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参加葬礼时要送菊花?
为什么在参加葬礼时要送菊花?
多次参加葬礼,看到的都是白黄菊花,这是对死者高度的敬仰,高风亮洁,菊花鲜得亮艳干净,是对死者的爱念,一位老者去了,都要送花去悼念。
我给老婆婆做过五盆小花,为了做花,一壶水烧干了,还在炉上烧着,直烧得满屋烟气刚刚,才发现了,壶已经成黑色了。那是给婆婆做的花,精心的做好。是对婆婆的敬爱。也做尽了自己对她的思念。
那时还不知道买花,只觉得自己做才好。
几十年过去了,仍然不能忘记当时的情景 55棟也留下了那时的心情。菊花也是自己的心情。
以下是我对菊花的认知:
菊花花语中含有“怀念”的意思,菊花可以用来表达对某人的怀念,所以清明时节献上菊花。另:菊花常见的有黄色和白色两种,与其他的花卉相比,色调比较低沉,而我国的习俗,颜色不鲜艳的冷、淡色系的花一般都是用在丧葬上,所以菊花也大量用在丧葬上。
黄色的菊花代表着高雅的君子品格,而紫红色的菊花代表着热烈的生命,白色的菊花代表着对逝去者的尊敬菊花是中国传统名花。它隽美多姿,然不以娇艳姿色取媚,却以素雅坚贞取胜,盛开在百花凋零之后。
人们爱它的清秀神韵,更爱它凌霜盛开,西风不落的一身傲骨。中国赋予它高尚坚强的情操,以民族精神的象征视为国萃受人爱重,菊作为傲霜之花,一直为诗人所偏爱,古人尤爱以菊名志,以此比拟自己的高洁情操,坚贞不屈。
菊花在中国的花木文化中的地位颇重。早在东周,即有“九月荣菊”的记载,而屈原是以菊自比第一人,他在离骚中挥墨,形容自己“夕餐秋菊之落英”,且“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东风”。而真正菊文化的创始人是晋代陶渊明,这位“菊友”与菊花朝夕相伴以至于住处也“秋菊盈园”,他得菊境之深,古往今来无人能及。
唐代的孟浩然描绘了“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的乡村赏菊之境;其同时代黄巢的“满城尽带黄金甲”更是成为今人的谈资。到了宋代则是“酒家皆以菊花缚成洞户”的重阳盛景。明代诗人李梦阳“只今秋色里,忍为菊花来”和清乾隆帝的“枫叶梧青落,霜花堆白菊”都可见明清时菊风益盛。在《红楼梦》中的众首菊诗,更是牵肠之笔。
在这些菊花的篇章中,并没有丝毫与哀悼有关的笔墨。菊花的哀悼含义来自国外很少有人意识到,用菊花扫墓如同用玫瑰表达爱情一样,其实主要是“西俗东渐”的结果;而更少会有人知道,菊花是从中国遍及世界的。欧洲的词典上出现“菊花”一词,大约是17世纪末荷兰人在经商时将其从我国引入之后,18世纪菊花传入法国,而后19世纪中期又被引入拉丁美州,以致遍及全球。
参加葬礼有哪些禁忌?
