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碑文 > 正文

老山界课文?

2024-08-10 02:15:17  来源:网络   热度:

一、老山界课文?

原文如下

(1)我们决定要爬一座30里高的瑶山,地图上叫越城岭,土名叫老山界。

(2)下午才动身,沿着山沟向上走。前面不知道为什么走不动,等了好久才走了几步,又要停下来等。队伍挤得紧紧的,站累了,就在路旁坐下来,等前头喊着“走,走,走”,就站起来再走。满望可以多走一段,可是走不了几次又要停下来。天色晚了,肚子饿了,许多人烦得叫起来,骂起来。我们偷了个空儿,跑到前面去。地势渐渐更加陡起来。我们已经超过自己的纵队,跑到“红星”纵队的尾巴上,恰好在转弯地方发现路旁有一间房子,我们就进去歇一下。

(3)这是一家瑶民,住着母女二人;男人大概是因为听到过队伍,照着习惯,到什么地方去躲起来了。

(4)“大嫂,借你这里歇歇脚儿。”

(5)“请到里边坐。”她带着些惊惶的神情说。队伍还是极迟慢地向前行动。我们就跟瑶民攀谈起来。照我们一路上的经验,不论是谁,不论他们开始怎样怕我们,只要我们对他们说清楚了红军是什么,没有不变忧为喜,同我们十分亲热起来的。今天对瑶民,我们也要试一试。

(6)我们谈到红军,谈到苛捐杂税,谈到广西军阀禁止瑶民信仰自己的宗教,残杀瑶民,谈到她住在这里的生活情形。那女人哭起来了。

(7)她说她原来也有过地,但是汉人把他们从自己的地上赶跑了。现在住到这荒山上来,种人家的地,每年要缴特别重的租。她说:“广西的苛捐杂税对瑶民特别重,广西军阀特别欺侮瑶民。你们红军早些来就好了,我们就不会吃这样的苦了。”

(8)她问我们饿了没有。这一问正问中了我们的心事。她拿出仅有的一点米,放在房中间木头架成的一个灶上煮粥。她对我们道歉,说没有多的米,也没有大锅,要不就多煮些给部队吃。我们给她钱,她不要。好容易来了一个认识的同志,带来一袋米,够吃三天的粮食,虽然明知道前面粮食缺乏,我们还是把这整袋子米送给她。她非常欢喜地接受了。

(9)部队今天非夜里行军不可,她的房子和篱笆都是枯竹编成的,我们生怕有人拆下来当火把点,就写了几条标语,用米汤贴在外面显眼的地方,告知我们的部队不准拆篱笆当火把。我们问了瑶民,知道前面还有竹林,可以砍来作火把,就派人到前面竹林去准备。

(10)粥吃起来十分香甜,因为确是饿了。我们也拿碗盛给瑶民母女吃。打听前面的路程,知道前面有一个地方叫雷公岩,很陡,上山三十里,下山十五里,再前面才是塘坊边。我们现在还没到山脚下呢。

二、老山界课文原文人教版

老山界课文原文人教版

老山界是一篇人教版的课文,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分享一下这篇文章的原文。老山界是一篇描述大自然美景的文章,通过描绘山区的景色以及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向读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第一段

在老山界的第一段,作者首先描绘了山区的壮美景色。他提到了山脊上翠绿的松树,还有万年青藤攀附在山峰之上,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作者还描述了山谷里流淌的清澈溪水,给人们带来了清凉和宁静的感觉。

在这段中,作者运用了生动的描写手法,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这个美丽的山区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魅力。

第二段

接下来,作者介绍了山区居民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他们在山间建造了茅草屋,以便更好地享受大自然的美景。同时,他们还种植了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为山区增添了无限的色彩和生机。

在这一段中,作者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山区居民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得山区变得更加美丽宜居,同时也保护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第三段

最后,作者分享了自己在老山界的感受和体验。他感叹道,只有身临其境,才能真正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妙和伟大。在这个宏伟的自然景观中,人类只不过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应该更加懂得珍惜和保护这片美丽的土地。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不仅能够欣赏到大自然的壮丽景色,更能够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以这种态度对待自然,保护环境,让美丽的大自然得以延续下去。

以上就是老山界课文原文人教版的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老山界课文概括与解析?

