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振铎的猫赏析?
一、郑振铎的猫赏析?
一、作者笔下的三只小猫,各具特色,生动、形象、逼真,在艺术表现上给人一种健康、真挚、朴实的艺术美感。
二、《猫》创作于1925年11月7日。文章叙述作者一家养猫的经过,真切表现了作者当时复杂的内心情感,文笔细腻委婉,清新动人。
三、文紧扣“猫”这一题目,细针密线,娓娓述着发生在一家人与三只猫之间的故事。
四、其中以“猫”为叙事明线,勾连全篇,而暗线是作者的主观感情,三次养猫,三次亡失,作者感情跌宕起伏,一次比一次深挚。
二、猫作者郑振铎?
猫作者是郑振铎。
郑振铎(1898年12月19日-1958年10月18日),字西谛,笔名有郭源新、落雪、西谛等,出生于浙江温州,原籍福建长乐。
中国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作家、诗人、学者、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翻译家、艺术史家,也是著名的收藏家、训诂家。
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并开始发表作品。1932年,他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出版。
1949年任全国文联福利部部长,全国文协研究部长,人民政协文教组长,中央文化部文物局长,民间文学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文化部副部长。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文联全委、主席团委员,全国文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
195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57年,他编集出版了《中国文学研究》三册。
1958年10月18日,因飞机突然失事遇难殉职,享年60岁。
三、郑振铎猫的记叙顺序?
时间顺序。如第一只猫时,直接用"第一只猫"来写,第二只猫时是接着第一只猫死后妹妹很伤心来写的,第二只猫丢失后,有一句"自此,我家长久不养猫",而第三只猫死后,有一句"自此,我家永不养猫",从长久到永,也可看出时间先后。
四、郑振铎猫的首段作用?
首尾呼应,前因后果,开始说养猫总是失踪或死,最后说永不养猫
五、关于郑振铎猫的对联?
我是那只受冤屈的猫
我好饿啊——自从被主人打了一棍逃出来,我已经三天没进食了,无论我走到哪里,都会被人拳打脚踢,我是只不受欢迎的猫——我长得好丑。
主人平常看我时那种冷漠淡然的眼神我怎么都忘不了,他老是拿我跟之前的两只猫比来比去,又是不活泼啦,不可爱啦,又是不会捉老鼠啦。真是讨厌!每次听到他唠叨,我就默默地走开去。难道是猫,就一定要活泼可爱,会抓老鼠吗?
我瞎琢磨着,漫无目的地荡啊荡,只敢在房顶上来回走动,不敢跑,更不敢叫,我怕把主人引出来,我怕他再拿根棍子朝我扑来,那样子真是可怕,虽然我甚至不知道他打我究竟出于什么原因。如果被主人发现那会怎样?我不敢想象。瓦片上好冷啊,每天我都得蜷缩着身子,即便这样,风还是呼呼地围着我转。我好想回家,有一次我经过一户人家的窗口,看见一只小猫依偎在主人怀里看电视,前面放着一只火炉和一盘饼干,这景象真是美好!我瞥见主人很温柔地抚摩着我的同伴,我立刻转身走开了,不知为什么,泪水一下子湿润了我的眼眶……
我真想有个家,一个不必太大,但很温暖的空间,我已厌倦了房顶上的生活,每天我都是枕着房顶下人家的甜蜜,含着泪睡下的啊!可是,哪儿才是我的家?这种生活何年何月才能休呢?我不知道。
我不只一次眺望着主人家的那片屋脊,也走近过好几次,但我终究没有进去——一想到当时的那一幕我就揪心。的确,他对我还算不错,这我承认,毕竟他也曾给过我温暖的床、可口的饭菜。但他对我们的感情,到底是建立在什么之上?可爱、机警吗?这就是他对我和那黄鸟以及前面两只猫价值判断的依据?我很伤心这是什么世道,哪天我知道谁吃了鸟,我一定不会放过它,我要让主人明白,我丑,但我不坏,丑并不是我的错误呀……
呜——呜——我忘了,这不可能实现了。我毕竟是只猫,一只很丑的猫。等等,下辈子要是投胎,我是不是要做只狼……
六、猫选自郑振铎的什么?
选自 《郑振铎文集》。
《猫》是现代作家郑振铎于1925年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通过叙述了一个发生在一家人与三只猫之间的故事,真切表现了作者复杂的内心情感。全文以浅显直白的话语将三只小猫勾勒得形神俱全,借助形象的刻画和故事的推进,写出了人的恩怨情感,而透过人的感情变化,又极其自然地托出了人生哲思,情深性挚,哲思醒人。
七、郑振铎《猫》揭示的主题?
主要通过三次养猫并最终失去猫的故事来一步步演绎作家的心路历程的变化,实际上折射出的是作家深邃的人格思想:人应当善待乃至关爱身边的一切微小生命,同时要学会勇敢的反省自我的过失!揭示了社会弱势群体遭遇苦难的悲剧根源!
最后“黄鸟事件”和丑猫的死,才终于使“我”和全家真正认识了这只猫。这只丑猫其实是清白的。而人却是自私的、糊涂的、残暴的、误会伤害了那只可怜的猫,他应该向猫忏悔,应该受到良心的谴责。被赏玩、被利用,最终的命运是走失或者死亡,这就是猫在人类生活中的处境。这只丑猫的死,所以使全家对人与猫的关系有了一种深切的、全新的认识
八、郑振铎《猫》的结构提纲?
第一只猫:可爱小猫因病亡-酸辛、难过(首次养猫)
猫 第二只猫:活泼有趣却亡失-怅然、愤恨(久不养猫
第三只猫:平白无故蒙冤屈-暴怒、愧疚(永不养猫)
总结:善待生命、同情弱小
九、郑振铎的猫课后答案?
1.这是一只来历不明,瘦弱、难看,忧郁、懒惰,不讨人喜欢的白猫。
2.因为第三只猫的死是我一手造成的,由于我的偏见和主观臆断,使这只可伶的猫无辜的受到了追打和诬陷,最终导致它因无家可归而死。
十、郑振铎猫的语言特色?
清新朴素的文笔和“写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这是郑振铎散文创作的一个显著特色。此文可说是这方面的代表作。文章叙述作者一家养猫的经过,真切表现了作者当时复杂的内心情感,文笔细腻委婉,清新动人。
行文紧扣“猫”这一题目,细针密线,娓娓述着发生在一家人与三只猫之间的故事。其中以“猫”为叙事明线,勾连全篇,而暗线是作者的主观感情,三次养猫,三次亡失,作者感情跌宕起伏,一次比一次深挚。
三只小猫,各具特色,生动、形象、逼真,这一切都表明作者对生活观察是很精细的,感受是很真切的,从而在艺术表现上给人一种健康、真挚、朴实的艺术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