参加葬礼或吊唁活动时,男女均应穿黑、蓝等深色服装,男士可内穿白色或暗色衬衣;关怀及安慰对于亡者的亲属很必要,一些过当的举动例如嚎啕大哭应避免,在措辞上也应注意,葬礼会场是肃穆的,吊唁者言辞应收敛,高谈阔论、嬉笑打闹都是对亡者及家属的不敬,说话压低声音,举止轻缓稳重,才能显出您的诚意和风度。 葬礼禁忌:忌参加丧礼的人,与亡者生辰八字相克:因「子午相冲,金木相克」的道理,如果亡者是子年出生的,那麽不论亡者的亲朋或好友,凡是午年出生的人,都不能参加送葬仪式。此外,孕妇、婴儿,也禁忌送葬,恐怕沾染到不祥之气。忌参加丧礼的人,与亡者生肖相克:在丧礼上,通常会贴有一张告示牌,说明有那些生肖是与死者的生肖相冲克,必须回避。有的还会在灵堂里放一盆水,给来参加丧礼的来宾洗涤,以去除不祥之气。忌入殓时啼哭,将眼泪滴在亡者身上:在举行入殓仪式时,亡者的亲友应当保持冷静。此时忌讳有人啼哭,否则会使亡者不忍离去,其魂魄将无法升天,而滞留丧宅。若因啼哭而不小心将眼泪滴在亡者身上,将使得亡者留恋人间,不得转世超生。忌七月时出葬:七月被一般民间视为鬼月,此时阴间的鬼门大开,许多鬼魂被流放到阴间来。若于七月出葬,可能会招引更多的鬼魂出现,鬼煞大作,对丧家更为不利。忌守丧期间剪发、剃胡须:根据民间的习俗,在家有丧事期间,其亲人不能剪发及剃胡须。一般人认为这是为了表示极度哀伤悲痛,以致于无法顾及修饰边幅。而其另外的用意,则是为了避邪,以不修边幅的模样,使自己跟平常看起来不一样,让亡灵鬼魂认不出来,以免受到侵扰。忌出葬时,抬棺者说「重」字:在出殡时,抬棺者应保持肃静,禁讳说到「重」这个字。若不小心脱口而出,可能会生出变故,如棺柩更重而更加抬不动,或是于行进间,抬捍断裂导致棺木掉落地上。忌带孝者观看建庙、婚嫁,或接触产妇及婴儿:因一般人认为带孝者身上带有不祥之气,所以凡是与神事及喜庆有关的场合,如建庙、安灶,或是婚礼、喜宴,都应避免参加。否则在带孝者的凶气感染之下,将导致建庙不灵,或新婚夫妻感情不睦。而若带孝者接触到产妇或婴儿,将致使产妇难产,以及婴儿夭折等不幸的事发生。
先说农村下葬的习俗,再说礼仪,我农村的,中部农村,家族很大,一个乡镇的中心村的两大姓之一。我从稍微懂事起就开始做“”先这孝子么说吧,就是披麻戴孝的那种,但是孝衣是租来的,鞋子(早年间是家制的布鞋)蒙白布然后点一点红锥,头上把孝布扎头,这是身为孝子最基本的打扮,作为孝子,一般为逝者的儿女同辈人。
近亲属还要上供(一般是馒头、肉方、丸子、方苏)他们是要折拱地,也就是首先大部分的肉方丸子馒头,然后谢帖、留一部分贡品。当事人要到死者灵位前行四叩首之礼(神三鬼四)有亲近的会痛哭流涕叫而不起。每个无论是谁来祭拜纸、鞭是少不了的,行礼和鞠躬选择其一,然后指示客会在灵堂指令谁来拜祭,该放鞭炮了,孝子该干什么,也会查复悲痛不起的亲朋。这之中会有逝者女儿献供,然后逝者这边派人去迎接。到具体的出殡出发时间了,会邀请近亲去拜祭,然后去见棺椁里至亲最后一面。一般右边进左边出。之后拜祭,忙工盖上棺盖钉牢。
抬棺罩上社火去往坟地。到达坟地,甬道左右各分男女孝子跪齐。然后棺椁下灵车直奔穴位。墓坑早已挖好,然后在忙工的协力下下葬,然后照准方位,各种附件(真不知道该怎么称呼,原谅我)抛下墓坑,或者烧掉,然后到时刻近亲开始刨土堆坟,此时只要封土大概方正就可,然后就是回去宴请来客,此时,忙工就是大吃大喝时节(辛苦了)。本家要拉桌子端菜。吃完基本就结束了,第二天,亲近的还要来为陵墓覆土,真正修好陵墓的轮廓。
