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修建双塔寺?
一、为什么修建双塔寺?
答案是双塔寺最早名为永明寺,建于明万历27年,刚开始只修建了东南塔,是由当时太原著名乡绅傅霖筹资主持修建的,修塔的目的是为了弥补龙脉被毁后太原文运不畅的风水格局,所以将其命名为文峰塔!文峰塔又习惯称为旧塔,是一座风水宝塔,没有基座,是一座直线型八角13层葫芦的顶砖塔!是一座风水地势宝塔!
时间过去9年,万历36年第十一代晋王朱敏淳觉得单塔衬托不出太原的气势,所以下令在修建一座新塔,遂聘请五台山显通寺住持福登和尚住持修建新塔,新塔一部分资金是由当时的宣文皇后捐赠的,所以命名为宣文佛塔,后来供奉有福登的舍利!新塔是一座8角琉璃13层舍利风水佛塔,设有基座佛龛,塔身呈弧线型,也是一座空心佛塔!新塔修成后将永明寺改为了永祚寺,后来又陆陆续续修炼了无梁殿等附属建筑,直到康熙20年才修炼了山门,至此永祚寺才算修建完成,双塔修建完成后,从洛阳移植了大量明代牡丹,这也成为了太原一景!双塔都高54米,j新塔比旧塔低2公分左右,解放战争时期,阎锡山将双腿寺改为了防御工事,遍布碉堡,双塔也遭到不同程度损毁,直到80年代才得以修复!曾在双塔寺下建有一规模宏大的烈士陵园!
宝贤堂集古法帖,是第一代晋王朱棡收集整理的历代书法名家的碑文古帖,晋王朱棡因被进谗言诬陷谋反遭到朱元璋的大力责罚,幸由太子朱标作保求情才得以幸免!随后性情大变寄情书法,碑帖,其后世子孙将其收集整理陈列于晋王府,命名为宝贤堂集,后移至双塔寺!现存宝贤堂碑帖只是其一部分,大部分被劫掠毁坏,文革时期从各地抢救的碑文古帖也陈列于此!
二、潮州镇海楼为什么被毁?
镇海楼自明清以来,除了作为历史名楼,还被作为“太平盛世”的象征,所以屡毁屡建不绝于世。历史进入清代后,镇海楼在1659年7月又被台风吹倒了。《榕城纪闻》记载:
顺治十六年七月三十日,大风起,自辰至未,坏样楼、鳌峰亭,开元寺大殿、铁佛殿、尊经堂、石坊并七门城楼,其余衙门、公署、民居无不飘荡。其风比辛巳年更大,所在倒折更多。
在康熙初年,镇海楼再次。但后又被毁,在康熙年间进行了3次重建。据雍正年间的《福建通志》说:
康熙初重建,复毁。后总督姚启圣、郭世隆相继兴建。
1678年至1684年间,姚启圣任福建总督。后来,又有6位任总督。接着,1695年至1703年郭世隆任总督。其中,有两次重建的镇海楼存在的时间较短,只有20年左右。而总督郭世隆重建的镇海楼,存在时间较长,
约有50年,但后来不幸于1760年秋毁于雷火。
关于这次被毁,乾隆年间的《福州府志补》记载较详细:
乾隆二十五年八月十五日向夕,山上霹雳一声,楼四面火出如灯,绿色,人皆以为雷火,乃属人意。按:自国初以来,毁已数次。
论者采形家言,谓:‘山尖而锐者,为火星,圆而秀者为文星。越王山其形尖锐似火,作屋不宜复用棱角。屋脊作卷棚以培之,庶可无患。’或亦有见。
镇海楼经历这次大火,于是就有人给它“算过命”,说越王山山形尖锐属火星之相,建筑物不宜再用棱角屋脊,应改作卷棚式的圆形,就可以防火了,但镇海楼实际上并未因此免于大火。
1785年,雷火再度焚毁了镇海楼。但不久,经“官匠建立”的镇海楼再度于1792年被雷火焚毁了。当时,为镇海楼大兴土木的主要是官方倡建并与民间共集资。镇海楼仍为上下两层,以明代制式重建,虽经多次毁建,但其基本尺寸变化不太大。
过了68年,在1860年镇海楼又被雷火焚毁了。过了3个月,镇海楼就再次重建起来了。清代学者林枫在《观我录》中说:
