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碑文 > 正文

北魏孝文帝庙号?

2024-08-12 14:04:17  来源:网络   热度:

一、北魏孝文帝庙号?

北魏孝文帝。原名拓跋宏。庙号高祖。鲜卑族,在位二十九年。皇兴五年(471)献文帝拓跋弘传位给五岁的太子拓跋宏,国政由其祖母冯太后主持。曾于太和九年(485)颁行均田令(见均田制)。次年以后,元宏开始亲自草拟诏策,较多参预政事。十四年冯太后死,元宏独揽朝政。他的汉文化修养很深,十分器重出身江南高门的王肃。认为鲜卑族必须汉化才能巩固政权,统一南北。

他改变鲜卑姓氏,如改拓跋为元;禁止使用鲜卑语言和服饰;一些鲜卑贵族依高下规定为姓或族,使成为与汉族高门卢、崔、郑、王等相等的门阀;为诸弟聘娶汉族高门之女为妃;选拔人才时专重人望。

二、北魏孝文帝介绍?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公元467年10月13日-公元499年4月26日),是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北魏王朝的第七位皇帝,初姓拓跋,后改姓元。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即位时仅5岁,公元490年亲政。亲政后,进一步推行改革: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孝文帝从平城迁都洛阳;后又改鲜卑姓氏为汉姓,藉以改变鲜卑风俗、语言、服饰。

此外,鼓励鲜卑和汉族通婚;评定士族门第,加强鲜卑贵族和汉人士族的联合统治;参照南朝典章制度,制定官制朝仪。孝文帝的改革,对各族人民的融合和各族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三、北魏孝文帝年间?

姓名字号:原名拓跋宏,因改汉姓为

  元,故亦称元宏

  生 卒 年:公元466~499年

  出 生 地:平城(今山西大同北)

  民 族:鲜卑族

  信 仰:佛教

  特 长:诗赋

  历史评价

  大力推行汉化政策,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一生成就

  孝文帝拓跋宏是北魏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北魏的第6位国君。年幼的拓跋宏由祖母抚养并代为摄政。公元490年,24岁的拓跋宏开始亲政,他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汉化改革。孝文帝当政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迁都洛阳。

  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决心开始进行改革。他的汉化改革之所以能够推行,首先得力于他知人善任。他不仅重用主持改革、提倡汉化的鲜卑贵族,还重用了许多有才干的汉族人。他深知笼络汉族地主对于巩固北魏统治的重要性,所以他一直不持民族偏见,重用汉人。对南朝投降过来的官吏,他也能不加怀疑,待之以礼。孝文帝不拘一格地选用人才,为自己的改革组织了一个智囊团,在这些智囊的支持和帮助下,孝文帝从改革鲜卑旧俗,学习汉族的生活方式和典章制度着手,开始了自己的改革。

  他首先下令,禁止鲜卑贵族穿着胡服,一律改穿汉族衣服。后来又禁止鲜卑贵族讲鲜卑语,一律改说汉语。公元496年,孝文帝又下令改变鲜卑贵族的姓氏。他先把皇族的姓氏拓跋氏改为元氏,所以孝文帝拓跋宏又称为元宏。还把其他的100多个鲜卑姓氏改为汉姓。同时下令改变鲜卑人的籍贯。规定凡是迁到洛阳的鲜卑人就算是洛阳人,死后不许归葬塞北。孝文帝这些强制性的政策,都是为了减少民族差异、民族隔阂。许多贵族虽然心怀不满,却也只能执行。

  为了拉拢汉族地主,扩大统治基础,孝文帝还主张同汉族通婚。他自己率先娶汉族大姓卢、崔、郑、王4家的女儿为妃,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汉族大姓,还为自己的5个弟弟都娶了汉族地主的女儿为妻。这种姻亲关系,把汉族地主和鲜卑贵族的利益联系在一起,壮大了北魏的统治力量。而且,血统的交融,加速了鲜卑的汉化。孝文帝还废除了鲜卑族原来的政治制度,让王肃仿照南朝齐,重新制定了一套官制礼仪,修订法律,改革官职名称等。

  孝文帝还延用了汉族的门阀制度。他把鲜卑贵族和汉族地主按门第分成4等,并按照门第等级,来确定官职的高低。这套制度在北朝一直沿用,从而形成了关陇氏族和代北氏族两大门阀集团。直到唐朝,武则天修《姓氏录》,才彻底否定了门阀制度。

  孝文帝对汉族的文化艺

四、北魏孝文帝主张?

