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碑文 > 正文

潮州韩文公庙碑中的民欢趋之是什么意思?

2023-01-17 08:47:40  来源:网络   热度:

潮州韩文公庙碑中的民欢趋之是什么意思?

【民欢趋之】老百姓高高兴兴地赶来参加这个工程【出处】《潮州韩文公庙碑》《潮州韩文公庙碑》是一篇创作于宋代时期的散文,作者苏轼。这篇文章是苏轼于1092年(元祐七年)三月,接受了潮州知州王涤的请求,替潮州重新修建的韩愈庙所撰写的碑文。【原文】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是皆有以参天地之化,关盛衰之运,其生也有自来,其逝也有所为。故申、吕自岳降,傅说为列星,古今所传,不可诬也。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是气也,寓于寻常之中,而塞乎天地之间。卒然遇之,则王公失其贵,晋、楚失其富,良、平失其智,贲、育失其勇,仪、秦失其辩。是孰使之然哉?其必有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者矣。故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岳,幽则为鬼神,而明则复为人。此理之常,无足怪者。 自东汉以来,道丧文弊,异端并起,历唐贞观、开元之盛,辅以房、杜、姚、宋而不能救。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此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乎? 盖尝论天人之辨,以谓人无所不至,惟天不容伪。智可以欺王公,不可以欺豚鱼;力可以得天下,不可以得匹夫匹妇之心。故公之精诚,能开衡山之云,而不能回宪宗之惑;能驯鳄鱼之暴,而不能弭皇甫镈、李逢吉之谤;能信于南海之民,庙食百世,而不能使其身一日安于朝廷之上。盖公之所能者天也,其所不能者人也。 始潮人未知学,公命进士赵德为之师。自是潮之士,皆笃于文行,延及齐民,至于今,号称易治。信乎孔子之言,“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潮人之事公也,饮食必祭,水旱疾疫,凡有求必祷焉。而庙在刺史公堂之后,民以出入为艰。前太守欲请诸朝作新庙,不果。元佑五年,朝散郎王君涤来守是邦。凡所以养士治民者,一以公为师。民既悦服,则出令曰:“愿新公庙者,听!”民欢趋之,卜地于州城之南七里,期年而庙成。 或曰:“公去国万里,而谪于潮,不能一岁而归。没而有知,其不眷恋于潮也,审矣。”轼曰:“不然!公之神在天下者,如水之在地中,无所往而不在也。而潮人独信之深,思之至,焄蒿凄怆,若或见之。譬如凿井得泉,而曰水专在是,岂理也哉?”元丰七年,诏拜公昌黎伯,故榜曰:“昌黎伯韩文公之庙。”潮人请书其事于石,因作诗以遗之,使歌以祀公。其辞曰:“公昔骑龙白云乡,手抉云汉分天章,天孙为织云锦裳。飘然乘风来帝旁,下与浊世扫秕糠。西游咸池略扶桑,草木衣被昭回光。追逐李、杜参翱翔,汗流籍、湜走且僵,灭没倒影不能望。作书抵佛讥君王,要观南海窥衡湘,历舜九嶷吊英、皇。祝融先驱海若藏,约束蛟鳄如驱羊。钧天无人帝悲伤,讴吟下招遣巫阳。犦牲鸡卜羞我觞,於粲荔丹与蕉黄。公不少留我涕滂,翩然被发下大荒。”

立碑时怎么写祭碑文?

说到底人活一生,能够留下的也就那三寸之地,一块石碑,所以写碑文自古以来也就成为了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如何能够写出有水平的碑文?不仅考验的是碑文杜撰者的笔锋功力,同样也是对墓碑主人的一种灵魂拷问。

当然最重要的,也是对后世子孙留有念想的一种纪念方式。

墓碑文化的由来

对于安葬亲属的坟墓,墓碑也算是一种标志的形式,一方面为了防止祖先混淆不清,同样也是表达了对先人的一种尊敬之意。

刚开始的墓碑,仅仅就是为了区别而立,而且当时的材质并非石头材质,正是由于当时受到木桩的启发。

所以刚开始仅仅是插一根竹竿,上面写上死者的生辰姓名等相关信息,但是由于留存时间过短,后来也逐渐由石头材质的石桩取代。

当然这在当时仅限富贵人家,毕竟石头的雕刻成本相当之高,而且在当时的石碑还有彰显死者生前的地位名号等作用。

普通人家即使能够立得起石碑,也苦于上面能没有能够拿得出手的名号,用来记载死者的身份,所以也就避免了这种形式主义,就如同我国在苦难的那段时光里,很多人能够有坟墓,都是幸运的,更别说那些默默死去的先祖。

当然石碑也就成了一种奢侈品,现如今随着物质生活的充裕,也逐渐才有了人们为祖先立碑的习惯。

墓碑文的书写形式

当然墓碑的书写也是很重要的一环,毕竟是要留给后世祭拜敬仰的存在,而且更有庄严肃穆之意,显然随随便便是不可能的。现如今主流的碑文格式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抬头,正文,最后就是落款了。

一般按照从右往左的习惯开始书写,抬头指的就是死者的生辰以及陨日,一般都是按照传统的农历来计算,但是也不排除个人习惯,当然主要也由立碑人决定,当然也少不了籍贯的记载。

最起码将来认祖归宗的时候,还能找到自己祖先的故地。正文记载的自然就是死者的姓名,如果是合葬墓,当然也还有配偶的姓名,接下来就是自己的后代关系,根据立碑人的身份,也有一定的差异,但是一般是由其直系子女来完成。

诸如先父,亡母之类的,如果生前有特殊名号也可以附加。

当然落款就是最终立碑人的详细信息,但也并非绝对固定的格式,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时代都有所差异,而且因个人喜好也有变故,只要保证大体范围不变即可。

墓碑的主要用途

相信这一点大家再熟悉不过了,但是不同时期的墓碑还真的就有所差异,刚开始的墓碑仅仅是为了区别,但是后来随着封建制度逐渐完善,再加上当时的官阶制度也十分严格,所以对于墓碑的制作也有一定的等级之分。

最简单的就是标明死者生前的信息,以及官阶,但是也不排除特殊情况,如果生前有众多特殊事迹,墓碑后面的地方就有了用途,当然这也是区别一个人生前与死后最大差距的地方。

当墓碑的文化属性逐渐凸显之时,材质也逐渐发生变化,刚开始简简单单的石料也逐渐由花岗岩甚至是大理石代替,而且更有制作精美的,还会附上死者生前的遗像。

就是为了希望以后能够让子孙后代,牢记先祖恩德,秉承良好家训,光宗耀祖,甚至在我国古代,墓碑也有进行血祭的用途,当时是配合牲畜使用的,在不同的时期,也有将墓碑放入棺椁的习惯,这也是有些不希望被后人打扰的一种特例。

尤其是帝王的陵墓,主要就是为了防止盗墓贼的光顾。

本文选取图片仅做示范,如有冒犯,请联系删除!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