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吊唁 > 正文

武则天的乾陵是否被盗?

2024-10-20 19:12:57  来源:网络   热度:

一、武则天的乾陵是否被盗?

没有被盗。古往今来多少盗贼觊觎着乾陵。梦想着偷盗乾陵里边的财宝,但是都没有成功。连墓道口在哪里都找不到。1955年当地的农村搞新修基本农田的时候,偶然间挖掘到了墓道,但是被懂行的文物保护者制止了。没有进行下一步的挖掘。

我国的文学家郭沫若,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想把乾陵打开,看一看真品《兰亭序》是不是在里边。想瞻仰一下兰亭序的风采。但他这种不理智的行为被周总理制止了。他挖掘万历皇帝的定陵,已经造成文物的重大损失。在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挖掘乾陵,只会造成文物更大的损失。所以。这件事被中央坚决否定了。乾陵至今没有被盗。也是少数几个,没有被盗掘的帝王陵之一。

二、乾陵武则天陵墓坐落在哪?

乾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县城北部6公里的梁山上,为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

乾陵建成于唐光宅元年(684年),神龙二年(706年)加盖,采用“因山为陵”的建造方式,陵区仿京师长安城建制。除主墓外,乾陵还有十七个小型陪葬墓,葬有其他皇室成员与功臣。

乾陵是唐十八陵中主墓保存最完好的一个,也是唐陵中唯一一座没有被盗的陵墓。1961年3月4日,乾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武则天的乾陵地宫打开了吗?

找到了,武则天是与李治合葬的,陵墓的名字叫乾陵,至今尚未打开,位于陕西乾县城北

四、武则天乾陵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乾陵是一座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咸阳市乾县梁山的唐朝墓葬,在唐代首都长安(今西安)西北方向约85公里处。是唐十八陵中唯一一座没有被盗的陵墓,也是唯一一座女皇陵唐王朝第三位皇帝高宗李治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合葬陵,位于陕西省干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长安西北方向,即八卦的干位,故称乾陵。建于公元684年,历时23年才修建完成。乾陵最著名的就是它气势磅礴的陵园规划,以及地表上大量的唐代石刻。除主墓外,乾陵还有十七个小型陪葬墓,葬有其他皇室成员与功臣。乾陵是唐十八陵中主墓保存最完好的一个,截至2013年仅开掘了五个陪葬墓,从中出土了大量的文物。

基本信息

中文名:乾陵

外文名称:qianling

所在地:陕西省咸阳市乾县

墓主: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

修建时代:唐光宅元年

类别:古墓葬

门票价格:旺季122,淡季98,学生票61

加盖时间:神龙二年

编号:1-171

所在地:咸阳

地址:陕西省咸阳市乾县

类别:名胜古迹

票价:122

五、武则天乾陵有十七座陪葬墓?

乾县的乾陵,唐高祖李治与女皇武则天的合葬墓,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两个皇帝合葬墓。 礼泉的昭陵及周围墓葬群,昭陵博物馆等,为唐太宗李世民的墓葬地。 汉茂陵墓葬群,汉武帝刘彻的墓冢。 旬邑泰塔 长武昭仁寺塔,建于唐代,为唐代四大名塔之一,另有昭慧寺塔,在西安,高陵县境内。 西渭桥遗址,在泾阳县境内,即为唐初太宗与吉利可汗对战之处。

六、武则天的乾陵“守陵人”的石像为何全没头?

这些石像为何没头:

1、在清朝时候,有外国人到这里,发现了这里有石人在守灵,这些石人中有很多人都是外国人,他们感觉这很没面子,所以就要将这些石人的头敲碎。还有种说法是明末清初时,大量西方人来中国探险,搜集文物倒卖国外赚钱,盗贼看到乾陵的61尊石像后,如同发现了无价之宝,想它们倒卖出去,但石像都重达数千斤,搬运起来不但费劲,而且容易暴露目标,于是他们只好退而求其次地将石像的头部用瀣锤子敲下来带走,再倒买出去。

2、地震说,现在学者推测的,那就是嘉靖年间的大地震,当时的地震距离乾陵的距离只有一百公里,所以地震直接导致了乾陵的这些守卫被震倒了,所以这些石像的头都被震掉了,才会成为现在的样子。明朝曾有人在游览乾陵时写过“赤马剥落离倒旁”的诗句,以此来推测,石像毁于明朝是有可能的。

3、有专家的反复考究,他们认为这批石人像的头,大概是在五六百年前,也就是明末清初的多次战争中被毁掉的。

七、陕西乾陵武则天碑上有几个字?

