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完丧事谢孝是什么
一、办完丧事谢孝是什么
办完丧事谢孝指的是办完丧事之后,孝子到吊唁的亲朋好友家里行礼致谢。
谢孝这一词出自《二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卷七:“到了一个马头上, 董孺人 整备着一席酒,以谢孝为名,单请着 吕使君 。”翻译成白话就是:到了一个码头上,董孺人准备了一桌酒席,以谢孝的名义,单独宴请了吕使君。(马是通假字,通码字)。
在其它古籍中,也出现过谢孝一词。比如清代顾张思的《土风录》。
顾张思 《土风录》卷二:”亲死至七七,縗絰出,徧谢戚友,曰谢孝。“翻译成白话就是:亲人逝去七七四十九天,守孝人就穿着丧衣,扎着丧带,答谢亲友后离开,叫做谢孝。
可见谢孝一词,表达出亲人吊唁逝者之后,对亲友慰问表示感激的心理。
扩展资料:
以下讲讲谢孝的民俗,了解下谢孝的民间风俗:
一般在亲人去世之后,死者的子女就要报丧,等报过丧之后,参加的亲朋好友就可以前去吊孝了。如果不吊孝,子女不能谢孝。子女报丧后就去谢孝,在别人看来这是强要钱物,不但惹人反感,还不尊重逝者。
谢孝是逝者的直系子女给吊唁的亲友行礼磕头。如果亲友来的时候没有叩拜烧纸钱或没有给吊唁金,那么就不需要孝子去磕头谢礼。
在我国,丧礼是有很多讲究的,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尊重他人的行为。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谢孝
二、挽帐上的"恭挽XXX灵右"请问"灵右"是什么意思
恭挽灵柩之右的意思。
右边方位表示尊重和恭敬。
中国式葬礼传承了几千年,有许许多多的讲究。葬礼上亲人不许穿彩色或鲜艳的服装,孝子们必须穿白色丧服(有的地方丧服为黑色,但仅限于极少数的地方);挽幛为白纸写黑字;挽词多为怀念、挽留之意,或意为更好之意。
在中国的传统葬礼上,孝子们不可嬉戏打闹,否则将被视为不恭敬,属大逆不道之举。
扩展资料
中国的丧葬习俗尽传几千年,虽然近现代的仪式有所简化,但主要内容并未有大的变化。是中国几千年来文化文明的一部分,涵盖了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理念。
中国丧葬的仪式很多,有各种标准的程序,有报丧仪式、五七仪式(有的地方为一七一做,有的地方做五七,有的地方做七七,有的做百日,不尽相同)、吊唁丧仪、入殓丧仪、丧服、出丧仪式、哭丧、下葬仪式、祭日等等。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文化文明的进步,丧葬仪式也随时代的变化在改变,有一些葬礼礼仪已不是人人都懂,只有一些专业人士才尽知。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中国传统葬礼
三、哪句诗里有以和七两个字
1.含以的诗句
以作僚士 —— 南北朝 · 谢灵运《赠从弟弘元时为中军功曹住京诗》
长幼以齿 —— 魏晋 · 孙楚《答弘农故吏民诗》
事以形兆 —— 魏晋 · 陆机《陇西行》
善歌以咏 —— 南北朝 · 谢灵运《陇西行》
德以为政 —— 南北朝 · 沈约《梁大壮大观舞歌 大观舞歌》
以服鳏独 —— 魏晋 · 曹植《时雨讴》
2.含七的诗句
良宵七七 —— 宋 · 刘辰翁《霜天晓角·寿贾教》
七梁七百始 —— 南北朝 · 沈约《梁鞞舞歌 明之君 一》
七年风害 —— 元 · 王哲《减字木兰花·七年风害》
七香车 —— 元 · 元好问《江城子·河堤烟树渺云沙》
仲春上七 —— 宋 · 郭应祥《减字木兰花·寿李茂叔》
七闽形胜 —— 宋 ·
