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事什么时间去吊孝?
一、丧事什么时间去吊孝?
吊孝时间一般从老人去世到出殡前,这段时间属于人们吊孝时间段,各个地方规矩不太一样,大部分地方都是老人过世三天出门(出殡),所以一定要算对时间,不然吊孝去晚了就不好了,中国对老人去世比较重视,喜事你可以不去,但是白事如果你是朋友必须要去,吊孝包括出殡。
从知道死者去世的消息到出殡前,都可以去吊孝。出殡后一般就不适合去了。
通常的习俗,人去世后,亲属一般会在家中设灵堂,供亲友来吊唁,时间从一天到数天不等,这个时间内都可以去吊唁。另外,出殡那天也可以去。出完殡通常的习俗就不适合再去吊唁了。
从去世到出殡前都可以。丧事的吊孝时间各地区不一样,我们这的风俗习惯一般从去世到出殡前上午到晚上天黑前都可以前去吊孝,但出殡以后一般不能去了,如果这期间因故没能前去可以在烧七的时候前去,吊孝是对逝去亲人的吊孝、告别也是对逝者亲属的尊敬和安慰。
二、吊唁是上午还是下午好呢?
建议下午。
上午是一天的开始,一般来说事情比较多,参与处理的人也比较多,此时场面也会比较乱。当然下午就相对来说要比上午各方面要好。
朋友父亲去世了,一般选择上午去;
理由如下:
一般来说,有两个因素:跟阴阳学说有关系。上午,阳气上升;下午,则阴气转旺。所以,民间认为人与鬼既然阴阳相隔,阴气重的时候,还是离远点的好。不然,容易招“鬼”。上午去扫墓,表明对死者的尊敬。意为在一天里最先想到的就是这件事。这跟上午去探望病人是一个道理。
吊唁流程
首先要布置灵堂。灵前安放一张桌子,悬挂白桌衣,桌上摆着供品、香炉、蜡台和长明灯等。在没有收殓之前,这盏长明灯不管白天晚上都要有人看守,不能让它熄灭。据说,这盏灯就是死者的灵魂。尸体和灵柩都忌讳停放在光天化日之下。据说,怕受所谓日晶月华,更怕冲犯上天过往的神灵。因此只要是举行简单的祭奠仪式,就必须要搭灵棚。
搭灵棚规模的大小,主要看丧居院落的格局。如果只搭一屋院子的棚,叫做平棚起尖子,也叫一殿,就像古典殿堂一样,上边起一条脊。如果丧居有两层院子,就可以搭一座大棚,将这两个院子都罩上,灵堂院子的棚顶高些,前院棚顶略低,使两个顶子浑然一体,后高前低,叫做一殿一卷,即后院高顶为殿, 前院低顶为卷。
所谓殿,就是殿堂的意思;所谓卷,即棚顶全是活席,可以卷起来的意思。这种棚历来都用数层席箔里外包严,不见杉槁,不但美观,且不漏水。从外观上看,宏伟壮丽,犹如宫殿,使人望之,哀戚之情就油然而生。
三、吊唁是上午好还是下午好啊!
一般选择上午去。
来吊唁者都要在哀乐声中向死者跪拜。俗称先死为大,故除了长辈不下跪,即使平辈也得跪拜。有的地方把吊唁称为拜祭。
有的地方,当送祭礼前来吊唁的人到来时,有些还哭唱出来生前与死者的友好关系,嘱咐亡魂应保佑他如何等等。
习俗:
城市,吊唁仪式已经大大简化了,主要是遗体告别和开追悼会。前来吊唁的人身着素装,佩戴白花和黑纱,在悠戚的哀乐声中,一一向遗体鞠躬致哀,而后在绕遗体一周瞻仰遗容。
吊唁的人可以向死者的主要亲属说些简短的劝慰的话,如请多保重、望您节哀、要注意身体等,劝慰丧家节哀顺变,保重身体。
四、吊丧是在上午还是下午?
葬礼从古至今可以说有很多形式,中国传统观念都是死者为大,所以早些年在农村丧礼都举办的很隆重,随着国家提倡丧礼从简,现在很多流程都简化了,那么在农村一般传统葬礼都有哪些程序那?这些程序又是代表了什么意义?
