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徐达之死完整版?
一、正史徐达之死完整版?
徐达是重病逝世。
洪武十七年(1384年),徐达在北平留守时得了背疽,不久稍微好些。
然而次年二月(1385年),病情加重,随后去世。
徐达死后,朱元璋亲至葬礼以示悲疡,把他列为开国第一功臣,追封他为中山王,谥号“武宁”,赠三世皆王爵。
赐葬钟山之阴,御制神道碑文。
朱元璋曾经称赞他说:“令行禁止。不居功自傲,不贪图女色财宝,处理问题不偏不倚,没有过失。当世有此美德者只一徐达。”
二、徐达陵墓?
江苏省南京市地标之一
徐达墓位于南京市玄武区太平门外板仓街192号,为明代开国功臣之首、中山王徐达的墓葬,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徐达逝于洪武十八年(1385年)二月,追封中山王,谥武宁,赐葬钟山(即紫金山)之阴。徐达墓1956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7月3日与明孝陵一起成为世界文化遗产,2006年5月与其他明初功臣墓一并与明孝陵合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著名景点有神道石刻、徐达家族墓葬等。
三、徐达后裔?
徐达共有四子四女,如今他的后人遍布全国各地,甚至在日本,据说还有人自称是徐达的后人。
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年仅22岁的徐达,应同乡好友朱元璋的邀请,参加了起义军,在接下来的数十年中,徐达征战四方,为大明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徐达一生的功绩颇多,其中最大的一件,莫过于攻克元大都,收复了丢失几百年的燕云十六州,也正因为如此,在明朝建立后,徐达被朱元璋封为魏国公,成为大明开国六公爵之一。
徐达共有四子,分别是长子徐辉祖,次子徐膺绪,三子徐添福,四子徐增寿,另外,徐达还有四个女儿,其中长女就是朱棣的妻子徐皇后。
而今,徐达的后人遍布全国各地,比如在江苏如东,就有徐达二十二代的传人,并且已经成为当地的一个大姓,除此之外,据说在日本,还有人自称是徐达的后人。
四、徐达女儿?
徐妙锦(1380年—1440年),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明朝开国元勋徐达第三女,母贾夫人。据明代陈琏《琴轩集》记载为明朝开国元勋徐达第三女(有野史记载为第四女),明成祖仁孝徐皇后、代王妃徐氏之妹,安王妃徐氏之姐,传闻明成祖朱棣在徐皇后去世后欲立其为后,真实性待考。
五、徐达绰号?
徐达绰号徐天德,徐魏公,徐武宁,徐中山
徐达,(1332年一1385年),汉族,字天德,濠州钟离(今安微凤阳东北)人。元末明初名将,明朝开国元勋。
徐达出身农家,元朝末年参加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为淮西二十四将之一,灭元朝后官主太傅,中书右丞相军等职,为人谨慎,善于治军,戎马一生,为明朝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六、徐达内 媒体札记
徐达内的媒体札记
徐达内是当今中国媒体界的一位重要人物,他不仅在媒体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在商业和社会责任方面展现了卓越的领导力。本文将聚焦于探讨徐达内在媒体行业的影响力和对社会的贡献。
徐达内的职业生涯
徐达内毕业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之后进入媒体行业工作。他先后在多家知名媒体机构担任要职,在舆论导向和商业运营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徐达内的管理风格以务实、高效著称,被业界誉为媒体领域的领军人物。
徐达内对媒体行业的影响
徐达内在媒体行业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他个人的职业成就。他倡导独立客观的新闻报道,致力于提升媒体行业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徐达内不仅注重新闻内容的质量,还重视媒体对社会稳定和进步的作用,被誉为新闻事业的行业楷模。
徐达内的社会责任
除了在媒体行业的成就之外,徐达内还十分重视自己的社会责任。他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推动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徐达内倡导媒体行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通过媒体的影响力传递正能量,引领社会舆论方向。
结语
在中国当代媒体界,徐达内的名字已经成为一个响亮的符号,代表着媒体人应有的职业精神和社会担当。希望他能继续在媒体领域发光发热,为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贡献更多力量。
七、汤和徐达原名?
