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来自哪个朝代?
一、春联来自哪个朝代?
对联起于春秋、先秦,汉朝、三国、两晋都有记载,兴于盛唐,诗歌联语口口相传,而真证作为门联挂出的始于北宋年间,北宋名相王安石有诗为证: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二、碑文上溯1840年是哪个朝代?
“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指1840年鸦片战争,标志著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道光二十年(1840)五月二十九日,英国军舰封锁广州珠江口,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式爆发。
公元1840年,这一年处于满清王朝后期,这一年发生了第一次鸦片战争,西方列强敲开了古老封闭满清王朝的大门,1842年,我国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是我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此后,我国陆续签订各种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清王朝走上了亡国之路。直到辛亥革命,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最终结束。
三、朱氏来自哪个朝代?
从朱元璋的出身和出生地,考证明朝开国皇帝洪武帝姓朱,名元璋,字国瑞,原名兴宗,生于安徽凤阳县,古称濠州,其周围各县,如定远、寿县、怀远、临淮等为历史上回回聚居区。
四、苏烈来自哪个朝代?
来自唐朝。苏烈即苏定方,大唐名将,为大唐开疆扩土,其徒弟裴行俭也是大唐名将。
五、云南白药来自哪个朝代?
云南白药由云南民间医生曲焕章于清朝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研制成功,原名“曲焕章百宝丹”。它是云南著名的中成药,由名贵药材制成,具有化瘀止血、活血止痛、解毒消肿之功效。问世百多年来,云南白药以其独特、神奇的功效被誉为“中华瑰宝,伤科圣药”,也由此成名于世、蜚声海外。2001年11月13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云南白药”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2019年12月,云南白药入选2019中国品牌强国盛典榜样100品牌。
知识扩展:
云南白药的配方和制法从不外传,1955年缪兰瑛将配方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之后一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绝密为其保存。
六、中国曲药来自哪个朝代?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用曲药酿酒的国家。曲药的发现、人工制作、运用大概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的夏王朝到公元前200年的秦王朝这1800年的时间。
根据考古发掘,我们的祖先早在殷商武丁时期就掌握了微生物“霉菌”生物繁殖的规律,已能使用谷物制成曲药,发酵酿造黄酒。
到了西周,农业的发展为酿造黄酒提供了完备的原始资料,人们的酿造工艺,在总结前人“秫稻必齐,曲药必时”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秦汉时期,曲药酿造黄酒技术又有所提高,《汉书?食货志》载:“一酿用粗米二斛,得成酒六斛六斗。”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用稻米曲药酿造黄酒的配方。《水经注》又载:“酃县有酃湖,湖中有洲,洲上居民,彼人资以给,酿酒甚美,谓之酃酒。”那个时代,在人们心中已有了品牌意识——喝黄酒必首推酃酒,酃酒誉满天下,是曲药酿黄酒的代表。
中国人独特的制曲方式、酿造技术被广泛的流传到日本、朝鲜、及东南亚一带。曲药的发明及应用,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伟大成就,被誉为古代四大发明之外的“第五大发明”。
七、唐风建筑来自哪个朝代?
唐风建筑,承汉启宋,豪劲醇和,气韵恢弘,泽被华夏,远播亚东---古建大师罗哲文 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前期发展的高峰,也是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成熟的时期,这时期的建筑在继承两汉以来建筑的基础上,吸收。融化了外来建筑的影响,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建筑体系!
这时期的建筑,由于经济发展,社会财力雄厚,统治阶级建造华美的宅邸和园林,根据不同等级,自王公官吏以至庶人的住宅,门、厅的大小,间数、架数以及装饰、色彩都有严格的规定!
唐朝的这些成就对日本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日本的平城京、平安京规划,唐招提等建筑就是日本派遣使臣、留学生以及中国高僧鉴真等仿照唐朝都城、宫殿、寺院建造的! 唐风建筑的特点是:整体造型平直舒展,脊端檐角微微上翘,两边角柱比中间明柱高起6CM,使檐略呈微翘状!斗拱也形成了由栌斗,拱,散斗,皿板,叉手等构件组成的云拱,叉手拱,柱拱,一栌三节和一栌二节等多种组合的斗拱层!
抬梁和穿斗等结构方法的融合使用,构架式样和建筑形式有了新的创造。昂的使用使斗拱体系更加完善 唐风建筑外貌下面用低矮的台基,柱有生起及测脚。各柱头上直接放置硕大的斗拱,鸱尾恰好位于左右的第二缝梁架上,使正脊、屋顶、鸱尾和殿身各间构成和谐的比例,这些再加上屋檐和缓的起翘以及造型的鸱尾,使整个立面呈现出庄重稳定的形象!
唐代是我国建筑的发展高峰,也是佛教建筑大兴盛的时代,但留存至今的唐代木结构建筑至今仅有的四座全部在山西省境内。规模较大的有南禅寺大殿、上篇游记提到过的五台佛光寺大殿,还有平顺县的天台庵和芮城县的广仁王庙。
八、马王堆出土的文物来自哪个朝代?
马王堆汉墓,位于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东郊四千米处的浏阳河旁的马王堆乡,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轪侯利苍的家族墓地。
九、吴承恩,曹雪芹,施耐庵来自哪个朝代?
吴承恩:明朝 罗贯中:元末明初 施耐庵:元末明初 曹雪芹:清朝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作者。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 吴承恩(1500年—约1583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吾淮才士。汉族,淮安府山阳县人(现淮安市淮安区人)。祖籍安徽 ,以祖先聚居枞阳高甸,故称高甸吴氏。 施耐庵(约1296—约1370),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
十、釉里红最早来自哪个朝代?
釉里红(underglazered)是元代江西景德镇创烧的一种釉下彩绘。釉里红即釉下的红色。它以氧化铜在瓷坯上绘画图案,然后施透明釉,高温还原焰烧成。但真正色彩鲜艳的极为罕见,这是因为它的制作过程复杂。古代瓷工在制作釉里红瓷器时,先要在瓷坯上描绘图案,然后施上一层透明釉后,再进窑在1300℃左右的高温中一次烧成。 这一工艺始于元代,明代达到成熟阶段,清代以后,更有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