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灵甫是哪里人?
一、张灵甫是哪里人?
张灵甫(1903年8月20日—1947年5月16日),又名宗灵,字灵甫,又字钟麟,汉族,陕西省长安县人(现西安市长安区)。生于长安县东大乡东大村。 [1] 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中将军衔。
1947年5月16日于孟良崮战役中战死,时年44岁
二、枫桥夜泊诗碑故事?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张继的《枫桥夜泊》情景交融、千古传诵,诗碑也都顺理成章地置于寒山寺。这首诗同样受到日本人民的喜爱。1937年12月日寇占领我国长江下游地区,其头目松井石根由喜爱转变为掠夺,想把这块诗碑偷运回国献给天皇,但终未得逞。南京总统府的《枫桥夜泊》碑就是在这个历史背景下复制产生的。
三、如何评价张灵甫其人其事?
谢邀。
文章略长,“太长不看”的同学请直接拉到底部查看结论。
————————
以客观为准绳,还原一个真实的张灵甫。
孟良崮战役已经过去70年了。然而,对于这场战役的中心人物之一张灵甫,网络上一直没有停止对他的争论。在有些吹捧他的人眼里,他是功绩不世出的“抗日功臣”,而在另一些人眼里,他是在内战中屠戮革命者的刽子手。
近年来,总有人不停以“良心”“真相”的名义大吹为张灵甫翻案的歪风。网络上微博认证为“著名抗日英雄张灵甫将军之子”的张道宇曾发表头条文章,题为《今天是中国近代史上两位抗日名将忌日》。将孟良崮战役中,阵亡于1947年5月16日的张灵甫,与抗日战争枣宜会战中,牺牲于1940年5月16日的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相提并论,文中措辞将解放战争污蔑为“抗俄卫国战争”,将中共污蔑为苏联傀儡,令人愤慨。那么现实中的张灵甫究竟是怎样一个形象?我们今天就试着围绕张灵甫的道德品质、抗日功绩和军事才能三个方面,对张灵甫的真实形象一探究竟。
张灵甫的品质和修养究竟如何?
1、首先,我们来谈谈张灵甫的道德品质问题。
很多网友,尤其是女性网友,她们看到某张毫无PS痕迹的张灵甫照片帅气、英俊,就认为他一定是个品德高尚的人,是理想的丈夫。而对张灵甫生平稍有了解的军迷们,则带着嘲讽将张灵甫称为“柔情似水张灵甫”、“爱妻模范张仲麟”,这究竟是为何呢?
事实上,在其并不漫长的一生中,张灵甫曾先后结过4次婚。张灵甫的结发妻子始终住在乡下,终其一生未曾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第二任妻子吴海兰则仅仅因为一句戏言而被张灵甫武断地认为是“共谍”而遭到枪杀,事后张灵甫居然没有受到任何惩处,不由得让了解同一时期黄克功案件的人感慨万分。第三任妻子是一个出身传统“书香门第”的旧式妇女,相貌平常不受宠爱,最后遭到抛弃;第四任妻子才是大家熟知的王玉龄。
对待自己的枕边人如此薄情,那在生活上,张灵甫又是怎样一个人呢?
1944年至1945年,张灵甫曾在陆军大学学习,而当时他的同学董其武将军对他的印象极其深刻。陆军大学将官班允许将军带着一个参谋参加集训,而张灵甫搞特殊,他带了两名参谋前来上课。但如果仅仅如此的话,董其武将军的印象也不会深刻——同为将官班的学员,董其武将军每日认真上课做笔记,接受现代化的军事教育,而张灵甫却每天只上一节课,其他的课程由参谋代他去上。
更令人惊讶的是,在陆军大学学习期间,张灵甫耗费700万元在重庆买了一栋别墅,为了炫耀,他曾请董其武前来参观。根据董其武的回忆,他的别墅“富丽堂皇,光彩夺目,简直就像一座王宫”,让董其武这个“在塞外前线吃土豆睡土炕的土包子实在是坐不住”。
张灵甫的炫耀让董其武将军陷入了深思:如此将领怎么能抗日,怎么不失掉军心民心?这样的政府怎么能不招来国难,怎么能不亡国?不光是董其武将军,我想任何人见到张灵甫那奢华的别墅,恐怕都不会认为他是一名称职的将领吧?和张灵甫的前任上司、被人戏称为“饼干厂长”、曾任74军军长的王耀武自办饼干厂,用饼干厂的收入补贴下属军资的行为比起来,张灵甫这豪掷七百万元买别墅的行为,究竟又该如何评价呢?
