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碑文 > 正文

柴荣临死前怀疑赵匡胤?

2024-08-05 08:22:09  来源:网络   热度:

一、柴荣临死前怀疑赵匡胤?

历史上柴荣临死前怀疑赵匡胤。柴荣是我国历史上五代十国时期后周的周世宗,在位期间励精图治积极进取,使得后周具备了统一五代十国的实力。可惜周世宗英年早逝,皇位最后被赵匡胤夺取。周世宗御驾亲征途中,得到一块点检做天子的牌子,就罢免了殿前副点检,让赵匡胤接任,可惜人算不如天算,皇位最后被赵匡胤夺取。

二、赵匡胤传奇赵匡胤哪集死的?

赵匡胤传奇赵匡胤三十五集死的

三、赵匡胤的后代?

1、赵德秀,即滕王,宋太祖赵匡胤的长子,早亡。宋徽宗时,追赐名及爵位。

2、赵德昭,字日新,宋太祖赵匡胤次子,母孝惠皇后贺氏。

3、赵德林,中国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的第三子,母亲贺夫人。

4、赵德芳,宋太祖赵匡胤第四子,宋太宗赵光义之侄,宋真宗赵恒的堂兄,北宋宗室。女儿:1、申国公主,宋太祖赵匡胤之女,生母不详。早薨。2、成国公主,宋太祖赵匡胤之女,生母不详。因早年夭折,没有留下封号和姓名。3、永国公主,宋太祖赵匡胤之女,生母不详。因早年夭折,没有留下封号和姓名。4、魏国大长公主,为宋太祖嫡长女,母孝惠皇后。开宝三年(970年),封为昭庆公主,下嫁左卫将军王承衍,赐宅第于景龙门外。

5、晋国公主,宋太祖赵匡胤女,母孝惠皇后贺氏。

6、永庆公主,为北宋宋太祖赵匡胤第三女、生母不详。

四、赵匡胤的成就?

1、人物成就

  赵匡胤在位期间,致力于统一全国。依据宰相赵普的“先南后北”策略,先后灭亡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及南唐等南方割据政权,至其胞弟宋太宗赵光义在位时,复灭亡吴越、漳泉及北汉后,方才完成统一全国大业。赵匡胤于961年及969年先后两次“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解决自唐朝中叶以来地方节度使拥兵自擅的局面;设立“封桩库”贮藏钱帛布匹,期能赎回被后晋高祖石敬瑭献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但事未成而逝世。

  2、人物简介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宋朝开国皇帝。后唐明宗天成年间(927年3月21日)生于洛阳夹马营(今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回族区东关),祖籍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父亲赵弘殷,母亲杜氏。赵匡胤于后汉隐帝时投奔郭威,其后郭威废汉建周,得任东西班行首,始入宦途。后从征南唐,多有功绩。

五、赵匡胤的封地?

大宋朝是由赵匡胤建立的,之所以建国号为宋,是因为赵匡胤之前兼任宋州归德军节度使,宋这个国号最早来自于周代,武王伐纣灭了殷商之后,并没有斩草除根,而是将黄淮平原很大一片地盘分封给殷商贵族,国都在商丘,国号为宋,宋太祖赵匡胤的封地宋州其实就是今天的商丘。

六、赵匡胤的祖宗?

宋太祖赵匡胤的祖宗,可考的只能追溯到他的高祖,名叫赵眺,生活在唐代,做过永清、方安、幽都三个县的县令;曾祖父赵珽在唐代藩镇势力上升时期,历任藩镇属官,兼御史中丞,在朝廷里有一定的地位;祖父赵敬生于唐末,文武兼备,出任营、蓟、涿三州的刺史;父亲赵弘殷在后唐庄宗李存勗手下任职,是禁军中飞捷军指挥使。

从以上历史记载可以看出,赵家祖上其实从来都没有真正地显赫富贵过,大都是些县市级的中层干部,不过都挺油滑干练,比较识时务。中央不行了,马上就转地方;汉族的朝廷不行了,马上就给少数民族的政权打工,而且非常忠诚可靠。他们被各个时代的不同种族的领导人所信任和欣赏,时刻在皇帝身边工作,包括赵匡胤,只不过他最后是坏了规矩。所以说赵匡胤是官二代,确实不为过的。

