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之交 悼词?
世纪之交 悼词?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亲朋好友:
在这个翠柏凝春、天人同悲的日子里,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一齐来到这里送别我们的一位挚友、一位朝夕相处的同事、一位英年早逝的教育界的精英__同志。
此时此刻,亲人掩面,朋友伤怀,同事哽咽。在此,请允许我代表__小学的全体师生及__镇全体教育界的同仁
向华文同志的亲属致以亲切的慰问!
我们无法相信,我们也不能相信这一沉重的事实。教室里他那活泼生动的话语,操场上他那舞动身躯的英姿,办公室他那奋笔疾书的身影……无一不浮现在我们眼前,曾经如此鲜活的他,怎么说走就走了呢?老天真是不长眼啊!!!
往事依稀,泪眼朦胧。千言万语,道不尽我们对他的思念。
__同志生于__年__月__日,__年毕业于__师专(现__学院)同年被分配到马口镇马口中学任教,其后又调入窑新中学,__年调入__小学,担任教务主任至今。
对工作:他充满激情,工作勤恳,任劳任怨,大公无私。
对同事:他不存欺心,平易近人,谦虚谨慎,和蔼可亲。
对学生:他充满爱心,教书育人,爱生如子,德艺双馨。
对妻女:他饱含深情,寸草春晖,舔犊情深,相敬如宾。
对父母:他倾注孝心,箪食豆羹,仁义慈孝,常怀感恩。
树欲宁兮,风不止,子欲养兮,亲不待。长生百年岂足,哀哉天降不幸,竟然撒手长去,留下满目凄清,__同志走了,带着对美好人生 的无限眷恋,永远地走了。从此,女儿失去了一个慈爱的父亲,妻子失去了一个温情的丈夫,父母失去了一个孝顺的儿子,学生失去了一个敬爱的老师,我们失去了一个好伙伴,马口教育失去了一个才德兼备的好教师,高风传乡里,亮节启后人。他音容虽逝,但德泽永存。
人生 自古谁无死,留作丹心照汗青。__同志43个年轮的人生 之路是所有相知、相识人永远的遗憾、永远的伤痛。但是他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对工作的敬业、对老人的孝敬、对家庭的负责、对女儿的关爱、对朋友的坦诚,则永远铭记在亲朋好友的心中。青山永在,英名长留,让我们永远记住这样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人。
事业未捷身先逝,常使英雄泪沾襟,此时此刻,__中心初中的领导为你送行来了,__小学的同事们为你送行来了,兄弟学校的领导和同事为你送行来了,你的亲人为你送行来了,你的朋友和同学为你送行来了!
长歌当哭,逝者逝亦,生者善之。__同志,你就安心的去吧,要相信,你的女儿一定更坚强,亲友一定更和谐。
天堂路远,愿君一路平安。
名片中怎么称呼
只是一种称呼而已,不必太在意了
以下给你参考
小名片 乾坤世界
民间曾流传一句经典名言:“名片名片,就是明骗”。名片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存在,名片的故事说不完。
印名片曾经像办结婚证
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一些从沿海回来的小商品批发商,第一次大规模地把名片带到重庆。名片刚登陆重庆时,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人们往往以能够拥有一张名片为荣,得到名片的人会有意无意地在亲戚朋友面前炫耀。
普通百姓想印制名片,先得打申请,还要有单位的介绍信才能印名片。家住化龙桥的邓先友是印刷厂的退休职工,清楚地记得当年排队印名片的盛况:“一般人我们根本就不理睬。那几年的印刷厂牛着呢。”这样的情况一直维持到90年代中期。名片不再只是某几类人的专利,一间门面,一台机器,几个工人,一家名片社就能开张。一夜间,大街小巷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名片社。名片价格一路狂跌,服务口号都是“立等可取”。
名片飞入寻常百姓家。普通的办事员、工人都可以拥有各具特色的私人名片,就连走街串巷的小贩,甚至收破烂的都可能会冷不丁地掏张名片给你。
从粗白纸到“立等可取”
最初的名片,无论是纸张选择、排版印刷、版面设计还是整体质量,用一个字来形容就够了:土。那时印刷名片都是用俗称“粗卡白”的白纸,表面粗糙,有人说就跟现在的包装盒使用的纸张差不多。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前的名片比较简单,只有头衔、办公电话和办公地址而已。有人对这种名片的评价是:“就像是没照片,但有通讯地址和邮政编码的工作证。”
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名片的整体水平有了质的突破。制作名片选用的纸张再也不是“包装盒子”料,什么防水的、防皱的、亮光的、烫金的、镶银的、芳香的……琳琅满目。至于版面设计那更是花样繁多,繁体字、简体字、中英对照式,不一而足。进入21世纪,就是网络时代最有个性的电子名片时代。
不是我不明白是你变化快
80年代初,重庆的名片几乎都是统一着装、清一色的白底黑字。名片上只有姓名、单位、地址、邮编等基本内容,宅电大都是空白。记者的一位好朋友,隔壁邻居王大妈家很早就安了电话,他就在“宅电”中写着“请隔壁王大妈叫一声”的字样,结果这句话都快成了他的外号。
到90年代中期,几乎所有人腰间都别着传呼机。于是,名片上又多了新的内容——传呼号。记者有一朋友当时做销售,住在一大杂院里没有电话,就和附近一个摆烟摊的大婶约定好,由她来叫人。每当接到电话时,大婶绕两个弯走一百多米叫他,他再绕两个弯走一百多米去接,两人来回足有一里地。
名片上变化最快的,莫过于电话号码位数,纷纷由四五位向七八位增改,前面还加上了省市甚至中国的区号(0086),还有一长串手机号码。再后来又添了“伊妹儿”。
雾里看花亦真亦幻
名片的更新换代固然让人眼花缭乱,其中代表的涵义更让人久久回味。
前几天无意中找到一张80年代某大学讲师的名片,而现在不要说很难见到“讲师”名片,连“副教授”都会说:“对不起,我没带名片。”
到了90年代后,社会上一些人使用虚假称呼的名片,打着什么“研究中心特约顾问”或“研究中心常务理事”之类含糊不清的旗号行骗的报道屡见不鲜。
近年来,名片又出现了新的作用——称谓制造。有人攻读博士学位刚两年甚至一年,名片上竟赫然印着“博士”!其实他只是“博士生”。
名片代表着个性:第一种是属于虚荣型的。是某副局长的,他的名片上大名下面明明是印的副局长,却在左边上加了一个括号,里面注明正局级待遇。
第二种是隐士型的,是一位作家的。老人家的名片上只印着:中国公民、思想家。
第三种是狂妄型的,是一个画家。他的名片上只印着5个字:中国某某某。
第四种是夸张型的,名片正面是一张彩色的标准像,那张像由于过去的岁月比较久远,有点不太像他了。背面是他的人生光辉历程,与画家正好相反,他提供的信息量太大了。感觉这不像名片,倒像份悼词。
■□■□链接
中国名片(名贴)历史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有这样一段记载:沛公刘邦引兵过陈留……,使者惧而失谒,……
这里的“谒”,即是后世所说的名贴(名片)。由此可知,早在秦汉时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名片。
唐宋时,时兴一种叫做“门状”的名贴,其式“繁于名纸”,其前身本是一种下属见上司时所呈递的公状,而后在私人间拜谒时,也开始通用这种门状。
到了明清两代,又有所谓“手本”。这是当时下属见上司或门生见老师时所用的一种名贴,一般以棉纸6页摺成,外加底壳,下官见上官所投手本,用青色底壳。门生初见座师,则以红绫为底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