1.迁都洛阳

2.禁止在朝廷中说鲜卑语、穿胡服,通用汉语、汉服

3.尊孔子,行礼制,仿照汉族体制改革官制,以孝治国

4.促进胡汉通婚

五、北魏孝文帝改革?

俗称孝文汉化,是指在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孝文帝在位时所推行的政治改革。其主要内容是汉化运动,包括:推行均田制和户调制,变革官制和律令,迁都洛阳,分明姓族,改易汉俗等。

一、主要措施

(一)政治方面

1、整顿吏治

472年(延兴二年),政以久任,满一年升迁一级;治绩不好的即使就任不久,也要受到处罚,甚至降级。

2、变革税制

475年(延兴五年),为改变过去州、郡、县争收租调的混乱局面,政府确定只能由县一级征收,征收时禁止使用大斗、长尺、重秤。

3、颁俸禄制

484年(太和八年),颁布俸禄制,申明俸禄以外贪赃满一匹绢布的处死。

4、改革官制

太和年间,议定百官秩品,分九品,每品又分正、从。从品为北魏之首创。

5、迁都洛阳

(二)经济方面

1、行均田制

485年(太和九年),颁布了均田令,对不同性别的成年百姓和奴婢、耕牛都作了详尽的受田规定。授田有露田、桑田之别。露田种植谷物,不得买卖,七十岁时交还国家。桑田种植桑、榆、枣树,不须交还国家,可以出卖多余的部分,买进不足的部分。还授土地时,对老少残疾鳏寡都给予适当的照顾。

2、创三长制

486年(太和十年),以三长制取代宗主督护制,采用邻、里、党的乡官组织,抑制地方豪强荫庇大量户口。

3、改革租制

公元486年(太和十年),孝文帝对租调制度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新租调规定:以一夫一妇为征收单位,每年交纳帛一匹,粟二石。十五岁以上的未婚男女,从事耕织的奴婢每八人,耕牛每二十头的租调,分别相当于一夫一妇的数量。

六、北魏孝文帝陵墓?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又名元宏,即北魏孝文帝。北魏孝文帝陵墓长陵位于洛阳城西北约15公里处孟津县朝阳乡官庄村邙山之颠。此处存大小冢各一,大者高35米,底部周长141米;小者高23米,底部周长110 米。两冢相距约100米,当地俗称"大小冢"。分别为高祖孝文帝长陵和文昭皇太后之陵。孝文帝拓跋宏于太和十七年(493)率军南下,翌年决定由平城(今 大同)迁都洛阳。他实行汉化政策,并规定死后葬洛阳。

七、北魏孝文帝的爱情故事

北魏孝文帝的爱情故事

一个伟大皇帝与他的深爱之人

北魏孝文帝,历史上留下了许多令人敬佩的传奇故事。然而,在这个伟大的皇帝身后,还有一个让他更加卓立的存在,那就是他深爱的妻子——独孤伽罗公主。

故事的背景要追溯到1500多年前的北魏时代,当时北方刚刚统一,社会动荡不安。作为北魏建立者的魏道武帝曹丕的儿子爱登道皇帝拓跋焘,即孝文帝,年少时就展现了非凡的才智和领导能力。他倡导法治,修复社会秩序,致力于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

独孤伽罗公主的出身与才情

而在这个伟大的皇帝身边,有一个与他一样具有卓越才情的女性,那就是独孤伽罗公主。公主出自于南北朝时期著名豪族独孤氏的家族,是北魏宣武帝拓跋珪的女儿。她聪明睿智,文采飞扬,被誉为当时女子中的佳人才子。

孝文帝与独孤伽罗公主的相识可以追溯到孝文帝登基之时。独孤伽罗公主聪明且有力量,引起了孝文帝的注意。两人在多次接触中越来越熟悉,渐渐地,孝文帝不禁对独孤伽罗公主产生了深深的爱意。

爱情的坎坷与执着

然而,命运并不总是如人所愿。当时的贵族家庭通常有着繁琐的规矩和利益纷争,这使得孝文帝与独孤伽罗公主之间的爱情并不被看好。

孝文帝的母亲宣穆皇后与外戚权臣并不认可孝文帝与独孤伽罗公主的婚姻。他们认为婚姻应该是基于政治利益的选择,而不是个人的感情。因此,孝文帝与独孤伽罗公主的爱情被迫面临艰难的考验。

