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可罗雀文言文阅读答案?
一、门可罗雀文言文阅读答案?
答案
《门可罗雀》文言文翻译:太史公说:以汲黯、郑庄当初为人那样贤德,在有权力的时候,每天宾客比平常多数十倍。然而在没权没势的时候一个宾客都没了。下邽县的翟公曾经说过,以前自己在做廷尉的时候,家里宾客也很多;后来没做官的时候,门外便冷清得可以张罗捕雀。
二、和氏璧文言文阅读答案?
楚国人卞和,在楚山中获得了美丽的玉璧,把它奉献给了厉王。厉王让雕琢玉器的人鉴别它,雕琢玉器的人说:“这是石头。”厉王认为卞和在说谎,而砍去了他的左足。等到厉王驾崩了,武王即位,卞和又把玉碧献给那位武王。武王让雕琢玉器的人鉴别它,又说:“这是石头。”武王又认为卞和在说谎,而砍去了他的右足。武王驾崩了,文王即位,卞和抱住他的玉碧在楚山下哭,三天三夜,眼泪流尽而代替它的是血。文王听到后,派人问他原因,说:“天下受到刖刑的人很多,你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卞和说:“我不是为被刖伤心,我是因为它是宝玉而被看为石头,忠贞的人被看为说谎的人。”文王于是派雕琢玉器的人剖开他的玉碧,果然得到宝玉,于是命名是“和氏璧”。【原文】 楚人和氏得璞于楚山中,奉而献之于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诸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玉也,遂命名曰“和氏璧”。 【注释】 奉:双手敬捧。 相:鉴别,察看。 刖:即砍掉足。 薨:周代诸侯死称做薨。 泣尽而继之以血:眼泪哭干了而直到流出血来。继之以血,即以血继之,以血来接着泪。 【翻译】 楚国人卞和,在楚山中获得了美丽的玉璧,把它奉献给了厉王。厉王让雕琢玉器的人鉴别它,雕琢玉器的人说:“这是石头。”厉王认为卞和在说谎,而砍去了他的左脚。等到厉王驾崩了,武王即位,卞和又把玉璧献给那位武王。武王让雕琢玉器的人鉴别它,又说:“这是石头。”武王又认为卞和在说谎,而砍去了他的右脚。武王驾崩了,文王即位,卞和抱住他的玉璧在楚山下哭,三天三夜,眼泪流尽而代替它的是血。文王听到后,派人问他原因,说:“天下受到刖刑的人很多,你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卞和说:“我不是为被刖伤心,我是因为它是宝玉而被看为石头,忠贞的人被看为说谎的人,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文王于是派雕琢玉器的人剖开他的玉璧,果然得到宝玉,于是命名是“和氏璧”。
三、乡村文言文阅读答案?
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水边杨柳数株,中夹桃李,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
原文:
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水边杨柳数株,中夹桃李,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
《桃花源记》节选:
晋太元 1 中,武陵人 2 捕鱼为业 3。缘 4 溪行 5,忘路之远近 6。忽逢 7 桃花林, 夹岸 8 数百步,中无杂 9 树,芳草鲜美 10,落英 11 缤纷 12。渔人甚异之 13。复 14 前 15 行,欲 16 穷 17 其林。
1.太元:东晋孝武帝的年号(376-397 年)。
2.武陵:郡名,今武陵山区或湖南常德一带。
3.为业:把„„作为职业,以„„为生。为,作为。
4.缘:顺着、沿着。
5.行:行走这里指划船。
6.远近:偏义复词,仅指远。
7.忽逢:忽然遇到。逢,遇见。
8.夹岸:两岸。
9.杂:别的,其他的。
10.鲜美:鲜艳美丽。
11.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
12.缤纷:繁多而纷乱的样子。
13.异之:以之为异,即对此感到诧异。异,意动用法,形作动,以„„为异,对„„感到诧异,认为„„是奇异的。之,代词,指见到的景象。
14.复:又,再。
15.前:名词活用为状语,向前。
16.欲:想要。
17.穷:尽,形容词用做动词,这里是“走到„„的尽头”的意思。
2/
四、菊文言文阅读答案?
