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忠诗词作品?
一、张献忠诗词作品?
《七杀诗》张献忠
天生万物以养人,世人犹怨天不仁。不知蝗蠹遍天下,苦尽苍生尽王臣。人之生矣有贵贱,贵人长为天恩眷。人生富贵总由天,草民之穷由天谴。忽有狂徒夜磨刀,帝星飘摇荧惑高。翻天覆地从今始,杀人何须惜手劳。不忠之人曰可杀!不孝之人曰可杀!不仁之人曰可杀!不义之人曰可杀!不礼不智不信人,大西王曰杀杀杀!我生不为逐鹿来,都门懒筑黄金台,状元百官都如狗,总是刀下觳觫材。传令麾下四王子,破城不须封刀匕。山头代天树此碑,逆天之人立死跪亦死!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善以报天,杀!杀!杀!杀!杀!杀!杀!
二、颜真卿碑文作品有哪些?
《多宝塔碑》《东方朔画赞碑》《勤礼碑》
传世颜真卿的作品比较多,楷书有《竹山堂联句诗帖》、《告身帖》;行草书有《祭侄文稿》、《刘中使帖》、《湖州帖》等。而且颜真卿一生书写的碑刻极多,流传至今的有《多宝塔碑》,结构端庄精密,秀美多姿;《东方朔画赞碑》,风格清远雄浑;《勤礼碑》,雄迈清整。他的书法刻帖也很多,历代汇集的中帖一般都会有他的作品,单帖有《争座位帖》《奉使帖》等。
三、四川碑文范本?
四川传统碑文范本有很多,其中一些常见的包括:
1. 三国孔明的《诫子书碑》
2. 大禹治水碑,保存于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太和镇
3. 《照世灯国师记碑》,保存于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
4. 《龙虎山碑记》,保存于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
此外,四川省境内的许多名人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名胜,也有一些古碑和碑文,如青城山道教遗址、都江堰、峨眉山等地的碑文和拓片,是四川的传统文化遗产之一。同时,四川省温江县佛宝镇也是一个保存完整的反映唐代语言文化的碑林群,有很多珍贵的唐代碑文和石刻饰品。
需要注意的是,古碑虽然珍贵,但多存在于历史文化遗迹和博物馆等收藏单位中,为了保护这些文化遗产,不应进行损毁和随意摆放。如果有需要,建议尊重历史文化和碑文归
四、张献忠剿四川是真的吗?
如果从现代史看,军阀混战,北伐战争,国共内战,都没有屠杀,只有小日本外族入侵,才有屠杀
五、张献忠留了多少妃子在四川?
有20个后妃,姓名不详
在崇祯十三年(1640年)张献忠战败的时候,他的妻妾就被官军俘获,结果不知。在成都时候,根据《蜀破镜》记载张献忠把自己的数十妻妾和年幼的儿子统统杀掉。仅留了20个后妃。
义子张献忠主要的义子有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四人。
六、探寻古代碑文之美:碑文大全及范文图片赏析
古代碑文之美
在中华文化中,碑文是一种流传久远的传统艺术形式,它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载体。古代碑文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本文将带您走进碑文的世界,探寻古代碑文之美。
碑文大全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无数珍贵的碑文。无论是楷书、隶书、篆书还是草书,都在这些碑文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例如《玄秘塔碑》,镌刻着唐玄宗亲书的“大唐玄秘塔碑记”,充分展示了唐代楷书的优美和规范;《十三经碑》保存了中国现存最早的铜活字印本。这些珍贵的碑文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范文图片欣赏
除了文字的魅力,碑文的图片也是令人陶醉的。范文图片中的龙凤、山水、花鸟等纹饰,无一不展现了古代匠人的巧思和精湛技艺。这些碑文范例,不仅在文字上具有收藏价值,更在艺术上赏心悦目。
通过碑文大全,人们可以领略到古代碑文的魅力和博大精深,从而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感谢您阅读本文,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让您更全面地了解古代碑文,并对其艺术价值有着更深入的认识。
七、如何写出优秀的碑文?碑文大全和范文图片
碑文的定义
碑文是指刻划在碑石或类似材料上的文字或图像,常见于纪念碑、墓碑、铭文等。写碑文的技巧和要领,是很多人关心的话题。
碑文的分类
按照表达内容的不同,碑文可以分为纪念碑文、墓志铭、题词、名人箴言等多种类型。
如何写出优秀的碑文
写好碑文,首先需要简洁明了地表达主题,紧扣核心内容。其次要注重选词用字,采用各种修辞手法,让碑文更具文采。最后,要注意字体排版,确保整体美观大方。
碑文大全
以下是一些常见类型的碑文范例:
- 纪念碑文: "永远怀念勇敢无畏的战士们,他们为国家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 墓志铭: "安息吧,亲爱的父亲,您将永远在我们心中活着。"
- 题词: "青山绿水间,见证着岁月的沧桑。"
范文图片
以下是一些优秀碑文的实际图片:
在写碑文时,可以参考这些范文图片,以便更好地把握字体和排版。
总之,写好碑文需要一定功底和技巧,但只要掌握方法,就能够创作出简洁优美、情感真挚的碑文。
感谢您看完这篇文章,希望能帮助您写出更加出色的碑文。如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向我们咨询。
八、张献忠灭四川距今多少年?