面对众多的阻力,孝文帝并没有放弃,他决心为了爱情绝地反抗。毕竟,他们之间的感情并非一时冲动,而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之上的。和独孤伽罗公主相比,宣穆皇后与权臣们的利益诉求显得微不足道。

伟大皇帝的浪漫求婚

为了能够和独孤伽罗公主成婚,孝文帝下定决心寻求天命的助力。他带着煞笔的迎娶礼物,来到名叫沱牢的湖边。在湖畔,孝文帝深情款款地念了一篇诗,诗中颂扬了独孤伽罗公主的美丽和智慧,同时表示了他对她深深的爱意。

这首诗被寄予了厚望,希望能够传到独孤伽罗公主的耳中,让她能感受到孝文帝的真心与坚持。孝文帝的浪漫求婚引起了广泛的赞叹,也让更多的人对他们的爱情产生了同情和认同。

最终的圆满结局

孝文帝与独孤伽罗公主的爱情终于战胜了一切的阻力,达到了美满的境地。两人坚定不移地一起走过了北魏时代中的荆棘之路,共同见证了北魏帝国的辉煌与兴盛。

他们以他们的智慧与才能,引领着北魏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的进步。而孝文帝的重要政策与改革也都得到了独孤伽罗公主的大力支持。

一个永存于历史中的爱情故事

北魏孝文帝与独孤伽罗公主的爱情故事,虽然已经过去了1500多年,但依然被世人传颂。这是一个关于勇敢、坚持和信仰的爱情故事,同时也是一个关于爱情与权力的挑战和抉择。

北魏孝文帝和独孤伽罗公主的故事告诉我们,爱情是无所不能的,即使面对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坚持自己的信仰,勇敢追求自己的幸福,就能够战胜一切困难。

他们的爱情故事也告诉我们,一个伟大的领导者背后往往有一个默默奉献的伴侣。独孤伽罗公主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奋工作,为孝文帝的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总之,北魏孝文帝与独孤伽罗公主的爱情故事是一个永恒的经典,它教会人们坚守理想、追求真爱,并用自己的力量为社会做出贡献。

八、北魏孝文帝汉化特点?

        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的内容包括推行均田制、整顿吏治、迁都洛阳、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影响是加速了鲜卑和北方的封建化(即汉化)过程,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使北魏政权得以巩固。

        改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范围极其广泛。均田制的推行以及三长制和租调制的颁布,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均田制使农民分得了一定数量的土地,将农民牢牢束缚在土地上,成为国家的编户,保证了地主们的基本利益及土地私有制。而租调制则相对减轻了农民的租调负担,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从另一方面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整顿吏治方面,由于当时吏治败坏,不仅激化了社会矛盾,也使统治阶级内部产生了矛盾。因此在这项改革措施中,以“治绩”的好坏为标准,整肃了官僚机构,巩固了封建统治。

        迁都洛阳方面,为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孝文帝决定在495年正式迁都洛阳。

        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方面,主要内容有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复姓、定族姓、迁都洛阳等,这是孝文帝改革中最重要的措施。

九、北魏孝文帝的政权?

孝文帝,这位鲜卑族拓跋部的杰出首领三十三岁时即撒手人寰,然而,就在他亲政的短短数年里策 (公元490至499年),鲜卑族已经由野蛮走向了文明。

东汉末年,鲜卑族拓跋部从极北的深山密林中走出来,南北朝时期建立了北魏政权,并以其剽悍淳朴的风格击败了重重对手,来到了建立过高度文明、如今却饱受战乱之苦的中原地区。

面对陌生的环境、种族和文化,该如何统治比它先进得多的汉族? 这一问题决定着北魏政权的生死存亡。

于是,“汉化” 就成为这个民族的主题。 第六代国君孝文帝拓跋宏直接挂帅,终于实现了“以夏变夷”。 探究其成功的原因,我们会发现孝文帝决策上的循序渐进性。

他并不单单求快,直奔主题推行改革,而是首先寻找改革的社会环境(迁都洛阳)和基础(改革派的支持),在万事俱备的 情况下,层层深入推进改革,一切都显得水到渠成、自然而然。 正因为如此,孝文帝也只是在迁都的时候遇到了顽固的反抗,之后的改革就是在一片风平浪静中进行的了。

