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年间皇帝?
一、洪武年间皇帝?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只用了一个年号就是洪武,他也被后世称为洪武帝。
二、洪武年间各省人口?
大上海——36万户
北平都司——33万户
直隶——191万户
浙江——214万户
江西——155万户
湖广——78万户
福建——82万户
广东——68万户
广西——21万户
四川——22万户
陕西——29万户
河南——32万户
山西——60万户
山东——75万户
云南——6万户
三、洪武年间官员表?
吏部:偰斯十三年任,寻迁。 洪彝任,寻免。 刘崧任,寻致仕。 阮畯任,十五年致仕。李信任,至十六年卒。陈敬任,同年卒。余熂十七年任,十八年因罪诛。赵瑁任,寻因罪诛。此后连续四年不设。詹徽廿三年任,廿六年因罪诛。梁焕署理,寻迁。翟善廿六年署理,廿八年迁。杜泽廿九年任,三十年免。茹**卅一年任,同年迁。张紞任。
户部:徐铎十三年任,寻坐逆党免职。范敏署理,十四年免。徐辉试任,同年削藉。郭允道十五年任,寻免。曾泰任,十六年迁。王时任,寻迁。栗恕十七年试任,寻迁。郭桓试任,寻因罪诛。徐铎十八年任,同年迁。茹太素任,同年迁。此后连续三年不设。杨靖廿二年任,廿三年迁。赵勉任,廿五年因罪诛。郁新廿六年任,王纯卅一年十月添任。
礼部:郑九成十三年任,寻迁。偰斯任,同年致仕。李冕试任,寻迁。李叔正十四年任,同年迁。高信十四年试任,十五年免。刘仲质任,寻迁。任昂任,十七年迁。赵瑁任,十八年迁。后不设。李原名二十年试任,廿三年迁。此后连续三年不设。任亨泰廿七年任,廿八年迁。门克新廿九年任,同年卒。郑沂三十年任,三十一年免。陈迪任。
兵部:赵本去十三年任,十四年迁。李溦任,寻迁。唐铎任,十五年迁。赵仁任,十六年免。俞纶十七年试任,同年免。温祥卿十八年任,同年免。此后连续两年不设。唐铎廿一年任,廿二年迁。沈溍任,廿四年免。秦达廿三年添任,寻迁。茹***廿三年试任,廿四年沈溍免,茹***实任,廿五年免。此后连续五年不设。齐泰卅一年任。
刑部:吕宗艺十二年任,十三年免。胡桢十四年试任,寻迁。开济十五年试任,十六年实任,同年因罪诛。刘逵十七年试任,寻免。王惠迪任,十八年因罪诛。唐铎任,廿一年迁。赵勉廿二年任,廿三年迁。安童任,寻迁。杨靖任,廿六年因罪免。夏恕廿九年署理,三十年实任,卅一年迁。暴昭卅一年任。
工部:薛祥十三年任,十四年因廷杖死。赵俊十五年任,十六年迁。麦至德十七年试任,十八年因罪诛。徐本正任,十九年免。此后连续两年不设。秦达廿二年任,廿五年自杀死。沈溍廿三年添任,寻迁。严震直廿六年任,同年迁。王***廿七年署理,廿八年实任,同年迁。孙显廿九年署理,三十年实任,同时免。严震直任,郑赐卅一年添任。
四、明朝洪武年间都城?