原名就是叫汤和、徐达。
徐达(1332年-1385年),元末明初名将,明朝开国元勋。
徐达出身农家。元朝末年,徐达参加了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为淮西二十四将之一。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在鄱阳湖之战中大败陈友谅。次年,被任命为左相国。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麾师攻取淮东,并于两年后攻克平江,灭张士诚。旋即出任征虏大将军,与副将常遇春一同挥师北伐,至洪武元年(1368年)攻入大都,推翻元朝的统治。
汤和(1326年-1395年),字鼎臣,濠州凤阳县东湖里(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开国名将,军事家。
汤和为人谨慎,沉敏多智,于至正十二年(1352年)参加郭子兴起义军,授千户。在随朱元璋渡长江、占集庆、取镇江的诸战中屡破元军,累功升统军元帅。
八、徐达汤和结局?
徐达和汤和都是得病死的。
汤和死时已70余岁,算是晚年疾病缠身而亡;洪武十七年徐达在北平留守时得了背疽,次年二月病情加重,随后去世。徐达死后,朱元璋亲至葬礼以示悲疡,把他列为开国第一功臣,追封他为中山王,谥号武宁,赠三世皆王爵。
汤和徐达最后的下场 1、汤和:因病去世 1390年(洪武二十三年)农历正月初一,汤和到京师给朱元璋拜年时,得了急症,不能说话。朱元璋即日亲临探视,长久叹息之后,让他返回故乡。待汤和病稍好一点时,朱元璋又命人将他接到京城,让他坐车进入内殿,设宴慰劳,关怀备至,并赐黄金、布帛、御膳、法酒等等。
1394年(洪武二十七年),汤和病情日渐加重,不能站立。朱元璋想见汤和,便命他坐车前往觐见,朱元璋用手抚摸着他,与他详细叙谈家乡故旧以及这些年来兴兵的艰难。汤和已经不能对答,只是不停地叩首。朱元璋见此情形,泪流不已,厚赠黄金、布帛作为丧葬费用。
1395年(洪武二十八年)夏天农历八月,汤和病逝,终年七十岁,朱元璋下诏追封汤和为东瓯王,谥号襄武。敕葬安徽蚌埠曹山南麓。
2、徐达:重病逝世 洪武十七年(1384),徐达在北平留守时得了背疽,不久稍微好些。然而次年二月(1385),病情加重,随后去世。 徐达死后,朱元璋亲至葬礼以示悲疡,把他列为开国第一功臣,追封他为中山王,谥号武宁,赠三世皆王爵。
九、徐达手下将领?
明代防倭将军———“明威将军”连子实。
《靖海卫连氏世家志》和谱书记载,连子实,原籍浙江钱塘县人。元朝末年从军朱元璋农民起义军,效力于徐达麾下,为创建大明王朝立下汗马功劳,洪武二十八年因病退役。永乐十五年(1417年),钦命追赠其为“明威将军”(正四品)。连子实退役后,其子连寿替父从军,并在“靖难”之役中战功显赫,于永乐元年(1402年)被封为“金吾左卫指挥佥事”之职(正四品)。永乐十五年(1417年),连寿奉命调任“山东指挥使司靖海卫世袭指挥佥事”(正四品)。自此连子实后裔九代人世袭“靖海卫指挥佥事”之职近200年。永乐十八年(1420年)连子实病逝,兵部下令葬于靖海卫城东十里的“香草夼”,并立墓碑。之后,此地便成为连氏家族墓地。
十、徐达子孙世系?
