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书怎么练?
一、行书怎么练?
一、 摆脱楷书的法则
练习楷书时,我给大家讲的是起笔藏锋,转折处要有提按的变化,钩的笔画要先顿笔,在挑出等等,这些要领在写行书是要尽量摆脱和忘记。如何练好行书书法?打个比方,如果把楷书比作武术套路的话,那么行书就是散打,不能每一招一式都从头开始,讲究的是流畅。硬笔行书主张书写流畅,字形大致上合乎规范,这就是好的行书。
二、 认真的临摹
要学好行书,还要经过一段专门的临摹训练,以掌握它的笔法和结字的规律。在临摹时,要给自己找一本好的字帖,赵孟頫的胆巴碑就是很好的字帖,可以练毛笔字,也可以缩小复印了练硬笔书法,硬笔书法家卢中南、丁永康、吴玉生等人的字帖都可以临写。练习毛笔字的同时练习硬笔字,对学习行书书法的好处是非常大的,可以互补。毛笔字是精雕细刻,硬笔字是反复琢磨,从大到小,再从小到大,非常有益于加强对书法学习的理解。
.三、读帖
练习书法的途径不外乎临帖和读帖两种方法,而练习行书,读帖特别重要。读帖可以帮助自己更好的临摹和学习,这是基础的一步,大家千万不要忽略。
四、勤于练习
练习行书在开始的时候有一个适应的阶段,在写不好的时候觉得没面子,没关系,可以在笔记本上练习,也可以在写日记的时候,练习用行书写给自己看。熟能生巧,从一个字到一段字,从几个字、一行字到一篇字,逐渐掌握行书的规律,慢慢也就形成了属于你自己的行书风格。要善于从多方面吸取营养,名人题字,商家牌匾,学校老师甚至是同学之间,只要你认真观察,都可以找到别人写的好字,学会了,就成了你的字。
二、怎样练毛笔行书?
先说练什么贴吧
我就目前书法界的共识而言 一般由二王入手 主要联系一下的帖子
《兰亭集序》
《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
兰亭序 世称天下第一行书 现在流传有 冯承素的临本 一般以此为准
他是魏晋书法的巅峰之作 也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巅峰之作
由于是帖 所以在 临摹时能很贴近的学习其笔势和韵味
圣教序 此碑是唐代僧人怀仁 集 王羲之各帖之字所摹刻 虽是集字 但是在气韵和法度上都不失王羲之本身风格 是相当优秀的作品
其字数多 收集王羲之各帖于一体 是临摹学习 相当适合的作品
再看 临摹又有以下一些方法
1 对临 简单说就是照帖学习写字 学习其笔画 构字 气韵 等等
2 背临 这个方法的好处在于可以把对临过的字 在不用字帖的情况下回忆联系 看是否记住原来字帖上的字 也就是回忆联练习
3 意临 这个不叫抽象 简单说就是在参照帖子上书法的 “意”写字 不求形似 也是算创作的方法之一
关键的 要是感觉写不像 或不熟练 可以先慢慢的写 揣摩一下笔画 结构等等的 再去逐步的联系 哪怕把一个字写好多遍 练好一个或几个 后边的就迎刃而解
短时间不要换帖 就写一个帖 写的有些感觉了 可以再换个帖子试试
呵呵 就说以上的这些吧
三、为什么练行书?