由于各地风俗不一,丧礼的形式也不一样,早些年在我老家农村丧礼一般都举行三天,我爷爷早年一直是村里白事的主事人,所以经常听他讲些关于丧礼的一些事情。
第一天
老人快去世的时候一般家里人和同族比较近的人都守在旁边,当老人咽下最后一口气,由老人的子女给老人换上寿衣,戴上寿帽,穿上寿靴,然后把老人停放到门前的床上,盖上寿衣,在老人头上盖上一块白纸,小的时候一直比较好奇为什么寿靴都是用麻绳连在一起或者绑上,同时要防止家里的狗和猫尤其是猫靠近尸体,听爷爷讲,头朝外和鞋子绑上麻绳是怕出现诈尸,因为传言诈尸了尸体不会转弯,头朝外尸体站起来只能向里走,撞到墙就倒了,绑上麻绳尸体诈尸了也只能跳着走,这也许就是为啥电影里面的僵尸都跳着走的原因吧。不让动物靠近是怕灵魂附到尸体上出现诈尸。
把老人停放好之后,同族比较近的人请来村里的主事人,在主事人的安排下,孝子贤孙和同族比较近的人就开始第一次“压纸”,这是老家话,意思就是报庙,老人去世以后家里人要去村里土地庙报告老人死亡的消息。在老人去世后的两天早中晚都要进行一次“压纸”,第一天报庙的队伍基本上都是家里人和同族比较近的晚辈,晚上主事人会安排人员守灵及第二天早晨去亲戚家报丧。
第二天
吊丧
在主事人的安排下,上午就搭好了灵棚,供桌摆上老人照片及贡品,上午被通知的亲戚陆陆续续的赶到主家(就是老人去世的这家人,被称为主家),亲戚一般带一刀火纸(就是一把或者一包黄纸)来吊唁,进大门主事人开喊“有吊开”就是通知有吊唁的人来了,这时候灵堂里的孝子贤孙开始哭丧,亲戚吊拜、吊唁完主事人开喊“还礼”,这时候家属叩拜还礼,到了中午家人亲戚一起“压纸”,这个时候基本上都是浩浩荡荡的一大队人,男人人在前面一队,女人在后面一队,顺序按亲属关系排列。
“送”即大报庙,第二天晚上天黑以后,亲人要大报庙,报庙的队伍每人手里拿着一把点着的香,一边走一边把香扔到地上同时喊一声明路走,同族的人抬着一把椅子,椅子上面有一口放着发簪的饼铛,还有纸扎的马车、纸人。长子或者长孙拿着老人生前穿的一件衣服。到了土地庙以后把老人的衣服放到纸扎的马车上一起烧掉。听爷爷讲,送就是送老人的魂魄上西天,也可以说送老人的魂魄去黄泉路,扔到地上点着的香是为了给老人的魂魄引路,到了土地庙报完到以后坐着马车去西天。椅子上面的饼铛上面布满了锅灰,传说在去土地庙的路上,老人的灵魂坐在椅子上发簪就会在饼铛上面留下痕迹 意思是看老人留下什么指示。
上午八点到下午三点
“吊唁一般是上午还是下午 一般都是上午八点到下午三点这个时间段比较好。祭奠逝者并不是越早越好,特别是早上交通高峰期,容易造成拥堵。而早上八点到下午三点,是阳气上升最旺盛的时间,因此 ,在这个时间段祭奠最好不过。
是“吊丧”,吊丧指的是得知死者去世的消息之后,前去丧家祭奠死者。
比如,自己的亲朋好友去世了,一旦接到消息之后就会去参加葬礼,这种情况就是所谓的吊丧。吊丧主要分为两种形式,去逝者灵堂吊唁或去参加追悼会。而“奔丧”则与“吊丧”有本质区别,奔丧就是某个亲属去世后,由于自己没有在当地,所以当接到消息之后,从外地赶回去参加或料理亲属丧事。“奔丧”是汉族丧礼仪式之一,主要是指奔丧者在外地,得到消息后赶回奔丧兵服丧。严格意义上来讲,“吊丧”的对象可以是朋友,也可以是家中的某位亲属。而“奔丧”,首先从对象上来看必须是亲属。并且奔丧回家的人往往久居外地,在得知家中亲属过世之后,赶回去料理后事。
主要的礼节:奔丧一般都是亲属,应该懂得回敬吊丧客人的礼数,尤其是对于前来吊丧的长辈而言,更应该要以大礼回敬。吊丧是需要去灵堂拜祭,应该保持肃穆的神情,尤其是和死者有交情的人,更应该表现出沉痛的哀悼之情。
是“吊丧”,吊丧指的是得知死者去世的消息之后,前去丧家祭奠死者。
比如,自己的亲朋好友去世了,一旦接到消息之后就会去参加葬礼,这种情况就是所谓的吊丧。吊丧主要分为两种形式,去逝者灵堂吊唁或去参加追悼会。而“奔丧”则与“吊丧”有本质区别,奔丧就是某个亲属去世后,由于自己没有在当地,所以当接到消息之后,从外地赶回去参加或料理亲属丧事。“奔丧”是汉族丧礼仪式之一,主要是指奔丧者在外地,得到消息后赶回奔丧兵服丧。严格意义上来讲,“吊丧”的对象可以是朋友,也可以是家中的某位亲属。而“奔丧”,首先从对象上来看必须是亲属。并且奔丧回家的人往往久居外地,在得知家中亲属过世之后,赶回去料理后事。
主要的礼节:奔丧一般都是亲属,应该懂得回敬吊丧客人的礼数,尤其是对于前来吊丧的长辈而言,更应该要以大礼回敬。吊丧是需要去灵堂拜祭,应该保持肃穆的神情,尤其是和死者有交情的人,更应该表现出沉痛的哀悼之情。
吊丧:到丧家祭奠死者
吊丧最重要的不是时间是上午还是下午的问题
并没有规定说得在哪个时间段举行吊丧
因为最重要的部分是礼节:
去吊丧的人越多说明死者生前受人尊重;
死者的亲朋好友如果不去会显得十分失礼;
打扮清淡,举止文雅;
勿嬉皮笑脸,勿抹红带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