朱元璋(公元1328-1398年),幼名重八,改名兴宗,字国瑞,明朝的开国皇帝,在位31年。病死,终年71岁,葬于应天孝陵(今南京市城外钟山南面独龙阜玩珠峰下)。
朱元璋,濠州钟离(今安徽省凤阳县)人。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农民之家,少年时曾为地主牧童。元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朱元璋的家乡遭旱蝗灾害,瘟疫流行,他的父母及兄长都在这场灾难中相继死去。为了糊口,朱元璋投皇觉寺出家当和尚。但不久后的饥荒使得他不得不离开寺院外出化缘,游食于皖西、豫东三年,历经磨难。此次外出对朱元璋的一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都城在南京。
五、洪武年间安化黑茶贡茶
洪武年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富盛世气息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一大特色就是贡茶的出现和兴盛。而在洪武年间,安化黑茶更是成为了一种备受推崇的贡茶品种。
洪武年间
洪武年间,即明朝洪武年间,是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的初期。这个时期的中国社会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国家强盛,民众安康,贸易繁荣。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将国家治理得更加有序,国势更加稳固,也为洪武年间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贡茶的出现
贡茶是贡品茶的简称,是指皇室、贵族或官府向朝廷贡献的茶叶。贡茶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唐代,但在洪武年间得到了更为广泛和深入的发展。洪武年间,朝廷对贡茶的需求极高,不仅用于国内皇室和官员的消费,也用于外交和赠礼。因此,贡茶成为了许多制茶地区的重要产业和经济支柱。
安化黑茶的兴盛
在洪武年间,安化黑茶成为了一种备受推崇的贡茶品种。安化黑茶,又称黑砖茶,是一种以湖南安化县为主要产地的发酵茶。它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口感而闻名。
安化黑茶贡茶的兴盛与安化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制茶技艺密不可分。安化地处湖南中南部的武陵山脉中,气候温和湿润,土壤肥沃,非常适合茶树的生长。同时,安化制茶工艺独特,以手工揉捻、日光晾晒等方式制作,使得安化黑茶具有独特的风味和香气。
安化黑茶的特点
安化黑茶以其独特的外形和口感而备受赞誉。它的外形呈饼状或砖状,色泽暗褐,茶叶呈密实的砖块状,散发着迷人的陈香。其口感醇厚,回甘十足,且具有较长的保存期限。安化黑茶的特点使其成为了贡茶的首选品种。
贡茶的重要性
贡茶的出现和兴盛不仅是中国古代茶文化的一部分,也反映了社会制度和经济状况。贡茶是一种象征,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更是一种礼仪和文化的体现。
贡茶不仅在国内具有重要的地位,也在国际间发挥着重要的外交作用。贡茶作为礼物,既能展示国家的繁荣与富强,又能增进友谊和互信。
结语
总的来说,洪武年间的盛世为贡茶的出现和兴盛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安化黑茶作为一种备受推崇的贡茶品种,获得了特殊的地位和认可。它的独特风味和口感,以及质量的保证,使得安化黑茶成为了宫廷和贵族必不可少的贡品。贡茶的重要性不仅体现了当时的社会制度和经济状况,也为中国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六、洪武年间是什么朝代?
洪武年间,即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即公元1368-1398年。
洪武是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间的年号,也是明朝的第一个年号。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明朝军队攻占了元朝大都,结束了蒙元在中国的统治。后在洪武年间经过不断地整顿吏治、发展生产、恢复经济,出现了“洪武之治”。
洪武年间大事件
明洪武元年(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正月四日、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七月、元顺帝北遁;八月、占领元朝国都大都,元朝统治结束。
洪武三年(1370):二月、制订科举法,设乡试、会试、殿试三级;八月、初开乡试。
洪武九年(1376):废除行中书省,由三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管理,互不统领,向中央负责;九月、空印案发生,株连甚广。
洪武十三年(1392):正月、胡惟庸案,牵连被杀3万人;不设丞相,权归六部,废大都督府,改设五军都督府。
洪武十八年(1385):郭桓案发生,数万人受牵连被杀。
洪武二十年(1387):罢撤锦衣卫;逐步统一东北,基本统一中国。
洪武三十一年(1398):五月、太祖病逝,终年70岁。
七、明朝洪武年间的凤阳?
凤阳县临淮关镇春秋时为钟离国都,秦朝设钟离县,东晋设钟离郡并为徐州治所,徐州更名北徐州在更名楚州再更名西楚州最后更名为豪州,因为豪河更名为濠河,故又更名为濠州,元初更名临濠府后复名濠州,朱元璋夺取濠州又更名临濠府,再更名中立府,最后更名凤阳府,府治迁往新城(今凤阳县府城镇),临淮则改为临淮县治,清末淮水淹没临淮城,临淮县并入凤阳县(府县同名),因靠近淮河,始称临淮关。建国初曾设临淮市,后并入凤阳县。古临淮城为六门,在清末被淮水淹没,建国初露出水面被拆除,至今只留些许遗迹,留下一些地名,如县衙大街、大东关、南关等
八、明朝洪武年间宰相列表?
