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隶代表碑帖有哪些?
一、汉隶代表碑帖有哪些?
《汉史晨碑奏铭》,又称《史晨碑》或《史晨前碑》、《汉史晨谒孔严后碑》、又称《史晨后碑》,两碑同刻一石两面。《史晨碑》是孔庙珍品,与《礼器碑》《乙瑛碑》一起,并称为孔庙三大名碑。
《乙瑛碑》就是汉隶鼎盛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此碑结体方整,骨肉停匀,法度严谨,用笔方圆兼备,平正中有秀逸之气,属汉隶方整平正一路。
二、碑文鲁字代表什么?
代表山东 和姓氏
1、愚拙,蠢笨:愚鲁。粗鲁。鲁莽;
2、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山东省西南部;
3、中国山东省的别称;
4、姓。
详细释义:
名词:中国春秋时国名 ,在山东省南部。周武王封其弟周公旦于鲁。战国时为楚所灭;山东省的简称 ;姓。
形容词:会意。甲骨文从鱼,从口,“口”象器形。整个字形象鱼在器皿之中。本义:鱼味美,嘉;同本义;迟钝、愚钝;莽撞、粗野。
三、汉隶的由来?
由秦朝的隶书演变而来,汉隶又称今隶,是在秦隶的基础上发展变化来的,大约在西汉中期已经成熟。
现在看到的汉隶,主要是石刻,也有一部分木简。
汉隶和秦隶的主要区别是:秦隶的笔形平直方折,汉隶的撇、捺和长横有波势。
四、汉隶的读音?
读音是汉(han去声调)隶(li去声调),汉字一共五画,笔画顺序是点、点、提、横撇、捺,指汉代,也指汉族;隶字一共八画,笔画顺序是横折、横、横、竖勾、点:提、撇、捺,意思指附属,如隶属,也指奴隶,还是汉字形体的一种,如隶书。
五、汉隶风格分类?
广义的说,所有汉代的隶书都是汉隶,包括汉初的古隶、汉隶(狭义的汉隶)和八分书。
狭义的汉隶是指西汉使用最广泛的隶书体,五凤元年简(汉22)和定县汉简(汉23)是其成熟的形态。汉隶较古隶规范,又不像八分那样具有装饰性,是西汉直至汉末的通用书体。从编年资料来看,汉隶包括21批资料,即汉10——23,汉25——27、汉29、汉31、汉33——34。汉隶的特征为:取横势,突出横画,横平竖直.其结构类型类似于沙孟海先生总结的平画宽结类。给人以雄放洒脱,浑厚深沉之感。
六、汉隶的艺术成就?
汉隶在发展过程中,从拙朴的笔触发展到秀美的曲线,是汉代审美变迁的一种表现。隶书讲究蚕头燕尾,起笔凝重,结笔轻疾,横波收笔时,顿笔斜起,形如燕尾。
汉隶收尾处的挑笔,形似美女的腰身,也似展翅的飞鸟,甚是优美怡然,这个特点也同样出现在汉代建筑之中。宋代欧阳修写醉翁亭记,其中“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就是形容飞檐的优美曲线。我们凝视宫殿长长飞挑的屋檐,是不是也能感受到汉隶优美的曲线。
汉代简牍自本世纪初问世后,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史学界、文学界、书法界不断去阐释、研究、学习。人们感叹汉隶粗犷豪放的风格,汉隶也赢得了书界的顶礼膜拜。
七、汉隶演变的原因?
影响汉字隶变的主要原因
“隶变”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有着其特有的演变规律,从古文字到今文字的变化,是整个汉字发展演变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从小篆到隶书的变化过程称为“隶变”。汉字由篆书演变为隶书,字型变圆形为方形,线条变弧线为直线,笔画变繁杂为简省。
(一)社会环境发展的需要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社会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期,处于大动荡、大分化的过程之中。隶书產生于这个时期动荡的社会背景之中,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社会性质向封建化转变。此时的社会背景下,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社会各阶层发生改变。各种社会矛盾交织在一起,各种社会因素相互渗透,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教育方面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思想上也相对自由,各国的文化之间相互碰撞交流,给文字的书写和运用带来更大的自由空间,书写和识记文字被提升到了一定高度。即使在统一后的秦代,小篆尽管己经成为官方颁布的字体,但由于社会的需求,文字需要更加简化的、书写更加便捷的字体。
(二)汉字自身发展的规律
由篆书变为隶书,是汉字形体演变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次变革。从古文字到今天还在使用的汉字,形体特征上虽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每一步的变化都是在前一种文字的基础上演变而来。从有文字实物的殷商开始,汉字的演变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八个阶段。发展的趋势朝着稳定与变动、由繁趋简的方向发展。
(三)书写材料的影响
隶书的产生,有社会原因,也有文化背景因素,但最重要的应该是人们所使用的书写材料的改变,以及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对文字形态、书写方式的影响。竹简的大量使用是隶书产生的直接原因。
八、汉隶三颂原文?