咸丰十年庚申……九月微雷小雨,镇海楼灾后数月重建,物料偷减,制视昔独卑。形家言其失前人创造之意,于风水有碍,未知然否。
这次重建,因资金紧缺,其宽度缩减了三尺。据光绪年间的《晦讷斋文集》记载说:
咸丰间改造,规制卑陋,不及四十稔,倾圯随之。
果然,不到40年,镇海楼于1892年又一次坍塌了。按清代光绪年间历任芝山书院、白鹿洞书院、致用书院主讲的谢章铤撰写的《重建镇海楼碑记》的记载:
且夫楼以镇海名,意在楼,实在海。嗟呼,海风叫啸,海水飞扬,登斯楼也,其忍负中流砥柱之心哉。
关于重建后的镇海楼,谢章铤在《重建镇海楼碑记》写道:
高六丈三尺,深七丈二尺,广十三丈七尺,周边的城墙厚五尺三寸。
1892年,闽浙将军希元、总督谭钟麟和官绅都捐了钱,整整用了一年时间的修建,于第二年就竣工了。楼的建造按旧制“尺无所短,寸有所长”,其尺寸与旧制误差不超过一尺。福州学者谢章铤撰《重建镇海楼碑记》,由清末翰林院庶吉士陈宝琛挥毫题写碑文。
据说,在清代末年时,登上镇海楼仍可以看见大海。清末福州田园诗人魏杰《越王楼远眺》诗道:
欲穷千里目,独上越王楼。
双塔排城市,三山镇福州。
人从台际望,海入眼中收。
地杰钟王气,雄风自昔留。
因此,后来的福州西湖新增八景之一就有“样楼望海”一景。它与当年的福州的“龙舌品泉”等景一起被载入《新修西湖志》。
后来,光绪年间重建的镇海楼曾失于大火。之后,重修的镇海楼基本保持了明代时期的制式,城楼外观为重檐歇山顶加腰檐,城门式高台二层楼阁。施以斗拱,屋面使用陶制简瓦和板瓦,檐口饰有瓦当、滴水,适当增加一些配套工程。
为了凸显该楼,重建时特地抬高了一层约11米左右的架空台基,使它更宏伟、壮观。主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台基采用城墙砖、首层台基地面采用金砖铺设,栏杆使用汉白玉雕作,所有露明梁柱外饰木质材料,小木作均采用实木,重建后的楼高、进深、面宽均严格按古建筑的尺寸和规制建设。
镇海楼楼高22.3米,台基高10米,由基座层、台基层,基座层内设地下宫。面阔43.5米,进深24.5米。门窗及牛拱等均为实木,吊顶为平暗式,并与梁架之间施以弯枋、一斗三升,为典型的福州传统建筑式样。
在镇海楼门前,在七星缸附近,有一座外面插着四簇雕花小石柱的三层圆台,其中心镶嵌阴阳鱼,共60甲柱,代表时间的周期。在此设60甲柱,寓意福州百姓的福祉周而复始,无穷无尽。
此外,镇海楼前还建有登山的青石道,道路中间有三组各9层台阶,海浪翻滚,蟠龙出海,堪比皇家“御路”规格。
镇海楼的一楼大厅中央,设有金丝楠木梅花雕屏,上面题有“清客肯来榻还下我”的词句。陪侍这扇屏风的,是七八十厘米高、一剖为二的巴西紫水晶洞。
在大厅西侧,供养在镇海楼建筑模型右侧的,是热心人费尽心力从海南弄来的“佛教七宝”之砗磲、珊瑚。水晶、砗磲、珊瑚,都是辟邪之物,有了它们,庇佑福州城的镇海楼,更加法力无边了。
大厅东侧书案正中竖屏是光绪三年一甲一名进士王仁堪的手迹。此人不仅“善设色花卉,书法为时所称”,而且当官也当得很出色,授修撰,入直上书房,出为镇江知府,殉职于苏州知府任上,官声颇佳。
二楼门额悬挂有“镇海楼”三字匾额。楼内布置有各色红木家具、古董及珊瑚等,还有著名爱国将领林则徐所撰对联: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整座镇海楼雄居于福州古城中轴线端点的屏山之巅,仍然是俯瞰福州城及福州三山及西湖周边景色的登高眺望点。其建筑重檐飞角,冲霄凌汉,在一定程度上又恢复了三山二塔之间的视廊关系。
三、亚洲十大古建筑?
