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悼词 > 正文

陶行之还是陶行知?

2024-07-16 08:08:15  来源:网络   热度:

一、陶行之还是陶行知?

陶行知(1891—1946),近代著名平民教育家,原名文濬,曾用名知行,歙县黄潭源村人。15岁入学读书,先后就读于歙县崇一学堂、杭州广济医学堂、金陵大学文学系。1914年赴美国伊利诺大学主修市政学,后转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教育学。1917年回国后,历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东南大学教育系主任,北京中华教育改进社主任干事、南京安徽公学校长等职。1923年,发起组织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1927年,在南京郊区创办了试验乡村师范学校——晓庄师范,并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1932年,创办了山海工学团、生活教育社和国难教育社,提倡“小先生制”主张教育深入民间,为民众服务、为抗日救国服务。1944年10月参加中国民主同盟,当选中央常委和教育委员会主任,主编《民主教育》杂志和《民主》周刊。1946年1月,在中共南方局支持下,与李公朴等人在重庆创办社会大学,并担任校长。同年7月25日,因积劳成疾逝于上海。

二、陶行知多高?

陶行知(1891.10.18--1946.7.25),汉族,安徽歙县人,毕业于金陵大学(1952年并入南京大学)文学系,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曾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古庙敲钟录》、《斋夫自由谈》、《行知书信》、《行知诗歌集》。身高大约1米75左右。

三、陶行知妻子?

陶行知 的妻子是吴树琴。

吴树琴,1915年生,安徽休宁人,与陶行知是同乡。少女时代离开休宁去上海求学,考取了中法大学的药学专修科。后嫁给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

1934年,她在上海认识了陶行知,两人尽管年龄相差20余岁,但很谈得来。吴树琴深为陶行知的革新精神与爱心所感动,对他很是崇敬。大学毕业后,吴树琴放弃留在上海一家法国人开办的大药房工作的机会,来到南京北郊吉祥庵的晓庄学校研究所工作,并与陶行知相恋。

吴树琴感到,今生今世将再也不可能离开这个有着高尚品行、知行合一的不平凡的人。

1939年12月31日,吴树琴与陶行知在重庆举行了简朴的婚礼。邓颖超当时随周恩来在重庆工作,夫妇俩过去就认识陶行知与吴树琴。邓颖超特地赶到他们举行婚礼的育才学校,还送上一份贺礼,致了贺词。

1947年,吴树琴携家人移居南京,此后再也没有离开过古都金陵。

南京解放后,吴树琴先后被选为南京市妇联副主任和南京市第一至第四届人民代表。1954年则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

上世纪50年代,吴树琴一如既往地关心教育。1959年,印尼出现排华逆潮,我国政府发表严正的护侨声明,并派出轮船分批接运一部分侨胞回祖国,给予安置。当时,南京好几所中学都接纳了成百上千侨生。吴树琴的心也被牵动了,她和几位人民代表利用业余时间去了四中、三中、七中等中学,了解华侨生的生活学习情况,建议有关部门切实解决侨生们遇见的一些实际问题,如医药费如何报销等。

那些年里,吴树琴办了不少实事。她总感到,陶行知仍如仍如影随形地伴陪她,勉励她工作。1972年吴树琴离休,在家安度幸福的晚年。

平日里,吴树琴为人行事十分低调,生活节俭,几次将积余下的部分工资和稿酬版税捐给生活困难的小学生,让他们完成学业。

1981年,毕业于晓庄师范的杨瑞清和另一位志同道合的同学主动放弃留城内教书的机会,在教育部门帮助下去江浦五里村创办了一所行知实验小学,招收了数百名小学生,认真推广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实践中克服了种种困难。吴树琴非常感动,几次前往该小学参观,与师生们开座谈会。

2003年12月,吴树琴在南京病逝,享年88岁。她将受到南京人的尊敬和怀念。

四、陶行知诞辰?

2021年是陶行知诞辰130周年。

1891年10月18日,陶行知先生诞生于水深火热中的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但他凭借坚定的信仰和不懈的追求,为中华民族的前途、为中国的教育事业殚精竭虑、奋斗终生,也为后人留下了很多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百多年来,陶行知先生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等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一直指引着后继者披荆斩棘、勠力前行。

五、陶行知故乡?

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安徽省歙县西乡黄潭源村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08年十七岁时他考入了杭州广济医学堂。1915年入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从约翰·杜威、攻读教育学博士。1917年秋回国,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教授、教务主任等职。1926年起发表了《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

1929年圣约翰大学授予他荣誉科学博士学位,表彰他为中国教育改造事业作出的贡献。1931年主编《儿童科学丛书》,在上海先后创办“山海工学团”、“报童工学团”、“晨更工学团”、“流浪儿工学团”等。

1933年,他与厉麟似、杨亮功等来自政学两界的知名人士在上海发起成立中国教育学会。1935年,在中国共产党“八一宣言”的感召下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45年当选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1946年7月25日上午,陶行知因长期劳累过度,不幸于上海逝世,享年55岁。

六、陶行知著作?

陶行知的主要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古庙敲钟录》、《斋夫自由谈》、《行知书信》、《知行诗歌集》等。

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安徽省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七、陶行知简介?

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安徽省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1908年十七岁时他考入了杭州广济医学堂。1915年入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从约翰·杜威、攻读教育学博士。 1917年秋回国,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教授、教务主任等职。1926年起发表了《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1929年圣约翰大学授予他荣誉科学博士学位,表彰他为中国教育改造事业作出的贡献。 1931年主编《儿童科学丛书》,在上海先后创办“山海工学团”、“报童工学团”、“晨更工学团”、“流浪儿工学团”等。 1933年,他与厉麟似、杨亮功等来自政学两界的知名人士在上海发起成立中国教育学会。1935年,在中国共产党“八一宣言”的感召下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45年当选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

1946年7月25日上午,陶行知因长期劳累过度,不幸于上海逝世,享年55岁。

八、陶行知理论?

生活教育的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陶行知的教育理论,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方面。主张教育同实际生活相联系,反对死读书,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和独立工作能力。

后又把生活教育的特点归结为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世界的、有历史联系的几方面,是争取大众解放、民族解放的教育

九、陶行知夫人?

陶行知有两位妻子。

1914年,陶行知从金陵大学毕业,全家从歙县迁南京,与汪纯宜结婚。陶行知和她完婚后便赴美留学,1936年汪纯宜落病早逝。

1939年12月31日,陶行知与第二任妻子吴树琴与在重庆举行婚礼。1946年7月25日凌晨,陶行知因操劳过度,不幸与世长辞。2003年12月,吴树琴在南京病逝,享年88岁。

十、陶行知思想及行知精神?

陶行知主张的是平民教育思想。其教育思想对近代中国教育发展影响深远,对提高国民素质产生了难以磨灭的影响,即使对当代中国的教育发展也具有指导意义。

我们需要学习的行知精神:一是无私奉献精神。“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陶先生的名言,他的一生忠实地履行了这一名言。二是艰韧不拔的奋斗精神。三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求真务实精神。陶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是从实践中来,又到实践中去的十分重视社会实践的理论。四是勇于开拓进取的创造精神。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