孝文帝是由出身北燕皇族的祖母冯太后一手抚养成人的。

冯太后在北魏历史乃至中国历史上都可谓是一代女杰,足以和汉朝的吕雉、唐朝的武则天相提并论。 孝文帝的父亲献文帝是文成帝的妃子李贵人之子,但也是由冯太后抚养长大,不过母子一直不和,公元471年, 冯太后逼迫年仅十八岁的献文帝让位给自己五岁的儿子拓跋宏,是为北魏孝文帝。

幼儿即位,冯太后晋升为太皇太后,左右了朝政。

据说,冯太后并不喜欢拓跋宏。

拓跋宏早熟、机警,太后有献文帝的先例,担心他长大之后对己不利。 有一次,寒冬腊月,太后把他关在空屋子里,只让穿单衣,三天不给饭吃,打算把他给废了;又有 一次,太后听信谗言,杖责了他几十下,直打得皮开肉绽。 可以想见, 祖孙二人的关系并不融洽。

然而在政治上,孝文帝却是冯太后的肖孙。 冯太后乃是汉人(北燕是北方汉族政权),又出身高贵,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她用中原文化调教孝文帝,使他接受正统而完整的儒家教育,孝文帝被彻底汉化。

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精通五经及百家之学,才华横溢, 善写文章。

史称:

“诗赋铭颂,任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 自太和十年已后诏册,皆帝之文也。 ”

也就是说孝文帝二十岁的时候,非常讲究辞藻的诏书就由年轻的皇帝亲自撰写,而不劳周围文臣的大驾了。

孝文帝还有文章百余篇,可惜没有流传下来,否则中国文学史上恐怕又多了一个文学皇帝。 当然不止这些,冯太后和孝文帝的事业,都是在用汉化巩固北魏的统治。

冯太后临朝听政期间,接受汉族大臣的建议,实行汉人的俸禄制、均田制和三长制,可是由于鲜卑贵族保守势力的反对,收效不大。

这就使孝文帝认识到,必须想出一个办法彻底摆脱这些保守势力的束缚和影响。 而首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是鲜卑贵族的老窝,在这里无论施行怎样的汉化措施, 哪怕只是些微的变动都会激起反抗。

要想摆脱这些保守势力,就只有迁都,到汉族政治、文化发达的地方去,接受汉族文化的影响,实行汉化政策,以改变鲜卑旧俗。

孝文帝既打算迁都塞内,以华夏文化的继承者自居,于是洛阳便成了首选之地,因为它是东周、东汉、曹魏、西晋的故都,中原政治文化的中心。

公元490年,冯太后去世以后,孝文帝亲政,他稳健地加快了这一历史脚步。

为了减轻阻力,公元493年,孝文帝以南伐为名,亲自率领步骑三十多万到了洛阳。 面对古都洛阳,他感慨万千,不禁吟道: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

洛阳秋雨连绵,在干燥的黄土高原住惯了的文武百官,仰望惨淡的秋日天空,心情十分沉重。皇帝真要南伐吗? 雨越下越大,孝文帝全副戎装,下令继续进发。

大臣们齐刷刷跪在马前,乞求停止。

孝文帝怒容满面:

“我要统一天下,你们这帮人却阻挠大计,罪该万死! ”

安定王拓跋休死活不起来,一把鼻涕一把泪,哭得煞是痛心。

孝文帝做出一副无可奈何的神情,说:

“这次出兵,劳师动众,不可无功而返。 不南进,就迁都,你们选择吧! 赞成迁都的站到左边,不赞成的站到右边。 ”

群臣只顾得上眼前了,一窝蜂拥到了左边。就这样,迁都成了定局。

孝文帝的这出戏是在远离保守势力老巢的情况下上演的,他的迁都意图之前已经透露给了一些他认为开明的人士, 期望得到支持,其中最重要的是尚书、任城王拓跋澄。

起先,拓跋澄已经看破了孝文帝南伐的真意,孝文帝单独召见他,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

“这次的行动实在艰难,但平城是用武之地,不是实施文治的地方,要在这里移风易俗,是毫无办法的,我想乘机迁都中原,你以为如何? ”

拓跋澄说:

“陛下要迁都中原以经略四海,这正是周成王、汉光武帝取 得成功的经验呀! ”

孝文帝还不无顾虑:

“北方人死抱住旧习惯,留恋故乡,肯定会引起惊恐和骚乱,怎么办? ”

拓跋澄答道:

“非常之事,本来就不是常人所能想到做到的,只要陛下下了决心,他们还能干得了什么? ”