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七七事变”后,面对国家危亡,同样是国军将领,许多将领,甚至是领不到军饷需要自带干粮的“杂牌军”将领的表现,光从个人品德修养这一点上讲,就都比张灵甫要强。
就拿戴安澜将军来说吧。抗战爆发后,戴安澜镌刻了一枚玛瑙章,长约 3.3 厘米,章切面为边长 1.6厘米的正方形,阳刻篆体“铁汉”二字。1938 年,戴安澜带着这枚印章参加了台儿庄战役,表达自己要以“铁汉”的精神,来激励自己英勇作战。为了学好英语,他在自己还只是团长的时候就请了一位东北大学生焦沛然当老师,一周上6天课,每节课80分钟,相当于如今在中学每天都要上两节英语课。
当1937年9月戴安澜解决了英语入门的问题时,他兴奋地写道:“余之英文,已在枪炮声中完成,数学一项亦愿在枪炮声中完成之!将来学果有成,当名之枪炮进行曲,今记于此,以待他年。”在之后的4年中他依旧苦练英语,成了远征军中不多的能和英军交流的中国军官之一。
除了学习英语外,戴安澜还打破官阶界限,他认为知识没有军阶,能者为师,所以他向基层技术官兵学习汽车,防化、重炮方面的技术。在掌握知识的程度上,戴安澜主张不仅要和日军持平,还要力争超过日军。这样一来,200师的官兵相处融洽,战斗力强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再来讲讲一位“自带干粮”的“杂牌军”将领。武当太乙掌门人窦来庚在国难当头之际,自己组织义勇队在临朐一带抗日,后来成为山东省保安第17旅旅长。在这之后,他并没有因为升了官就腐化堕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而是针对部队装备差的弱点,努力教导官兵练习武术,苦练近战本领。
和兢兢业业的戴安澜以及带领官兵苦练的窦来庚相比,有着优越条件却不学无术,专心想着吃喝玩乐的张灵甫哪怕还有一点羞耻之心的话,恐怕得要给自己找个地缝钻进去,因为张灵甫的品质和修养不仅不如前辈戴安澜师长,甚至不如一个武林人士出身的保安旅旅长!
抗战爆发以来,作为战时领袖的蒋介石也一直在强调军容风纪的重要性,否则就不会在常德会战褒奖各部之余,点名批评会战期间军纪作风差的190师,暂编54师和炮1团了。那么张灵甫带兵军容风纪如何呢?我们不妨看看山东人民是怎么看张灵甫的:就在几年前,山东的人民群众在孟良崮拉出了请求收回发给张灵甫抗日纪念章的横幅,立在孟良崮的碑被砸,充分说明了山东人民群众对张灵甫的态度。
也许有“张粉”会“心在滴血”地质问:他抗过日,你们怎么能这么对他?那我们不妨看看山东人民是怎么看待真正的国军抗日将领吧:2015年,潍坊市高调建成考斌之将军纪念馆,为何潍坊市众多群众参观,也没有人去砸纪念馆?答案很简单,考斌之将军是一位深受民众拥戴,抗日爱民的将军。
“考团”老兵、93岁村民陈守荣老人回忆,那时秦三来抓青年当兵,家长就说:“要当也不当他的兵,奸杀掳掠,可恶煞了!反正要当一回,就去当老考的兵,他为人正道,干的是领兵人那回事儿。”尽管考斌之的上级厉文礼最终投敌,但是稍微了解历史的潍坊人民都知道,厉文礼是大汉奸,而考斌之是抗日的好男儿。
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谁讲纪律严明,谁军纪败坏,群众都有着一笔账。
总有那么一些人,试图用“内战”、“内战无英雄”这种视角来消解解放战争的正义性。我想请这些人,听听各个革命老区那些被“石头要过刀、茅草要过火、人要换种”的百姓们的呼声吧!听听黄泛区人民、长沙城人民的呼声吧!听听解放区被残害百姓们的呼声吧!
解放战争从来就不是一场单纯意义上的内战,而是反法西斯战争在中国的延续,是对残害了无数中国百姓的国民党反动政权的清算。解民倒悬,吊民伐罪,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反动统治,让残害华夏人民的凶手得到应有的惩罚,解放军如何不是英雄?
2、张灵甫的抗日功绩究竟如何?
在网络上,张灵甫近年来始终被一些人描述为参加了淞沪会战、武汉会战、上高会战等一系列重要战役的抗日名将。
事实真的是这样么?
就拿万家岭大捷中的张古山战斗来说吧。一些“果粉”们一直声称万家岭大捷是张灵甫的功劳,事实上这种说法一点都不客观。在《薛伯陵将军指挥之——德安万家岭大捷回忆》中,万家岭大捷可不是张灵甫的功劳,是66军159师、第4军90师和74军集体的功劳,而这时张灵甫不过是个不直接带兵的旅副而已。怎敢贪天之功为己有?
具体到74军攻占张古山的战斗,74军在攻占张古山前做出的决定是从整个51师挑选突击队员400名突击张古山北麓,整个58师挑选突击队员200名突击箭炉苏。其中51师的400名突击队员更是以白刃战全歼了日军在张古山的警戒部队后,经过五次争夺一举攻克日军主阵地,并在10月10日收复了哔叽街。
在各个描述收复张古山的原始资料中,张灵甫的名字不见踪影。而主攻51师的突击队是从全师里挑选的,并不仅仅只从张灵甫所在的旅里挑选,可见张灵甫就算有功劳也只能充其量说是领导有方,但是这样说来,你让时任51师师长的李天霞将军情何以堪啊?
有人称张灵甫是抗日名将,但是事实是很无情的。1941年上高会战打响,张灵甫的粉丝称张灵甫立下功劳。诚然,74军在这一仗中居功至伟,但是可惜的是国府的奖励依旧和张灵甫没多大关系,因为国民革命军最高荣誉“陆海空军武功状”第一号花落李天霞将军担任师长的51师,而武功状第二号荣归时任57师师长的余程万,实在是没有时任58师副师长的张灵甫啥事。
有意思的是,上高会战的指挥官罗卓英因为会战胜利,诗兴大发遂作《上高会战奏捷四首》。根据罗卓英将军的自身注解,这四首诗中提到了三个人:其中“铁枪在手吾无敌”一句指的是74军军长王耀武智勇兼全。“神箭当风尔奈何”一句指的是时任51师师长的李天霞骁勇善战。“清江无恙石头雄”一句则指的是川军出身、时任49军第26师师长王克俊在会战中对进犯崇祯观和张家山之敌迅速扑灭,克保清江李天霞部对偷渡石头街进犯华阳之日军,最终予以聚歼的杰出表现的赞扬。
那么张灵甫会战中表现如何?
