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述三藏圣记原文?
一、李治述三藏圣记原文?
抱朴子《李治述三藏圣记》原文如下:
夫唐朝之开元、天宝年间,国家富强,民风淳朴,道教盛行,佛教亦有所兴。时有一僧,姓玄奘,名慧觉,俗称三藏法师。他年轻时便立志出家修行,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到达印度,取得了佛经,回到中国,为佛教的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三藏法师的旅程,可谓是一次艰苦卓绝的历程。他先是从长安出发,经过了甘肃、青海、新疆等地,穿越了沙漠和高山,历经了风沙、暴雨、饥饿和寒冷的考验。他还曾经遭遇过盗匪的袭击,但他始终坚定地信仰着佛法,不断地前行。
三藏法师最终到达了印度,他在那里学习了佛教的经典,领悟了佛法的真谛。他还结交了一些印度的高僧,与他们交流了佛教的思想和文化。在印度的时候,他还曾经历过一些奇妙的事情,比如与一只会说话的猴子成为了好友,与一只会飞的鹰一起旅行等等。
三藏法师回到中国后,他将佛经翻译成了汉语,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还在长安建立了大雁塔,用来收藏佛经和供奉佛像。他的事迹被后人传颂不衰,成为了佛教史上的一段佳话。
二、李治述三藏圣记注释?
一、太宗皇帝写的序文 自“盖闻二仪有像,显覆载以含生”起。
二、玄奘给太宗上过谢表后太宗的答敕 自“朕才谢珪璋,言惭博达。”起。
三、高宗李治为太子时写的记 自“皇帝在春宫述三藏,圣记。”起
四、高宗写给玄奘的答笺 自“治素无才学。性不聪敏。”起
五、就是玄奘译的心经了 自“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起
三、李治为何叫唐高宗?
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字为善,唐朝第三位皇帝(649年7月15日-683年12月27日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前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同母弟。
贞观二年(628年)六月,李治出生于东宫丽正殿。贞观五年(631年)封晋王,后太子李承乾与次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于贞观十七年(643年)被册为皇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去世,太子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
弘道元年(683年),唐高宗去世于贞观殿,享年五十六岁,葬于乾陵。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天宝八年(749年)增谥为天皇大圣皇帝,天宝十三年(754年),再增谥为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
高宗是古代帝王的一个赞誉较高的庙号。第一个使用此庙号的帝王是商高宗武丁,其余较出名的还有唐高宗李治、宋高宗赵构和清高宗弘历。
庙号是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开国君主一般是祖、继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
四、李治和唐高宗的故事?
说起唐高宗,许多人应该比较熟悉。公元628年6月,李治出生于长安东宫的丽正殿,三岁时被封为晋王。李治天资聪颖,行至有方,宽以待人,以孝悌出名。李世民曾问他:“《孝经》中什么最重要?”李治回答说:“最重要的是孝道啊,在年幼的时候侍奉父母,到了长大之后侍奉君王,以此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李世民听后大为喜悦。在他九岁时,文德皇后长孙氏去世,他悲痛欲绝,哀悼之情使旁人都为之动容,唐太宗看见后,认为孺子可教,不久之后就任命李治为右武候大将军。但当时的太子却不是李治,而是李承乾。
当时的太子李承乾又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呢?
揠苗助长
李承乾出生于太极宫,承乾殿,他的名字是唐高祖李渊所取的,意为“承继皇业,总领乾坤。”在他八岁时,李世民便将他立为太子,住入东宫。
在早期,无论是在待人接物、管理政务等方面,李承乾都做的很好。可是唐太宗李世民却还不满意,想让自己的太子变得更好,于是派了十个正直的大臣去辅佐李承乾。这些大臣每天在李承乾身边劝谏他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在百般打击之下,李承乾变得越来越不自信,再加上他患有足疾,于是更加自卑。唐太宗此举,可谓是揠苗助长。在这种情况下,李承乾的压力越来越大,想要找一个人能够倾诉自己的情绪。偶然的一次机会,他喜欢上了一个太常乐人,以此放松心情。不料李世民知道后大发雷霆,认为身为太子,怎么能够与一名乐人勾搭在一起,并下令处死那名太常乐人,以此想要震慑李承乾,规范自己的行为。
五、唐高宗李治属什么生肖?