入川作战
崇祯十三年(1640年)闰正月,张献忠在枸坪关被左良玉击败,率部突入四川。入川途中,在太平县的玛瑙山又受到郑崇俭和左良玉的夹击,伤亡惨重。接着又受到湖广军、四川军和陕西军的追击堵截,农民军连受重创,退居兴安归州山中,又被左良玉等军围住,农民军陷于困境。
为此,张献忠利用杨嗣昌和左良玉的矛盾,派人携重宝贿左良玉,说:“正是因为我的存在,朝廷才重用你,你的部下乱杀无辜,朝中早有人看在眼里,如果我不在了,那么离你死也不远了。” 左良玉斗志松懈,张献忠乘机收聚散亡,在山民的帮助下,走出兴安,与罗汝才等部会合。
张献忠又利用四川巡抚邵捷春和杨嗣昌之间的矛盾,集中兵力,猛攻邵捷春防守的新宁(今四川开江)。邵捷春根本没有想到农民军如此神速,官军一触即溃。农民军突破新宁防线后,顺利地进入了四川。农民军的入川,打破了杨嗣昌的围剿计划,并在军事上也从防御转入了进攻。
杨嗣昌刚愎自用,满以为官军已把张献忠、罗汝才等部包围在鄂、川、陕三省交界地区,胜利在握了。但实际上是面对军令,从总督到将帅。再到士兵。几乎是无人去执行。
张献忠尽量避免与官军打阵地战,而采取“以走制敌”的策略,一昼夜能行三百余里,快速流动,常常把官军搞得顾此失彼,腹背受敌,疲于奔命。
崇祯十三年(1640年)十二月,杨嗣昌眼看无法消灭农民军,就采用“招抚”办法,妄图分化瓦解。杨嗣昌宣布赦免罗汝才罪,归降者授以官职,唯不赦张献忠,有能擒获张献忠者赏万金,封侯爵。
但第二天杨嗣昌驻地的墙壁上就出现“有能斩督师来献者,赏银三钱”的布告。 农民军针锋相对的回击,使得杨嗣昌非常沮丧,并怀疑左右都私通农民军。
崇祯十四年(1641年)正月,张献忠已在四川转战了近半年。这时,农民军在开县黄陵城被官军左良玉部追及,左部参将刘士杰、游击郭开力立即出战,农民军以逸待劳,张献忠抽出一支精兵绕到官军后方出击。左良玉逃走,刘士杰、郭开力被击毙,官军将士死伤过半,农民军获得全胜。
扩展资料
张献忠(1606年9月18日-1647年1月2日),字秉忠,号敬轩,外号黄虎,陕西延安府庆阳卫定边县(今陕西定边县)人。明朝末年农民军领袖,与李自成齐名,大西政权的建立者。
出身贫苦家庭,从小聪明倔强。跟父做小生意,贩卖红枣。初为捕快,进入延绥镇成为边兵。生性刚烈,爱打抱不平,为此几乎丧命。崇祯年间,组织农民军起义,克凤阳、焚皇陵、破开县、陷襄阳,胜战连连。崇祯十六年,攻克武昌,自称大西王。带兵攻入四川,建立大西政权于成都,年号大顺。
大顺三年(1646年1月2日),引兵拒战对抗清军,在西充凤凰山被清和硕肃亲王豪格射死。
沉银之谜
参见:张献忠黄金盘、四川彭山江口沉银遗址
成都民间流传过一首民谣:“石牛对石鼓,银子万万五。有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传说清兵入关,四川境内发生连年混战,张献忠不得不退出成都。民谣就是说的张献忠兵败退出成都时,把“大西国”的金银财宝秘藏起来,为了将来能找到所藏之宝,不至于因年代久远而迷失,便设计了石牛和石鼓作藏宝记号,谁发现了石牛石鼓,就有可能找到“大西国”的神秘宝藏。
张献忠携带的千船金银珠宝从成都顺水南下,在四川彭山县江口镇“老虎滩”一带遭到川西官僚杨展的突袭,千船金银珠宝绝大都分随船队沉落江中。
2005年4月20日,彭山县城开建引水工程,施工队在岷江“老虎滩”河床上用挖掘机开挖铺设管道的沟槽时,一铲就铲出一捆共10枚银锭,银锭身上铸造时打上的“崇祯十六年八月,纹银五十两”字样清晰可见。
据彭山县文管部门初步鉴定,这批被挖掘出土的银锭为明代官银,它为破解张献忠在此“千船沉银”之谜找到了证据。此次挖掘出土的银锭,无论从银锭本身还是其外包装,都与史料记载相吻合,从而证实了张献忠300多年前在此沉银之说完全符合历史真实。
2015年12月16日,专家确认张献忠“江口沉银遗址”,呼吁尽快保护。2016年1月5日,张献忠“江口沉银遗址”中心区域发现的一批珍贵文物,除发现刻有“大西”年号的银锭及“西王赏功”金、银币外,最为珍贵的是长12厘米、宽10厘米、重730克,刻有29个字的金封册,经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2017年1月开始的彭山江口沉银水下考古在两个多月后取得重大进展:出水文物超过1万件,实证确认了“张献忠江口沉银”传说。
九、张献忠沉船是否在四川彭山江口?
张献忠沉船遗址:
四川省彭山市江口镇
十、张献忠屠四川确有其事吗?
关于张献忠屠川这件事按照历史所记载来看,张献忠屠川确有其事,但并不是大规模的屠杀民众行径,一小部分参与罢了,大部分还是清军的所作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