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刘备一生的功绩?
一、概括刘备一生的功绩?
刘备的招贤纳士在三国里首屈一指 仅次于曹嵩之后身份的曹操和拥有四世三公身份的袁绍。
为白手起家第一人。执政上平衡荆州派系 益州士族 跟随流浪的旧势力的利益分配做得很好 自荆州至汉中的攻略很成功 攻益造成的民众伤亡甚至极小 称帝 延续汉室数十年 临死留言 马谡不可大用 识人之准当世第一二、雍正的一生有什么功绩?
一、整饬吏治
康熙末年,官场贪污腐败成风,社会风气日益败坏,国库空虚。雍正皇帝即位伊始就说:“朕在藩邸四十余年,凡臣下之结党怀奸,夤缘请托,欺罔蒙蔽,阳奉阴违,假公济私,面从背非,种种恶劣之习,皆朕之深知灼见可以屈指而数者,较之古来以藩王而入承大统,如汉文帝辈,朕之见闻更过之。”对贪污行为严惩不贷,其抄家追赃的手段也是雷厉风行,成就了“雍正一朝,无官不清”的官场氛围。
二、整顿财政
摊丁入亩,即废除人头税,改为按土地多少收税,这样极大地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同时也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增加了自由劳动力,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火耗归公,此举集中了征税权利,减轻了人民的额外负担,增加了财政收入的同时,还起到了整治贪污腐败的作用,一举两得。
三、设立军机处
雍正七年,正式设立军机处,军机处的大臣由皇帝挑选,由内阁大臣兼任,他们直接听命于皇帝,跪受笔录,他们的活动都是在皇帝的监督下的,旨意完全是按皇帝的话记录的。此举加强了中央集权,真正的集权力于一身,总理天下庶务,这也标志着清代君主集权发展到了顶点。
四、平定西北叛乱
雍正即位初年,罗布臧丹增叛乱,雍正任命年羹尧为抚远大将军,兵分三路,一举平定西北叛乱。平定叛乱之后,雍正重新划分了青海和蒙古游牧边界,从此青海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行政单位,垫定了西北稳定的局面。
五、改土归流
雍正帝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改土归流的改革。雍正四年,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取消了土司,改派可以随时任免的流官。改土归流对于减轻对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压迫和剥削有帮助,对清朝实施全国性的统治和国家的统一有重要意义,但清朝在推行改土归流时过度强调使用武力,对一些地区的反抗采取了残酷的武力镇压,也给西南部分少数民族带来了灾难。
六、强化密折制度
雍正帝扩大密折的范围和内容。密折起源于康熙二十年,密折有助于皇帝更好地了解下情,掌握动态,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有效地实施统治。为充分发挥密折作用,雍正帝把递密折的范围扩大到布政使、按察使、学政等,内容则扩大到生计、风俗等方面。这也加强了中央集权。
七、秘密建储制度
由于雍正皇帝亲身经历了康熙末年有名的“九王夺嫡”,所以他深知建储的重要性,这个方法彻底避免了康熙末年皇子竞争皇位引发激烈竞争的局面,此方法也一直被其后世延用。
八、废除贱籍
贱民,即没有户籍,不属于士农工商之列,不能读书,不能做官,只能生生代代为奴。雍正皇帝彻底废除贱籍,在一定程度上,赢得了民声,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九、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
政策是指官员地主也必须缴纳赋税,即废除他们免税的特权。此举牺牲了官绅的利益,但却巩固了王朝的统治,加强了清政府的统治,促进了清政府统治的稳定。
十、对俄政策
雍正五年,雍正帝派遣策凌为首席代表与俄国签订《布连斯奇条约》,第二年又签订了《恰克图条约》,这也是中俄《尼布楚条约》的补充,划定了清俄中段边界,稳定了清俄边界局势,促进了清俄边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贸易。
三、关羽的一生有什么功绩?