答案
表现手法为托物言志,(1分)前六句借助对菊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才德具佳却不为世用的苦闷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2分)最后两句以菊自喻,表达了诗人渴望得到重用的心情。(2分)
五、亦步亦趋文言文阅读答案?
古文《亦步亦趋》 一、原文: 或人命1其子曰:“尔一言一动皆当效2师所为。
” 子领3命,侍4食于师。师食亦食,师饮亦饮;师侧身亦侧身。师暗视不觉失笑,搁箸而喷嚏。生不能强为,乃揖5而谢6曰:“吾师此等妙处,其实难学也!” 二、注释: 1,命:吩咐,嘱咐 2,效:模仿,照着做 3,领:领受 4,侍:在尊长者旁边陪伴侍候 5,揖:作揖,拱手行礼 6,谢:道歉,谢罪 三、译文: 有人嘱咐他的儿子说:“你的一言一行,都应当效仿老师的做法。” 儿子听从了命令。(儿子)侍奉老师吃饭,老师吃他也吃,老师喝他也喝,老师侧过身子他也侧过身子。老师暗地里看到了,不觉笑了起来,放下筷子,打个喷嚏。学生不能勉强自己这样做,于是作揖,道歉说:“我老师这样的高妙本事,实在是难学呀!” 希望帮上你的忙,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望不吝指正,共勉。六、竹文言文阅读答案?
竹①
苏轼
今日南风来,吹乱庭前竹。
低昂中音会,甲刃纷相触。
萧然风雪意,可折不可辱。
风霁竹已回,猗猗散青玉。
故山今何有,秋雨荒篱菊。
此君知健否,归扫南轩绿。 第一句写初秋时节南风吹起,为后文描写风中的竹子创设了具体的环境,也点出了写作缘起。第二句以一个“乱”字写出竹子受风摆布、颠来簸去的情态,也反映了诗人此时的处境。七、八句写风霁之后竹子安然自若,颇有“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豁达心境。诗歌最后四句表达了诗人①菊与竹互相映衬,表现诗人坚守气节的情怀。②对故乡“篱菊”荒废的担心,表达故园之思。③用陶渊明的典故,流露出归隐的思绪。
七、清水文言文阅读答案
2. 清水龟之助 阅读答案
1.从文中的括号内,选择正确的读音或字。
2.文中哪个词语说明像清水龟之助这样的老邮差在日本很少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______________”这句话对清水龟之助启发很大,从此,他知道了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清水龟之助为什么能获得“终身成就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已经用“▲”分成两段,请写出第一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为一篇写人的文章,第一段已经让我们了解了清水龟之助这个人物,作者所以还要写第二段,因为:________(填序号)。
①这次访谈很成功,获得的好评如潮。
②揭示了清水龟之助工作时始终都很快乐的原因。
③看一个人,不仅要看他怎么做,更重要的是看他怎么想。
④清水龟之助当邮差的时间很长。
1.从文中的括号内,选择正确的读音或字。
wei bo 枯燥
2.文中哪个词语说明像清水龟之助这样的老邮差在日本很少见?
屈指可数、枯燥、辛苦、微薄。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_我少吃一个桃子,但多了一个人吃桃的快乐”这句话对清水龟之助启发很大,从此,他知道了快乐是可以互相传递的。
4.你认为清水龟之助为什么能获得“终身成就奖”?
答:那是因为很多人认为,经济界人士给民众带来富裕,清水龟之助则给民众带来了快乐,而快乐是无法用金钱购买的。清水龟之助给人们带来了无价之宝——快乐,所以可以获得“终身成就奖”。
5.短文已经用“▲”分成两段,请写出第一段的主要内容。
日本有一个名叫“清水龟之助”的邮差,他很辛苦,但却每天很快乐,他也给所有的人无价之宝——快乐。
6.作为一篇写人的文章,第一段已经让我们了解了清水龟之助这个人物,作者所以还要写第二段,因为:②(填序号)。
①这次访谈很成功,获得的好评如潮。
②揭示了清水龟之助工作时始终都很快乐的原因。
③看一个人,不仅要看他怎么做,更重要的是看他怎么想。
④清水龟之助当邮差的时间很长。
八、指鹿文言文阅读答案?