唐高宗李治所以公元628年,是农历戊子年,生肖鼠年,所以唐高宗李治属鼠。
唐高宗李治,是唐朝的第三位皇帝,在父亲唐太宗创造出了“贞观之治”的盛况之后,子承父业的李治是幸运的,幸运的是,他继承了父亲唐太宗的辉煌基业;但同时他也是不幸的,不幸的是,因为唐太宗的优秀成就,无论愿意不愿意,李治都无法脱离父亲唐太宗的光环,加上在他之后的唐朝统治者武则天还是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夹在两者之间的李治就显得没那么出彩了,甚至还摊上了一个“懦夫皇帝”的称号。
六、唐高宗李治当了几年皇帝?
李治当了34年皇帝(公元649-公元683)年在位。 唐高宗李治是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于贞观二十三年继承大统,是为唐朝建国之后的第三位皇帝。李治二十二岁成为一国之君,五十六岁寿终正寝,总共在位三十四年。 这三十四年间,他先后经历了改立皇后、处死公主、驱逐外戚等一系列重大的政治事件,励精图治终与天后武则天一同开创了盛世大唐的后贞观时代。
七、唐高宗李治怎么样?
唐高宗李治在历史上其实非常出名,但是我们大多数人了解他,并不是因为他是一位出名的,而是因为他是一个非常出名的女人的丈夫。这个女人就是中国封建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性皇帝,。
唐高宗李治
正是因为李治的媳妇是武则天,因此,在许多人看来,李治非常懦弱和不堪,因为大唐的皇位是因为他的软弱和无能,而导致帝位沦落到了一位女人的手里。许多的文学作品中也是如此刻画的。
但是我们细想一下,一个敢于在唐太宗在位时与自己的庶母私通,并且还敢将其娶来当自己妻子的人,能是一位懦弱的皇帝吗?因此,真实的李治,一定不是我们所了解的那样懦弱。
那么,真实的李治,到底是一位怎样的皇帝呢?
首先,我们得知道,李治的文治武功,丝毫不输。
很多人都知道李世民的“”以及的“”,但是对于李治的“”却鲜有人知。实际上,“永徽之治”丝毫不亚于另外两大,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超过了它们。
政治上,李治虚心纳谏,勤于政事。在登基之初,就把李世民的三日一朝,改成了一日一朝,目的是为了解决随时可能发生的大事。同时,他还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了制度,使得更多的贤能之士进入朝堂。
经济上,李治继续推行轻徭薄赋的政策。在李治即位初期,整个社会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他提出了控制物价的一些政策,同时还在各地建立粮仓,周期性的从中央政府的粮库中,拿出谷物低价卖出。
文化上,李治执政时期也是非常的繁荣。像我们熟知的“”都是李治时期的人物,他们对于诗歌的发展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
军事上,的版图以李治时期的版图最为广大。李治时期的版图有多大?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像什么,,百济,等等,都在李治时期被打败,大多数被纳入了唐朝的版图。
法律上,修订《唐律疏义》(《永徽律疏》)。这部法律在整个唐朝一直沿用,未有更改,而且对后世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甚至还影响到了东亚及东南亚诸多国家的立法。
那么,为什么李治的形象就变得那么的懦弱了呢?
这得关系到一个人,武则天。武则天是李世民的才人,李治先是与其私通,在李世民驾崩后,因其无子女,入感业寺为尼。而李治则在其为李世民孝服期满后,将武则天接回了皇宫。后来,还封其为后。
中国古代的思想一直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体,试问,这样一位私通庶母的皇帝,其历史形象能好吗?
不过,我们从这件事也可以看出,李治绝对是一位腹黑型的人物,绝对与懦弱毫不沾边。即便是他封武则天为后,也是为了达到他的政治目的。
李治之所以能够继承皇位,长孙无忌等功不可没。在李治继承皇位后,长孙无忌等人权势极大,分走了不少原本属于李治的皇权。
长孙无忌
长此以往,李治自然心有不甘,于是他就借着废除,立武则天为后的机会,来打击这些元老功臣。
当然,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他得了解这些王公大臣们的心意之后,才好下手。于是,他采取的是,先跟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等商量。果然,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坚决反对,而李勣则干脆托病,不去参与讨论。
随后,李治果断下诏,废王立武,而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则相继被贬。再后来,褚遂良死于爱州,长孙无忌于黔州被逼自杀。随着长孙无忌这颗参天大树的倒台,的许多元老都受到了诛连,从此以后,唐高宗李治才算真正当上了皇帝,不受任何人制约。
关陇集团被除后,随着李治身体越发的差,武则天开始插手政务,但直到李治死之前,实权都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武则天当了皇后,并不满足,她想掌握更多的权力,特别是在李治身体越发不行的时候,这种想法就越来越强烈。
李治当然对此有所忌惮,毕竟任何一个有为的皇帝也不会允许他们来分享自己的权力,即便是自己的妻子也不行。于是,李治慢慢的就有了废后的想法。
这种想法被武后得知后,她可以说是惶惶不可终日,不断地向李治申诉辩解,李治这才作罢,只不过帮着李治起草诏书的上官仪却遭了殃,被灭了族。
李治的病越来越严重,武后也渐渐地掌握了更大的权力,但即便如此,武后仍然不敢掉以轻心,想尽一切办法来表现自己的政治才能,以帮助李治处理政事。
八、高宗李治活了多少岁?
