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知道汉族丧葬习俗的具体过程吗?
丧葬,是人的最后一项仪式。所谓丧葬礼俗就是处理死者时殓殡奠馔的礼节与习俗。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丧葬礼俗有着重要作用。它不仅仅是为了避免死者尸体腐烂而加以掩埋的活动,也不只是活着的人对死者表示悲哀悼念的礼节习俗,儒家通过丧葬仪式宣扬并实行“慎终追远”的孝道,统治者通过丧葬制度强调并维系社会等级,达到调控社会的目的。所以,中国的丧葬制度有着极为丰富的内蕴。随着时代的流逝,繁琐的丧葬制度也日趋简化。我们这里介绍的主要是近代江苏各地的丧葬制度。
1.领路经。病人或老人将死,预先请尼姑至床前念领路经。从寝室到大门一路插上蜡烛。人在临死前须将其床上蚊帐取起,否则以为人死后将会落入“网尸城”。将小块银子放在死者口中,称为“含口银”,据说是怕在阴间因为饮孟婆汤而迷了心。要将死者移至堂屋之中的停尸床上,头南脚北面朝天,大开家中的门,以利死者灵魂离去。亲生儿女在老人断气前后烧锡箔寿纸,叫“引路钱”。门口烧纸轿、草鞋,庭中烧锭库以及死者生时衣服数件(但要除去皮衣,否则死者来世将变成犬马)。
2.在吴地,人死后以水抹身,富者以绸绫十三件,贫者以布衣七件给死者穿上,都是有扣而无纽。在苏北地区如高邮,是在死者停止呼吸前穿寿衣,又叫老衣。寿衣讲究“五领三腰”。“五领”为五件上衣,即衬褂、棉袄、棉袍、罩衫、马褂;“三腰”为三条裤子,即衬裤、棉裤、罩裤。女丧改棉袍、马褂为大棉袄、夹袄,改罩裤为裙。有家人守夜。死者头前供一碗生米饭,叫做“倒头饭”。头前足下各点一盏油灯,叫“引路灯”(在吴文化区域如昆山等地,死者脚边点燃的灯称为“长明灯”或“幽明灯”)。死者脸上盖张黄纸,叫蒙脸纸。至夜请僧尼礼忏,称为“转敛”。
3.丧服。上辈或平辈人死要戴孝,下辈人死不戴孝。儿子披麻戴孝:头戴麻布帽(有的帽后垂麻丝),帽子左右两角挂棉花球,用白布做成袍子穿在身上为孝服,鞋面上蒙上麻布,腰中扎一条反搓成的稻草绳子。女儿和儿媳披发扎麻,穿白布衫裙,脚蹬麻布蒙面布鞋。孙辈帽上缝一小块红布。死者同宗每人发孝帽一只,女发孝巾一条,名曰“散孝”。家有丧事要“变白”,服饰及家具物件凡是红色的,一律搬开或用白纸蒙上。门上贴两张宽十厘米左右的白纸条作讣告。
4.“吃倒头饭”。孝子招待亲友一律素食,叫做“吃倒头饭”(吴地称为“吃豆腐饭”)。死者年龄大,且生前吃荤,在丧事办完后,最后一顿用酒招待,叫做“谢红”。
5.引路焰口。丧事须按风水先生的安排办事。家人要请和尚超度亡灵,叫做“引路焰口”。有的请道士做道场,驱邪捉怪。
6.大小殓。大殓和小殓无大区别,只是小殓不钉尾,不合棺缝。棺木要由族长和孝子的母舅殓收,得其同意后方可入殓。入殓要按风水先生确定的时刻,禁忌属相的人在入殓时必须回避。大殓在死后二三日,预先小殓。棺内放石灰垫衬。尸将入棺时,先检尸衣之珠玉,然后由孝子捧头纳入,用水抹尸面,并洒酒尸口。尸体用红线正位人棺,身下垫以铜钱 (有的用纸钱),伴以死者生前心爱之物作陪葬晶。入殓后,子女亲友绕棺一周向死者看最后一眼。接着置登升柩,由孝子磕“四方头”。在苏北,盖棺时,棺钉用子孙儿媳头发缠绕,随钉钉入棺内,叫做“挽钉”。“封钉”,男丧由族长执斧,女丧由母舅操柯。孝子必给执柄者以彩帛或封钉礼金。
7.做七。死后每七日,请僧侣道士礼忏诵经,共七次,称为“做七”。
8.回煞。回煞俗称接眚,又称撇青,在死后十余日内进行。这天,先将寝室中铺设恢复当日死 者气绝时之原状,然后以死者衣服放在床中,衣服整齐,幻为人形。屋内要悬挂尖嘴鸡爪、形状可怖的眚神于其侧,设三牲祀之。
9.出殡。殡葬有三种形式,一是停柩三年后殡葬,二是搁置“六七”即死后第四十二天殡葬,三是入殓后随即殡葬。一般入殓后三天内安葬。殡葬时间、地点由风水先生确定。亲友子女随棺送葬。子女手执“哭丧棒”(尺许长的柳树棍)。送葬路上一路丢“买路钱”。挖长方形坑,坑内燃烧稻草,叫“暖坑”;再将铜钱或纸钱放在坑内四角和中央,然后棺材入坑,叫“登位”。子孙儿媳们用衣襟兜些土放在棺木上,叫做“罗裙兜土”;接着挥锹填土,做成圆锥体似的土堆,有的在墓前立碑。孝子将手中的哭丧棒栽在坟前,子、孙、重孙各栽一排。不久,柳桩做的哭丧棒会发芽吐枝,若枝繁叶茂,则象征子孙繁盛,家业兴旺。这些树后代不得砍伐。殡葬后,在墓前后左右烧些纸钱给野鬼,名为“和邻纸”;再为死者烧“安位纸”,最后燃放鞭炮。回家路上不许回头望,忌走回头路。到家门口,送葬人从点燃的纸钱上一跃而过。
