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叫杨大眼造像记?
一、为什么叫杨大眼造像记?
《杨大眼造像记》,全称《辅国将军杨大眼为孝文皇帝造像记》,简称《杨大眼》,刻于北魏时期,位于河南洛阳龙门古阳洞中,是“龙门二十品”之一,并与《始平公》、《孙秋生》、《魏灵藏》三种造像记一起合称为“龙门四品”,是龙门石窟2000余种北魏时期造像记中书法艺术价值最高的作品之一。用笔方峻,提按顿挫明显,笔势雄奇,结体庄重稳健。
中文名
杨大眼造像记
简称
《杨大眼》
创作时间
北魏时期
地处
河南洛阳龙门古阳洞
源自
“龙门二十品”
介绍
杨大眼造像记拓片
杨大眼造像记,全称为《杨大眼为孝文皇帝造像题记》。杨大眼造像记碑在河南洛阳龙门山古阳洞北壁,为龙门造像记的名品之一。洛阳龙门石窟是我国著名佛教艺术宝库之一,所谓的龙门二十品,被认为是龙门造像记中的代表作。《杨大眼造像记》就是其中之一。它的书风与《始平公》极为相似,用笔方峻,结体中敛而外张。康有为曾经称赞此碑“若少年偏将,气雄力健”。
杨大眼是北魏名将,勇冠三军,南方人传说他眼大如车轮,所以叫他“杨大眼”,真名反倒没有人知道了。王肃弟王康降魏之初曾对杨大眼说:“在南闻君之名,以为眼如车轮,及见,乃不异人。”杨大眼说:“旗鼓相望,嗔目奋发,足使君目不能视,何必大如车轮!”他的名声,就像隋麻叔谋、五代王彦章一样,可以止小儿夜哭。 《魏书·杨大眼传》记载: “传言淮、泗、荆、沔之间有童儿啼者,恐之云:‘杨大眼至!’无不即止。”
杨大眼造像记结构
杨大眼,北魏名将,南朝人形容他的眼大得像车轮子,《魏书》上说他“少有胆气,跳走如飞”。宣武帝初年他奉命南伐,连拔五城,追奔至汉水,斩南朝辅国将军王花,首虏2000余。当他凯旋而归,经伊阙时发愿开龛,时当在正始三年夏秋之际。造像龛位于古阳洞北壁第二层大龛东起第三龛,右邻魏灵藏造像龛。龛大且内容丰富,雕刻富丽华美,是古阳洞中的精品。
造像龛高253厘米,宽142厘米。尖拱形,龛楣中心刻庑殿顶殿堂,正脊中心为金翅鸟,殿内释迦佛端坐。佛殿下二龙盘绕,二龙外侧二仙人分骑象、虎而行。 龛内释迦结跏趺坐,禅定印,两侧菩萨侍立。三尊雕像皆饰火焰纹背光。 造像记在龛右侧,高126厘米,宽42厘米,盘龙首,长方座,正面刻五个小龛,圭形碑额上刻“邑子像”三字,所刻文字歌颂北魏将领杨大眼军功显赫的一生。
二、造像记特点?
造像记
其用笔方圆皆有,而以方笔居多;结体虽似不甚经意,却有自然天成之趣;淳厚朴拙,洒脱有度。另外也有采用碑的形式造像者,称造像碑。其形式是,佛像浮雕于碑的上部,下部刻记;或碑阳雕像,碑阴刻记。除佛教外,道教也有造像
三、杨大眼造像临写技巧?
需要事先准备好素材,包括对杨大眼形象的了解、研究和思考,并找到优秀、典型、有代表性的杨大眼造像,然后仔细观察、分析、比较其特点和细节,掌握其构图、比例、线条、光影和色彩等要素。在临写时要注重造像的整体性和神韵,把握好主次关系和重点部位,同时要注意细节的处理和准确性,完善表现手法和技巧。\\在练习中要多进行速写和细致写生,逐渐提高观察能力和表现技巧,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同时要学会利用各种资源,比如书籍、资料、网络和美术馆等,不断拓展自己的艺术视野和文化底蕴。
四、昙媚造像记译文?