至少在罗总司令的眼里,张灵甫在上高会战的表现还不够资格写进他引以为豪的诗里。
除去在万家岭大捷和上高会战中表现一般外,张灵甫可谓一个“猪队友”。而在抗战期间他“猪队友”的表现最为典型的就是在第二次长沙会战中把自己的上司,58师师长廖龄奇给“坑了”。
当时,师长廖龄奇在外省亲,由副师长张灵甫带领整师前往前线。但是根据当时作战科长罗文浪的回忆,军作战参谋未能部署防空措施,导致58师在行进至蕉溪岭时遭到日军轰炸扫射,伤亡重大。廖龄奇在接到部队开拔的电文后立刻找回原部队,在26日-27日在58师伤亡过半,部分官兵跟着军直属队盲目溃逃的情况下,艰苦地把大部分部队从不利的态势的情况下安然撤出,已经勉为其难了。
客观的讲,廖龄奇此战之后被处决和他平日里目空一切得罪包括薛岳、王耀武等一堆长官,以及自己在第二次长沙会战后期的各种“作死行为”息息相关。但是倘若张灵甫真有那么一点“名将”的水平,在军作战参谋忽视防空的情况下给全师进行哪怕是伪装这种最基本最被动的行军防空措施,那么58师会成为74军在此战中的坚强倚靠而不至于一天就全军溃散了。而在此战中,相比友军57师李翰卿将军奋勇拼杀壮烈殉国,张灵甫表现更是显得毫无亮点。
大家可以去看看《总统 蒋公思想言论总集》收录的 蒋公在《第三次南岳军事会议训词(三)说明现代战争之特性与今后整军抗战之要旨并宣布第二次长沙会战之赏罚》中公布的奖惩情况,接受嘉奖的是79军的两个先头团和阵亡的李翰卿将军,实在没张灵甫什么事。当然,廖龄奇被枪毙对张灵甫而言还是利大于弊的,因为廖龄奇帮他挡了锅,同时自己当上了58师的师长,一举两得,岂不美哉?
在之后的时间里,张灵甫的军事表现也并不突出。常德会战后, 蒋公在《第四次南岳军事会议训词(二)——对于常德会战之讲评与今后整训反攻之要务》是这么评价74军的51和58师的:“在常德外围对抗敌人十三师团全部与其他一个师团共计不下六个联队,经过月余的苦斗,始终与敌周旋到底,并且处处立于主动地位,向敌人断行攻击,这实在是我们革命军抗战史上最辉煌的战绩。”
可见,张灵甫在常德会战期间也是和友军一起分享了荣誉罢了。要说58师有谁有突出表现的话,反而是172团副团长在战斗中勇敢督战重伤殉国,以及副师长蔡仁杰在1943年12月2-3日带兵奇袭日军侧后是58师的亮点,张灵甫充其量也就是“领导有方”罢了。至于长衡会战和雪峰山会战,不好意思,前者大家都知道方先觉被老蒋坑了,援军是越打越远;后者张灵甫压根还在陆大混日子,哪里有他什么事情呢?因此我们不难看出,2015年给张灵甫家属发放抗日纪念章是看在张灵甫参加了抗战一系列的份上,而不是因为他是抗日名将。
3、张灵甫的军事才能究竟如何?
我们不难看出,张灵甫在抗战期间并没有表现出他的粉丝们期待的军事才能。
那么他怎么当上蒋家王牌御林军整编74师师长的呢?
答案很简单,因为在74军抗战期间师级以上干部里,比张灵甫资格老的除了牺牲的,除了被枪毙的廖龄奇,再除去蒙受不白之冤的余程万,几乎都升了一遍官。这回也该轮到被蒋介石视作“天子门生”的张灵甫了,于是张灵甫被提升为整编74师师长。不过在原74军参谋处上校科长吴鸢眼中,张灵甫的才能只适合当营长,团长,当师长甚至军长实在是不合适的。
当然,结合董其武将军目击到张灵甫在陆大的种种表现,这个评价并不为过。结合整个解放战争期间,在国民党军的整编师师长以及军长里,比张灵甫水平高,给解放军造成较多麻烦的人多了去了。比如凭险据守临汾的61军军长梁培璜,比如在东北的新1军军长孙立人,71军军长陈明仁;比如“猛如虎,狡如狐”的整编11师师长胡琏,比如在羊山集让刘邓大军倍感头疼的整编66师师长宋瑞珂,比如让一野倍感难对付的整编36师师长钟松...就张灵甫的军事水平而言,他在国民党军的中级军官里,可能比颜值,张灵甫可能会因为艺术照名列前茅,但是要是比才干的话,只能说是中人之姿而已。
直到涟水战役期间,张灵甫才真正获得了一点军事上的声望。但是这个名出得并不是那么轻松的。在张灵甫第一次进攻涟水时,尽管张灵甫手下的整编74师装备好,还在一开始的进攻中占了点便宜,但是,华东野战军11月23日全歼74师突入城内的部队,在次日把74师逼退到了废黄河南岸。74师在整编28师一个旅的增援下继续攻城,但是截止到11月1日,国民党军被歼灭9000余人。张灵甫第二次进攻涟水虽然让华野有关部队倍感艰辛,但最终还是成功撤出了战斗。
张灵甫两战涟水,让整编74师元气大伤之余最终只得到了涟水一座空城,并没有达成原本的战略目的。与此同时,他只能看着友军整编第69师戴之奇部被解放军干净利落地吃掉。在莱芜战役之后,张灵甫远远不如以往那么骄狂,他甚至产生了怯战心理,声称“本师装备不适合山地作战”,打报告要求休假离开山东战场。
张灵甫的最后一战孟良崮战役往往被人成为“中心开花”式的战略构想。其实,这个构想并非他想出来的,而是张灵甫视作“智囊”的李运良提出的建议。但是李运良被张灵甫信任的原因,仅仅是因为他善于察言观色,口齿伶俐。张灵甫选择这样一个人作为“智囊”实在是让吴鸢一语成谶。李运良坚决主张退守孟良崮,认为有险可守,不像垛庄容易四面受敌。但他没有考虑到孟良崮是个无草无水光秃秃的穷山,正如 蒋公在《仁和墟与孟良崮两次战役之讲评及其教训》中所总结的那样:“孟良崮是石山,既没有水源,而且敌人的砲火易增威力,怎么可以选作阵地呢?但是第七十四师各级官长事先疏忽大意,对此不侦察,不研究,所以后来要牺牲在这个阵地上。”
虽然诸多网友笑话 蒋公是“微操达人”,但是在对孟良崮张灵甫的这一决定评价上, 蒋公还是比较客观实际的。总而言之,张灵甫式的“中心开花”本质上是犯下战略战术错误前提下进行的得不到有效后勤支援及人员补充的静态防御,是固守待援的无奈之举。
张灵甫式的“中心开花”构想到底可行不可行?
