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悼词 > 正文

文章结构是指文章?

2024-07-25 16:41:13  来源:网络   热度:

一、文章结构是指文章?

是指文章的框架,跟建房子一样,什么框架结构一样的。

二、蝉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6段):先抑后扬,揭示蝉的生命意义。

第二部分(7段):写作者被这蝉的生命意义感动,照应开头。

三、文章结构是指文章的什么?

文章的结构,是文章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外部形式的统一。是谋篇布局的手段,是运用材料反映中心思想的方法。都是由中心意思、材料、结构三个要素组成的。常见的文章结构方式有四种:1、并列式:文章各部分的内容没有主次轻重之分。2、总分式:先总述,再分说。这种关系还可以演变为“分—总”或“总—分—总”的结构方式。3、对照式:文中两部分内容或进行对比,或用这部分内容烘托另一部分内容。4、递进式:文章几部分内容逐层深入

四、文章层次和文章结构的区别?

文章的结构布局就是文章的段落和结构层次的安排,是文章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外部形式的统一,常见的文章结构方式有四种。总分式结构,并列式结构,分论点结构,对照式结构。

至于层次,是按照文章的线索来分,比如感情的变化、事情的发展、时间的变化等等,较简单的文章都会有关键词在段落中出现,没有那就看读者对文章的体悟了。

另,把区别挑出来讲,那就是结构中还可以分层次,你可以在你分出的结构中的一大段甚至原文中的一小段中根据线索的变化,或是谈论主体的变化中细分出层次来。

五、苏武传文章结构?

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1、2段,主要是交代苏武出使的原因、背景和使团的主要成员。

第二部分是3-8段,主要写苏武被匈奴扣留胡地十九年的动人事迹。

第三部分是9、10段,苏武返回汉朝的过程。

六、白鹭的文章结构?

《白鹭》的课文结构是总分总,它是一篇寓情于物的散文。课文描写了白觉的外形和觅食、栖息、飞行时的美,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白鹭》行文简洁,结构严谨,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是全文的总起句,以精巧的诗来比喻白鹭的美。

第二部分(第2-8自然段)具体描写了白鹭的美。这一部分又可以分为:第一层(第2-5自然段)从颜色、身段写白鹭的外形之美;第二层(第6-8自然段)借助“水田钓鱼”“枝头独立”“空中低飞”三幅画面,写白鹭在不同场最中的美。

第三部分(第9-11自然段)与第一部分首尾呼应,抒写了作者对白鹭如诗一般美的赞叹。

七、金岳霖先生文章结构?

金岳霖先生的文章结构严谨。因为他是研究逻辑思维的专家。

八、散步的文章结构?

通常可以遵循以下基本结构:

1. 引言:引入散步的背景和目的,概述文章的主题。

2. 描述散步的地点:介绍散步的地点,包括环境、景色、气氛等。

3. 描述散步的过程:详细描述散步的路线、时间、天气等,以及沿途所见所闻。

4. 感受与体验:分享散步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包括身心的变化、对自然的感受、与他人的交流等。

5. 思考与反思:对散步的体验进行思考和反思,探讨散步对自己的意义和影响。

6. 结尾:总结散步的经历,表达对散步的喜爱和推荐,或者提出对未来散步的期望。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结构只是一种常见的参考,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扩展。同时,文章的语言要生动、形象,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实的感受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九、荷叶母亲文章结构?

结构层次:文章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重点写雨中的莲花,在雨中作者发现荷叶掩盖起莲花,触动了自己,于是产生了联想,想起了母亲,想起了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于是借此景抒发自己对母亲保护儿女成长的感情。

不宁静——想起荷塘——夜游荷塘

院子——沿荷塘的路上——荷塘上面——荷塘四面—— 回家

↓ ↓ ↓ ↓ ↓

颇不宁静 - 是个自由的人- 恰到好处 - 什么也没有- 惦着江南

十、文章结构有哪些?

文章的结构主要有:并列式、总分式、对照式、递进式等。总分式是先总述,再分说。并列式是文章各部分的内容没有主次轻重之分。

常见的文章结构方式

1、并列式:文章各部分的内容没有主次轻重之分。例如培根的《轮读书》,三个部分分别谈到了读书的目的、读书的方法、读书的好处,就是采用并列的结构。

2、总分式;先总述,再分说。这种关系还可以演变为“分—总”或“总—分—总”的结构方式。例如《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一文采用的就是“总—分—总”的结构:先总说“格物”“致知”就是指现代学术的基础,即实地的探察,也就是现在所谓的实验。然后先儒家对“格物”“致知”意义的曲解和对“格物”“致知”精神的埋没;再阐述科学发展为什么需要“格物”“致知”的精神。最后从正反两个方面总结“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

3、对照式:文中两部分内容或进行对比,或用这部分内容烘托另一部分内容。例如鲁迅先生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前一部分反面批驳了敌论中的论据不能证明论点,即中国人失掉的是“他信力”,发展的是“自欺力”,而不是“自信力”直接批驳了敌论;后一部分从正面列举事实,提出正确的论点,我们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间接地批驳了敌论。

4、递进式:文章几部分内容逐层深入。例如《不求甚解》一文,先从“不求甚解”一词的来历谈起,分析了陶渊明的读书方法,首先要“好读书”,二是主张读书要会意。再从正反两个方面举例说明,读书应当重在读懂书本的精神实质,而不是寻章摘句。最后进一步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了读书“不求甚解”的重要性。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