没有字,因此被称为“无字碑”。

武则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 ),本名珝,后改名曌(zhào),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690年―705年在位),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与汉朝的吕后并称为“吕武”。

武则天为荆州都督武士彟次女。十四岁时入后宫,为唐太宗才人,获赐号“武媚”  。唐高宗时封昭仪,后为皇后,尊号“天后”,与高宗并称“二圣”。高宗驾崩后,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

八、武则天的乾陵凤凰被挖心了吗?

未知因为历史上对于这个问题的记载存在争议,有的版本称乾陵凤凰被挖心,而有的版本则称没有被挖心。所以,目前无法确定是否被挖心。乾陵是唐朝女皇武则天的陵墓,凤凰是陵墓的标志物之一。但是,历史上很多陵墓都曾遭到盗墓者的破坏,乾陵也不例外,所以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破坏。对于陵墓的保护和防盗墓,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九、乾陵是李治还是武则天修建的?

乾陵是陕西关中地区唐十八陵之一,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县城北部6千米的梁山上,为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

唐高宗弘道元年(683年),武则天任命吏部尚书韦待价负责乾陵的工程,第二年唐高宗李治病逝,葬于乾陵,但是此时的乾陵还没有完工,仍然在修建。中宗神龙二年(706年),李显下令将武则天葬入乾陵。

所以,乾陵也成了唯一一座葬着夫妻两位皇帝的陵墓。

乾陵修建时,正直盛唐,国力充盈,陵园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富丽。据专家推测,乾陵墓室是由墓道、过洞、天井、甬道和前、中、后三个墓室组成,或有耳室。中室置棺床,以放置皇帝的“梓宫”即棺椁,“梓宫”的底部有防潮、防腐材料,以珍宝覆盖,其上加“七星板”,板上置席、褥,旁置衣物及珪、璋、璧、琥、璜等“六玉”。地宫的后室设石床,其上放置衣冠、剑佩、千味食及死者生前的喜好之物。前室设有“宝帐”,帐内设神座,周围放置玉质的“宝绶”、“谥册”和“哀册”。另外在过洞两侧的耳室和甬道石门的前后,放置有大量珍贵的随葬明器。

十、陕西乾陵武则天墓碑上有几个字?

武则天,死后与高宗合葬,墓前有二块碑,一块是高宗的,刻满了字;一块是武则天的,二丈多高的石碑上,没有一个字,这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无字碑

乾陵武则天无字碑

无字碑的简介 

  无字碑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区向西北方,五十公里处的乾陵。在乾陵司马道东侧,北靠土阙,南依翁仲,西与述圣纪碑相对,奇崛瑰丽,巍峨壮观。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陵,陵前并立着两块巨大的石碑,西侧的一块叫“述圣碑(或称述圣纪碑)”,东侧的就是武则天的无字碑。“述圣碑”是武则天为高宗歌功颂德而立的碑,她还亲自撰写了5000余字的碑文,黑漆碑面,字填金粉,光彩照人。东侧就是武则天的无字碑。自秦汉以来,帝王将相无不希望死后能树碑立传,中国历史上惟一一个女皇帝的石碑却没有刻一个字。

  无字碑是用一块完整的巨石雕凿而成的是中国历代群碑中的巨制,高7.53米,宽2.1米,厚1.49米,重量达98.9吨,给人以凝重厚实,浑然一体的美感。碑额未题碑名,只有碑首雕刻了八条螭龙,巧妙地缠绕在一起,鳞甲分明,筋骨裸露,静中寓动,生气勃勃。碑的两侧有升龙图,各有一条腾空飞舞的巨龙,线刻而成,龙腾若翔,栩栩如生。碑座阳面还有线刻的狮马图(或称狮马相斗图),其马屈蹄俯首,温顺可爱;雄狮则昂首怒目,十分威严。碑上还有许多花草纹饰,线条精细流畅,因而这座无字碑历来闻名遐迩。