我们不妨来看看孟良崮战役前后十年在世界各地发生的典型战例,比如装备先进的美国人。美军在二战期间有类似“中心开花”的尴尬:
1945年1月,美军作战经验较为丰富的45步兵师157步兵团协同友军作战,并拿下了两个高地。但是德国党卫军第6山地师的一个团迅速从两翼包抄,将157步兵团驻守在山上的5个连包围。157团出动了包括两辆轻型坦克在内的所有机动力量不断地进行解围行动,但是在德军炮兵和山地步兵的密切配合下,解围行动屡屡失败,包围圈内5个连的美军在抵抗了7天之后被德军全歼,仅有2人活着返回美军战线。事实也证明,就算装备精良的美军,在张灵甫式的“中心开花”绝境下,也是没辙的。
在二战结束后不久的战争中,除了孟良崮战役本体外,最为著名的张灵甫式的“中心开花”那还得数奠边府战役。奠边府战役可以说是张灵甫式“中心开花”中最为夸张的案例了。在奠边府战役初期,法军的兵员素质远超越军,外籍军团中更是有前德国国防军的老兵助阵;法军掌握了制空权,拥有装甲部队,火力也占优。法军因为有“中心开花”钓鱼成功的案例,对越军的狂妄和傲慢更是超越了孟良崮战役前张灵甫的狂傲。
可以说双方的力量对比是及其悬殊的。但是战争的结果则出乎意料。在中国人民对越军和物质支持和战术指导下,奠边府逐步被越军在陆地上孤立,空中补给线被越军用奇袭机场和加强防空火力的方法逐步断绝,同时集中火力兵力进攻,最终让奠边府成了远东法军有生力量的坟墓。
纵观现代化战争初长成的20世纪30-50年代的这三十年,包括孟良崮战役在内的种种战例都证明了现代化战争中某些基本原则:
张灵甫式 “中心开花”的静态防御只是 “等死的靶子”。无论被包围的部队多么强大 , 如果他们得不到后勤和人员上的有效支援和补充 , 其失败将是命中注定的。可见,放眼世界,张灵甫在讲究现代化战争的世界潮流下,是沦为反面典型的失败者。
4、嫌前面太长不看的请直接翻到这里看结论
客观地来说,作为一个人,张灵甫对家庭不负责,生活腐化,无视民众,不仅谈不上优秀,连勉强合格都算不上;作为一名参加过抗日战争的军人,张灵甫参加了诸多战斗,有一定的功绩,但是远未达到“抗日名将”的程度;作为一名手握军队基本战略作战单位—整编师的高级军官,他的军事素养在国军内部并不突出,而放眼世界,他更堪称是现代化战争中背离基本作战原则的反面典型。
那么就是这样一位各方面都并不突出的“爱妻模范”,为何会成为诸多“果粉”吹捧的对象呢?
