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长陵地宫规模?
一、明长陵地宫规模?
长陵其他含义
明成祖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寝
明长陵为明十三陵之首,是明成祖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墓,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主峰南麓。明长陵建于永乐七年(1409年),在十三陵中建筑规模最大,营建时间最早,陵园规模宏大,用料严格考究,施工精细,工程浩繁,营建时日旷久,仅地下宫殿就历时四年。地面建筑也保存得最为完好。
长陵的陵宫建筑占地约12万平方米。其平面布局呈前方后圆形状。其前面的方形部分,由前后相连的三进院落组成。它是十三陵中的祖陵,也是陵区内最主要的旅游景点之一。1961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明长陵建造方式?
明长陵为明十三陵之首,是明成祖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墓,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主峰南麓,建于永乐七年(1409年)。
明长陵的整体布局为“前方后圆”,整个陵宫建筑南向偏西9度。长陵的陵宫建筑,占地约12万平方米。其平面布局呈前方后圆形状。包括陵门、神库、神厨、碑亭、祾恩门、祾恩殿、棂星门、宝城、明楼等(现部分建筑已不存)。宝城砖砌,圆形,直径约340米,周长1公里多,上有垛口,形似城堡。内为高大的封土,封土下面就是地宫的位置。宝城南面中央有门,可沿磴道上达明楼。楼呈方形,四面辟券门,中贯十字形穹窿式天花。顶为黄筒瓦重檐歇山式,檐下榜额书“长陵”二字。楼正中有碑一座,额篆书“大明”二字,碑身刻“成祖文皇帝之陵”。除陵园本身外,还有东西二坟,东坟在德陵馒头山南,西坟在定陵西北,坟内分别埋葬十六个为朱棣殉葬的宫妃,因其坟形如深井,故名东井、西井。
长陵的大殿从结构上看,属叠梁式构架体系,不推山。宋元时期的叉手、托脚等构件已不采用,宋元时期的襻间斗拱也按照“檩、垫、彷”的组合方式由垫板代替。整体结构更趋简化,节点更趋牢固。由于梁的外端做成巨大的耍头伸出斗失之外,柱头科斗拱的机能发生了变化。但如果挑檐檩因受力向下弯曲,平身科斗拱仍能起到悬挑的作用。平身科斗拱的形制采用了宋元两代都没有的落金式鎏金斗拱。斗拱后尾部分均呈30°角斜向上伸,真假昂并用。
三、明长陵宝顶有多大?
长陵祾恩殿建于明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仿明代皇宫金銮殿所建,下面台基由三层汉白玉石 雕成,高3.13米,占地面积达4400多平方米。
四、明长陵地宫多深?
明十三陵定陵地宫深入地下10层楼深
五、明长陵大殿多少平米?
长陵祾恩殿建于明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仿明代皇宫金銮殿所建,下面台基由三层汉白玉石 雕成,高3.13米,占地面积达4400多平方米。台基周围绕以三层荷叶净瓶纹饰的栏板和雕有云龙翔凤的望柱。台基前后设踏垛三道,古称"三出陛",即古代宫殿前的石阶。中间御路石雕,下层 是海水江崖,云腾浪涌,两匹海马跃出水面凌波奔驰,上面是两条龙在云海中上下翻腾,追逐火珠,呈现出一派波澜壮阔的宏伟景象。上得丹陛,前面是一块平坦的月台,衬得大殿更加雄伟。 这种形式的殿顶叫"重檐庑殿式",在古建中等级最高,比较少见。此殿脊至台基地面高25.1米, 殿顶全部黄色琉璃瓦覆盖,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使大殿更加金碧辉煌。
红墙、黄瓦、彩绘额枋、斗拱、白石台基,远远望去,犹如神话中的仙境。 大殿面阔九间(66.75米),进深五间(29.31米),九五,代表帝王九五之尊。殿内总面积1956.44平方米,是我国罕见的大型殿宇之一。
六、明长陵被盗过吗?
朱棣明长陵没有被盗过,十三陵只有明思宗朱由检思陵被盗挖过。 明长陵为明十三陵之首,是明成祖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墓,位于天寿山主峰南麓。明长陵建于永乐七年(1409年),在十三陵中建筑规模最大,营建时间最早,陵园规模宏大,
七、明长陵和明定陵哪个值得参观?
都可以去参观一下,有时间可以都去看。
八、明长陵可以参观地宫吗?
明长陵没有地下宫殿(长陵只是参观地上建筑和金銮殿里面的具大的金丝楠),明定陵才有地下宫殿
九、明长陵和明孝陵哪个大?
明朝皇帝共有陵寝7处, 这些陵寝中以明十三陵最大,最辉煌,而长陵是明十三陵中地面建筑最大的一个,长陵是明太祖朱棣的陵寝。
明长陵在十三陵中建筑规模最大,营建时间最早,陵园规模宏大,平面布局呈前方后圆形状。其前面的方形部分,由前后相连的三进院落组成。明长陵用料严格考究,施工精细,工程浩繁,营建时日旷久,仅地下宫殿就历时四年
明长陵殿面阔九间(66.56米),进深五间(29.12米),象征着皇帝“九五”之位。
十、明长陵的陪葬墓有哪些?
长陵的陪葬墓地,叫东井和西井,还一个原因,就是对应天上的二十八宿。其中的井宿在西南方向,西井就在长陵的西南方向。东井西井分别在长陵的西南和东南方向。
嫔妃被缢而亡,死后装入棺椁,放入砖穴(井,无墓道)。殉葬的宫女受嫔妃封号,她们的家属亦被称为朝天女户,授以一定的官职。
近看西井,左右两脚抱穴紧密,穴前吐圆唇
享殿五间,进深三间,殿基及柱础尚存,东西长29米、南北宽17米。围绕享殿建有内墙,残留部分高2米、厚0.55米。左右两庑已垦为农田,基址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