积月累,就真的不是一笔小数字。如果自己失业在家,那么赡养父母的问题,就更加突出了。

“百善孝为先”,不管父母给予了我们多少,留下了多少财富,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不管压力多大,依旧要自己扛着。

儿女读书,并不像我们小时候那样――自己想办法,而是靠父母做铺垫,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

一个孩子,上学期间的所有费用加起来,应该要几十万吧。如果孩子学特长的话,那就开支更大了。

前天下午,遇到了校友张梅。她说:“真的不应该生二孩。”

张梅今年四十五岁,在一家事业单位上班,大儿子上高中了,小儿子还是三岁多。以后的日子,怎么熬?她很为自己担忧。

青春不在了,但是压力还在。毕竟,我们还没有到退休的年龄。

04

70后,别把自己逼得太紧,要学会爱自己。

如果你认真算一算,你会发现,自己也要准备退休的事情了。一个人总不能一直年轻,总有一天会干不动的。

有的人,把老家的房子翻修了一下,或者建了小洋楼。等自己老了,就回老家去,屋门口种花,屋后种菜,过“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日子。

作为农村出生的人,根在农村,始终还是要回去的。起码自己有一种落叶归根的想法。

有的人,费尽周折,自己准备了养老金,还准备了一笔存款。更多的人,这两样东西,都没有准备好,现在还承受着房贷和创业的压力,身上一分钱都没有。

如果要在城里养老的话,必须要有房子。

为什么很多70后的人,买两套房子,就是准备一套给自己,一套给儿女。儿女长大了要分家,总不能一大家子人,天天在一个屋子里生活。人多了,家里会很热闹,也会有很多矛盾,无法安宁。

70后,其实是慢慢燃烧殆尽的烟火。

一路熬过来,好不容易熬出了一点点名堂,但是以后的日子,还要熬。

总要学会给自己减压,寻找人生的出口。不管怎样,我们已经改变了很多,问心无愧就好。

心安是福, 健康 是福,钱多钱少,都要学会服老,不能把自己逼得太紧了。

人生,总会苦尽甘来。

作者:布衣粗食。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