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写给黄沾的对联?
一、金庸写给黄沾的对联?
1988年除夕夜,黄霑找来金庸证婚,与林燕妮举行了法律上没有效用的婚礼。金庸草拟婚书,更挥毫写了一副对联:“黄鸟栖燕巢与子偕老,林花霑朝雨共君永年。” 黄霑当众跪下求婚,林燕妮在半推半就下幸福地说了一句“我愿意。” 随后,黄霑是报章上登出两人结婚的喜讯。
二、金庸写给明星的结婚对联?
林青霞结婚金庸写的贺联 上联是:新郎新娘新被新房新郎娶新娘新新鲜鲜; 下联是:吉人吉事吉时吉地吉人办吉事吉吉利利。
金庸担任黄沾与林燕妮的证婚人, 还亲自题了一道对联送给一对新人。三、写给唐先生的情话?
唐先生,今天的阳光很暖,走走太阳底下,有种看见你的幸福!
唐先生坐在返校的公交上,我心绪万千,忽然间心酸汇集,难过将我湮没,时间又过了一天,时间一样的匆匆忙忙,身上数不尽的尘埃,繁杂的心事依旧,思念却还在蔓延,似乎窗外是呼啸而过的寒风,那就让它把对你的爱带去吧。捧花的我盛装出席,却依旧错过你。
四、写给鲁迅先生的挽联?
鲁迅在上海逝世,郭沫若当时在日本,惊悉鲁迅先生长逝的噩耗,非常悲痛,当晚写了(民族的杰作——悼唁鲁迅先生),并写有挽联: 方悬四月叠坠双星东亚西欧同殒泪; 钦诵二心憾无一面南天北地遍招魂 还有一个1936年鲁迅病逝,美国著名作家斯诺也曾与剧作家姚克联名悼念鲁迅: 译著尚未成书,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五、金庸先生的小说观看顺序?
金庸小说的观看顺序因人而异
射雕三部曲:《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三本可以按顺序看;
《飞狐外传》,《雪山飞狐》加上《鸳鸯刀》和《白马啸西风》可以连在一起看,虽然这两部可以算得上是独立的作品;
《天龙八部》,这是金庸巅峰的武侠,可以在你熟悉金庸笔法之后,静下心来看,绝对精彩;
《书剑恩仇录》和《碧血剑》,是金庸的最早期作品,相比于其他作品显得稍微稚嫩一点,书剑恩仇录,可以当第一部看,碧血剑可以放在倒数第二部读,以便连接到最后一本小说鹿鼎记;
《侠客行》,这个不太作要求,因为和其他作品关联不大,也是很幽默的一部中长篇小说,《越女剑》附在其后,这个可以在闲暇时间看一看,很幽默有趣的;《连城诀》也是如此;
《笑傲江湖》,也是金庸精彩的作品,地位可以和《天龙八部》相媲美,所以一定要熟悉金庸文笔之后,在细细品读。
总之,有关联的,可以一口气读完,没有关联的,可以之后再读;根据时间线读也是可以的。
六、金庸先生的封笔之作是?
金庸先生是中国最知名的武侠小说作家之一,留下了许多经典的武侠小说,其中以《鹿鼎记》作为其封笔之作最为广为人知。
《鹿鼎记》是金庸先生于1979年所出版的作品,是一部历史背景下的政治讽刺作品,以明朝时期的鹿鼎王朝为故事背景,通过主人公万历皇帝以及一系列奢华、荒诞、喜剧的表现手法,来揭示当时朝政的腐败和官场中的种种勾心斗角。这部小说不仅富有幽默感和社会关注点,也涵盖了多个人物并描写了丰富的情感线,成为金庸先生作品中的经典之作。
《鹿鼎记》在问世后广受好评,成为中国文学的经典作品之一。而金庸先生也在此之后宣布停笔,将其作为自己的封笔之作。
七、金庸先生最智慧的句子?
1.喜弈之人下了一局之后,不论是胜是败,事后必细加推敲,何处失着失先,何处过强过缓,何处该补不补,定要钻研明白,方得安心。
2.人生在世,会当畅情适意,连酒也不能喝,女人不能想,人家欺到头上不能还手,还做甚么人?不如及早死了,来得爽快。
3.为人切莫用欺心,举头三尺有神明。
八、写给柴先生的信柴先生是谁?
柴德赓先生,字青峰,浙江诸暨人,中学毕业于浙江省立一中(今杭州高级中学),民国年间陈垣先生在北师大历史系教授的得意弟子,历史学家。1955年由北师大调往江苏师范学院(今苏州大学),创建历史系并任系主任。《柴德赓来往书信集》收录478通书信、诗札,起始于1933年12月25日,收尾在1968年6月20日。
九、金庸先生的全部作品名字?