宰相有徐达、汪广洋、李善长、胡惟庸。
1、徐达
徐达 (1332年—1385年),字天德,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市)人,明朝开国军事统帅,淮西二十四将之一。
徐达出身农家,元朝末年,徐达参加了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大败陈友谅。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以为左相国。
二十七年(1367年),率军消灭张士诚地方割据势力。同年,任征虏大将军,与副将常遇春一同挥师北伐,推翻元朝的统治。洪武元年(1368年),攻入大都,灭亡元朝。
以后,连年出兵打击元朝残余势力,官至太傅、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兼太子少傅,封魏国公。为人谨慎,善于治军,戎马一生,为明朝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洪武十八年(1385年),徐达去世,追封中山王,谥号武宁,赐葬钟山之阴,御制神道碑文。又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位列开国“六王”之首 。
2、汪广洋
汪广洋(? ~1379),江苏高邮人,字朝宗,明朝初年宰相,重臣。汉族。元末进士出身,通经能文,尤工诗,善隶书。朱元璋称赞其“处理机要,屡献忠谋”,将他比作张良、诸葛亮。
年少时跟随太祖朱元璋起义反元,被朱元璋聘为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受命参与常遇春军务。明朝建立后,先后担任山东行省、陕西参政、中书省左丞、广东行省参政、右丞相职务。
受封忠勤伯。洪武十二年(1379年),因受胡惟庸毒死刘基案牵连,被朱元璋赐死。
3、李善长
李善长(1314年—1390年),字百室,濠州定远(今安徽定远县)人。明朝开国功臣。李善长少时爱读书有智谋,后投靠朱元璋,跟随征战,出生入死,功劳颇多,比肩汉代丞相萧何。
洪武初年任左丞相,后封宣国公,奉命监修《元史》,编写《太祖训录》、《大明集礼》等书。
洪武三年(1370年),授号“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晋升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进爵韩国公,年禄四千石,子孙世袭,可谓位极人臣。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以胡惟庸党追问,朱元璋将李善长连同其妻女弟侄七十余人一并处死,年七十六岁。南明弘光政权追谥襄愍 。
4、胡惟庸
胡惟庸(?—1380年),汉族,濠州定远(今属安徽)人,与李善长同乡,与张昶为友。明朝开国功臣,最后一任中书省丞相。因被疑叛乱,爆发了胡惟庸案,后被朱元璋处死。
九、洪武年间所有瓷器特征?
1、器形特点:
洪武时期瓷器的造型多多少少都具有元枢俯窑古朴浑厚的遗风,特别是民窑瓷器最多。
民窑撇口瓶,碗类,中腰以下胎体渐厚重,有的和元瓷一样,或折腰,或器心留有叠烧的垫饼痕迹。
官窑器则锐意创新,迅速摆脱元瓷厚重粗苯的风格,孕育着以造型秀美飘逸著称于世间的永乐瓷卓型,从而体现了明瓷的新风貌。
2、胎底特征:
瓷器的胎土因淘炼会有粗细之差,胎质会表现不一。我们以官窑瓷器来论,瓷化程度是比较高,所以坚固细腻,稍有一些厚重感。
而民窑瓷器则因为火力不足,会有类似浆胎的现象,胎骨断面会呈现土黄色,但是大多数依然还是会略含新质的浅灰白色。
3、釉面的特征:
瓷器釉面会呈青白色,主要为元,明两代瓷器的共同点,只是清白程度各朝会有点差异。如果能把深浅不同的清白度票样总结出来,利用色票来断代,就无异于化学反应中测定PH值时所用的试纸和比色票版,既科学又方便。
常见的洪武民窑瓷器中,有的胎体淘练不精,胎质呈白色或者灰白色,经过厚润的青白釉汁映亲,釉面显示出明代其他各朝更加深的青灰色或者灰白色;而官窑瓷器釉色面虽然也是青白色,但是却比民窑瓷器白润肥厚,有的釉面伴有细碎无色的自然开片纹,玻璃画程度高,色泽清雅,柔和锐目。
一般底足刷有白釉浆,薄处泛黄,厚处呈乳白或者青色,光泽感不强。有器足与釉身面色调不一的怪异现象,究其原因,或者是瓷器受火向背不一样,熔融时产生了变异,或者是底足涂了不同的釉料所致。
4、图案纹饰:
明代早起纹饰,大多简历流畅,豪放生动。洪武时期,官窑与民窑发展精彩不一。
官窑瓷器的纹饰精细秀美,或多或少流露出元代风格。。而民窑的瓷器则别有公田,特别是描绘自然的写实纹饰,更能天下制瓷工匠丰富的创造力,反映劳动人民浓厚的生活气息。
十、洪武年间为什么要移民?
关于这个问题,洪武年间,明朝建立初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和统一政权,朱元璋采取了多种措施,其中之一就是通过移民政策来加强对边疆和荒蛮地区的控制和开发。
具体来说,洪武年间的移民政策主要有以下目的:
1. 开发边疆和荒蛮地区,增加国土面积。朱元璋认为,边疆和荒蛮地区是国家的薄弱环节,必须通过移民来加强对这些地区的控制和开发,以扩大国土面积。
2. 增加人口和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洪武年间,明朝经济开始逐渐复苏,为了加速经济发展,朱元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移民政策,以增加人口和劳动力,促进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3. 推动文化交流和融合。明朝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朱元璋通过移民政策,吸引了大量外来移民来到中原地区,推动了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促进了国家的文化多样性和统一性。
总之,洪武年间的移民政策是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和推动国家发展而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对于明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