灵镜觉,凝寂迭代。照周群邦,感垂应物。利润当时,泽潭机季。概不邀昌辰,庆钟播末。思恋灵福,同拟状金石。冀瞻容者加祗受;想像者增忻希。生生资津,十方齐庆。颂曰:灵虑巍凝,悟言鉴觉。家绝照周,蠢趣澄浊。随像拟仪,瞻资懿渥。生生邀益,十方同沐。四年四月六日,比丘尼昙媚造。
据考证此石为北魏景明四年(公元503年)遗物。造像记的大意是,佛的法力无边,它象一面十分明亮的镜子,照耀、沐浴着世世代代、十方万物。雕造佛像可以使后来的人们瞻仰佛的形容时感到宁静,怀念佛的仪态时得到快慰。生生受其泽润,处处鼓舞欢庆。
五、东汉的碑刻有造像记吗?
东汉碑刻没有造像记。
造像记,指各种宗教石窟、神龛等像的制作留下记录的文字。
现存著录中最早的造像记,是北宋赵明诚在《金石录》中所载十六国时期光初五 年(322年)的《前赵浮图澄造释迦像碑》题记。
据现存实物,中国早期造像记多见于石或金、铜材质之上。
六、阅江楼记碑文?
阅江楼记
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天同体。虽一豫一游,亦可为天下后世法。京城之西北有狮子山,自卢龙蜿蜒而来。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上以其地雄胜,诏建楼于巅,与民同游观之乐。遂锡嘉名为“阅江”云。
登览之顷,万象森列,千载之秘,一旦轩露。岂非天造地设,以俟大一统之君,而开千万世之伟观者欤?当风日清美,法驾幸临,升其崇椒,凭阑遥瞩,必悠然而动遐思。见江汉之朝宗,诸侯之述职,城池之高深,关阨之严固,必曰:“此朕沐风栉雨、战胜攻取之所致也。”中夏之广,益思有以保之。见波涛之浩荡,风帆之上下,番舶接迹而来庭,蛮琛联肩而入贡,必曰:“此朕德绥威服,覃及外内之所及也。”四陲之远,益思所以柔之。见两岸之间、四郊之上,耕人有炙肤皲足之烦,农女有捋桑行馌之勤,必曰:“此朕拔诸水火、而登于衽席者也。”万方之民,益思有以安之。触类而思,不一而足。臣知斯楼之建,皇上所以发舒精神,因物兴感,无不寓其致治之思,奚此阅夫长江而已哉?彼临春、结绮,非弗华矣;齐云、落星,非不高矣。不过乐管弦之淫响,藏燕赵之艳姬。一旋踵间而感慨系之,臣不知其为何说也。
虽然,长江发源岷山,委蛇七千余里而始入海,白涌碧翻,六朝之时,往往倚之为天堑;今则南北一家,视为安流,无所事乎战争矣。然则,果谁之力欤?逢掖之士,有登斯楼而阅斯江者,当思帝德如天,荡荡难名,与神禹疏凿之功同一罔极。忠君报上之心,其有不油然而兴者耶?
臣不敏,奉旨撰记,欲上推宵旰图治之切者,勒诸贞珉。他若留连光景之辞,皆略而不陈,惧亵也。
七、武则天封禅记碑文?
全称“大周封祀坛碑并序”,位于登封市西1.5公里万羊岗封祀坛遗址上。已倒伏,部分被土掩压,外露部分高2.9米,宽1.06米,厚0.6米,额题篆书“大周封祀坛碑记”。碑文由武三思撰文,薛曜书丹,楷书,37行,每行71字,下部剥蚀,每行仅存40字左右。史载,唐天册万岁二年(696),武则天到此行祭地之礼,并立此碑。碑文内容首论天地的重要和历代国君对封禅大典的重视。此碑书法结构遒密,较之薛曜所书的《夏日游石淙诗并序》等尤胜,堪称薛书之上品。1963年6月20日,被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八、始平公造像记是什么字体?
始平公造像记成于北魏时期,是魏碑字体,应属楷体范畴,是魏碑的代表作之一。
九、始平公造像记原字大小?
始平公造像记(未铲底版),清中期拓本
45.42x95.5厘米
《始平公造像记》,洛阳龙门石窟精品,雄强一路魏碑典范。清中期时被金石家黄易发现,从此名扬天下——
世上最雄强的书法,多亏这个胖老头……
最初拓本,底有麻点,俗称“芝麻底”,是最经典拓本。后来麻点被人铲去,因此铲底与否,就成了判断拓本年代的依据。
十、刘伯温碑文记原文和解释?
按照碑文解释来说就是:这场劫难还会给人带来十大愁事:天下大乱,饥荒,"湖广遭大难"(可能是指水灾),各省可能都会有乱事,百姓惶惶不可终日,还有九冬十月间发起的大瘟疫,瘟疫导致死人太多而"有饭无人食", "尸体无人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