魏晋以来,行书成为文人雅士之间交流的载体。正因为行书没有成为官方文字,所以发挥起来相当随意,书写相当自由,抒情达意,形式多样,使书法真正成为表现个性的工具。行书从此在书法史上的地位相当崇高,凡是著名书家无一不擅行书。这有以下原因:第一,行书的崛起带动了对楷书、草书甚至隶书、篆书的学习。第二,行书在落款中地位独特,可以落一切字体的款,使用广泛。第三,行书最能表现书家的生命节奏,疾徐适中,表现中和之美。第四,行书具有实用性、艺术性与趣味性,可以满足欣赏者的各种需要。
所以,行书在书法史上的地位是后来居上,魏晋之后历代不衰,名家辈出,作品的数量和质量都不亚于楷、草、篆、隶诸体。而一个优秀的书家必须学会行书。魏晋行书的出现,虽然有字体演变的客观规律,但也和玄学思想的抬头有相当关联。《宣和书谱》载行书第一人“王衍”:“善谈名理,得庄老旨趣。”其书法则“自得于规矩之外,盖真是风尘物表脱去流俗者,不可以常理规之也”。
这种“风尘物表脱去流俗者”能得到众多士人的青睐,确实能更好地表达他们那雅远清旷的胸怀。不凝滞于物,不为物累,不拘于俗学而能风气自高,以做一个超然的“达士”为最终目的。这种从容不迫、节奏适中的书体,在某种程度上更体现出书家的超脱气质和人格魅力。如谢安的“风流蕴藉”,王徽之的“傲达凌物”等,都是人书合一,见书迹如见其心画也。
楷书过于严谨,可得法度但少意趣;草书多变化而规矩难寻。而行书最能弥补这两项不足,综合而成其美。甚至还可以杂糅多体,如郑燮的“六分半书”,杂糅了篆隶楷草甚至画法,熔于一炉,多见奇趣。张怀瑾对二王的行书作了比较,认为“杂糅”的王献之行书超过了“单一”的王羲之行书:“逸少则动合规仪,调谐金石,天姿神纵,无以寄辞。子敬不能纯一,或行草杂糅,便者则为神会之间,其锋不可当也,宏逸道健,过于家尊。可谓子敬为孟,逸少为仲,元常为季。”张怀璀肯定了父亲的“天姿神纵”的行楷,但还是不如儿子“神会之间”的杂糅书体行草,其“宏逸道健”之变化和多姿,使王献之之“神峻”胜过王羲之之“灵和”。
宋代是行书的天下,“宋代四大家”皆以行书著名,而他们也认为行书最能体现书家之风神。行书就是书家性情和人格的象征。如苏东坡评欧阳修书“如见其人”,评李建中书“行书最胜”,评杨凝式为“书之豪杰”等,都是针对行书而言。宋之《宣和书谱》认为:“信乎行书之在字学,非富规矩、有来历不能作此
四、行书必练毛笔?
行书不一定非要练毛笔,我们也看到硬笔行书是非常灵活美观的。无论是毛笔还是硬笔,需要注意的是临摹行书时,一定要理解行书的起笔、行笔、收笔的用笔特点,笔画之间的呼应,字体的态势等,这样才能把行书练好。
在书法当中,只有收笔没有放笔,便无神采;只有放笔没有收笔,则剑拔弩张,没有含蓄之美。这就是行书的最大特点。
五、行书好练还是楷书好练?
行书和楷书的练习没有难易之分,一般来说,楷书入门门槛相对较低。虽然说行书大多在楷书的基础上演化而来,但是这两种字体在书写方式、笔画顺序,以及笔触上都有一些不同,对于想尽快练好字的成年人来说,行书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六、练行书前是否应该练楷书?
书法的学习不应说,学习行书就要停止学习楷书,所谓温故而知新,在学习楷书中也能找到学行书所需要的东西。
楷书可以巩固字型结构,加强笔画的精致,熟练掌握笔法的应用,推陈出新。
何为行书?行书是介于楷、草间的一种书体.写的比较放纵流动,近于草书的称行草;写的比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的称行楷。那么是不是写好了楷书就能写好行书呢?答案是否定的,如果单纯的认为楷书的快写就是行书,这样写出来的行书一定是呆滞,流滑,俗气的。行书是另一套体系,讲求更注重变化,对比,互补,同时又要注意生动,自然,朴素。拙中见巧,巧中有拙。
学习行书可以由赵孟頫行书入手,如前后赤壁赋,洛神赋等入手,升级到圣教序,兰亭序……临帖是基础,然后熟练掌握,然后应用自如。看起来简单,实际很难,要花费很大量的时间精力,非书法真爱者无以实行,俗语说:“同等天赋,二十年可成为画家,三十年方可成书家”。不是一句空话
七、垚字行书怎么练?