他们为什么不会去吹捧不肯喝兵血、自办饼干厂补贴军资的抗日名将王耀武?因为王耀武“晚节不保”,不仅被共产党击败之后没有“不成功便成仁”,最后反而成了新中国的一名文史工作者;
他们为什么不会去吹捧“非法抗日”的吉鸿昌将军?因为吉鸿昌将军不仅“通共”,而且是被“果粉”们敬爱的蒋委员长杀害的;
他们为什么不会去吹捧真真正正参与了淞沪会战,从黄浦江口的尸山血海中幸存下来的郭汝瑰将军?因为郭汝瑰将军“太清廉,沙发上还打着补丁,这种人不是共产党谁是共产党?”(杜聿明语),而且最后确实是倒向了人民的一边;
他们为什么不会去吹捧血战域外为国捐躯的200师师长戴安澜将军?因为戴安澜将军是新中国的烈士,“共匪”褒扬过的,怎么能显示出他们的与众不同来呢……
最后,他们只好找出颜值还不错,抗战中确实有一些功绩,最后在解放战争的战场上对抗人民军队最后“杀身成仁”的张灵甫来,然后不切实际的大肆吹捧一番了。
归根结底一句话,这类人的思路就是“反共先于事实”,为了体现自己的与众不同“独立思考”,为了反共,夸大事实PS照片又算得了什么呢。
话又说回来,张灵甫在国军内部已经算是中上之姿了——他至少能够知道自己手下有多少兵,能够不用依赖师徒义兄弟会道门的封建关系就能指挥得动手下的部队;他不抽大烟,他的部队虽然摆脱不了买办军阀雇佣兵的本质,给还乡团当后盾残杀解放区军民,但至少还没有像其它一些国军部队那样贩卖大烟、倒卖军火、火并友军、杀害同僚;他在整个抗战中确实也算是尽到了自己的本分,没有像有些长腿又长寿的飞将军一样临阵脱逃出卖友军,更没有以日军势大等等理由“曲线救国”叛国投降。这些在今天的我们看来只能算是勉勉强强马马虎虎的行为,在当时已经足够让他跻身国军精英的行列了。
最后,说两句题外的话。在评价一个人的历史地位时,我们应当懂得一分为二地看,辩证地看。对于经历过抗日战争也经历过解放战争的国军将领们,我们更应该客观地看待他们的功绩和罪行。在过去的某些时间段里,我们只强调他们在解放战争中对人民群众犯下的罪行,而忽视了他们卫国御辱的功勋。而当代的某些人,则试图用这些人在抗战中立下的功劳,去掩饰这些人逆历史潮流而动镇压革命的污点。对于张灵甫这类人来说,我们在评价他时不能因为他曾经是还乡团残害山东人民的帮凶而抹杀了他在抗战中的功劳,但我们更不能因为他参加过抗战,打过日本人,就把他对人民群众的罪行一笔勾销。
望诸位青年朋友们在了解过去的历史时,切不可抱着“追星”的心态,而是应当静下心来,多读多想,客观看待史实和人物,真正做到“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
参考资料:吴 鸢 《我所知道的张灵甫》 《武汉文史资料》2010年08期董其武 《戎马春秋》戴澄东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纪念戴安澜将军牺牲58周年 》《江苏政协》2000年第6期乔玲梅 《铮铮铁汉 魂归故里——记国民革命军二百师师长戴安澜》 《台生》2015年第3期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 《窦来庚的传奇一生》 山东抗日战争纪念馆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 《抗日英雄窦来庚之死》 山东抗日战争纪念馆寒亭档案信息网 《抗日“考团”团长考斌之轶事》吴逸志 《薛伯陵将军指挥之——德安万家岭大捷回忆》罗卓英 《呼江吸海楼诗一卷》 《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一辑》杨飞 刘静《黄埔名将廖龄奇为何被处决?》 《文史天地》 2012年第1期秦孝仪 编 《第三次南岳军事会议训词(三)》 《总统 蒋公思想言论总集》秦孝仪 编 《第四次南岳军事会议训词(二)》 《总统 蒋公思想言论总集》罗文浪 《蕉溪岭及春华山的遭遇战》。 《湖南四大会战 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吴 鸢 王仲模 《第七十四军、第一〇〇军常德作战经过》 《湖南四大会战 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第三野战军战史》 解放军出版社李云鹏 《决胜鲁中——莱芜战役纪实》 《军事历史》2005年第12期《西线——盟军进攻与德军反击》 武汉大学出版社夏敏军 常杰 《法军没想到越南人把大炮拆解后搬到山上 更没想到对手会有如此巨大的血战到的底决心——致命赌博:奠边府的决战(下) 》 《国际展望》2004年4月总第488期
————————
本文作者:装甲精英掷弹兵、团中央知乎团队 大公无司
四、张灵甫几任妻子照片图?
不是,
张灵甫有四个妻子。
第一个邢凤英(23年),张灵甫中学在读时,家里给他娶的,应该是读北大前结的婚,一般认为没同房,一直到张灵甫杀吴海兰后,因为要去坐监生死未卜,于是和邢凤英同房,给她留了一个种子,即张的长子张居礼,张居礼后留国内,为西安一所中学校长,现为西安政协副主席。
张和邢之间没什么感情,第一次同房之后,第二次长时间在一起就已经到抗战结束后,张回家住了几十天,邢凤英苦守八年,就守来这几十天。
第二个就是吴海兰了(33年),张灵甫在追剿红军途中,在广元认识的新派妹子,之后大家都知道的,挂在他手里,原因众说纷纭,主要有两个说法,一个是吴海兰出轨,一个是吴海兰通共(她哥好像就是共党,且当时西安政治风气左倾,通共的说法比较靠谱)。
张与吴海兰有一女,叫张清芳,也留在国内。
第三个是高艳玉(37年),张从监狱出来后,经人介绍娶的西安富家女,不过高艳玉据说稍呆,还抽鸦片,最主要的是,床上看书时,油灯点着蚊帐,烧死女儿,而之后儿子阑尾炎不送医院而在家求神拜佛,结果儿子也挂了,张一气之下,就休了高艳玉。
第四个王玉龄(45年),长沙名门望族之后,其父亲、伯父都是保定军校学生,跟蒋介石算是校友啦,王的伯父跟宋美龄关系也很好,据说是义兄妹关系。王玉龄和张灵甫的爱情故事非常感人,网上还蛮多的,搜一下就有了。 王玉龄和张灵甫有个儿子,在孟良崮战役之前生的,王和张还通过电话,张灵甫挂时,他们的儿子张道宇刚好10天。
张道宇后来娶将门之后,衡阳守卫战的方先觉的女儿,人家开玩笑,张灵甫善攻,方先觉善守,这倒是一对璧人。 衡阳守卫战之后,张还跟王玉龄感叹,说方先觉失去一个死重于泰山的好时机,汗。 此外,王玉龄跟抗日名将孙立人关系也很好,王称孙为姨父,到台湾后,王去美国留学的手续就是孙帮忙办的,当然,蒋也给王特批了5千美金,因此王才最终去了美国。
五、如何评价张灵甫孟良崮绝笔?