题目解说

“老山界”是红军于1934年冬翻越的“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文章以地名为题,简明概括。

作者名片

陆定一,江苏无锡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阵线杰出的领导人。

背景资料

本文选自《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记》。1934年10月,中国革命根据地的中国工农红军开始长征,连续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于12月间越过老山界,又以超乎寻常的勇气和毅力,突破乌江、金沙江、大渡河三道天险,爬雪山,过草地,先后击溃国民党和土匪、地主武装的围追堵截,于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跟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生字词

惊惶(huáng):惊慌。

攀谈:闲谈。

苛捐杂税:指繁重的捐税。捐,赋税。

峭壁:陡直的山崖。

骨(gū)碌(lu):滚动。

酣(hān)然入梦:畅快地入睡。

蜷(quán):弯曲。

缀(zhuì):装饰。

矗(chù)立:高耸地立着。

细切:形容声音细微急促。

咀(jǔ)嚼:用牙齿磨碎食物。

呜咽(yè):这里指流水发出凄切的声音。

句段全解

全文共33段,可以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1段):点题,简介老山界。

第二部分(2-32段):叙述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一层(2-10段):从当天下午写到天黑之际,从山沟写到瑶民家,记叙“我们”同瑶民的交往攀谈,表现红军纪律的严明以及红军对瑶民的关心与瑶民对红军的支持和帮助。

第二部分第二层(11-22段):从天黑以后写到黎明之前,从山脚下写到半山腰,记叙陡山峭壁的高、险和红军在雷公岩前露宿的情景,表现了登山的艰苦和红军的乐观精神。

第二部分第三层(22-30段):从次日黎明写到下午两点多钟,从雷公岩写到老山界山顶,记叙山路的崎岖难走和红军的坚强意志,点明红军翻山长征是为了北上抗日。

第二部分第四层(31、32段):从山顶写到山下,记述了红军下山的情景,表达了红军胜利到达宿营地后的喜悦之情。

第三部分(33段):将老山界放到长征的全过程中进行回顾,指出老山界是红军“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呼应开头。

主题归纳

这篇回忆散文真实、生动地叙述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表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四、老山界课文段落大意?

文章按时间顺序,分为三个部分来记叙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第一部分(1自然段):概括介绍老山界,点明它的地理位置和山高,摆出困难。 第二部分(2自然段到32段):翻越老山界的经过。第一层:(2——10)山脚访瑶家。第二层:(11——32)红军翻越老山界。 1.在“之”字拐的路上;

2.山腰露宿;

3.攀登雷公岩;

4.继续登山,到达山顶;

5.山顶所思。第三部分:写作者的感受。

五、老山界课文成语解释?

苛捐什税:在既定税收之外,还巧立名目,加收很多其他捐税。

六、老山界课文含义是什么?

翻越老山界,战胜爬山的困难,从而突出表现红军战士不怕艰难险阻的顽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七、课文老山界行军路线?

1934年12月初,红军分三路翻越了老山界。一路是从兴安同仁村沿龙塘江过雷公岩上百步陡从主峰猫儿山的西南面翻越老山界,主要有中央一、二纵队和红五军团,还有红八军团的一部分;一路是从兴安高寨村委青殿村沿乌龟江经潘家寨过漓源瀑布上梯子岭从猫儿山的东北面翻越老山界,主要是红八军团;

一路是从兴安水埠塘到高寨,往李家田沿杉木江上老山界进资源塘垌跟上主力红军,主要是红五军团十三师一部。 1934年12月4日,军委第一纵队经兴安马岭移至塘坊边、六垌地区,下午开始翻越老山界。12月8日,扼守老山界的红三十七团、红八军团一部分及保卫团奉令撤往资

为保证中央纵队顺利翻越老山界,红三、五军团等在兴安华江瑶族乡境内与桂军和地方民团进行了黄隘阻击战、老草岭阻击战、龙塘江阻击战、千家寺突围等多场战斗。

八、课文,老山界,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表格,地点,人物,活动?

红军翻越老山界课文的整体概括如下表格:

拓展资料:

陆定一(1906年~1996年)

陆定一

1906年6月9日生于江苏无锡。无产阶级革命家。青年时期受进步思想影响,1925年在上海南洋公学(交通大学前身)读书时参加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五卅运动”。

1925年秋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冬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6年任共青团南洋大学支部书记及上海法南区团委书记。同年秋调团中央宣传部工作,编辑《中国青年》。1927年4月下旬,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同年5月在共青团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团中央候补委员,任团中央宣传部部长。长征途中任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长。

九、老山界课文抒情的句子赏析?

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奇观”本来是指自然界奇特罕见的景观或景象。火把排成“之”字形,说明山路曲折、迂回;火把与星光连接,表明老山界的高峻,而“许多”一词说明有成千上万的红军战士在攀登。人、夜色、火把、高山交织在一起,组成瑰丽、壮观的景象。“奇观”一词表现出这一景象的奇特罕见,表现红军队伍的宏伟气势,也是对红军坚强的革命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的赞扬

十、老山界课文里面的修辞方法?

1、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夸张)

2、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比喻)

3、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比喻、排比)

4、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拟人)

作用:突出了老山界地势的险恶和生活的艰难,体现了红军的乐观主义精神和爱护老百姓的大爱精神。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