1、万军之中取敌上将首级,胜利
《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
2、南郡之战,断绝北道,胜利
关羽带兵绝北道一战发生在赤壁之战之后的周瑜攻取南郡期间,此战役在在《三国志·魏书》中倒是多出处提到。
《李通传》:“(刘备)别遣关羽绝北道。通率众击之。”
《徐晃传》:“(徐晃)又与满宠讨关羽於汉津。”
关羽在这次战役中断绝北道,成功阻止来自北方的援军,使周瑜可以成功攻下南郡。
3、襄樊之战,击溃曹仁,胜利
汉中之战时期,曹操已派征南将军曹仁屯驻荆州北部的樊城,征讨荆州守将关羽[1]。结果因关羽强盛,不堪徭役的荆北宛城吏民,纷纷起义,南附关羽。当时,孙权进攻合肥,曹操的大军大都驻守在淮南防备吴军。扬州刺史温恢却认为:“此处虽然有敌军,却不值得担忧。现在水势刚上涨,征南将军曹仁却孤军深入,关羽骁勇狡猾,只恐会有变故。”
果然镇守荆州的关羽,抓住战机,留南郡(治江陵)太守糜芳守江陵,将军傅士仁守公安(今湖北公安西北),自率主力北攻襄樊。镇守襄樊的征南将军曹仁抵挡关羽不住,仅剩数千败兵,被关羽围困在樊城中。
4、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胜利
曹仁被关羽围困后,曹操派左将军于禁统领七支精兵援救,时天降大雨,汉水泛滥,平地水深数丈,于禁所率七军被大水所困,将士纷纷往高处避水。而关羽对此早有准备,提前将荆州水军开到前线,等到洪水来临,便乘势坐大船向于禁发起攻击。于禁走投无路,率领魏军吏士向关羽投降,立义将军庞德死战不降,被关羽斩首,关羽“以舟兵尽虏禁等步骑三万送江陵”。于禁与张辽、乐进、张郃、徐晃并称为魏国的五子良将,而五子之中,“于禁最号毅重”(《三国志·张乐于张徐传》),于禁也是曹操在世时期唯一授予假节钺,拥有代表君主,讨伐四方,斩杀下属等至高权力的大将。至于庞德的勇名尚在马超之上,三国正史明确记载:“(庞德)每战,常陷阵却敌,勇冠腾(马腾)军。”于禁全军被俘,庞德被杀,使关羽之名威震华夏,中原各地的叛民群盗都纷纷响应关羽,在许都以南,处处都有叛军与关羽遥相呼应,遭到曹孙秘盟夹击,兵败于禁兵败后,曹操遣徐晃率领第二批援兵,南下为曹仁解围。同时派人通使孙权攻打关羽后方。孙权当即任命吕蒙为统帅偷袭荆州,同时写信给曹操,请求不要泄漏消息,使关羽有所防备。
曹操乃令徐晃将孙权的书言用箭射入围城之内和关羽军营中。樊城、襄阳的守军得到书信后,士气增长百倍,而关羽部队则军心动摇,关羽对是否撤兵犹豫不决。
徐晃由于所部多为新兵,不敢直接与关羽争锋,曹操打算亲自从洛阳南下解救曹仁,侍中桓阶建议曹操不要亲征,而是在远处作为外援,以显示我军尚有余力,如此曹仁内怀死争,外有强救,才能守死无贰者。曹操听从其建议,驻扎在摩陂(今河南郏县东南)就近指挥,又先后派遣殷署、朱盖等共十二营大军到徐晃那里增援,并召张辽等各路大军都回来解救樊城。徐晃有了兵力优势,又知后援不断,便不等张辽到来,就向关羽发起进攻。城内的曹仁也趁机杀出,与徐晃里应外合,关羽兵败撤围而走,樊城之围遂解。
5、夺回荆州之战,被吕蒙攻心战术击败
关羽得知荆州失守,立即撤军南回,并多次派使者与吕蒙联系。吕蒙每次都厚待关羽的使者,允许其周游城中,家家致问,带走家信。使者返回后,关羽部属私下向他询问家中情况,了解家门无恙,所受对待还超过平时,因此全都无心再战。等到孙权亲率大军抵达荆州,关羽军不战自溃,关羽在逃跑时被擒,和长子关平双双遇害。
四、求庞统一生的功绩?
