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叶轻眉写的碑文?
一、庆余年叶轻眉写的碑文?
我希望庆国之法,为生民而立,不因高贵容忍,不因贫穷剥夺,无不白之冤,无强加之罪,遵法如仗剑,破魍魉迷崇,不求神明。 我希望庆国之民,有真理可循,知礼义,守仁心,不以钱财论成败,不因权势而屈从,同情弱小,痛恨不平,危难时坚心志,无人处常自省。
我希望这世间,再无压迫束缚,凡生于世,都能有活着的权利,有自由的权利,亦有幸福的权利。
愿终有一日,人人生而平等,再无贵贱之分,守护生命,追求光明,此为我心所愿。虽万千曲折,不畏前行,生而平等,人人如龙。
二、陈寅恪碑文是谁写的?
黄永玉写的。
在庐山一块较高的柱石正面,镌刻“陈寅恪、唐筼夫妇永眠于此”, 背面刻立碑人“庐山植物园陈流求、立之精神,陈小彭、陈美延敬立”以及“二00三年六月十六日”;另一横向砾石上刻“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以及“后学湖人黄永玉敬书”。
陈寅恪(1890年7月3日—1969年10月7日),字鹤寿,江西省修水县人。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
三、小雁塔碑文谁写?
是中唐著名书法家韩择木书写
四、庆余年母亲留下的碑文?
石碑上写道:“我希望庆国之法,为生民而立,不因高贵而容忍,不因贫穷而剥夺,无不白之冤,无强加之罪,尊法如仗剑,破魍魉迷崇,不求神明;我希望庆国之民,有真理可循,知礼仪,守仁心,不以钱财论成败,不因权势而屈从,同情弱小,痛恨不平,危难时坚心志,无人处常自省;我希望这世间,再无压迫束缚,凡生于世,都能有活着的权利,有自由的权利,亦有幸福的权利。愿终有一日,人人生而平等,再无贵贱之分,守护生命,追求光明,此为我心所愿,虽万千曲折,不畏前行,生而平等,人人如龙。”
五、摄山栖霞寺匾额是谁写的?
摄山栖霞寺匾额是清乾隆御笔《摄山栖霞寺》。
栖霞寺位于南京市栖霞区栖霞山中峰西麓,又称栖霞古寺,始建于南齐永明二年(484年),迄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四大名刹之一,佛教“三论宗”的祖庭,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南朝时期与鸡鸣寺、定山寺齐名,是南北朝时期中国的佛教中心。。
六、题破山寺后禅院是谁写的?
常建(708年—765年),祖籍邢州(根据墓碑记载),可能是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唐代诗人,字少府。开元十五年(727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长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长期过着漫游生活。后移家隐居鄂渚。天宝中,曾任盱眙尉。常建的现存文学作品不多,其中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较为著名。
七、南华寺的篆书碑文上,写了些什么?
先將銘文嘅内容寫出如下,望手動採納。
伏中溽【縟】暑
師行灼【爵】蒸
時南雄已【巳】復
軍書稍【少】暇【叚】
乃與【与】
武寧李烈鈞恊龢
建水楊晉進卿
鹽興朱培徳益之
南康盧鑄可鑄
香山卓仁機
同謁祖庭
留蘇【穌】程庵【广】
酌量谿水蔬食一宿
題此紀游【斿】
中華民國七年七月
騰衝李根源記
東莞【官】鄧爾雅書
话说2017年,我同老豆偶然經過「知乎」哩度,睇到哩塊南華寺碑嘅銘文。
當其時老豆學認金文100+日,除咗通「灼」字嘅「爵」字認唔出以外,其他字當場輕鬆認出。
其中有個「宿」字,老豆话,「恁樣寫法似乎唔系太常見。」
「爵」字老豆眞系認唔出,估來估去硬系無法子估到!於是乎求助渠喺佛山街由細玩到大嘅老友記。哩個老友記嘅微信名系「漆」,幼年就已經開始練習書法同篆刻。
喺老友記屋企有好多本厚字典,渠哋哩2個理工男憑住尋根究柢嘅「理工男精神」,逐本字典逐本字典恁揵來揵去,非常認眞恁查對。
查咗好耐,終於,老友記喺某本字典查到哩個系「爵」字!上邊寫明,系出自「魯侯爵」銘文。然後老豆度娘,果然搵到「魯侯爵」上邊嘅哩个「爵」字。
莫非,哩個東莞人鄧爾雅寫嘅哩個「爵」字,原來用嘅就系魯國嘅寫法咩?眞系折屈得渠啊!
我哋宜家嘅文字,基本上就系秦國哩1支氺流落嘅。要追根溯源嘅话,對於業餘愛好人仕,未必恁容易就畀你追溯得返其他6國嘅嗰6支氺!兼且7國原先吞并咗好多國家,恁睇又何止7支氺呢?
老豆话,根據上下文,哩個「爵」字顯然通「灼」字。
渠仲话,粵語「灼」字嘅「讀音」亦卽正音就系「爵」哩個音,衹系大家習以為常唸成「語音」亦卽口語「綽」哩個音而已。
當其時,哩度未見到有人寫出完整答案,我諗,老豆应该會馬上提交答案啩。誰知渠话,哩道題就得「爵」字難度高,其他字相對簡单,可能無幾耐就會有人答得出呢!所以就「闊佬懶理」囉。
唔經唔覺過咗3年,到咗宜家嘅2020年,我同老豆又逛返到哩度,見仲未有人答,於是乎老豆就嗌我幫手搞掂。
另外原文关乎人物介紹嘅格式,例如「南康盧鑄可鑄」表示「其人南康籍、姓盧、名鑄、字可鑄」嘅意思。
至於嗰啲乜鬼「古今字」、「假借字」、「通假字」哩度全部定个規則!括弧内例如【爵】、【与】、【官】表示原文採用嘅寫法,括弧外例如「灼」、「與」、「莞」表示立碑時期社會上較為常用嘅寫法。
八、纪念碑碑文是谁写的?
坐落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心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是周总理写的,
根据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决议而建立的,和全体政协委员于当天下午参加了奠基典礼,1952年8月正式动工修建,1958年4月落成,同年5月1日隆重揭幕。
碑通高37.94米,碑座东西宽50.44米,南北长61.5米,整个碑用17000多块花岗石和汉白玉砌成,雄伟壮观,庄严肃穆。
碑心正面(北面)镌刻着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个鎏金大字;背面是周恩来题写的如下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九、寒山寺的寺谁写的?
《枫桥夜泊》,是唐朝诗人张继所作。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随着诗的广泛传播,使得寒山寺也名扬天下。
十、918纪念碑碑文是谁写的?
918纪念碑文是毛泽东起草,周恩来写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