  据有关史书记载,唐高宗死后,乾陵的选址、设计以及营建,都是在武则天直接指导下进行的。作为乾陵地面的主要大型石雕——无字碑也很有可能是当时树立的。又从无字碑与述圣纪碑相互对应来看,很可能两碑是同时树起的。由此看来,无字碑无疑是武则天树立的。这块武则天精心设计并树立的无字碑在整个乾陵陵园的石雕中,不仅因处于显著位置而引入注目,而且以其精湛的雕刻艺术,独特的丰姿韵味,以及种种富于传奇色*彩的传说故事而倍受青睐,名播八方。游客们到乾陵来,几乎都要在无字碑前驻足,或凝眸注视,或摄影留念,或指点评说。无字碑在无数游人眼中不仅是乾陵的象征,更是女皇武则天的象征。

碑上无字原因

  无字碑上为何无字,民间出现了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用以夸耀自己,表示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达。武则天从公元655年做皇后开始,到公元705年被迫退位,前后参与和掌握最高权力达五十年之久。如果从唐高宗死时算起,也有二十一年。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杰出的女皇帝。她在政治上打击豪门世族,并通过发展科举制度,使得大量人才进入政治舞台,抑制了豪门垄断;她奖励农桑、兴修水利,减轻徭役并整顿均田制,使社会经济不断上升,民户数不断增长;她知人善任,破格用人,鼓励各级官吏举荐人才,并虚心纳谏,职是之故,“累朝得多士之用”。她加强封建国家的边防,改善与边境各族的关系。总之,武则天是一个富有政治才干和理想的人,在她统治期间作过许多符合民众利益的事,稳固和发展了“贞观之治”,把历史推进一大步,并对后来“开元之治”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第二种说法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因为自知罪孽重大,感到还是不写碑文为好。第一,武则天以阿谀奉承的手段取得信任,从地位较低的“才人”,爬到掌握大权的皇后,最后窃居皇位。第二,培养党羽、建立宫廷奸党集团,并打着李唐“朝廷”的旗号,消灭异己。第三,任用酷吏,实行告密和滥刑的恐怖政策。第四,唐初社会经济发展呈马鞍形,而武则天当政时处于最低处。第五,在其当政期间,曾失掉了安西四镇,危害了国家的统一。职是之由,武则天无法为自己立传,而只能以“无字碑”来为后世定基调。

  第三种说法认为,武则天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立“无字碑”是聪明之举,功过是非让后人去评论,这是最好的办法。因为武则天有可以肯定的地方,也有应该否定的地方。武则天当政期间,贞观以来经济发展的趋势,仍在继续;在处理唐高宗去世前后的复杂局面中,她表现了不平凡的个人才干;就“纳谏”和“用人”这两点,连许多具有封建正统思想的人士,为之赞叹不已。但是,武则天的消极面也十分突出。她为了巩固个人的地位,任用“酷吏”,也曾滥杀无辜,崇信佛教,奢侈浪费。特别是统治后期,朝廷政治日趋fu败,形成一批为武则天所纵容支持的新的特权贵族。武则天被迫交出权力,还政于唐中宗,她知道对自己的一生,人们会有各种各样的评价,碑文写好写坏都是难事,因此决定立“无字碑”,由后人去评价。

  另外,还有几种说法认为:

  一是,继位的唐中宗李显对武则天无法称谓,是称武则天为先帝呢?还是称其为太后?二是,唐中宗虽然是武则天的儿子,却曾被废而复立,因而心怀嫉妒,在李唐王朝中插进一个21年的“武周”更是奇耻大辱,为了雪恨,故意立碑,让她难堪、出丑。三是,如何撰写碑文,评价武则天,一直争论不休,由于没完没了,那碑就始终空着。这三种说法可信之处在于,帝王一般不会死前下诏对如何撰写碑文评论自己发表意见的。

新的发现和推断

  陕西文物研究所在一次考查时,无意间发现在无字碑的阳面,从上到下刻满了方格子,经考证,这些并不是后人刻上去的。这些方格子每个长4厘米,宽5厘米,排列整齐。只有一种可能,它们就是当初准备在石碑上刻字用的,而且已经准备好了碑文。根据留在碑面上的格子计算,碑文大约有3300多字。那么,为什么已经准备好的碑文没有刻在石碑上呢?

  历史学家做出了这样的推测:武则天生前已经撰写好了碑文,并交给了李显,武则天叱咤风云几十年,但“玄武门政变”后,武则天被迫让位给李显,将国号“周”恢复为“唐”,李显虽是武则天的亲生儿子,却长期在惶恐中度日,重登皇位后虽然不能发泄憎恨,但也讲不出对母亲歌功颂德的好话,只好不说不刻,为武则天留下了一块无字碑。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