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碑文 > 正文

描写格登碑诗词?

2024-12-03 23:45:54  来源:网络   热度:

一、描写格登碑诗词?

《格登大功碑纪》

勒马格登山,吴钩映雪寒。

巴图乘夜色,廿二破七千。

裂土乌合散,敌酋遁不还。

镇边皆忘死,后身而身先。

二、昭苏格登碑的来历?

格登山碑位于昭苏县境内,海拔 1960米。格登山碑全名为“平定准噶尔勒铭格登山之碑”,碑文由乾隆帝于1760年亲手撰似。格登碑高为2.93米,宽为0.83米,厚为0.27米。碑额镌刻盘龙,正面刻皇清,背面刻万古二字,碑座为日出东海浮雕图案。石碑的正面用满、汉文,背面用蒙、藏文共4种文字镌刻,全文竖排,以汉文计共210余字,主要记载了清军平定准噶尔部首领达瓦齐叛乱的战绩。2001年6月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公元1745年----1754年间,准噶尔部贵族内讧,接连发生争权夺势的大混战。争斗结果,达瓦齐夺得了汗位,并在沙俄的唆使下继续进行分裂祖国的活动。

乾隆二十年(1755年)2月,清军兵分两路讨伐达瓦齐;一路由定北将军班第率阿睦尔撒纳、玛木特等,自乌里雅苏台西进;一路由陕甘总督永常为定西将军,率撒拉尔、班珠尔等,由巴里坤出发。清军两路共 5 万人,战马 7 万匹,直指达瓦齐长期盘踞的伊犁。4 月底两路大军会师于博尔塔拉河畔,稍稍休整,由挥戈前进,直捣伊犁。

但是,达瓦齐负隅顽抗,拥兵万余人,退居昭苏县的格登山,扎驻营地,企图孤注一掷。班第准确掌握了达瓦齐的部署后,乘胜追击,兵分两翼,包围了格登山。5月14日夜率领精锐骑兵22人,出其不意,夜袭敌营。他们策马横戈,枪矢并发,声震山谷。达瓦齐军措手不及,乱成一团,自相践踏,死伤无数。达瓦齐仅率少数亲信仓惶逃遁,其他全部俯首投降。后来,达瓦齐逃至南疆乌什被擒获,押解北京。准葛尔割据政权至此覆灭。

清政府为纪念格登山之役的巨大胜利,1759年乾隆帝命令:“来春于伊犁格登山刻石记功”,并亲自撰写了碑文。(2016年4月更新)

三、格登碑景区可以进吗?

现已开放,可以进。

昭苏边境的乾隆格登碑位于昭苏县城以西60余公里,苏木拜河东岸的格登山上,全名为《平定准噶尔勒铭格登山碑》。

该碑高3.03米,宽0.98米,厚0.27米。碑身两面,竖书阴刻汉、满、蒙、藏4种文字碑文。碑文为日出东海浮雕图案。全文竖排,以汉文共计210余字,主要记载了清军平定准噶尔部首领达瓦齐叛乱的经过和战绩。

四、鸡汤文章和励志文章?

问题:鸡汤文章和励志文章?

答:

心灵鸡汤的励志类美文【1】

  如果你碰到一个雨天,很大的雨,最要命的是你没有伞,你会怎么样,是努力奔跑?还是漫步雨中?这让我想起了一个表面上很有哲理的故事:有两个人在街上闲逛,突然天空下起了大雨,其中一个路人甲拔腿就跑,而路人乙却不为所动,还是坚持原来的步调,路人甲很是好奇的问:你为什么不跑呢?他回答说:为什么要跑,难道前面就没有雨了吗?既然都是在雨中,我又为什么要浪费力气去跑呢?路人甲哑口无言。

  易地而处,你会是谁,是努力奔跑的路人甲?还是淡定如初的路人乙?他们两是谁错了?其实他们都没有错,他们唯一不同的只不过是人生的态度不同而已,其实人生并没有对错,每一步都是自己的选择,也会带来相应的结果,而不同之处就是在于,我们要为我们自己造成的结果负责而已,而这个结果就是我们的不一样的人生。

  路人甲的人生相对是比较积极,他最后的结果可能也是全身湿透,和路人乙没有区别,但不同是他努力去争取了,他也可能会得到更好的结果,那就是衣服只是湿了一点,还可以继续穿,也不影响他正常的交际活动;而路人乙的人生态度就显得消极和堕落很多了,他对不努力奔跑的结果了如指掌,但是他选择了接受,你期待什么样的结果,你就会得到,你的心就是你想要的,所以路人乙湿身的可能性事百分百,他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这就是他们的不同,路人甲还有机会,路人乙命中注定了悲剧,你认为你又是谁呢?