10.烧七。殁后每隔七日举祭一次,称“烧七”或“做七”,共七次。逢七时,全家团聚灵前,设食供奉,或请僧道诵经。“六七”时,亲朋好友前来追悼,孝子请僧尼做佛事,或请道士斋醮,焚纸制冥房和用具。出嫁女儿办饭菜供奉亡灵,名为“换饭”。七期之翌日逢农历初七、十七以及二十七,则此日为“犯七”,家人以为死者灵魂回归,预将汤罐水缸空坛之口全部盖好,恐其坠入;又将枕簟被褥铺好供其服用,谓之“闭殃”。欲办喜事之家需抓紧在“六七”之内完婚,叫“七内招”,否则必须三年之后才能办喜事。
11.百祭日。死者死后一百天举行祭奠叫“百祭日”,死后一年举行祭奠叫“做头周年”,此后每年纪念日叫“烧周年”。丧者之家春联第一年为白纸,第二年为绿纸,第三年为黄纸。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影响并支配民间丧葬习俗的观念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灵魂不灭和祖先崇拜的观念,而其中佛教和道教中的阴间和来世想象对丧葬中的许多习俗有深刻影响;二是儒家所提倡的孝道观念,这种中国特有的儒家伦理思想在丧葬上的反映就是上述繁缛的丧葬礼俗,其中有不少封建迷信色彩。
大殓祭祀以后,孝子、孝妇拿着死者临死用的草席、篙蔫、枕头等物,来到一个三岔路口或僻静地方焚烧,叫做“送脚尾”。
送过脚尾,预先拣定的出殡时刻一到,一声炮仗,顿时鼓乐齐鸣。哀乐声中,灵柩起动,走在最前边的扛夫从盐米袋中掏出一把盐米朝前抛去,发一声喊,送殡队伍前进了。
走在最前面的是一个或两个放纸钱的人,叫做“放买路钱”,接着是一个或两个“开路神”。开路神高2―3丈,用蔑丝编成硕大的头,用竹条扎成高大的身体,外面糊上纸,再画上五官,穿上布衣,人钻在里面扛着走。开路神后面是两面领魂幡,领魂幡是新砍下的青竹,必须连枝带叶,上系纸剪的幡。幡后面是青草旗,旗的面数有多有少,最多的可达上百面,颜色用黄、绿两色,不能用红、白、黑等各种颜色。旗后面是牌,现在出殡一般只用两个牌,上写“××寿”,过去有多至二、三十个的,除了写寿数,还写上死者及死者子孙的功名。牌愈多,表示死者愈荣耀。牌后面是各种大图和挽联。大图是亲友赠送的,上面写悼词,系在高高的狭长的竹架上,最高可达四、五丈。大图和挽联有布、绸、缎甚至金丝绒做的。大图、挽联后面是一个两人扛,竹子做成的领魂亭,亭里放神主。领魂亭后面是像亭,放死者的照片或画像。
像亭后面才是灵柩,灵柩上放材罩。讲究者,在灵柩后面有一个竹架白布围成的孝子柩,孝子在孝子械柩上护丧,这实在是个讲究卫生的好办法。
唢呐要用两班,一班走在旗后面,另一队走在孝子柩后面。唢呐要用双数,不能用单数。在送丧队伍后面还有一班响器班。
扛灵柩也很有讲究,一是灵柩起动时,要把搁灵柩的两条长凳踢倒。据说不把凳踢倒,死者的灵魂就会迈不过去。二是扛夫的脚步要整齐,俗语说,“扛棺材,捉脚步”。三是起步时要走三步停一停,如此往复三次,方才正式开步向前。四是路上每停一次,重新起步时,走在第一个的扛夫要向前甩一把盐米才动步,一直甩到墓地为止。
到了一个事先选定的三叉路口,孝子在地上铺下草席,跪下向所有送葬的人礼拜,劝阻大家送到这里为止,墓地太远,再不要辛苦了。这叫做“别客”。
一些老弱病残、不宜长途行走的客人回去了,送葬队伍重新前进。路上碰到宗祠、桥梁、路廊,孝子都要跪拜。亲朋好友或者邻居在灵柩经过路上点火种把,火种把用稻草扎成,意思是为死者引路。对于点火种把者,死者家属要给以一定的报酬,如分糖果等。
在出殡的路上,凡死者亲属和生前好友,都要摆路祭。路祭一般设在三叉路口或较空旷的地方。路祭的仪式是一张方桌,方桌上点烛焚香,放着各种祭祀食品。出殡队伍来到面前,停下来,由设祭者从领魂亭里请出死者神主,放在桌上,行二跪三拜礼。祭奠时,孝子伏地,由孝孙向设祭者跪拜还礼。没有孝孙,由孝子自己跪拜还礼。
到现在,送殡仪式已经大大简化,已没有青草旗、领魂亭、孝子柩等,也不设路祭了。代之以花圈,花圈有多有少,少者十几只,多者几百只。近年由于经济好转,一些富户为了表达自己的派头,花圈越做越大,竞有达直径两丈、高及屋顶的,需六个后生方能扛起来,实在是一种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