曾觌《喜迁莺·福唐平荡海寇宴犒将士席上作》
四、祭奠 是什么 意思
祭奠
出殡次日清早,晋南闻喜等地讲究家人送饭至墓前浇奠,表示清死者同家人再次共进便饭。翼城一带,家人次日赴坟地致祭时,要用锹往坟上添新土,使坟丘前后周正,不偏不斜,俗称“扶山”。而太原一带自安葬后,一直要等到三年之后清明祭扫时,才允许往坟丘上添土。两地习俗,相异如此。
到新坟添土、奠纸 ,山西大部分地方是在死者安葬后第三天 ,称为“复三”,又叫“圆坟”、“暖墓”。一般是死者的长子带领全家去,有的地方是凡有“服”之亲都去,如忻州河曲,亲友带上火锅、柏柴去坟地汇聚,祭奠后食毕而归。
从人死后算起,每七天必祭奠一次,称为“做七”或“过七”。其中一七‘称“头七”、三七又称“散七”、五七、七七又称“满七”、“断七”或“尽七”,较为重要。
“一七”,丧家设灵座,供牌位,举行隆重仪式,受唁开吊。
“三七”,死者的子女要拿着香火,到三叉路口呼唤死者,或上坟焚香接引亡灵回家。
“五七”,民间认为这一天死者亡灵回家“ 省亲” ,丧家除举行祭奠,还要延请僧道诵经,亲友均来吊唁。晋中祁县一带,面蒸供品中,男亡多蒸一份“莲花”,女亡多蒸一份“如意”,并按亡者岁数扎制纸花、剪纸旗,另外再糊一口“升”,纸旗以谷草杆穿扎,沿路一直从家门口插到坟地。
“七七”,丧家举行隆重祭奠,亲友都来烧纸,或到坟前祭拜。
人死后或安葬 100天后,即“百日”,也是一个隆重的祭供日,又称“百日祭”。到这天,容重孝服的要改穿常孝服,一般人多除去孝服。祁县等地,纸扎要糊“斗”,俗话称为“五七升,百日斗……”
一个人死后 ,其子女要服孝三年,俗称“ 服三”,满一周年烧纸祭奠,叫“周年”或“ 烧周年”,古代称为“ 小祥”。第二个周年叫“大祥”,也要去坟地致祭 。满三周年烧纸祭奠 ,死者的亲友毕至,各带供品、纸扎。三周年过后,死者的子女即可脱去孝服,改换平常衣着。所以三周年又叫“脱服”或“除孝”,古代称为“衤覃”(tan 坦)服。按照传统的说法,丧葬礼仪至此才算正式结束。
值得一提的是,死者亡故次年的“清明”节当日或前一日,晋中一带还有一种“烧心”的习俗。这一天,家人、亲友,特别是出嫁的女儿须亲至坟地供奠 。祭品除衣帽鞋袜各式纸扎外 ,还要蒸空心的面供和( huo活)“面心”。供毕埋于墓前。“烧心”又称“安心”,其意在于告慰亡灵,从今以后勿须惦念阳世亲人,尽可以安心阴间了。
“服三”之后,对死者的祭奠转入普通的上坟,不再有特殊的忌日。上坟一年大致三次:即清明,举新火;七月十五,尝新谷;十月初一,送寒衣。也有一年五祭的,即除了以上三个节令外,再加上元旦和冬至。籍此,家人在悠长的岁月中继续保持着同死者的“联系”,并寄托自己绵长无尽的哀思。
由以上对山西各地丧葬礼仪的简略缕析,可以看出,尽管每一地区都有许多独特的习俗,但在种种迥异的形式外壳下,却蕴含着共同的内涵,即通过丧葬礼仪的举行,寄托对死者的哀悼和怀念,表达希望死者的灵魂得以安息和超度的虔诚心意。同时,丧葬礼仪反映人们对死亡的理解和态度,既不可避免地具有迷信的一面,又包含着朴素的唯物主义因素。正如论者所说:“丧葬礼仪是人生礼仪中一种独特的方式。”尽管生者对死者的去世深感悲痛 ,但在民间观念中 ,死与生一样,是一种应时必至的现象,它对于死者来说,未必不是一种颇为有益的解脱。所以民间一贯把婚事和丧礼并称为“红白喜事”,在举办丧事的指导思想上,越热闹越好。这种看法对于红红火火办丧事的民俗事象,可以说是提供了较为合理的解释。
山西的丧葬礼仪,近几十年来,在有关部门的倡导下,出现了一些新的风尚 ,不仅涤除了丧礼中迷信荒诞的成份 ,而且程式上有了很大的简化,内容上也出现了很多的变化 :吊丧改为追悼会 ,披麻戴孝改为戴黑纱,各种纸扎改为花圈……火葬也得到了大力的推广。这无疑是一种进步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