得到了这位宗室重臣的支持,孝文帝的信心更为坚定了, 他把拓跋澄比作当年使汉高祖刘邦下决心迁都长安的谋臣张良。

此时留守平城的鲜卑贵族还蒙在鼓里,孝文帝派拓跋澄回去做说服工作。平城贵族闻听,满城风雨,人心惶惶。拓跋澄百般晓谕,情绪方才渐渐稳定。

迁都不但意味着改变久已习惯的生活环境,更预示着将脱离祖先的游牧文化圈, 而陷入汉族士人和儒家思想文化传统的包围之中。

在迁都成为既成事实的情况下,一帮反对派开始铤而走险了。

孝文帝怎么也不会想到, 第一个向他提出挑衅的竟是他的太子拓跋恂。

这位体貌肥大的太子十分痛恨中原地区的暑热,思念老家平城, 在反对派的怂恿下暗自从洛阳逃回平城。

孝文帝自然大怒,大义灭亲,亲手痛打了太子一顿,废为庶人,随即毒杀。接着恒州刺史穆泰又阴谋在平城建立一个和洛阳抗衡的政权,孝文帝果断出击,一举挫败。此后,再也没人敢反对了。

摆脱了贵族保守势力的影响,北魏汉化的改革广泛而迅速地开展起来。

在强大的汉文化包围之中,鲜卑贵族似乎也都开始产生崇慕之情。

公元495年,孝文帝下令改革旧的风俗习惯:

禁止穿鲜卑服装,要求鲜卑人改穿汉服;禁止说鲜卑语,改说洛阳话;鲜卑人在洛 阳落下户籍,死后葬在北邙山(洛阳北)。

有一次,孝文帝看到一个穿着鲜卑服装的妇女,他召来任城王拓跋澄,劈头问道:“既然还有这 样的事,你为什么不管? ”

任城王为自己辩解,说现在只有少数人这样打扮了。

孝文帝勃然大怒:“难道你还想让全城的人都穿鲜卑衣服吗? 简直是‘一言丧邦’! ”此后官员再也不敢懈怠了。

公元496年,孝文帝走出了汉化过程中最彻底的一步,将本家族由拓跋氏改为元氏。

所有功臣旧族,包括鲜卑族和其他北方少数民族,也统统改姓,如拔拔改为长孙,乙旃改为叔孙,步六孤改为陆,独孤改为刘,贺 楼改为楼,尉迟改为尉,等等。 鲜卑等族与汉族在姓氏上的差别至此消除。

同时,孝文帝以行政手段促使鲜卑族与汉族通婚,下令北方四个门第最高的家族——卢、崔、郑、王,将女儿送进后宫。

他还下诏为自己的六位弟弟重新娶妻,分别与陇西李氏、范阳氏、荥阳郑氏和代郡穆氏联姻。

尽管此前鲜卑族与汉族已经开始通婚,冯太后就是北魏第一位被立为皇后的汉族妇女,但如此大规模的通婚,无疑使鲜卑族从皇族元氏开始,不再有纯粹的血统了。

这样,政治利益进一步把鲜卑统治者和汉族高门结合在了一起。

风俗上化同了,孝文帝开始改革制度。

北魏前期,汉化未深,官制上鲜卑旧制与汉制杂用。 孝文帝抛弃鲜卑旧制,中央和地方全用汉制;同时,改革法律制度,北魏法律残酷,很多刑罚令人毛骨悚然, 孝文帝颁布新律,禁止酷刑。

通过这些改革措施,鲜卑族与汉族消除了隔阂,北魏进入了文明的怀抱。

与其他游牧民族一样,鲜卑族拓跋部曾经相当落后、保守,对华夏文明格格不入,并没有什么适宜改革的“国情”。

孝文帝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的改革完全是自觉、积极、主动的。

历史上推行改革的皇帝不少,但通过迁都为改革创造条件的却的 不多,这也正是孝文帝的过人之处。 迁都洛阳乃是北魏汉化政策中重 的一大关键。 走出这一步,孝文帝就有了施展政治才干的舞台。

十、北魏孝文帝迁都意义?

北魏迁都洛阳,是结束南北朝分裂局面,促进祖国统一的深谋远虑之举

北魏迁都洛阳,是学习先进文化,自我提升、自我改造的聪明睿智之举

北魏迁都洛阳,是促进民族大融合,实现民族大团结的琴瑟和谐之举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