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碑文 > 正文

秦朝李斯泰山石刻?

2024-12-02 15:30:55  来源:网络   热度:105

一、秦朝李斯泰山石刻?

史记·封禅上面记载“立石颂秦始皇帝德 ,明其得封也”刻的都是对始皇的讴功讼德之言。秦泰山刻石立于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是泰山最早的刻石。此刻石原分为两部分:前半部系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泰山时所刻,共144字;后半部为秦二世胡亥即位第一年(公元前209年)刻制,共78字。刻石四面广狭不等, 刻字22行,每行12字,共222字。两刻辞均为李斯所书。现仅存秦二世诏书10个残 字,即“斯臣去疾昧死臣请矣臣”,又称“泰山十字”。据清道光八年(1828年)《 泰安县志》载,宋政和四年(1114年)刻石在岱顶玉女池上,可认读的有146字,漫灭剥蚀了76字。明嘉 靖年间,北京许某将此石移置碧霞元君宫东庑,当时仅存二世诏书4行29字,即“臣斯臣去疾御史夫臣昧死言臣请具刻诏书金石刻因明白矣臣昧死请”。清乾隆五年(1740年)碧霞祠毁于火,刻石遂失。

二、李斯在秦朝起了什么作用?

李斯是秦始皇统一天下的最大功臣,在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他提出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由于周朝时期,诸侯割据势力强大,以至于发生了许多战争,诸侯不听从周天子的命令。所以李斯认为秦朝必须吸取前朝的经验,废除封建制度有利于国家统一中央集权,秦始皇听从李斯的建议,建立了郡县制,把全国分成36个郡,郡下面还有不同的县,郡县制从根本上解决了诸侯割据势力产生,对国家和平统一起了促进的作用。

文化方面,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统一文字,全国一律以秦篆作为统一文字,在这之后,李斯为了推广文字的统一,采用了秦代创立了一个新字体——隶书,之后,隶书一直作为官方字体,到了魏晋南北朝隶书才被楷书取而代之,中国古代四大书法之一的隶书之所以有这样大的魅力,多亏了李斯的贡献。

经济方面,除了统一文字方面,李斯还提议统一货币,由于之前六国使用的货币衡量标准是不一样的,统一货币有利于全国范围之内的经济来往和发展,李斯还修驰道车同轨。

三、秦朝统一货币是李斯提出的?

秦朝统一货币是秦始皇提出的,秦始皇采取的统一货币的措施.

内容是:废止战国时各国形制和轻重大小各不相同的货币,改以黄金为上币,以镒(二十两)为单位;以秦国旧行的圆形方孔铜钱为下币,文曰半两,重如其文。

影响:克服了过去货币不统一的混乱状态,便利了各地商品交换和经济交流。

四、为什么说秦朝败李斯手里?

是李斯自己为了个人的利益而最终走向歧途。李斯是秦朝的“第一丞相”,在秦始皇时期李斯就在帮助处理政事了,深得秦始皇的信任。这样一位国家重臣按理说应该应唯国家利益至上,但是李斯还是没有敌过自己内心的欲望,将国家的命运给葬送了。

李斯我们既不能说他是一个忠臣,也不能说他是一个赵高那样的奸臣,他更多的是一位维护个人利益的普通人。李斯在听到赵高企图篡改秦始皇诏书逼迫公子扶苏自杀时,他可能犹豫过,因为他身为丞相他很清楚这意味着什么,但是他没有保护扶苏。公子扶苏才是这个时代最好的接班人,胡亥不过是赵高扶持的一个少年傀儡罢了。

李斯一开始没有同意这个方案,但是赵高拿着李斯家人的性命威胁他,另外赵高拿出了很多丰厚的条件来使李斯同意。李斯觉得虽然扶苏是自己的女婿,可是这个女婿有自己的想法,扶苏看重的人是大将军蒙恬而不是自己,那以后扶苏继位的话自己未必会有很多好处,但是胡亥继位的话自己的那些利益都是可以拥有的。与其看到长远未发生的事情,倒不如攥紧现在的利益。

李斯就这样选择了和赵高同流合污逼公子扶苏自杀,但是事情的结局没有像李斯设想的那样发展。胡亥是一个整天不理朝事,吃喝玩乐的皇帝,朝政大权都掌握在奸臣赵高手上,李斯劝谏胡亥多多管理政事被赵高说成是谋权篡位,然后李斯被腰斩于市。

最后胡亥被赵高杀死,秦灭亡,这在其中李斯是有责任的。

五、李斯通过科举考试成了秦朝的丞相?