庞统(179年-214年),字士元,谥号“文抢”,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出身于一户世代为医的家庭,因为喜欢读书,潜心学习经史子集,被誉为“半部论语”。
庞统一生的功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在政治方面,庞统曾经担任刘备的参谋和谋士,主张攻取益州,并成功地说服刘备在麋沸之战中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取得了胜利。他还为刘备撰写了《七略》,提出了建立霸业的思想。
2.在军事方面,庞统熟悉兵书,精通兵法,为刘备领导的蜀汉军队作出了贡献。如在葫芦谷之战中和法正一同谋划,击败了张郃。他还曾经向刘备提出了进攻东吴的计划,称要“平定江东,纳诸夏”,虽然这个计划最终没有实现,但显示了他的远大目光和勇气。
3.在文学方面,庞统不仅博学多才,更是一位文学家。他曾经先后写了《典论》、《难经》、《巴蜀论》等名篇,对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庞统虽然在建立基业方面未能成功,但作为蜀汉的奠基人之一,其政治、军事和文学方面的贡献深刻而丰富。
五、汉代冯唐的一生功绩?
冯唐
西汉的大臣
冯唐,西汉代郡(今张家口蔚县)人,西汉大臣,其祖父为战国赵国中丘人,他的父亲移居到了代地。
其以孝行著称于世,为中郎署长侍奉汉文帝。后被任命为车骑都尉,辅佐战事。汉景帝即位后,被任命为楚相,但很快被罢免。汉景帝去世后,汉武帝即位。当时匈奴犯边,帝广征贤良,虽然再次被举荐,可是已经九十多岁了,只能任命其子冯遂为郎。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冯唐
性别
男
籍贯
赵国中丘
人物关系
人物生平
文帝召见
冯唐的祖父是战国时赵国人。他的父亲移居到了代地。汉朝建立后,又迁到安陵。冯唐以孝行著称于时,被举荐做了中郎署长,侍奉汉文帝。
一次汉文帝乘车经过冯唐任职的官署,问冯唐说:“老人家怎么还在做郎官?家在哪里?”冯唐都如实作答。汉文帝说:“我在代郡时,我的尚食监高祛多次和我谈到赵将李齐的才能,讲述了他在钜鹿城下作战的情形。现在我每次吃饭时,心里总会想起钜鹿之战时的李齐。老人家知道这个人吗?”
冯唐回答说:“他尚且比不上廉颇、李牧的指挥才能。”汉文帝说:“凭什么这样说呢?”冯唐说:“我的祖父在赵国时,担任过统率士兵的职务,和李牧有很好的交情。我父亲从前做过代相,和赵将李齐也过从甚密,所以能知道他们的为人。”汉文帝听完冯唐的述说,很高兴,拍着大腿说:“我偏偏得不到廉颇、李牧这样的人做将领,如果有这样的将领,我难道还忧虑匈奴吗?”冯唐说:“臣诚惶诚恐,我想陛下即使得到廉颇、李牧,也不会任用他们。”汉文帝大怒,起身回宫。过了好长一会儿,才又召见冯唐责备他说:“你为什么当众侮辱我?难道就不能私下告诉我吗?”冯唐谢罪说:“我这个鄙陋之人不懂得忌讳回避。”
巧救魏尚
在这时,匈奴大举进犯汉朝,杀死北地都尉孙卬。汉文帝正为此忧虑,就终于又一次询问冯唐:“您怎么知道我不能任用廉颇、李牧呢?”