张灵甫,1947年5月16日于解 放战争孟良崮战役中战死,时年44岁,死时留下这幅绝笔信。避开政治不谈,单就字论字,从这纸孟张灵甫,1947年5月16日于解 放战争孟良崮战役中战死,时年44岁,死时留下这幅绝笔信。避开政治不谈,单就字论字,从这纸孟良崮绝笔以及现在所能看到的他的墨迹来看,张灵甫在书法上造诣绝非一般。良崮绝笔以及现在所能看到的他的墨迹来看,张灵甫在书法上造诣绝非一般。
六、母亲碑文对联
母亲碑文对联
母亲,永远值得我们铭记
母亲是我们生命中最伟大的存在之一,她们无私地给予我们无尽的爱和关怀。母亲像一座伟岸的高山,为我们提供坚实的依靠。当我们走过人生的各个阶段时,母亲的功绩和牺牲将永远影响着我们。
为了纪念母亲,人们常常在她们的墓碑上刻写母亲碑文对联。这些对联传达了人们对母亲的深深敬意和感激之情。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母亲碑文对联:
-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 天生丽质无需修,至情真爱在心头
- 只因妈妈对我好,生如夏花不忍老
- 母爱无边,情深似海
- 家和万事兴,母爱最珍贵
这些对联深刻地表达了母亲对子女的无私关爱。她们不计代价地为我们付出,就像慈母手中的线,时刻牵挂着游子的温暖。母亲的爱是无私的、无法衡量的,她们总是把我们的需求放在第一位。
母亲的爱如春风拂面
母亲的爱如春风拂面,温暖着我们的心灵。她们用细腻的爱心为我们创造温馨的家庭环境,让我们感受到无尽的关怀。
母亲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无条件的。她们愿意为我们付出一切,甚至甘愿放弃自己的梦想和欲望。她们的爱使我们变得坚强、勇敢,永远不会感到孤单和无助。
在这个孕育生命的过程中,母亲经历了许多艰辛和辛劳。她们将自己付出的辛勤劳动变成对子女的宝贵财富。母亲的爱是永恒的,无论我们身处何地,她们的关心和祝福始终伴随着我们。
感恩母亲,用心饮水思源
母亲的爱如大海般深沉,我们应该感恩她们的养育之恩。母亲碑文对联是我们表达感激之情的媒介。
在这些对联中,我们诚挚地向母亲表达敬意并倾诉自己的感激之情。我们意识到,母亲的养育之恩是无与伦比的,我们无法用语言和行为完全回报。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对联以及其他方式来表达我们对母亲的深深感激。
感恩之心应该时刻与我们同在。我们应该用心对待母亲,关心她们的健康和幸福。我们应该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母亲过上美好的生活。只有真心实意地关爱母亲,我们才能回报她们对我们的深沉爱意。
母亲,你是世上最伟大的存在
在这个充满挑战和变迁的世界中,母亲的爱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后盾。她们默默地为我们付出,默默地支持我们的梦想和抱负。母亲是我们值得永远感恩和珍视的存在。
无论我们走到何处,无论我们取得多大的成就,母亲的爱都是我们的动力源泉。她们的爱给予我们无限的勇气和力量,让我们变得无所畏惧。在母亲的陪伴下,我们可以战胜任何困难和挫折。
让我们铭记母亲的伟大,让我们用行动向她们表示感激。无论是通过母亲碑文对联还是其他形式的表达,让我们将对母亲的感激之情传递给她们。母亲,你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存在。
感谢你们母亲,你们的爱永远闪耀在我们的心灵深处!