李期成为秦朝的丞相,不是通过考试的。

古代成语有一句“毛遂自荐”,虽然主人公不是李斯,但是李斯能成为秦国的相爷,还是跟自荐有关,可以说李斯在最关键的时刻,站出来说服了秦王嬴政,并得到了嬴政的青睐,才得以成为了嬴政的左臂右膀。

李斯秦国先进入了吕不韦家里做幕僚,当时吕不韦是秦国的相爷,因为他才华很快得到了重要,随后不断被升迁,做到了秦国客卿的位置,不过这时出现了变故。

李斯因又为秦并六国谋划,建议先攻取韩国,再逐一消灭各诸侯国,完成统一大业的计划,得到了嬴政的欣赏成为了秦国的丞相,此时的李斯开始和嬴政两个年轻人,终于携手开创了自己的传奇。

六、秦朝李斯授命统一文字,这种文字叫做?

小篆 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丞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的六国文字,创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一直在中国流行到西汉末年(约公元8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但由于其字体优美,始终被书法家所青睐。又因为其笔画复杂,形式奇古,而且可以随意添加曲折,印章刻制上,尤其是需要防伪的官方印章,一直采用篆书,直到封建王朝覆灭,近代新防伪技术出现。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1]

七、秦朝货币:探秘秦朝的货币系统

秦朝货币的历史背景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实行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的朝代。秦朝的统一带来了许多改革,其中包括货币制度的改革。

秦朝的货币系统

在秦朝的货币系统中,以铜钱为主要货币形式。铜钱分为大钱和小钱两种,大钱称为“半两”或“重钱”,小钱称为“市钱”。秦朝的货币主要有以下几种:

  • 黄金:作为贵重的交易媒介,黄金主要用于大型贸易以及存储财富。
  • 银子:作为次要货币,银子广泛用于一般交易和市场流通。
  • 铜钱:作为主要货币,铜钱的使用非常普遍。秦朝的铜钱形状有圆形、方形和刀形等,上面刻有“半两”、“市钱”等信息。

秦朝货币的意义

秦朝的货币制度改革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统一货币制度,秦朝加强了国家财政的控制,促进了贸易和经济的发展。此外,秦朝的货币制度也为后来的汉朝及以后的朝代奠定了基础。

秦朝货币的遗存

由于秦朝的历史时间较为久远,秦朝的货币在现代已经十分稀缺。目前,一些秦朝的铜钱和银币可以在考古发掘中找到,这些遗存为我们了解秦朝的经济发展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证据。

结语

秦朝的货币制度改革是中国货币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通过研究秦朝的货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中国的经济、贸易和金融发展。感谢您阅读本文,希望本文能为您对秦朝货币的了解提供帮助。

八、李斯的学校?

稷下学宫 。

      李斯作为稷下学院宫最出色的学生,在没当上大秦丞相前,曾帮助过很多人解决政治上及其他方面的很多问题,任大秦丞相后帮助秦始皇灭六国平天下。

     稷下学宫 是世界上最早的官办高等学府和我国最早的社会科学院、政府智库。始建于齐桓公田午时期。位于齐国国都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稷门附近。

      “稷”是齐国国都临淄城(今山东省淄博市)一处城门的名称。“稷下”即齐都临淄城的稷门附近,齐国君主在此设立学宫。故因学宫地处稷门附近而得名为“稷下学宫”。

九、李斯的字?

李斯,字:通古(出自元以后文献,存疑),战国末楚国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芦岗乡李斯楼村)人 。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

十、李斯的后代?

李由(?-前208年),秦朝将军。丞相李斯的长子,尚秦公主,被任命为三川郡郡守,驻守洛阳。

担任过三川郡守。后来天下大乱各地反秦义军不断,吴广统率义军,屡战屡胜,准备攻克三川郡,直取咸阳。但是,义军在攻打荥阳时,遇到了李由所部秦军的顽抗,结果荥阳久攻不下,形成了胶着的状态,令义军吃尽苦头,加速了起义军内部的分化。

前208年,刘项军队转战至雍丘,与李由所部秦军战,楚军大胜,曹参斩杀李由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