冯唐回答说:“我听说古时候君王派遣将军时,跪下来推着车毂说,国门以内的事我决断,国门以外的事,由将军裁定。所有军队中因功封爵奖赏的事,都由将军在外决定,归来再奏报朝廷。这不是虚夸之言呀。
我的祖父说,李牧在赵国边境统率军队时,把征收的税金自行用来犒赏部下。赏赐由将军在外决定,朝廷不从中干预。君王交给他重任,而要求他成功,所以李牧才能够充分发挥才智。
派遣精选的兵车一千三百辆,善于骑射的士兵一万三千人,能够建树功勋的士兵十万人,因此能够在北面驱逐单于,大破东胡,消灭澹林,在西面抑制强秦,在南面支援韩、魏。这时,赵国几乎成为天下的霸主。后来恰逢赵王迁即位,他的母亲是卖唱的女子。他一即位,就听信郭开的谗言,最终杀了李牧,让颜聚取代他。因此军溃兵败,被秦人俘虏消灭。
如今我听说魏尚做云中郡郡守,他把军市上的税金全部用来犒赏士兵,还拿出个人的钱财,五天杀一次牛,宴请宾客、军吏、亲近左右,因此匈奴人远远躲开,不敢靠近云中郡的边关要塞。
匈奴曾经入侵一次,魏尚率领军队出击,杀死很多敌军。那些士兵都是一般人家的子弟,从村野来参军,哪里知道“尺籍”、“伍符”这些法令律例呢?他们只知道整天拼力作战,杀敌捕俘,到幕府报功,只要有一句话不合实际情况,法官就用法律制裁他们。
应得的奖赏不能兑现,而法官却依法必究。我愚蠢地认为陛下的法令太严明,奖赏太轻,惩罚太重。况且云中郡郡守魏尚只犯了错报多杀敌六人的罪,陛下就把他交给法官,削夺他的爵位,判处一年的刑期。
由此说来,陛下即使得到廉颇、李牧,也是不能重用的。我确实愚蠢,触犯了禁忌,该当死罪,该当死罪!”
汉文帝很高兴,当天就让冯唐拿着汉节出使前去赦免魏尚,重新让他担任云中郡郡守,而任命冯唐作车骑都尉,掌管中尉和各郡国的车战之士。
冯唐易老
汉文帝后元七年(前163年),汉景帝即位,让冯唐去做楚国的丞相,不久被免职。汉武帝即位时,征求贤良之士,大家举荐冯唐。冯唐这年已九十多岁,不能再做官了,于是任用他的儿子冯遂做了郎官。
家族成员
关系
人物
备注
儿子
冯遂
字王孙,与司马迁友好
史籍记载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第四十二》[1]司马迁
《汉书·张冯汲郑传第二十》[2]班固
人物评价
司马迁:张季之言长者,守法不阿意;冯公之论将率,有味哉!有味哉!语曰“不知其人,视其友”。二君之所称诵,可著廊庙。书曰“不偏不党,王道荡荡;不党不偏,王道便便”。张季、冯公近之矣。[1]
班固:张释之之守法,冯唐之论将,汲黯之正直,郑当时之推士,不如是,亦何以成名哉?扬子以为孝文帝诎帝尊以信亚夫之军,曷为不能用颇、牧?彼将有激云尔。[2]
左思: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司马贞:冯公白首,味哉论将。因对李齐,收功魏尚。
王勃: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吕蒙正:李广有射虎之威,到老无封;冯唐有乘龙之才,一生不遇。
六、探索段家璠将军的一生和功绩
段家璠将军的成就
段家璠将军是清朝末年的一位著名将领,他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丰功伟绩。段家璠将军出生于一个军人世家,从小就接受良好的军事教育,因此在军事战术方面有着卓越的天赋。
段家璠将军的军事生涯
段家璠将军在参加抵抗外敌的战争中展现了非凡的军事才能,他不仅领导部队多次取得重大胜利,还在战场上表现出过人的智慧和勇气。在当时的军事界,段家璠将军被誉为军事奇才,深受部下爱戴。
段家璠将军的政治影响
除了在军事上取得辉煌成就外,段家璠将军在政治上也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积极参与国家政务,为清政府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治国方略和政策建议。在一定程度上,他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都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重大影响。
段家璠将军的晚年生活
在晚年,段家璠将军退居二线,但仍然为国家和军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直至去世,他都以国家利益为重,不遗余力地为国家的繁荣稳定而努力奋斗。
总的来说,段家璠将军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的一生和事业都值得我们细细探究和铭记。
感谢您阅读关于段家璠将军的文章,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让更多人了解这位伟大将领的丰功伟绩。
七、诸葛亮一生功绩的概括?
