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碑怎么写?
一、石碑怎么写?
给逝者立碑写祭碑文,有很大的意义。
一是起一个标记的作用,让后人知道坟在哪里,找到墓碑后,一看碑文就知道是自己家的坟。
二写祭碑文是后人对逝者的缅怀,简捷概括逝者的一生。
三是用文字记录辈份传承,以方便后人核对。
四是给后人一个固定的祭拜先人的地方,一到清明节就知道要到这里来祭祖,起到一个情感寄托的作用。可见立碑写祭碑文意义还是很深远的。
二、外甥女给舅母一位墓碑文怎样写?
时维公元二零一九年四月一日,星期一,农历二零一九年二月二十六日。值春暖花开之际,趁天下太平之时,国家昌盛,社会安定,民生安康。为念父母洪恩,特立碑祭奠。孝男春宝特跪拜于先父母之陵寝,为父母举行立碑纪念之仪式,以告慰父母在天之灵,铭吾等勿忘养育之隆恩。
吾父毕生艰辛,少时曾求学于潘家村农中,天资聪颖,尤擅长于打算盘,高小毕业后辍学在家帮祖父母经营炉包店铺,一时命燥乡里。后与母成婚即分家度日,勤耕苦种,白白手起家,创业惟艰。俭朴忠信,率直率真。豁达大度,不求名利。抚儿育女,历尽艰辛。生活朴素,与人为善。因生活拮据,于一九五九年除夕夜乘火车远赴东北,后在抚顺做铁路工人。后因思念家乡,遂于二年后返还故乡。因算盘打得好,回家后,曾在生产队做过会计,后入高密棉油厂当临时工,因表现良好,后被转成正式职工。一九八五年末退休后回家继续从事农事,后终因积劳成疾,晚年患脑梗阻脑萎缩等症,疾病缠身,后不幸又磕破膝盖骨,卧床二年不起,儿女多方求治,未能挽回生命。终病逝于二零一四年农历十月三十日,享年七十九岁。英灵虽去,音容长存。
先慈秀英,祖籍泊子闫家望族。据悉,外祖父弟兄九人,优秀乡里。后又得一幺妹,民国时期县长闻讯曾去祝贺。母亲与父一九五八年成婚。时年十九。母生儿女共七人,然因遇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生活穷困,吾一姊二妹皆未能成活。父在城做工,家中一切,皆母承担,里里外外,万苦艰辛。远亲近疏,皆能与亲。平生做事,不存欺心。口快心直,常存善仁。育吾儿女,,含苦茹辛,积劳成疾,终酿病根。后因磕倒摔断大腿股骨,病榻三载,儿女尽心。视母病痛,儿女何忍。然天不佑母,回天乏术,终于农历二零一五年十月十六日阖然长逝,享年七十七岁。念慈在慈,永怀此恩。与母梦逢,永铭在心。惟我先父慈母积善成德,终佑我儿孙康健吉顺。虽平凡生活,但以德立身。父母言传身教,儿孙各有所成。虽不求闻达,亦足以立世无悔。
望父母英魂长安,懿德长存。清明祭奠,
遂成此篇。
我就给你。一莫比尔怎么?这应该是舅母。打人。嗯,忙在飞轮。外甥女不忙,给你建议。
三、王国维的碑文谁书写的
陈寅恪为王国维纪念碑撰写的碑文。
海宁王静安先生自沉后二年,清华研究院同仁咸怀思不能已。其弟子受先生之陶冶煦育者有年,尤思有以永其念。
佥曰,宜铭之贞珉,以昭示于无竟。因以刻石之词命寅恪,数辞不获已,谨举先生之志事,以普告天下后世。
其词曰: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
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呜呼!树兹石于讲舍,系哀思而不忘。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
来世不可知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彰。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
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1927年8月14日,王国维被安葬于清华园东二里许西柳村七间房之原。1928年6月3日,王国维逝世一周年忌日,清华立《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碑文由陈寅恪撰,林志钧书丹,马衡篆额,梁思成设计。
王国维(1877年12月3日―1927年6月2日),初名国桢,字静安,亦字伯隅,初号礼堂,晚号观堂,又号永观,谥忠悫。汉族,浙江省海宁人。王国维是中国近、现代相交时期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
王国维早年追求新学,接受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的影响,把西方哲学、美学思想与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相融合,研究哲学与美学,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继而攻词曲戏剧,后又治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郭沫若称他为新史学的开山,不止如此,他平生学无专师,自辟户牖,成就卓越,贡献突出,在教育、哲学、文学、戏曲、美学、史学、古文学等方面均有深诣和创新,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留下了广博精深的学术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