飞雪连天射白鹿, 笑书神侠倚碧鸳. 《飞狐外传》 《笑傲江湖》 《雪山飞狐》 《书剑恩仇录》 《连城诀》 《神雕侠侣》 《天龙八部》 《侠客行》 《射雕英雄传》 《倚天屠龙记》 《白马笑西风》 《碧血剑》 《鹿鼎记》 《鸳鸯刀》 武侠小说—— 《续鹿鼎记》 《碧血剑》 《鸳鸯刀》 《书剑恩仇录》 《神雕侠侣》 《侠客行》 《倚天屠龙记》 《飞狐外传》 《雪山飞狐》 《连城诀》 《天龙八部》 《射雕英雄传》 《白马啸西风》 《鹿鼎记》 《笑傲江湖》 现代小说—— 《大国者下流》 《《相思曲》与小说》 《围棋杂谈》 《韦小宝这小家伙》 杂文—— 《书的“续集”》 网友文集—— 《谈各国象棋》 《钱学森夫妇的文章》 《历史性的一局棋》 《快乐和庄严》 《康熙朝的机密奏折》 《月下老人祠的签词》 《袁崇焕评传》 《也谈对联》 《金庸作品集(三联版)序》
十、如何评价金庸先生的文笔?
黄沙大漠,碧海万里,缥缈昆仑,大侠挥手自兹去
风陵渡口,少室山头,神龙岛上,先生当现逍遥游
——这是听闻金庸先生仙去时我写的一个小对联。
刚开始读金庸的时候,就常有一个疑惑:凭什么要说香港是文化沙漠啊?最早读到的金庸小说是《笑傲江湖》。那都不能算是一本书了,只能说是残卷,没头没尾的繁体竖排版,从祖千秋在船上与病蔫蔫的令狐冲谈酒论杯开始,到令狐冲昏死过去醒来时已经身在少林结束。那一年我还没满10岁,已经读过一些书了,算是颇见过些世面的,但这一部分残卷读下来依然让我浑身是一种电击雷劈般的战栗感:居然有这样的故事,居然有这样的人!这个故事的开头在哪里,这个故事又将怎样结束?我着了魔一样在小伙伴中间到处找寻,隔壁毛大那里看到一部分残卷,楼上阮二那里也有一部分残卷。
原来这书是院子里某个复员兵大哥搞来的,传看的人实在太多了,大哥分配不过来,干脆就把一套书哧啦咔嚓的分成了若干部分,才勉强满足了院子里大大小小的小伙伴们趋之若鹜的阅读欲望。为了完整地读完它,我可是煞费苦心,用玩具贿赂过跟我同龄的小伙伴,也偷了父亲的香烟进贡给比我岁数大的小伙子,历时大约一个半月,总算是把《笑傲江湖》给从头到尾读了一遍。
阅读过程中,我和大部分小伙伴对那个“挥刀自宫”的情景大惑不解,有两个岁数大我们很多的哥们很认真地解释给我们听,听完之后我产生了好几天的不适感。尤为传奇的是,有个小伙伴差点在自己家里计划实施挥刀自宫,幸好他老妈及时看到,劈头盖脸一顿打,以为自己儿子中了邪。若干年后,每次聚会这小伙伴都会在酒后自称侥幸,引得大家伙一通爆笑。
金庸是集大成者,文字功底的韵味堪比英语世界的莎士比亚。我也一向用汉语世界的莎士比亚来推崇先生,在作品流传面影响力等各个方面,金庸确实可以比肩莎士比亚了
不少朋友都没法相信,像我这样熟读金庸的人,居然没有看过金庸的武侠剧。我之所以排斥武侠剧,是因为我坚定地认为,比起连续剧的画面来,文字能带给人的想象空间更大,也更愉快。第一次产生这种念头,就是在小伙伴家里看到了后来被金庸迷们奉为不可超越之经典的83版射雕。我看到的画面里,少年郭靖骑着小红马的景象,实在是没有办法跟小说里进行融合。在小说里,气势要宏大得多,奔腾的马群在苍茫的草原上,被一匹自由自在的火红野马给搅得乱了阵脚……成年以后我也看一些连续剧,但针对武侠尤其是金庸这一块,我是刻意地拒绝连续剧的。
现在连我的孩子都开始读《射雕》了。三十年前有幸得到先生大作点拨启蒙,想象力的壁垒被生生撞开一个窟窿,使我窥见了壁垒之外那无垠的世界。我很清楚正是这样的启蒙,让我内心那点灵性侥幸得以存活。三十年后,晚生庄重地把先生之作交给孩子,相信他们同样会有满满的收获。
(图一是为金庸先生写的一篇公号纪念文做的图,挽联自拟;图二是抄录先生《天龙八部》第三册十回的回目词牌破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