唐高宗李治(628-683年),中国唐朝第三任皇帝(649—683年在位),字为善,年五十五,葬于乾陵,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
九、唐高宗李治几个儿子?
八个。唐高宗李治是唐朝第三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唐太宗驾崩后,二十二岁的李治即皇帝位,开创了有贞观遗风的永徽之治,他在位三十四年,于弘道元年(683年)驾崩,时年五十五岁,葬在乾陵,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那么唐高宗李治共有多少个儿子呢?
唐高宗庶长子李忠
李忠是李治的长子,他的母亲是宫人刘氏,李忠于贞观十七年(643年)出生在东宫,当时唐高宗还是太子,在李忠出生后,唐高宗在弘教殿宴请官僚,唐太宗还亲临了宴会。
贞观二十年(646年)八月初五,李忠受封陈王,唐太宗去世,唐高宗继位后,在永徽元年(650年)任命李忠为雍州牧。
李忠生母刘氏
由于当时唐高宗的王皇后没有子嗣,而李忠生母出身卑微,便在舅舅的劝说下,暗示太尉等人向唐高宗请求立李忠为太子,唐高宗同意后,于永徽三年(652年)立李忠为太子,大赦天下。
永徽六年(655年),李忠举行成年加冠礼,同年,唐高宗废王皇后皇后之位,改立昭仪武则天为皇后。显庆元年(656年)由于李忠并非嫡子,便被废了太子之位,改立李弘为太子,李忠为梁王,同年,改任李忠为房州刺史。
李忠年龄渐长,经常做怪梦,便常常自己占卜,此事败露后,李忠被分为庶民,迁居黔州,囚禁在黔州李承乾故宅。麟德元年(664年),唐高宗将李忠赐死在黔州住所,时年二十二岁,无子嗣。次年,太子李弘收葬李忠骸骨。神龙元年(705年),李忠被追封为燕王,并追赠太尉、扬州大都督。
唐高宗次子李孝
李孝是唐高宗的第二个儿子,他的母亲是宫人郑氏。永徽元年(650年),被封为许王,永徽三年(652年),拜为并州都督。显庆三年(658年),累除遂州刺史。
李孝
麟德元年(664年)李孝去世,赠益州大都督,谥号悼。神龙初年,追赠为原王、司徒、益州大都督。
《新唐书》记载:原悼王孝,永徽元年,始王许,与杞、雍二王同封。早薨。神龙初,追封及谥。
唐高宗第三子李上金
李上金是唐高宗的第三个儿子,他的母亲是宫人杨氏。永徽元年(650年)被封为杞王,永徽三年(652年),李上金遥领益州大都督。
李上金上吊自杀
载初元年(690年),李上金与李素节被诬告谋反,将二人召回洛阳后交付御史台处理。后来李素节在南龙门驿被杀,李上金得知此事后,因恐惧上吊自杀。
他死后,七个儿子被流放显州,除义珣存活外,其他六个儿子都死在了当地。唐中宗复位后,恢复了李上金的官爵,并以义珣为嗣泽王,后被葬在乾陵陪葬。
唐高宗第四子李素节
李素节是唐高宗的第四个儿子,他的母亲是萧淑妃。他生性聪明,唐高宗十分喜欢。永徽元年(650年)被封为雍王,后被封为郇王。
李素节生母萧淑妃
他的母亲被武则天杀死后,李素节被变为申州刺史。后来,唐高宗下令以李素节常年患病为由,不再召李素节入京朝见。后引起武则天对他的愤怒,将其流放到鄱阳。
李素节后被任命为岳州刺史,此后多次迁徙。载初元年(690年),与李上金被诬告谋反,被勒令入京,而后被缢死在都城南龙门驿,时年四十三岁,以庶人之礼被埋葬。唐中宗即位后,李素节被追封为许王,追赠开府仪同三司、许州刺史,以礼改葬,陪于乾陵。
李素节九个年长的儿子被杀,四个年幼的儿子被发配到雷州关押,此后,儿子李瓘继承了他的王位。
唐高宗第五子李弘
李弘是唐高宗的第五个儿子,武则天的长子。永徽三年(652年),李弘出生在宫中。王皇后被废,武则天成为皇后后,李弘成为唐高宗的嫡长子。永徽六年(655年),李弘被封为代王。
李弘
显庆元年(656年),太子李忠被废后,四岁的代王李弘为皇太子,深得唐高宗的宠爱与重视。李弘当太子期间以仁德著称,因其仁孝也得到了朝野内外赞誉,由于李弘体弱多病,在上元二年(675年),随帝后出行洛阳,在合璧宫绮云殿离世,时年二十三岁。