徐达子孙分为魏国公和定国公
第一代魏国公徐达 (1332~1385),1370年朱元璋授徐达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右柱国、太傅、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改封魏国公、岁禄五千石、赐世袭文券。徐达死后,朱元璋亲至葬礼以示悲疡,把他列为开国第一功臣,追封他为中山王,谥号武宁,赠三世皆王爵。
第二代魏国公徐辉祖(?-1407年),徐达去世后,嗣爵。朱棣靖难后,不便杀他,便把他削爵及禁锢在家中。
第三代魏国公徐钦(1407–1424),徐辉祖死后一个多月,明成祖仍以'中山王(徐达)不可无后'为理由,由其长子徐钦继承魏国公。永乐九年,以纵恣为言官所劾。永乐十九年来朝请求辞职,明成祖大怒,罢其为民。明仁宗继位后,恢复爵位。
第四代魏国公徐显宗(1425–1448),徐钦去世后,继承魏国公爵位,正统十三年去世。爵位传弟徐承宗。
五代魏国公徐承宗(1448–1464),正统十三年七月,徐承宗继承其兄徐显宗的魏国公爵位。天顺初年,担任南京守备,并兼领中军都督府,任内公廉恤士。死后,其子徐俌继承爵位。
第六代魏国公徐俌(1465–1517),成化元年,徐俌继承魏国公,担任南京守备,因怀柔伯施鉴以协同守备为上位,徐俌感到不平,于是上奏,诏书令以爵为序,遂成法律。弘治十二年,给事中胡易、御史胡献因上奏而下诏狱,徐俌上章论救。正德年间,上书反对明武宗郊游。徐俌曾经与无锡百姓争田,贿刘瑾,为时论所讥嘲。徐俌死后赠太傅,谥庄靖。
第七代魏国公徐鹏举(1518–1571),徐俌之孙,正德十三年十一月继承爵位,守备南京兼中军都督府佥事。嘉靖四年加太子太保,统领中军都督府。嘉靖十七年四月,守备南京。隆庆五年二月去世。徐邦瑞继承爵位。
第八代魏国公徐邦瑞(1572年–1589年),徐鹏举死后,隆庆六年四月,徐邦瑞承魏国公。万历二年,担任南京中军都督府佥事,万历十七年去世。徐维志继承爵位佥事,万历十七年去世。徐维志继承爵位
第九代魏国公徐维志(1589–1593),徐邦瑞之子。万历十七年九月,继承爵位。万历十九年,担任协守南京兼领后军都督府。万历二十一年八月去世。徐弘基继承爵位。
第十代魏国公徐弘基(1595–1645),徐维志之子。万历二十三年七月,继承爵位。万历三十五年,协守南京兼领后军都督府。万历三十七年四月,提督操江。天启元年,以疾辞任,加太子太保。明末崇祯十四年,再次镇守南京,加太傅。谥庄武。徐文爵继承爵位。
第十一代魏国公徐文爵(1645–1645),徐弘基之子。明亡后,弘光元年被弘光帝封继魏国公,同年归降清朝。
定国公世系
第一代:徐增寿,建文四年(1402年)追封武阳侯。永乐二年(1404年)进封定国公,予公爵世券。谥号“忠愍”。
第二代:徐景昌,徐增寿之子,永乐二年(1404年)袭爵。正统二年(1437年)去世。
第三代:徐显忠,徐景昌之子,正统三年(1438年)袭爵。正统十三年(1448年)去世。
第四代:徐永宁,徐显忠之子,景泰六年(1455年)袭爵。弘治十七年(1504年)去世。
第五代:徐光祚,徐永宁之孙,弘治十七年(1504年)袭爵。嘉靖五年(1526年)去世,谥号“荣僖”。
第六代:徐延德,徐光祚之子,嘉靖八年(1529年)袭爵。隆庆元年(1567年)十二月去世。
第七代:徐文璧,徐延德之子,隆庆二年(1568年)袭爵。万历三十年(1602年)去世,追赠太师兼太子太傅,谥号“康惠”[11] 。
第八代:徐希(一作徐希皋),徐文璧之孙,万历三十年(1602年)十二月袭爵[12] 。崇祯三年(1630年)去世。
第九代:徐允祯,徐希之子,崇祯三年(1630年)袭爵。崇祯十七年(1644年)为大顺军所杀。