  奔跑的路人甲意味着:没有后悔,没有抱怨,勇敢的面对,接受挑战,努力争取,无所畏惧,心中充满理想,对人生充满希望,懂得为自己创造机会,积极主动。

  漫步的路人乙意味着:消极被动,逃避挑战,未战先输,忍让妥协,丧失机会,一眼可以望到头的人生,逆来顺受,不思进取等。

  人生之所以存在不同,是因为我们的想法不同,是因为我们对机会和挑战的定义不同,是选择勇敢的面对,还是选择消极的逃避,就结果而言,我们不敢绝对的判断,但是这两种生活却告诉我们一个很明白的道理,第一种人还有希望,第二种人却只剩下失望。

  佛说:“预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预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

  你今天得到的生活和成就,就是你昨天努力的结果;你明天想要的生活和成就,今天的努力和进取就是他们的决定因素。这就是佛家常说的因果报应,天理循环。

  在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如你我一样,都是没有伞却刚好碰到大雨的孩子,我们都很平凡,一如我们的父母一样,平凡到这个世界简直感觉不到我们的存在,那不是我们低调,而是我们没有高调的资本。

  我们的老爸不是李嘉诚,也不是李刚,更不是的托塔李天王,我们只是一个平凡生活中的张三李四,通常来说,老天爷对我们这些P民总是特别的“照顾”,我们在人生的路上碰到的雨都会比别人大一些,而很多牛逼过来的人告诉我们说这是老天爷在考验我们,叫做:“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身……”,于是我们还很高兴的去迎接每次挑战,去接受每一个让我们死去活来,刻骨铭心的考验,一次又一次,成功、失败如影相随,泪水和汗水交织体会,不是我们没有选择,只是我们选择了一条更难的的路,没有伞的孩子,我们选择了努力奔跑。

  我们没有傲人的学历,更没有显赫的职业背景,就连供职过的企业也不过是不入流的小作坊,我们没有那些动不动开口就中英文都往外蹦的得瑟,我们更没有那些整天扛个笔记本电脑到处给别人放PPT的瞎屁,我们的每天都过得很平凡,但是我们在向着不平凡而努力。

  有人告诉我说:“人生要学会知足,但是不要轻易满足。” 

 知足的人生会让我们体会到什么是幸福,什么东西才值得我们真心的去珍惜;而不满足会告诉我们,其实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我们还可以更进一步,也许我们还有更大的机会,一如在雨中奔跑的孩子,我们的知足是我们至少还可以奔跑,这比起很多坐轮椅的人来说,无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了,但是我们不要满足于此,我们更希望有自己的一片晴空,我们努力的向前奔跑,奔向那片自由的天空。

  奔跑不单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态度,决定你人生高度的态度。  

心灵鸡汤的励志类美文【2】

   生长在非洲荒漠地带的依米花,默默无闻,少有人注意过它。许多旅人以为它只是一株草而已。但是,它会在一生中的某个清晨突然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那是无比绚丽的一朵花,似乎要占尽人世间所有色彩一样。它的花瓣儿呈莲叶状儿,每瓣自成一色:红、白、黄、蓝,与非洲大地上空的毒日争艳。

  但是,它的花期很短,最多只有两天。两天后它就会随着母株一起枯萎,开花意味着它的生命的终结。

  在非洲的荒漠地带,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分,而开花的植物对水分的需求更大。非洲一般植物都有庞大的根系采水,以供自身的水分需求。但是依米花没有根系,它只有惟一的一条主根,孤独地蜿蜒盘曲着钻入地底深处,寻找有水的地方。那需要幸运和顽强努力,一株依米花往往需要四至五年的时间在干燥的沙漠里寻找水源,然后一点点积聚养分,在完成蓓蕾所需要的全部养分后,它开花了!所以在它最美丽的时候,它因耗尽了自己的所有的养分而凋零。

  用五年的时间为开一朵花努力,这是何等顽强而心酸的事情。假若依米花生长在水草丰沃的地方,它将会美丽一辈子的,偏偏,它的家乡在荒漠。

  这个世界上,万物都有灿烂一回的时候,这是上苍赐给万物的权利。

  人要比依米花智慧和理性,人想灿烂一回的理想要比依米花更强烈。但我们却往往没有一生都不屈不挠和努力,在遭遇困难和阻挠的时候,往往接受环境给予自己安排的命运。

  人生的道路有几十年,但像依米花那样地勇往直前的岁月真的太少了。用一生定要美丽一次的心情去努力和坚持,每个人都会比现在做得更好!

五、文章结构是指文章?

是指文章的框架,跟建房子一样,什么框架结构一样的。

六、文章赏属于什么体裁文章?

文章赏析是议论文,属于散文的范围。

七、什么皆文章,什么不文章?

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第一句出自清代梁章钜的《楹联丛话》,用来比喻山水的美丽和重要性。

第二句出自曹雪芹《红楼梦》,是林黛玉代贾宝玉作的一首五律,意思是:一畦畦韭菜于春风中长得翠绿欲滴,一片片稻田飘溢着阵阵花粉的清香。

第三句出自苏轼的《三槐堂铭》,“忠厚传家久”是指人在品德方面的修为,强调只有忠厚才能传家

“诗书继世长”强调文化知识在家族传承中的作用。

八、是“做文章”,还是“作文章”?

做文章:表示要想办法,相对策去为完成什么事而努力去做些什么准备工作。

作文章:表示在写作

九、冰心文章?

冰心的文章有:《六一姐》、《冬儿姑娘》、《小橘灯》、《超人》、《平绥沿线旅行记》、《斯人独憔悴》、《秋风秋雨秋煞人》、《繁星》、《春水》、《两个家庭》等等。

期中,我最喜欢《小橘灯》,文章形象地刻画了一位在艰难的生活逆境中渴望光明的善良坚强的农家少女的形象。作者从小处着手,用几件平凡的事情,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将一个早熟、坚强、勇敢、乐观、善良、富于内在美的乡村贫苦少女的形象描绘得有血有肉、惟妙惟肖。

十、激励文章?

每天分享正能量,希望每个人都幸福快乐,天天好心情,好心情就是财富,一个人活在世上,不要把财富看的太重要,把感情看的太重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