七、枫桥夜泊诗碑背面有文字?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首张继的《枫桥夜泊》情景交融、千古传诵,诗碑也都顺理成章地置于寒山寺。这首诗同样受到日本人民的喜爱。1937年12月日寇占领我国长江下游地区,其头目松井石根由喜爱转变为掠夺,想把这块诗碑偷运回国献给天皇,但终未得逞。南京总统府的《枫桥夜泊》碑就是在这个历史背景下复制产生的。这块石碑不仅做过汉奸们献媚日寇的道具,也引出过一曲荡气回肠保护国宝的壮歌,至今还有一些未解之谜。 谜团1 石碑是何人置于总统府 总统府诗碑原来置于西花园桐音馆附近,1981年在整修中迁至长廊。在迁移中发现碑座上刻有七排文字,其中有“大阪朝日新闻社主催大东亚博览会、中华民国维新政府出品、苏州寒山寺诗碑于大阪朝日新闻社,昭和十四年三月三十一日完成、日本石材工作株式会社谨制”等字样。 昭和十四年为1939年。据记载,日本侵略者在发动侵略战争的同时,一直都想把掠夺的战利品和文物据为己有,曾试图以举办博览会的名义,先集中展览,再分批运到日本。从复制碑的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石碑是因“大阪朝日新闻社”主办“大东亚博览会”而刻。但因为战事等原因,这次博览会没有如期大规模地举办。石碑是维新政府“出品”,应为梁鸿志等人放置总统府。但是曾有学者认为是汪伪政府考试院长江亢虎所为。1937年日军占领南京后,总统府大院成了日军十六师团部。1940年3月30日维新政府解散,并入了汪伪国民政府,这里又成为汪伪政府考试院、监察院等部门所在地。 1941年底,珍珠港事件后,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日本想在太平洋地区建立以它为“盟主”的“大东亚共荣圈”,在此后的一年里,日军很快侵占了东南亚很多国家和地区,并在1942年底“大东亚战争”一周年之时大搞庆祝活动。当时在南京、天津、长春(伪满首都“新京”)等地都举办过各种类型的“大东亚博览会”。1942年10月至次年1月,日军在南京举办大东亚建设博览会。1942年11月1日到12月8日,日军在南京玄武湖的翠洲举办“大东亚战争博览会”,展出了日军在南方战场缴获的各种战利品,进去参观的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是被日军用枪逼着强迫参观的。据当时统计,整个博览会共有60万人进场观看。 《枫桥夜泊》碑很有可能在这个时期参加这些“博览会”后,然后再由当时任汪伪考试院长的江亢虎置于总统府大院。 谜团2 复制碑上的文字究竟是何人所刻 总统府诗碑碑座上虽刻有“日本石材工作株式会社谨制”,但从刻制手法的精细程度上看,石碑应为中国人所刻。 有一种说法是当年大汉奸梁鸿志请钱荣初依照原碑仿刻了一块诗碑,仿碑刻得极好,足以乱真。梁鸿志想借此机会把真碑运去日本,但终未得逞。还有一说,寒山寺住持静如担心日寇进寺抢劫,欲隐去原碑,用复制碑替代,就请钱荣初按俞樾书碑仿刻。为了保护原碑,钱荣初连夜刻碑,传出以赝碑迷惑日寇的动人传奇故事。但是此举被梁鸿志亲信发现,将复制碑运至南京。复制的石碑仿刻之真,也导致了后来两块《枫桥夜泊》碑难辨真假。抗战结束,钱荣初从乡下避难回苏专程到过寒山寺,当时的住持静如已经病故,俞樾书碑如旧,自己所刻之碑已不知去向。 钱荣初生于1901年,是苏州碑刻高手,16岁学徒,技艺较为全面。1926年,钱荣初随苏州一批艺人一起到南京,承制中山陵碑刻工程,并开始崭露头角,得到同行们一致推崇,成为苏州碑刻业的代表人物。但是据说,钱荣初在解放初期到过总统府,看到复制诗碑认为不是自己所刻。那么总统府的诗碑是何人所刻就又是一个谜了。而且也有人认为总统府石碑非传统工艺所刻,是用电钻机刻成。 谜团3 当年“小字辈”王劲父何以题名诗碑 总统府内的诗碑是仿制寒山寺内的俞樾石碑而刻,正面碑文左下角刻有“乙丑重阳汪定执敬观”9个小字,乙丑年当为1925年。总统府石碑在这行字后又多一行篆书“乙酉夏日西泠王劲父拜观”11字,并有一方印章。乙酉年为1945年。 汪定执是清末民国初年时期著名诗人,是民国教育家汪已文的父亲,当代收藏家汪孝文的祖父。汪定执先生早年受业于名儒李嘉会先生,后来旅居苏州,曾与国学大师俞樾、高僧印光交往密切,善画梅,其诗境禅理均有较深造诣。1955年3月9日其逝于歙县雄村老家,享年83岁。而这“王劲父”又是何许人也呢?据史料记载,王劲父名为王京盙,1922年出生,“劲父”是他的字。王劲父只读过小学,却能写得一手好文章,被上海大学破格录取。1945年,王劲父才23岁,既不在政府任职,在书法篆刻界也只能算是“小字辈”,却能将自己的名字刻在这块石碑上,应该此中有一段典故。但是王劲父后人不知道此事,也没听王劲父说过此事,只是知道抗战胜利后,还在读书的王劲父曾多次受上海大学校长委托,到南京参加了一系列的抗战胜利庆祝活动。看来,王劲父何以题名总统府诗碑也是个谜了。 解放后,王劲父在上海高桥中学做语文老师,直到退休,但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王劲父才渐享大名。 谜团4 是否真的存在神秘魔咒之说 从跋文、附识中我们可知寒山寺诗碑共有三方:最早的诗刻始于北宋,翰林院学士、郇国公王珪(1019—1085)于嘉佑年间留居苏州时所书,但石碑早已无存;第二方为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徵明(1470—1559)所书,可惜至光绪年间所存已不及十字了,现仍嵌于寒山寺碑廊壁;俞樾(1821—1907)所写的为第三方就是该碑了,此碑书于光绪32年(1907年)秋末,当时是受重修寒山寺的江苏巡抚陈夔龙之命补书刻石。但是,据说这块碑却不会给写刻者带来好运。 据史料记载,王珪写此诗碑时,正在丧服中,故未署名。俞樾写此诗后数十天,便倏然长逝。俞樾刻完此碑,第二年就英年早逝,年仅33岁。1947年,苏州名画家吴湖帆请国民党元老张继也写刻了一块《枫桥夜泊》诗碑。民国要人张继书写唐代诗人张继名诗,碑成后,与俞樾诗碑并列于寺中,但张继写此诗后,第二天便与世长辞。维新政府1938年3月28日在日本侵略者扶持下成立,于1939年成立一周年之时“出品”此碑后,到次年3月30日就遭解散并入汪伪国民政府……难道维新政府也应验了魔咒之说? 其实,维新政府是在日本侵略军“以华制华”、“分而治之”的侵略政策下扶持建立的傀儡政府,从建立之初就是过渡性质。维新政府的“短命”是其傀儡本质决定的,应与“魔咒”无关。 再者,当年文徵明写碑时不到50岁,却活到89岁高寿。后来,还有也有许多人写刻过此碑,现在寒山寺的《枫桥夜泊》碑还在不断增加,倒也没听说过什么“魔咒”了。由此看来,《枫桥夜泊》碑的“魔咒”之说只是巧合而已。
