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石以铭的意思?
一、勒石以铭的意思?
勒:雕刻,写。铭:文体的一种,古代常刻于碑版或器物,或以称功德,或用以自警。
镌刻。
《后汉书·冯衍传上》:“君臣两兴,功名兼立,铭勒金石,令问不忘。” 唐 陈子昂 《临邛县令封君遗爱碑》:“又述其行状,访余以铭勒之事。”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印心石室文钞》:“刻诸笔管,以识御赐,亦古人铭勒鼎鐘之意也。” 章炳麟 《国家论》:“若夫成功以后,铭勒 景 鐘,斯适足为揶揄之柄。”
二、勒石以铭什么意思?
意思是把某件事刻在石碑上或器物上永久记载下来。
“铭”,读音为míng,最早见于金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
“铭”的基本含义为铸、刻或写在器物上记述生平、事迹或警诫自己的文字,如铭刻、铭文;引申含义为在器物上刻字,表示纪念,永志不忘,如铭记、铭心。
三、勒石铭是什么?
在石碑或金属器上面刻记相关内容以为纪念,表示要后人、后世永远铭记某人某事的丰功伟绩的意思。勒、铭,都是“刻、雕刻、刻印”的意思。
出自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公又请仿汉唐故事,择儒臣校正十三经文字,勒石太学。”
四、燕然勒石铭全文?
在《后汉书》中,记录着《封燕然山铭》全文,共303字,其文曰:
惟永元元年秋七月,有汉元舅曰车骑将军窦宪,寅亮圣明,登翼王室,纳于大麓,维清缉熙。乃与执金吾耿秉,述职巡御。理兵于朔方。鹰扬之校,螭虎之士,爰该六师,暨南单于、东胡乌桓、西戎氐羌,侯王君长之群,骁骑三万。
元戎轻武,长毂四分,云辎蔽路,万有三千余乘。勒以八阵,莅以威神,玄甲耀目,朱旗绛天。遂陵高阙,下鸡鹿,经碛卤,绝大漠,斩温禺以衅鼓,血尸逐以染锷。然后四校横徂,星流彗扫,萧条万里,野无遗寇。于是域灭区殚,反旆而旋,考传验图,穷览其山川。
遂逾涿邪,跨安侯,乘燕然,蹑冒顿之区落,焚老上之龙庭。上以摅高、文之宿愤,光祖宗之玄灵;下以安固后嗣,恢拓境宇,振大汉之天声。兹所谓一劳而久逸,暂费而永宁者也,乃遂封山刊石,昭铭盛德。其辞曰:铄王师兮征荒裔,剿凶虐兮截海外。夐其邈兮亘地界,封神丘兮建隆嵑,熙帝载兮振万世!
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大汉永元元年(汉和帝年号,西元89年)秋七月,(汉和帝)国舅、车骑将军窦宪,恭敬天子、辅佐王室,理国事晓畅明达,和执金吾耿秉,述职巡视边境出兵朔方。出征的军校们像雄鹰般威武,将士们似龙虎般勇猛,这就是大汉天子的王师。我大汉六军俱备,带领着南单于、东乌桓、西戎、氐羌侯王君长等人,猛骑三万。
在漠北之地战车疾驰,兵车四奔,辎重满路达一万三千多辆。车骑将军统以八阵,临以威神,汉军铁甲耀日,旌旗蔽空,在漠北之境登高阙,下鸡鹿,经荒野,过沙漠,斩杀“温禺鞮王”,用其血涂鼓行祭;用“尸逐骨都侯”的血来祭刀,汉家将校横行如流星闪电所向无敌,荡尽贼寇,漠北万里寂静,野无遗寇。
于是统一区宇,领兵凯旋,考传图籍,遍观当地山河,越过“涿邪山”,跨过“安侯河”,登上燕然山。践踏冒顿单于统领过的部落,焚烧老上单于居住过的龙庭。
上以泄高帝、文帝的宿愤,光耀祖宗的神灵,下以给后代以稳固的河山,拓宽我汉家的疆域,振扬大汉的声威。此所谓一次辛劳而长久安逸,暂时费事而永远安宁啊。于是在燕然山封山刻石,铭记至德。铭辞曰:雄壮威武大汉王师,征伐四方剿除凶残,挥军万里统一海外,开疆拓土天涯海角,封祭神山建造丰碑,广扬盛事振奋万代。
五、燕然勒石碑文在线阅读?
碑文为:
惟永元元年秋七月,有汉元舅曰车骑将军窦宪,寅亮圣明,登翼王室,纳于大麓,惟清缉熙。乃与执金吾耿秉,述职巡御,理兵于朔方。鹰扬之校,螭虎之士,爰该六师,既南单于、东乌桓、西戎氐羌侯王君长之群,骁骑三万。元戎轻武,长毂四分,云辎蔽路,万有三千余乘。勒以八阵,莅以威神,玄甲耀日,朱旗绛天。遂陵高阙,下鸡鹿,经碛卤,绝大漠,斩温禺以衅鼓,血尸逐以染鳄。然后四校横徂,星流彗埽,萧条万里,野无遗寇。于是域灭区单,反旆而旋,考传验图,穷览其山川。遂逾涿邪,跨安侯,乘燕然,蹑冒顿之区落,焚老上之龙庭。上以摅高、文之宿愤,光祖宗之玄灵;下以安固后嗣,恢拓境宇,振大汉之天声。兹所谓一劳而久逸,暂费而永宁者也。乃遂封山刊石,昭铭上德。
其辞曰:铄王师兮征荒裔,剿凶虐兮截海外,敻其邈兮亘地界,封神丘兮建隆嵑,熙帝载兮振万世。
六、勒石为铭什么意思?
意思是把某件事刻在石碑上或器物上永久记载下来。
“铭”,读音为míng,最早见于金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
“铭”的基本含义为铸、刻或写在器物上记述生平、事迹或警诫自己的文字,如铭刻、铭文;引申含义为在器物上刻字,表示纪念,永志不忘,如铭记、铭心。
在日常使用中,“铭”也常做动词,表示牢记不忘,如铭刻于心。
七、碑文祭文墓志铭区别?
碑文祭文是以悼念亡故者的词语为主;墓铭志是以简述故者的生平事迹为主。
八、碑文落款勒石铭记与立石为记哪个个好?
把石头竖立起来,叫立石,在土地权属分界的位置立石做标记,又叫志石。把石头刻上字,叫勒石。在硬物上刻上字,叫铭文,保质期长。书语应该是勒石铭记,口语俚语可以叫立石为记。碑文具备郑重严肃性,属于严格的书语,所用词语有既成书语的不能用俚语。
九、墓志铭与碑文的区别?
区别是:
1、墓志铭,是古代文体的一种,通常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序文,记叙死者世系、名字、爵位及生平事迹等称为“志”;后一部分是“铭”,多用韵文,表示对死者的悼念和赞颂。
碑文,是指刻在竖石上的文字。这种文字是专为刻碑而作。碑文这种体裁有文,有铭,又有序。最早出现春秋战国时期。
2、墓志铭是人们给去世的人所撰写的,主要是放在墓里,埋于地下,是陪伴逝者的文字。
碑文刻在碑上,存于地面上,供生者观看,让活着的人去缅怀他们的。
十、墓志铭的墓志铭和碑文的区别?
区别在于指向不同,意思不同等。
墓志铭是指刻在死者墓碑上的死者生平事迹,评价。
而碑文是指石碑上的文字,二者有关系有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