1、赵高驾鹿而从行。从:跟随、跟从。
2、秦王不能自信其自而从邪臣之说。从:相信。
3、以鹿为马。以:将。
4、以臣之言不然。以:以为、认为。
5、以鹿为马。为:当作、作为。
6、丞相何为驾鹿。为:与何一起意为为什么、为何。
7、秦王不能自信其自而从邪臣之说。
译为:秦王不相信自己而相信了馋臣的话。
8、“陛下以臣之言为不然,愿问群臣”。赵高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是丞相赵高野心勃勃,日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听他摆布,有多少人反对他,他心中没底。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同时也可以摸清敢于反对他的人。
(注:解此题应了解历史及历史人物,赵高(?—前207),中国秦朝著名宦官。秦始皇死后与李斯合谋篡改诏书,立始皇幼子胡亥为帝,并逼死始皇长子扶苏。秦二世即位后设计陷害李斯,并成为丞相。后派人杀死秦二世,不久后被秦王子婴所杀。)
9、“群臣半言马半言鹿。”你认为言鹿者为何人?言马者为何人?
说是鹿者,是反对厌恶赵高者;说是马者是巴结讨好赵高者。
1、赵高把鹿说成马的用意是什么?
2、赵高的下场是什么?
1、指鹿为马指鹿为马一词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相传赵高试图要谋朝篡位,为了试验朝廷中有哪些大臣顺从他的意愿,特地呈上一只鹿给秦二世,并说这是马。秦二世不信,赵高便借故问各位大臣。不敢逆赵高意的大臣都说是马,而敢于反对赵高的人则说是鹿。后来说是鹿的大臣都被赵高用各种手段害死了。指鹿为马的故事流传至今,人们便用指鹿为马形容一个人是非不分,颠倒黑白。
2、为了检验群臣对他篡位的态度,有一天朝会,赵高牵来一只鹿献给二世,并说这是马。二世以为赵高开玩笑,询问左右大臣。大臣们慑于赵高的淫威,有的说是马,有的沉默,也个别的说是鹿。导演了一出历史上有名的“指鹿为马”的丑剧。事后,赵高把说鹿的大臣都杀死了。从此,赵高指鹿为马、颠倒黑白的伎俩层出不穷。当农民起义已严重危及到秦朝的统治,怠于政事的秦二世对此有所察觉,对长期专权的赵高产生了不满。坏事做尽的赵高害怕二世追究他的过失,决定先下手为强,利用自己掌握的宫内外大权派亲信强迫秦二世自杀,然后操纵政局,欲立秦二世之子公子婴为秦王。秦王婴认识到赵高的险恶用意,经过周密的策划,在赵高督促其到宗庙受玺的时候,令早已埋伏好的手下人挥剑杀死了赵高,结束了赵高罪恶滔天的一生。最后赵高自己也落得个不得好死的下场。
九、王冕读书文言文阅读答案?
王冕读书文言文阅读答案: 原文 王冕①,字元章。幼贫,父使牧牛,窃入学舍听诸生读书,暮乃反,亡其牛,父怒挞②之,已而③复然。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冕因去依僧寺,夜坐佛膝上,映长明灯读书。
会稽④韩性⑤闻而异之,录为弟子,遂称通儒⑥。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注释:①王冕:人名。
②挞:打。
③已而:不久。
④会稽:地名。
⑤韩性:人名。
⑥通儒:博通经典的儒士。
⑦卒:死。
十、范仲淹罢宴文言文阅读答案?
文言文是用繁体来书写的文字或文章。范仲淹罢宴五字中能用繁体书写的字有:范和罢共两字,其余三字无繁体写法,具体书写转换过程为:范作为姓氏在繁体中写作竹字头的範。罢字是个上下结构的半改字,上面四不变写作罷。因此,此文文言文阅读答案写作:範仲淹罷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