经历了后梁的黄巢起义,沙陀人的入侵战乱,赵匡胤出生在后唐,战乱民不聊生的当时,又逢契丹人的入侵,更是雪上加霜,那时候谁家都没有钱,都给打仗消耗了个精光,所以说赵匡胤不可能是富二代。但是时势造英雄,有时候很多的事情都是逼出来的,但总的来说作为官二代的赵匡胤,还是有着一定的干部和政治基础,在当时只要你够胆够勇,还是能够拼出一番天地的。

七、赵匡胤的简史?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小名香孩儿、赵九重。祖籍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生于洛阳夹马营。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武术家,宋朝开国皇帝。护圣都指挥使赵弘殷(宋宣祖)之子,母为杜氏(昭宪太后)。

2、赵匡胤于后汉隐帝时投奔郭威。后周建立后,赵匡胤始入宦途,受柴荣(后周世宗)器重,于征伐南唐时屡建战功。

3、柴荣病重时,任命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掌管殿前禁军。周恭帝即位后不久,赵匡胤受命抵御北汉及契丹联军。大军出征后不久,于京城汴梁东北二十公里的陈桥驿发生哗变,拥立赵匡胤为帝,史称“陈桥兵变”。大军回京后,恭帝被迫禅位,赵匡胤登基,改元建隆,国号“宋”,史称“宋朝”、“北宋”。

4、赵匡胤在位期间,依据宰相赵普的“先南后北”的策略,致力于统一全国,先后灭亡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及南唐等南方割据政权,完成了全国大部的统一。赵匡胤先后两次“杯酒释兵权”,罢去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解决了自唐朝中叶以来地方节度使拥兵自擅的局面。他还设立“封桩库”贮藏钱、帛、布匹,以期赎回被后晋高祖石敬瑭献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

5、开宝九年(976年),赵匡胤逝世,享年五十岁。在位十六年,谥号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庙号太祖,葬于永昌陵。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加谥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有诗作《咏初日》传世。

八、赵匡胤的宰相?

赵普(922年-992年),字则平,[1]幽州蓟县(今天津市蓟县)人,后迁居洛阳,北宋宰相。

后周时为赵匡胤幕僚,掌书记,曾参加策划陈桥兵变。964年任宰相,协助太祖筹划削夺藩镇、罢禁军宿将兵权、实行更戍法、改革官制、制定守边防辽等许多重大措施。太宗时又两次为相。992年因病辞退,封魏国公,死后谥忠献。虽其读书少,但喜《论语》,因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九、赵匡胤的字?

赵匡胤字元朗,小名香孩儿。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小名香孩儿。涿郡人,生于洛阳夹马营(今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区东关)。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宋朝开国皇帝(960年2月4日-976年11月14日在位)。后周护圣都指挥使赵弘殷(宋宣祖)次子,母为杜氏(昭宪太后)。

赵匡胤在后汉时投奔枢密使郭威,致身行伍,并于后周世宗柴荣在位时随征北汉、南唐,战功卓著。柴荣病重时,升为殿前都点检,成为禁军最高统帅。显德七年(960年),受命抵御北汉及契丹联军。旋即在“陈桥兵变”中被拥立为帝,并回京逼迫后周恭帝禅位。同年,赵匡胤登基为帝,改元建隆,国号“宋”,史称宋朝或北宋。

十、赵匡胤的陵墓?

赵匡胤陵墓,位于今天河南省巩义市。

赵匡胤在后周禁军任职,因作战勇猛,成为后周军队高级将领。时任检校太尉。公元960年春,在今河南封丘县陈桥镇发动历史上著名的“陈桥兵变”。取代后周,宣布称帝,定国号为“宋”。在位17年,终年50岁。为防止历史重演,他通过“杯酒释兵权”让手下大将告老还乡,成为北宋一朝经典之举。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