死亡是每个人终要面对的。接到亲朋好友的讣告讣闻,前去参加葬礼,吊唁逝者及家属,一定要提前知道这其中的诸多讲究。参加葬礼讲究较多,一是为了表达对逝者的尊重;二是民间说法上, 避开碰霉头的事情。
1. 穿戴:参加葬礼,不要穿颜色艳丽的衣服,不要穿运动服、休闲服,男女皆应选择黑、灰、蓝等简单、深色款式的衣服。女士避免妆容过重,尽量选择佩戴素色首饰。
2. 神情举止:参加葬礼,切忌大声喧哗,嬉笑打闹。无论是出于好奇,还是其他原因,不要注视逝者家属。不要大声哭泣,葬礼应是平静、肃穆的送逝者最后一程。
3. 白事饭:参加完葬礼后,逝者亲属一般会安排白事饭,答谢宾客。如无特殊情况,尽量参加,一是葬礼一般清晨举行,葬礼后早已饥肠辘辘。二是,吃白事饭,去除身上晦气,避免“白忙活”。
4. 出殡用车:用车帮亲朋好友出殡,一般对方都会给出车费,民间说法叫“买路钱”,如对方不懂,可以要根烟,避免“白忙活”,去除晦气,回来时一定要洗车。
5. 公墓下葬:从殡仪馆,送逝者骨灰到公墓下葬时,尽量不要站在背阴处,其次民间说法,不要让自己的影子映射到墓穴,以防和逝者一起埋葬,影响运气。
6. 葬礼回来:参加葬礼回来,把所穿衣服脱下清洗,并洗澡去除晦气。
葬礼是庄重、严肃的事情,参加葬礼,表达对逝者追思、怀念的同时,更应紧记诸多讲究,避免破坏葬礼氛围、打扰逝者、影响逝者家属心情、以及自身运气。每一个生命都是伟大的,敬畏生命、尊重逝者是我们应有的态度。
众所周知,中国葬礼,很注重传统礼仪。如果不小心触碰了忌讳,可能会惹出大麻烦,不仅会毁掉你在朋友眼中的形象,还会对逝者产生极大的不敬。那么参加葬礼都有哪些“忌讳”呢?一起来看看吧!
一、忌迟到
逝者为大,人们准时赶到葬礼现场,这是对死者的敬意。为避免迟到,参加葬礼最好提前出门。如果不小心迟到了,进入葬礼现场时也要保持低调,不要做令人厌恶的事情。
二、忌空手吊丧
出席葬礼,不能空手吊唁,一定要先拿出礼金给丧家。若没有准备礼金,至少要带一束鲜花,以示对死者的尊重。
三、忌穿着艳丽
参加葬礼服饰应以黑色为主,整体风格庄重严肃,不可浓妆艳抹,以此表达对逝者的尊重。否则,就是对亡者的不敬,同时也会导致自己的运势下降。
四、忌谈论逝者是非
不管与亡者的关系如何,丧礼上都应该肃然起敬。对于逝者,不谈论是非,以免触怒逝者家属。
五、忌玩手机
当大家都沉浸在悲痛中时,一声响亮的铃响,不仅打破了严肃气氛,而且引起了参加丧礼众人的厌恶。当你去参加葬礼的时候,建议把手机调到静音或振动。此外,不宜一直玩手机,更不要在看手机时放声大笑,这是对死者的极大侮辱。
六、忌走亲访友
丧礼结束后,一定要主动向丧家请辞,方可离开。刚刚参加完葬礼的人,既不能直接回家,也不能随便到亲戚朋友家里,尤其不能到老人小孩家里。因为葬礼阴气比较重,刚参加完葬礼的人身上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点阴气,需要到人多阳气重的地方走动,消耗掉多余的阴气。
七、忌体虚的人参加
体弱多病者、新婚不久的夫妇、怀孕妇女、或即将升官的远行人士,均不宜参加葬礼。以避免受到阴气的侵袭,影响自己的健康及运势。
葬礼,体现了人们对死者的吊唁和缅怀,它既能表达人们对逝者的尊重,也是逝者在这尘世的最后一段路。以上就是小编总结的参加丧礼的七大禁忌,请您务必牢记!
本文内容为原创,未经过原作者或者现发布者的同意,任何个人或单位都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