八、探寻古代碑文之美:碑文大全及范文图片赏析
古代碑文之美
在中华文化中,碑文是一种流传久远的传统艺术形式,它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载体。古代碑文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本文将带您走进碑文的世界,探寻古代碑文之美。
碑文大全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无数珍贵的碑文。无论是楷书、隶书、篆书还是草书,都在这些碑文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例如《玄秘塔碑》,镌刻着唐玄宗亲书的“大唐玄秘塔碑记”,充分展示了唐代楷书的优美和规范;《十三经碑》保存了中国现存最早的铜活字印本。这些珍贵的碑文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范文图片欣赏
除了文字的魅力,碑文的图片也是令人陶醉的。范文图片中的龙凤、山水、花鸟等纹饰,无一不展现了古代匠人的巧思和精湛技艺。这些碑文范例,不仅在文字上具有收藏价值,更在艺术上赏心悦目。
通过碑文大全,人们可以领略到古代碑文的魅力和博大精深,从而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感谢您阅读本文,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让您更全面地了解古代碑文,并对其艺术价值有着更深入的认识。
九、如何写出优秀的碑文?碑文大全和范文图片
碑文的定义
碑文是指刻划在碑石或类似材料上的文字或图像,常见于纪念碑、墓碑、铭文等。写碑文的技巧和要领,是很多人关心的话题。
碑文的分类
按照表达内容的不同,碑文可以分为纪念碑文、墓志铭、题词、名人箴言等多种类型。
如何写出优秀的碑文
写好碑文,首先需要简洁明了地表达主题,紧扣核心内容。其次要注重选词用字,采用各种修辞手法,让碑文更具文采。最后,要注意字体排版,确保整体美观大方。
碑文大全
以下是一些常见类型的碑文范例:
- 纪念碑文: "永远怀念勇敢无畏的战士们,他们为国家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 墓志铭: "安息吧,亲爱的父亲,您将永远在我们心中活着。"
- 题词: "青山绿水间,见证着岁月的沧桑。"
范文图片
以下是一些优秀碑文的实际图片:
在写碑文时,可以参考这些范文图片,以便更好地把握字体和排版。
总之,写好碑文需要一定功底和技巧,但只要掌握方法,就能够创作出简洁优美、情感真挚的碑文。
感谢您看完这篇文章,希望能帮助您写出更加出色的碑文。如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向我们咨询。
十、父亲碑文经典语句
亲爱的读者,欢迎来到我的博客。今天,我想分享一些关于父亲碑文的经典语句。父亲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之一,他们的影响力深远而持久。一位伟大的父亲值得被称颂和纪念,而碑文是展示他们伟大的方式之一。以下是一些值得一看的父亲碑文经典语句。
1. "父爱如山"
这句简短而深情的经典语句准确地表达了父亲对孩子的无私爱意。父亲像一座巍峨的山,给予我们支持和保护。这句话是对父亲负责任的角色的赞美,以及他们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的关键角色。
2. "尽职尽责的父亲"
这句话强调了父亲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父亲不仅仅是一个生物上的存在,更是一个精神上的支柱。他们为我们提供了日常生活所需的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担任着家庭的保护者和领导者。
3. "父亲,我永远感激您"
这句话展示了对父亲的感激之情。父亲为我们付出了很多,他们的爱和牺牲塑造了我们的成长。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我们都应该牢记父亲的辛勤工作和无私奉献。
4. "您是我人生的导师"
这句话表达了对父亲角色的赞美。父亲不仅仅是我们的家人,更是我们的导师和榜样。他们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教会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和价值观。
5. "父爱似海,无边无际"
这句诗意十足的语句形容了父亲的爱是无边无际的。父亲的爱是宽广和无私的,就像大海一样深沉而永恒。他们愿意为我们付出一切,保护我们免受任何伤害。
6. "父爱如阳光般温暖"
这句话比喻了父亲的爱是温暖而明亮的,就像阳光照耀大地一样。父亲的关爱和亲切让我们感到安心和舒适。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可以依靠他们的爱和支持。
7. "感谢您的无私奉献"
这句话向父亲表达了对他们无私奉献的感激之情。父亲常常默默地为我们付出,不求回报。他们的辛勤工作和牺牲值得我们永远的感谢和尊重。
8. "父亲,您是我人生的英雄"
这句话将父亲比喻为英雄。父亲是我们人生中最伟大的英雄,他们的勇气和坚韧精神鼓舞着我们。我们要向他们学习,成为像他们一样坚强和勇敢的人。
9. "感谢您给予的爱和关怀"
这句话表达了对父亲给予的爱和关怀的感激之情。父亲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之一,他们的爱让我们感到温暖和安心。我们要珍惜这份爱,永远牢记在心。
10. "父亲,您是我生命中的守护者"
这句话强调了父亲的守护作用。无论我们遇到什么困难或挑战,父亲总是在我们身边,保护着我们。他们是我们生活中的支柱和庇护所。
这些父亲碑文经典语句是对父亲的赞美和致谢,展示了他们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作为子女,我们应该珍惜和尊重父亲,同时向他们表达我们的感激和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