十大建筑:
1、天安门 北京
天安门原名承天门,明天顺元年(1457年),承天门遭雷击起火被毁,当时没能立即修复,直到成化元年(1465年),才由工部尚书白圭主持重建。这次重建,奠定了今日天安门的形制。清顺治八年(1651年),清世祖下令大规模重建并更名承天门为“天安门”。如今天安门已成为中华文明悠久历史的象征,也是中国政治中心的象征之一。
2、泰姬陵·印度阿格拉城
泰姬陵,全称为“泰吉·玛哈尔陵”,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迹之一,在今印度距新德里200多公里外的北方邦的阿格拉城内,亚穆纳河右侧。它是印度莫卧儿王朝第五代皇帝沙贾汗为了纪念他已故皇后阿姬曼·芭奴而建立的陵墓,被誉为“完美建筑”。它由殿堂、钟楼、尖塔、水池等构成,全部用纯白色大理石建筑,用玻璃、玛瑙镶嵌,绚丽夺目、美丽无比。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泰姬陵是印度伊斯兰教建筑中的代表作。2007年7月7日,成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
3.双子塔·马来西亚吉隆坡
双子塔,又称石油双塔,是吉隆坡的标志性城市景观之一,是世界上目前最高的双子楼和第四高的建筑物,是马来西亚经济蓬勃发展的象征。值得一提的特色是在第42层处的天桥,其优雅的剪影给双子塔带来了独特的轮廓。
4.哈利法塔·阿联酋迪拜
哈利法塔(Burj Khalifa Tower),原名迪拜塔(Burj Dubai),又称迪拜大厦或比斯迪拜塔,是位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的一栋已经建成的摩天大楼,有160层,总高828米。迪拜塔由韩国三星公司负责营造,2004年9月21日开始动工,2010年1月4日竣工启用,同时正式更名哈利法塔,成为世界最高建筑。
5.昌德宫·韩国首尔
昌德宫又名乐宫,修建于1483年,是1598年到1867年期间朝鲜王朝的正式王宫。主要建筑包括大造殿、交泰殿等。无论你到昌德宫的哪个区域,首先惊叹于隐含在其中的无限的和谐感和能突出表现其中的每个细节而且相互连接的韵律和调律方式,更为之惊叹的是涌上心头的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心绪。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6.仰光大金塔·缅甸仰光
仰光大金塔是一座位于缅甸首都仰光的佛塔。其高度为98米,表面则铺上了一层金,它是缅甸最神圣的佛塔,因为它供奉了四位佛陀的遗物,缅甸人称大金塔为“瑞大光塔”,“瑞”在缅语中是“金”的意思,“大光”是仰光的古称,缅甸人把大金塔视为自己的骄傲。
7.婆罗浮屠·印度尼西亚爪哇岛
婆罗浮屠,举世闻名的佛教千年古迹,位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中部马吉冷婆罗浮屠村,坐落在默拉皮火山山麓一个长123米,宽113米,呈矩形的小山丘上。关于佛塔有不少美丽的传说。一说如果你能将手从孔洞中伸进去摸到佛像的手掌,那你将福星高照,隆运亨通;又传说那些石雕怪兽和佛像可以避邪,于是引来不少游客顶礼膜拜,祈求平安和幸福。
8.吴哥窟·柬埔寨暹粒
吴哥窟又称吴哥寺,位于柬埔寨西北方暹粒省暹粒市。原始的名字是Vrah Vishnulok,意思为“毗湿奴的神殿”。中国古籍称为“桑香佛舍”。它是吴哥古迹中保存最完好的庙宇,以建筑宏伟与浮雕细致闻名于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庙宇。12世纪时,高棉王国吴哥王朝国王苏耶跋摩二世希望在平地兴建一座规模宏伟的石窟寺庙,作为吴哥王朝的国都和国寺。因此举全国之力,并花了大约35年建造了吴哥寺。1992年,联合国将吴哥古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此后吴哥窟成为柬埔寨旅游胜地。吴哥窟的造型,已经成为柬埔寨国家的标志,展现在柬埔寨的国旗上。
9.泰国大王宫·泰国曼谷
曼谷泰国大王宫,又称曼谷故宫,是泰国曼谷王朝一世王至八世王的王宫。大王宫的总面积为21.84万平方米,位于首都曼谷市中心,依偎在湄南河畔,是曼谷市内最为壮观的古建筑群。大王宫四周筑有白色宫墙,高约5米,总长1900米。建筑以白为主色,风格主要为暹罗式。庭园内绿草如茵,鲜花盛开,树影婆娑,满目芳菲。大王宫主要由几个宫殿和一座寺院组成。大王宫内的寺院,即著名的玉佛寺建筑群。大王宫是泰国诸多王宫之一,是历代王宫保存最完美、规模最大、最有民族特色的王宫,现仅用于举行加冕典礼、宫廷庆祝等仪式。
10.鱼尾狮·新加坡
鱼尾狮像坐落于市内新加坡河畔,是新加坡的标志和象征。该塑像高8.6米,重70吨,狮子口中喷出一股清水,它由雕刻家林浪新先生和他的两个孩子在1972年5月完成的作品。在鱼尾狮像背面的一小块场地有四块石碑,碑文讲述了鱼尾狮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