唐高宗对李弘的离世十分悲伤,以皇太子“慈惠爱亲,死不忘君”的诏令破例加封李弘为“孝敬皇帝”,以天子礼仪后葬于洛阳郊区的唐恭陵,百官服丧三十六日,唐高宗还亲手书写《睿德记》树立在陵墓旁,缅怀李弘。
唐高宗第六子李贤
李贤是唐高宗的第六个儿子,是武则天的次子。永徽六年(655年)李贤被封为潞王。
李弘猝死后,李贤继立。李贤做太子期间,与武则天关系比较紧张。仪风四年(679年),李贤被废为庶人,幽禁在长安。永淳二年(683年),被幽禁数年的庶人李贤,被流放到偏僻的巴州。
李贤
文明元年(684年),武则天把持朝政后不久,命令金吾卫将军前往巴州搜查李贤住宅,防备其谋反隐患,而其到巴州后,却将李贤囚禁别室,逼令其自杀,时年二十九岁。
垂拱元年(685年),武则天诏令恢复李贤雍王爵位。后来,李贤被追赠司徒,并被迎回灵柩,以亲王身份陪葬乾陵。景云二年,被追加皇太子身份,谥号“章怀”,与太子妃房氏,合葬在章怀太子墓。
唐高宗第七子李显
李显原名李哲,是唐高宗的第七个儿子,武则天的第三个儿子。李显出生在长安,最初被封为周王,后改封为英王。由于他的两位皇兄一死一废后,李显被立为皇太子。
李显的长子李重润出生后,唐高宗在其满月时改年号为永淳,并将李重润封为皇太孙。
李显
唐高宗病死后,李显登基为帝,但仅登基五十五天后,便被废为庐陵王,贬出长安。而后武则天称帝,李显为太子。武则天病重,宰相张柬之等人发动神龙政变,武则天无奈,只能先令太子监国,次日便传位李显,是为唐中宗。
景龙四年(710年),唐中宗李显病逝,终年五十五岁,葬于定陵。
唐高宗第八子李旦
李旦是唐高宗的第八个儿子,武则天的第四个儿子。李旦出生不久就被封为殷王,遥领冀州大都督、单于大都护、右金吾卫大将军,他在兄弟中排行最小,所以深受唐高宗的宠爱。
李旦
嗣圣元年(684年),李显被废为庐陵王后,李旦为皇帝。圣历元年(698年),武则天将李显接回洛阳。李旦数次称病不朝,请求将储君职位让于李显。是年九月,李显被复立为皇太子。
次年,李旦被复封相王。景龙四年(710年),唐中宗驾崩,李重茂登基,后来,李重茂迫于形势,让位于李旦,李旦在太极殿登基,二次为帝。
此后,李隆基因有大功,被立为别皇太子。先天元年(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退为太上皇。
开元四年(716年),李旦在百福殿病逝,中年五十五岁,是年十月,被葬于桥陵,庙号睿宗,追谥大圣贞皇帝。天宝八载(749年),被改谥为玄真大圣皇帝,天宝十三载(754年),被增谥为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
综上所述,唐高宗共有八个儿子,其中四个都是和武则天所生,除了八个儿子外,唐高宗还有四个女儿,义阳公主和高安公主为萧淑妃所生,安定思公主(早夭)和太平公主为武则天所生。
十、唐高宗李治出生时在哪里?
贞观二年(628)六月庚寅,李治出生在长安大明宫东宫的丽正殿。 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字为善,中国唐朝第三位皇帝(649—683年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是嫡三子。 贞观五年(631年)封为晋王,后因唐太宗的嫡长子皇太子李承乾与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他才于贞观十七年(643年)被册立为皇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即位于长安太极殿,开创了有贞观遗风的永徽之治。 唐代的版图,以高宗时为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一说里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维持了32年。李治在位34年,于弘道元年(683年)驾崩,年五十五岁,葬于乾陵,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