参与了赤壁之战,帮助刘备夺取了荆州,是刘备有了落脚之地。
刘备死后他在笑谈之中便退了曹丕的五路大军。他南征孟获。解决了蜀汉的后顾之忧。
八、汉武帝刘彻的一生功绩?
汉武帝刘彻在位五十四年期间开疆拓土,巩固边防,广纳贤才,重用寒门。首创年号,改革立法,军制,官制,强化法度,设立太学,成立乐府,开辟丝绸之路,兴修水利,重视教育的功绩。
九、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对联?
关于诸葛亮生平事迹的对联:
1、
收二川,摆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设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按金木土交之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2、
五丈原前,点三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3、
七擒南渡,水面偏能用火攻布七星;
亲征南中,南蛮首领孟获七擒七纵。
诸葛亮”白帝城“被托孤:
蜀章武元年(221年)七月,刘备为夺回荆州,亲率大军伐吴。章武二年(222年)刘备兵败夷陵(今湖北宜昌);八月,刘备撤退至永安。
至章武三年(223年)二月,刘备病重,召诸葛亮到永安,与李严一起托付后事,刘备对诸葛亮说:“你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必定能够安顿国家,终可成就大事。如果嗣子(刘禅)可以辅助,便辅助他;如果他没有才干,你可以自行取度。”
诸葛亮涕泣地说:“臣必定竭尽股肱的力量,报效忠贞的节气,直到死为止!”刘备又要刘禅视诸葛亮为父。延至四月,刘备逝世,刘禅继位,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开设官府办公。
不久,再领益州牧,政事上的大小事务,刘禅都依赖于诸葛亮,由诸葛亮决定。本来南中地区因刘备逝世而乘机叛乱,诸葛亮因国家刚逝去君主,先不发兵,而派邓芝及陈震赴东吴修好。
蜀建兴三年(225年)春天,诸葛亮率军南征,临行前刘禅赐诸葛亮金鈇钺一具,曲盖一个,前后羽葆鼓吹各一部,虎贲六十人。
后诸葛亮深入不毛之地讨伐雍闿、孟获,诸葛亮采取参军马谡的建议,以攻心为主,先打败雍闿军,再七擒七纵孟获,至秋天平定所有乱事,十二月班师成都。蜀汉在南中安定并获得大量的资源,并且组建了无当飞军这支劲旅。经过长期积累,有了北伐的基础。
十、朱棣一生有什么杰出的功绩?
一,削藩迁都,
他是藩王造反,成功之后自然不会让别人走他的路,所以彻底削藩,然后迁都北京,以天子之尊,屯边守疆,也就是天子守国门。
这对明朝的延续是非常重要的。以中国的地理,一个强大的帝国必然是定都北方的。
二,支持郑和下西洋,大明航母舰队最远抵达非洲,可惜的是,这项事业没有深入长久,更没有成为地理开拓的一部分。不然,老四有可能就是千古第一帝。
3,巩固边疆,抗击元蒙,管理东北,建立贵州,控制西藏,联络新疆,巩固了中国的疆域。
4,组织编纂永乐大典,这部书共3.7亿字,是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标志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