是指《汉隶三篇》的原文,这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汉隶三篇》是东汉时期张芝所作,共分为《九成宫醴泉铭》《祭侄文》和《祭妹文》三篇。这三篇文章的内容都是祭文,但是它们的书法风格却各不相同,分别代表了汉隶书法的三种不同风格。其中,《九成宫醴泉铭》是楷书的代表作,而《祭侄文》和《祭妹文》则分别代表了草书和行书的风格。这三篇文章的原文口诀是“醴泉铭,祭侄文,祭妹文,三颂存。”
九、东汉隶书?
隶书刻石,因为王莽新政期间扑毁碑刻甚多,所以西汉的碑刻几乎没有留下来,仅存的三四件都是民间俗刻例如五凤二年碑,莱子侯刻石。
迄今出土面世留存的皆是东汉碑刻--
庙堂气象型:稳重工整的:礼器碑,乙瑛碑,曹全碑等;
洒脱劲野天然萧散型:石门颂,杨怀表记,好大王碑等等。
至于风格类型,大致可以分以上二种。
知识浅陋聊献所知,定有疏错。
以上不知是否满意。
祝好!
十、东汉隶书石刻的地域分布和代表作品情况是怎样的?
汉画像石内容的著录与摹写始自宋代,至清代乾嘉后尤盛。而白20世纪,随着科学的考古方法逐步传入我国,汉画像石才被纳入到考古学与历史研究领域来考察。但对汉画像石系统的考古发掘、整理与研究的工作.特别是对汉代画像石墓全面的发掘与整理.则主要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50年间才逐步展开的。而从已经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来看,“自清代至今发表汉代画像石研究方面的发掘报告、论述、考释文章近1000篇.出版画像图录50多册,出版研究画像石的专著50多部”。如此丰富的遗存与研究资料为本文的论述提供了便利,在此我们着重关注的是汉画像石分布与分区的研究情况。对于汉代画像石的区域分布,我们主要以信立祥《汉代画像石综合研究》作为论述依据。汉画像石的分布是极不平衡的,按其分布的密集程度,主要可以划分为五个分布区
1.山东全境、江苏中北部、安徽北部、河南东部和河北东南部组成的广大区域,东起海滨西至河南安阳和永城一线,北自山东半岛北端,南达江苏扬州.汉画像石的发现地点达200余处。
2.以南阳为中心的河南西南部和湖北北部地区。其范围北起河南叶县、襄城,南至湖北当阳、随县,是汉画像石最重要的发祥地。
3.陕西北部和山西西部地区。
4.四川和云南北部地区,集中分布在嘉陵江和岷江流域。
5.河南洛阳及周围地区。
除了上述五个分布区外,在北京、天津武清、甘肃成县、江苏镇江和苏州、浙江海宁等地也有少量的汉画像石分布。王建中在《汉代画像石通论》中的分区与其较为相似,俞伟超《中国画像石全集》及蒋英炬、杨爱国《汉代画像石与画像砖》等研究则未将洛阳等地视为一个独立区域。对汉画像石的分区虽存在不同意见,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其分布的位置与密集程度的探讨,因此上述分区研究对本文复原汉画像石的分布实况是具有参考价值的。上文所讲的第一区,即山东、苏北、皖北、豫东地区的汉画像石不仅产生时问早延续发展时间长,题材内容丰富,雕刻技法多样,且墓葬建筑的形制也极为多样,它是汉代画像石艺术水平最高的一个区域,同时也是数量最多与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而观其分布的范同,恰恰是两汉兖、豫、青、徐四州之地,这里正是秦汉时所谓的“关东地区”,该地区自先秦以来一直是全国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地方。豫南、鄂北是是汉代画像石的第二个发达区.是除第一区之外的又一个画像石生产与发展的中心区域。而陕北、晋西北地区是从东汉中期才开始发展起来的一个北方的新区域,但其具有较强烈的地方特色。上述几个汉代画像石分布区域均位于秦岭一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虽然相关学者对洛阳及其周围能否独立成为一区存在不同看法,但该地区确实具有一定数量的汉画像石遗存。这样看来,如不考虑其他地区汉画像石的零星分布,北方黄河中下游流域显然是汉代画像石分布最为密集的区域,而且北方的这种优势地位较之南方极为明显。第四区,即四川I、滇北正是汉代唯一位于长江流域的画像石分布区。蜀地及其周围地区都是经济富庶、人才兴盛之地.而汉末北方的战乱与动荡并未对该区产生影响,这也使其画像石艺术能延续到蜀汉时期。不仅如此,下文从蜀地画像砖材料中也同样可以看出该地区美术的发展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