练行书有几点要注意:
(1)一定要有楷书的基础。不能求快,打好楷书基础,没有章法的“龙飞凤舞”是没有用的。建议买本好字帖,建议练田英章的字,他的字功力深,结构好,形式美,可以试试。
(2)当楷书练好了,就可以试试练行书了。 注意书法要求博采众长,练田英章的字就算是练硬笔欧体,想练得更好可以多翻翻其余的好帖,最好练一点毛笔。
(3)向书法好的人学习。不要急于求成,慢慢来。还是那句话,先打好楷书基础,再学行书。 行书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
“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
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
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行书的用笔特点:
[1]点画以露锋入纸的写法居多;
[2]以欤侧代替平整;
[3]以简省的笔画代替繁复的点画;
[4]以勾、挑、牵丝来加强点与画的呼应;
[5]以圆转代替方折; 结构特点: 大小相兼。就是每个字呈现大小不同,存在着一个字的笔与笔相连,字与字之间的连带,既有实连,也有意连,有断有连,顾盼呼应。
收放结合。
一般是线条短的为收,线条长的为放;回锋为收,侧锋为放;多数是左收右放,上收下放,但也可以互相转换,不排除左放右收,上放下收。
疏密得体。
一般是上密下疏,左密右疏,内密外疏。
中宫紧结,凡是框进去的留白越小越好,划圈的笔画留白也是越小越好。
布局上字距紧压,行距拉开,跌扑纵跃,苍劲多姿。
浓淡相融。
行书书写应轻松、活泼、迅捷,掌握好疾与迟、动与静的结合。
墨色安排上应首字为浓,末字为枯。
线条长细短粗,轻重适宜,浓淡相间。和草书差不多,但没那么草。
八、大字行书练什么字帖?
颜真卿《湖州帖》、米芾《多景楼诗帖》、黄庭坚行书《经伏波神祠诗卷》、苏轼的《寒食帖》等,都是很好的行书大字字
《湖州帖》保留着颜书的点画厚重,用笔圆浑的风格特征,它不似《自书告身帖》那般严肃庄重,也不似《祭侄文稿》那样悲痛跌宕,它放任恣肆,甚至是妩媚多姿,它是一个书法家艺术风格多样性和多面性最有力的展现。
《多景楼诗帖》写得极为豪放,笔力雄伟,神采奕奕,用笔爽辣、结字奇险、笔势酣畅、章法随意。可以想象出米芾当时挥毫时“神游八极,眼空四海”的惊人气魄。所书从头至末,风樯阵马,沉着痛快,一气呵成。运笔苍劲飞动,筋骨雄毅,神气飞扬,刚健端庄中有婀娜流丽之态。其结字多取侧势,为米芾传世大行书之佼佼者。
九、行书毛笔练谁最好?
首先,集字圣教序其实是个不错的选择推荐理由:集字圣教序只有这种黑乎乎的碑可以学,是沙门怀仁根据王羲之的帖所集的字,通过圣教序可以学到很多字法。
然后就是智永真书千字文推荐理由:我自己特别喜欢,因为不是碑,而是帖,笔画看得更清楚。
然后就是兰亭序推荐理由: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代表做,真迹不存。四行书大家的行书贴都可以,临行书贴也根据个人的审美观与个人运笔习惯.
十、中学生练字先练楷书再练行书还是直接行书?
中学生练字还是先从楷书练起更好。清代冯武在《书法正传》中很早就对这个问题做了非常精妙的论述: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未有未能立而能行,未能行而能走者也。
楷书就好像一个人能站着,行书就好像一个人能走,草书就好像一个人能跑,不能站,就想跑、走,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初学书法先学楷书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